「不是說動作越繃著就越好的,轉身的時候不妨慢下來,別太猛,對了就是這樣。」
在《芭蕾評論》季刊中登過這麽一則故事。巴蘭欽開記者招待會時,他舞團的舞者們都穿上了最好的衣服亮相,記者問便以為舞者們的工資很高。但是巴蘭欽卻說出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評價,「舞者就像大象…」大家都莫名其妙,「他們吃花生度日。」
真是精妙的比喻,一語雙關:舞者們薪資菲薄,吃得也很少。
首芭的待遇還不錯,不僅有國家撥款補貼,團裏的演出收入也不錯,但是不容忽視的一點是舞者的職業生涯註定無法像大部分工作那麽長。程團費勁心力,上下活動,想讓團裏打出名號,就是為了能多創收一些,「吃了這麽多年苦,希望他們在金錢上的收穫能匹配上他們的辛苦,讓他們即使不跳舞了生活也有保障。」
這些國內頂尖的舞蹈演員們的薪資不能說是微薄了,但是在演藝行業,和動輒上百萬的片酬gg費相比,他們的確可以說是付出得更多,但是收入平平了。
巴蘭欽說得很對,舞者如同大象。他們不僅吃得少,還有大象一般的肌肉記憶。
首芭在美國的首場演出大獲成功,他們跳得和在平地上一樣穩一樣精彩。來自西方的芭蕾舞注入了東方血脈,《鳳仙花》這個融合了兩種文化的混血兒,以其令人折服的魅力衝擊了在場所有觀眾,他還是芭蕾,但是又那麽不一樣,你不會懷疑他是離經叛道的芭蕾藝術,但他的音樂、編舞、舞台卻完完全全和人們司空見慣的芭蕾舞劇不同,因為他講述地是另一片土壤上的故事,傳達著五湖四海皆能體會到的情感。
不同的地點、不同的觀眾,演出都會煥發出不同的生命力,作品因此得以成長。
萊恩不在這次的首演陣容裏,他和祝君安一起在台下看完了這場演出,祝君安的目光沒有離開過舞台,但是萊恩的眼睛卻總是落在他身上。
他感到心疼,甚至莫名有些憤怒,怪造化弄人,給予才華卻又無情奪去。祝君安本就是為舞台而生的人,萊恩知道他比自己對芭蕾的愛更專一更深沉。
舞者的生命在舞台上。
曾經祝君安的生命也在舞台上,現在他換了一種身份,他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在他人的演繹下綻放在舞台上,呈現給觀眾。
演出結束的時候,許多觀眾都站起來喝彩,台下的工作人員演員們也都激動互相擁抱祝賀,在這樣的掩護下,萊恩緊緊地擁抱了祝君安,「congras!best debut ever!(恭喜你,這是最好的首演!)」
台上的男女主演發出邀請,萊恩直接把祝君安托舉到了舞台上,觀眾們又以最大的熱情向這位年輕的中國編導致意,祝君安麵帶謙遜又靦腆的笑容向觀眾們致謝,萊恩在台下仰望著他,像望著月亮。
註:舞台的設置布局都是我瞎編的,請見諒。
*掛靴:芭蕾演員退役。
第31章
首演結束,大家雖然都很疲憊,可還是難以抑製的興奮。舊金山芭蕾舞團和劇場的人也為他們慶賀,還開了香檳,大家都高興極了,氣氛十分熱鬧。
今天恰巧還是團裏的主要演員張瑋的生日,團裏還有同事都準備了蛋糕,關係近的還買了禮物。
「打開看看!」有人攛掇道,張瑋就打開了幾個,香水、藍牙耳機、保溫鞋,基本都是些小東西,開到一個精緻小巧的毛絨兔子,「送豆豆寶貝的!」張瑋的舞伴於悠悠囑咐他,張瑋和兒子的生日恰巧是同一天,團裏大多數人都知道,豆豆出生的時候,張瑋在朋友圈發了一家三口的合照,孫嫣然一臉疲憊的笑意,豆豆在她懷裏像個大紅腰豆,張瑋的眼圈通紅,配文「謝謝老婆,給了我最珍貴的生日禮物。」
張瑋拆完祝君安送他的筋膜槍,把禮物都掃到了背包裏,祝君安眼尖,看到他把一個精緻的黑色小盒子也一併放進了背包裏,那個禮物他還沒有打開,除了他別人似乎也都沒留意。
「謝謝大家,我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全在酒裏了!」張瑋舉起酒杯,一飲而盡,大家都為他的歡呼,高喊「生日快樂!」
after party後大部隊都坐大巴回酒店了,祝君安和設備組的工作人員正在盤點道具,為今日的表演收尾,同時也為明天的演出作一些基本的準備。
回去的路上,雲姐是最後一個上車的,「明見!古德拜!see you!」她告別的嗓門真是不小。
雲姐的酒量極好,這樣的場合,都不用人勸,她都不少喝。她在全國乃至國外的劇場都有故交,這得益於演出後和當地劇場技術人員的把酒言歡,也正因為如此,她天南海北的方言,英語日語粵語都能來上幾句,雖然都是中國口音就是了,其實交流溝通,口音是最不打緊的。雲姐每到一個新國家都會做功課,和劇場設備相關的術語她都會事先惡補一番。
上車後,她一屁/股坐在祝君安邊上,其實回去的大巴上沒什麽人了,完全可以一人兩座,祝君安感到奇怪但是也不好說什麽。
車開了一會,很多工作人員趁此機會和國內的家人視頻通話,有的還在討論工作,有的聊聊閑天,說說國內外的不同。雲姐突然問:「嫣然最近怎麽樣?」
祝君安心裏一激靈,他一下想到之前和可心在廚房的對話,可心說孫嫣然在懷疑什麽,但是他觀察了兩天沒發現他和誰怎麽樣,後來忙演出的把這件事徹底給忘了,今天冷不丁地雲姐卻提起了一個不在團的演員......難道她也聽說了什麽?
在《芭蕾評論》季刊中登過這麽一則故事。巴蘭欽開記者招待會時,他舞團的舞者們都穿上了最好的衣服亮相,記者問便以為舞者們的工資很高。但是巴蘭欽卻說出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評價,「舞者就像大象…」大家都莫名其妙,「他們吃花生度日。」
真是精妙的比喻,一語雙關:舞者們薪資菲薄,吃得也很少。
首芭的待遇還不錯,不僅有國家撥款補貼,團裏的演出收入也不錯,但是不容忽視的一點是舞者的職業生涯註定無法像大部分工作那麽長。程團費勁心力,上下活動,想讓團裏打出名號,就是為了能多創收一些,「吃了這麽多年苦,希望他們在金錢上的收穫能匹配上他們的辛苦,讓他們即使不跳舞了生活也有保障。」
這些國內頂尖的舞蹈演員們的薪資不能說是微薄了,但是在演藝行業,和動輒上百萬的片酬gg費相比,他們的確可以說是付出得更多,但是收入平平了。
巴蘭欽說得很對,舞者如同大象。他們不僅吃得少,還有大象一般的肌肉記憶。
首芭在美國的首場演出大獲成功,他們跳得和在平地上一樣穩一樣精彩。來自西方的芭蕾舞注入了東方血脈,《鳳仙花》這個融合了兩種文化的混血兒,以其令人折服的魅力衝擊了在場所有觀眾,他還是芭蕾,但是又那麽不一樣,你不會懷疑他是離經叛道的芭蕾藝術,但他的音樂、編舞、舞台卻完完全全和人們司空見慣的芭蕾舞劇不同,因為他講述地是另一片土壤上的故事,傳達著五湖四海皆能體會到的情感。
不同的地點、不同的觀眾,演出都會煥發出不同的生命力,作品因此得以成長。
萊恩不在這次的首演陣容裏,他和祝君安一起在台下看完了這場演出,祝君安的目光沒有離開過舞台,但是萊恩的眼睛卻總是落在他身上。
他感到心疼,甚至莫名有些憤怒,怪造化弄人,給予才華卻又無情奪去。祝君安本就是為舞台而生的人,萊恩知道他比自己對芭蕾的愛更專一更深沉。
舞者的生命在舞台上。
曾經祝君安的生命也在舞台上,現在他換了一種身份,他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在他人的演繹下綻放在舞台上,呈現給觀眾。
演出結束的時候,許多觀眾都站起來喝彩,台下的工作人員演員們也都激動互相擁抱祝賀,在這樣的掩護下,萊恩緊緊地擁抱了祝君安,「congras!best debut ever!(恭喜你,這是最好的首演!)」
台上的男女主演發出邀請,萊恩直接把祝君安托舉到了舞台上,觀眾們又以最大的熱情向這位年輕的中國編導致意,祝君安麵帶謙遜又靦腆的笑容向觀眾們致謝,萊恩在台下仰望著他,像望著月亮。
註:舞台的設置布局都是我瞎編的,請見諒。
*掛靴:芭蕾演員退役。
第31章
首演結束,大家雖然都很疲憊,可還是難以抑製的興奮。舊金山芭蕾舞團和劇場的人也為他們慶賀,還開了香檳,大家都高興極了,氣氛十分熱鬧。
今天恰巧還是團裏的主要演員張瑋的生日,團裏還有同事都準備了蛋糕,關係近的還買了禮物。
「打開看看!」有人攛掇道,張瑋就打開了幾個,香水、藍牙耳機、保溫鞋,基本都是些小東西,開到一個精緻小巧的毛絨兔子,「送豆豆寶貝的!」張瑋的舞伴於悠悠囑咐他,張瑋和兒子的生日恰巧是同一天,團裏大多數人都知道,豆豆出生的時候,張瑋在朋友圈發了一家三口的合照,孫嫣然一臉疲憊的笑意,豆豆在她懷裏像個大紅腰豆,張瑋的眼圈通紅,配文「謝謝老婆,給了我最珍貴的生日禮物。」
張瑋拆完祝君安送他的筋膜槍,把禮物都掃到了背包裏,祝君安眼尖,看到他把一個精緻的黑色小盒子也一併放進了背包裏,那個禮物他還沒有打開,除了他別人似乎也都沒留意。
「謝謝大家,我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全在酒裏了!」張瑋舉起酒杯,一飲而盡,大家都為他的歡呼,高喊「生日快樂!」
after party後大部隊都坐大巴回酒店了,祝君安和設備組的工作人員正在盤點道具,為今日的表演收尾,同時也為明天的演出作一些基本的準備。
回去的路上,雲姐是最後一個上車的,「明見!古德拜!see you!」她告別的嗓門真是不小。
雲姐的酒量極好,這樣的場合,都不用人勸,她都不少喝。她在全國乃至國外的劇場都有故交,這得益於演出後和當地劇場技術人員的把酒言歡,也正因為如此,她天南海北的方言,英語日語粵語都能來上幾句,雖然都是中國口音就是了,其實交流溝通,口音是最不打緊的。雲姐每到一個新國家都會做功課,和劇場設備相關的術語她都會事先惡補一番。
上車後,她一屁/股坐在祝君安邊上,其實回去的大巴上沒什麽人了,完全可以一人兩座,祝君安感到奇怪但是也不好說什麽。
車開了一會,很多工作人員趁此機會和國內的家人視頻通話,有的還在討論工作,有的聊聊閑天,說說國內外的不同。雲姐突然問:「嫣然最近怎麽樣?」
祝君安心裏一激靈,他一下想到之前和可心在廚房的對話,可心說孫嫣然在懷疑什麽,但是他觀察了兩天沒發現他和誰怎麽樣,後來忙演出的把這件事徹底給忘了,今天冷不丁地雲姐卻提起了一個不在團的演員......難道她也聽說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