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至景抱得很緊很緊,如同穿越時光再次將他夢寐以求之物圈在了懷裏,力度大得孟漁不得不囁嚅了聲,「陛下……」
「不要這樣叫我。」傅至景抬起頭來,他眼睛像是被酒氣給醺紅了,「你看著我,我是傅至景。」
孟漁感覺到他有很多話要說,眼裏承載了年歲沉澱下來的萬種情緒,可等了一會兒,傅至景隻是再給他倒了酒。
一壺酒很快就分著喝到了底,酒液打濕喜服。
傅至景擒住孟漁的唇,輾轉碾壓,孟漁躲不掉,被打橫抱到龍鳳喜被上,一頭濃密的黑髮水似的流下來。
芙蓉暖帳,溫香軟玉在懷,傅至景無所不有,為什麽眼裏有淚呢?
為了不讓孟漁看著他,他吹滅了蠟燭,圈著孟漁的身軀低喃,「今夜我不是蔣文玄,也不是衡國的君主,孟漁,我很想你……」他捧住孟漁的臉,「我們大喜的日子,你不要不高興。」
孟漁像是聽不明白他的一番剖白,在黑夜裏睜著水潤的眼,半晌才小聲說:「我沒有不高興。」
一聽就知道是為了討好他的言不由衷。
「你有。」傅至景咬牙,迸出幾分酸意,「你心裏在想什麽,你在氣我把你從林明環身邊搶走。」
孟漁不知道為什麽好端端地又要提起明環,為了截住傅至景接下來的話,隻好湊上去堵住傅至景的嘴。
傅至景怔了一下,像是很開心他的主動,反客為主,掀了他的錦袍丟到地上。
孟漁雖喝了不少酒,但腦子還算清醒,清晰地感受到傅至景是如何觸碰他、撫摸他,像粘膩的蛇纏滿他的四肢,逃不掉,躲不開,隻能盡力地順從才能在這場夾雜著太多情緒的床事裏得到幾分暢快。
雲雨交融,魚水之歡縱然能帶來一時的愉悅,卻填不滿內心的空虛。
孟漁累得睡著了,懶懶地靠在傅至景懷裏,後者望著他微微蹙起的兩道眉頭,怎麽撫都撫不平。
半晌,傅至景低語,「其實那年我沒有醉。」
是他情不自禁,先行引誘了懵懂的孟漁。
-
冊封禮過後,一切塵埃落地,仿若歸於平靜,傅至景不再阻撓孟漁在宮中行走。
孟漁外出的次數並不多,時常坐在二樓的宮閣望著遠處發呆,連伺候左右的宮人都看出少君的鬱鬱寡歡,變著法子討他開懷,木偶人、投壺、皮影戲,什麽有趣的玩意兒都送到他跟前,可惜收效甚微。
倒是一個不起眼的花燈得了少君的喜歡,掛在殿裏,時常要去觀賞一番。
他還是每日巳時放風箏,紙團裏的話隻有他和蔣文慎知曉,他告訴蔣文慎,見風箏如見人,要王爺好好治療雙腿,等何時能不依仗輪木椅行走那日他自然會去相見。
蔣文慎的腿要恢復如初儼然不可能,但有了太醫院的醫治,能在陰寒天氣減少些疼痛。
今日天氣不錯,孟漁難得地打起精神到外頭閑逛。
居然遇到了正在放風箏的蔣嘉彥,很是不得要領,遲遲放不上去,又不讓宮人幫忙,氣得跺腳說不玩了。
孟漁忍俊不禁,走過去撿起他丟下的風箏,牽著線小跑了一段,風箏成功地飛到天上去。
蔣嘉彥哼道:「有什麽了不起的。」
孟漁逗他,「那你學我做什麽?」
「誰學你了?」蔣嘉彥氣結,「我隨便玩玩而已。」
孟漁笑著把線棒交給他,蔣嘉彥瞅著他,「誰要你……」
被敲了一腦殼,「別裝腔作勢了小殿下,給你就拿著。」
他走到旁邊找了塊石頭坐下,兩隻手杵著下頜看蔣嘉彥玩樂。
兩個恰好來修建花木的小內監朝他行禮,低聲說著話,「東南門那個洞還沒修好嗎?」
新帝登基後,為節流開源,並未大肆翻新宮闈,有些年久失修的宮牆被年月腐蝕,若加以刨挖能挖出足以供人通過的洞口,但被發現私自出宮是死罪,就算僥倖出去,宮娥和內監的家譜也記錄在冊,勢必會連累家人,因此無人會冒這個險。
孟漁想得出神,蔣嘉彥不知何時來到他跟前,拿手晃了晃,「我和你說話你沒聽到嗎,在發什麽呆?」
孟漁眼瞳慢慢地定在蔣嘉彥臉上,「什麽?」
「我說把風箏放高點。」
孟漁難得有興致,起身繞線,蔣嘉彥興奮地抓著他的手,「再高點,再高點!」
清脆的童聲讓孟漁的心情頗佳,臉上也染了幾分笑容,邊往後退邊控線,「夠不夠高?」
「不夠,再高點,再高點!」
笑聲傳到路過的新帝耳裏,福廣剛想揚聲,見新帝抬起手指做了個噤聲的動作,十分珍惜地凝望著不遠處一大一小的身影。
看了一會兒也沒出聲。
福廣詢問,「奴才去通報一聲?」
傅至景睨一眼,「他難得這麽高興,讓他痛痛快快地玩吧。」
新帝悄然離去,紅燭夜話隻是妄想,深宮困住了孟漁,也鎖住了傅至景,再追憶往昔也不過水中撈月一場空。
君門一入無由出,唯有宮鶯得見人,他們終究不再是十七歲無憂無慮的鄉野少年。
作者有話說
小魚:我就靜靜看著你演戲。
第65章
七月中,河東出現特大澇災,山地滑坡,泥水幾乎把山下的村莊都給蓋住了,死傷無數,損失慘重。
新帝特派按察使前去賑災,加派人手安頓並重振當地民生,豈知按察使抵達河東的第三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再次引發泥石流,按察使不幸因公殉職,滿朝為之惋惜。
「不要這樣叫我。」傅至景抬起頭來,他眼睛像是被酒氣給醺紅了,「你看著我,我是傅至景。」
孟漁感覺到他有很多話要說,眼裏承載了年歲沉澱下來的萬種情緒,可等了一會兒,傅至景隻是再給他倒了酒。
一壺酒很快就分著喝到了底,酒液打濕喜服。
傅至景擒住孟漁的唇,輾轉碾壓,孟漁躲不掉,被打橫抱到龍鳳喜被上,一頭濃密的黑髮水似的流下來。
芙蓉暖帳,溫香軟玉在懷,傅至景無所不有,為什麽眼裏有淚呢?
為了不讓孟漁看著他,他吹滅了蠟燭,圈著孟漁的身軀低喃,「今夜我不是蔣文玄,也不是衡國的君主,孟漁,我很想你……」他捧住孟漁的臉,「我們大喜的日子,你不要不高興。」
孟漁像是聽不明白他的一番剖白,在黑夜裏睜著水潤的眼,半晌才小聲說:「我沒有不高興。」
一聽就知道是為了討好他的言不由衷。
「你有。」傅至景咬牙,迸出幾分酸意,「你心裏在想什麽,你在氣我把你從林明環身邊搶走。」
孟漁不知道為什麽好端端地又要提起明環,為了截住傅至景接下來的話,隻好湊上去堵住傅至景的嘴。
傅至景怔了一下,像是很開心他的主動,反客為主,掀了他的錦袍丟到地上。
孟漁雖喝了不少酒,但腦子還算清醒,清晰地感受到傅至景是如何觸碰他、撫摸他,像粘膩的蛇纏滿他的四肢,逃不掉,躲不開,隻能盡力地順從才能在這場夾雜著太多情緒的床事裏得到幾分暢快。
雲雨交融,魚水之歡縱然能帶來一時的愉悅,卻填不滿內心的空虛。
孟漁累得睡著了,懶懶地靠在傅至景懷裏,後者望著他微微蹙起的兩道眉頭,怎麽撫都撫不平。
半晌,傅至景低語,「其實那年我沒有醉。」
是他情不自禁,先行引誘了懵懂的孟漁。
-
冊封禮過後,一切塵埃落地,仿若歸於平靜,傅至景不再阻撓孟漁在宮中行走。
孟漁外出的次數並不多,時常坐在二樓的宮閣望著遠處發呆,連伺候左右的宮人都看出少君的鬱鬱寡歡,變著法子討他開懷,木偶人、投壺、皮影戲,什麽有趣的玩意兒都送到他跟前,可惜收效甚微。
倒是一個不起眼的花燈得了少君的喜歡,掛在殿裏,時常要去觀賞一番。
他還是每日巳時放風箏,紙團裏的話隻有他和蔣文慎知曉,他告訴蔣文慎,見風箏如見人,要王爺好好治療雙腿,等何時能不依仗輪木椅行走那日他自然會去相見。
蔣文慎的腿要恢復如初儼然不可能,但有了太醫院的醫治,能在陰寒天氣減少些疼痛。
今日天氣不錯,孟漁難得地打起精神到外頭閑逛。
居然遇到了正在放風箏的蔣嘉彥,很是不得要領,遲遲放不上去,又不讓宮人幫忙,氣得跺腳說不玩了。
孟漁忍俊不禁,走過去撿起他丟下的風箏,牽著線小跑了一段,風箏成功地飛到天上去。
蔣嘉彥哼道:「有什麽了不起的。」
孟漁逗他,「那你學我做什麽?」
「誰學你了?」蔣嘉彥氣結,「我隨便玩玩而已。」
孟漁笑著把線棒交給他,蔣嘉彥瞅著他,「誰要你……」
被敲了一腦殼,「別裝腔作勢了小殿下,給你就拿著。」
他走到旁邊找了塊石頭坐下,兩隻手杵著下頜看蔣嘉彥玩樂。
兩個恰好來修建花木的小內監朝他行禮,低聲說著話,「東南門那個洞還沒修好嗎?」
新帝登基後,為節流開源,並未大肆翻新宮闈,有些年久失修的宮牆被年月腐蝕,若加以刨挖能挖出足以供人通過的洞口,但被發現私自出宮是死罪,就算僥倖出去,宮娥和內監的家譜也記錄在冊,勢必會連累家人,因此無人會冒這個險。
孟漁想得出神,蔣嘉彥不知何時來到他跟前,拿手晃了晃,「我和你說話你沒聽到嗎,在發什麽呆?」
孟漁眼瞳慢慢地定在蔣嘉彥臉上,「什麽?」
「我說把風箏放高點。」
孟漁難得有興致,起身繞線,蔣嘉彥興奮地抓著他的手,「再高點,再高點!」
清脆的童聲讓孟漁的心情頗佳,臉上也染了幾分笑容,邊往後退邊控線,「夠不夠高?」
「不夠,再高點,再高點!」
笑聲傳到路過的新帝耳裏,福廣剛想揚聲,見新帝抬起手指做了個噤聲的動作,十分珍惜地凝望著不遠處一大一小的身影。
看了一會兒也沒出聲。
福廣詢問,「奴才去通報一聲?」
傅至景睨一眼,「他難得這麽高興,讓他痛痛快快地玩吧。」
新帝悄然離去,紅燭夜話隻是妄想,深宮困住了孟漁,也鎖住了傅至景,再追憶往昔也不過水中撈月一場空。
君門一入無由出,唯有宮鶯得見人,他們終究不再是十七歲無憂無慮的鄉野少年。
作者有話說
小魚:我就靜靜看著你演戲。
第65章
七月中,河東出現特大澇災,山地滑坡,泥水幾乎把山下的村莊都給蓋住了,死傷無數,損失慘重。
新帝特派按察使前去賑災,加派人手安頓並重振當地民生,豈知按察使抵達河東的第三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再次引發泥石流,按察使不幸因公殉職,滿朝為之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