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翊陽十七歲隨父南征北戰,此後近十年的青春幾乎都在戰場上度過,民間皆傳他是神兵天降,凡遇上他的大軍不戰先敗,可就是這樣受百姓愛戴的少將軍,竟然也會一時糊塗犯下大錯。


    公器私用是重罪,輕則流放,重則死刑,孟漁收到消息時怔愣了好半天才急忙啟程前往建威將軍府。


    他到京三年,劉翊陽始終在西北未歸,不曾見過對方,但舅舅就這麽一個兒子,絕不能栽在這一回。


    趕到將軍府時,蔣文崢和傅至景已在商討對策,事出緊急,他們已經顧不得皇子和臣子私下會麵可能造成的麻煩,麵色皆很沉重。


    廳堂掛著一塊「赤膽忠心」的牌匾,乃先皇禦賜給劉家的褒獎,而今劉震川就負手站在堂中仰望象徵著劉家世代榮耀的四字,手握著可以調動三萬精兵的兵符,短短時辰他像是突然老了十歲,連鬢角都多滋生出了幾根白霜。


    孟漁心揪成一團,走到男人身旁喚了聲舅舅。


    自古名將難白頭,劉震川生得一個好兒子讓他在京都安享晚年,卻不料到頭來可能白髮人送黑髮人,他驟然發出一聲悲痛的怒斥,「糊塗,糊塗啊!」


    「當務之急是如何平息父皇的怒氣,我現下就入宮……」


    劉震川抬起一臂,「二殿下,子不教父之過,犬子犯下彌天大錯理當問罪,但隻要能換回犬子一命,臣豁出去這條老命也在所不惜,何況區區兵符而已。」


    蔣文崢縱有千方百計,在這時也無計可施,隻得頷首道:「此次是我連累將軍,來日將軍若有需要我的地方,盡管開口。」


    孟漁聽得雲裏霧裏,可現下不是好好問話的時候,搭腔,「舅舅,我和你一起進宮請父皇寬恕表哥。」


    劉震川拿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若出麵,陛下更起疑心,在府中等我消息。」


    「來人,將牌匾取下來。」


    男人聲如洪鍾,一聲令下即刻有人上前卸下牌匾,沉重的鍍金木材背在身上,他一步一步堅定地往外走,賭上整個劉家的光耀和三萬兵符進宮麵聖。


    蔣文崢道:「我已送信前往兵部,受過大將軍提攜的幾位大人聞此噩耗,皆表示會上書替少將軍求情,九弟,我定竭盡全力保住少將軍的性命。」


    孟漁重重點頭,蔣文崢從後門離開,留下傅至景在將軍府等消息。


    現下隻剩他二人,孟漁總算可以將心中的疑雲全盤說出,他很是焦急,說得磕磕巴巴的,傅至景拉著他坐下,捏了捏他的手心,「別急,你想知道的我都會告訴你。」


    傅至景三言兩語說清來龍去脈。


    劉翊陽公器私用不假,這在從前並非沒有例子,軍隊為添加收入,會利用閑置的軍用運糧車或運糧車倒賣些當地的特產,但大多數是分批運送,因而朝廷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不舉不究,而一次性運近千根的木材聞所未聞,是掉腦袋的大罪,想瞞都瞞不住,這件事若不是有人從中作梗,那就是劉翊陽真的活膩了。


    孟漁心裏有了盤算,「是五哥?」


    他們讓蔣文淩折了一個三哥,是以蔣文淩也要他們感同身受地體會切膚之痛,你來我往地拿劉翊陽開刃。


    孟漁站起身激動道:「可三哥那事舅舅根本就不知情,他憑什麽……」


    對上傅至景沉靜的眼眸,孟漁啞口無言,憑他叫劉震川一聲舅舅,憑他的背後是劉家。


    他又重新癱坐回去,痛苦萬分,「我無意連累舅舅。」


    可這樣的話說來太虛偽,我不殺伯仲,伯仲卻因我而死,他難辭其咎。


    傅至景握住他的肩給予他些許力量,定聲說:「你不要太過於自責,五殿下既已設局就是想看我們自亂陣腳,他越是如此你我應當越是鎮定,不要中了他的計。」


    可現下的孟漁根本就無法泰然處之,從三哥被圈禁後,他總覺得脖子上懸著一把看不見的刀,得過且過地糊塗度日,如今這把刀真的落下來了,他寧願傷的是他自己,也不要牽累無辜。


    孟漁紅著眼,真的是恨透了京都城的爾虞我詐,他如鯁在喉,「早知道我就不做這什麽皇子了……」


    至少不必日日擔心受怕,唯恐哪一天項上人頭不保。


    傅至景沉默地抱住他,他這才逐漸地在清淺的薰香裏安定下來。


    整三個多時辰,兩人都焦心地在將軍府等候劉震川歸來,月上枝頭,外頭終於有了動靜,本在打盹的孟漁即刻驚醒,與傅至景出去迎人。


    劉震川神色頹然,哪裏還有平日威武四方的大將軍模樣,不過一個掛懷孩子的年邁父親罷了。


    他長籲一口氣,疲倦道:「成了。」


    孟漁抓著傅至景高興地跳了兩下,近乎是喜極而泣,傅至景緊蹙的眉頭也終於舒展開來,他的擔心並不比孟漁少,隻不過慣會隱藏而已。


    三月下旬,衡帝就飛雲少將軍公器私用一事做出懲處:劉翊陽革職回京,養廉三年,罰俸五年,利用運糧車賺取的錢財盡數充公。


    性命是保住了,官途也無望了,還搭上了劉震川手裏的兵符,短短半月,劉家肉眼可見的式微,門庭冷落。


    劉翊陽回京那日,滿城梨花盛放,飛雲少將軍風風光光離城打仗,卻成了個庶人被押解回京,百姓唏噓不已,好在他雖無官爵在身,到底還很是受人敬仰,仍是華服加身,大大方方地進宮受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魚目混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道並收藏魚目混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