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和老太後當時也是答應了的。


    老管家近日可謂春風得意,見主子鬱悶,樂嗬嗬的勸他:


    「您沒出宮,不曉得外頭的人對您有多推崇,他們哪,如今誰都不信,隻認您這個人,知道您至今還沒個親傳弟子,削尖了腦袋想送孩子到您身邊服侍呢,為了叫奴才在您跟前說說好話,這些日子奴才收禮都收的手軟,拒都拒不了的那種。


    還有咱們家世子爺和郡主在前線的表現,傳回大都後,別管有多不服氣郡主能得封威武將軍,可私底下誰不說您一句教子有方。您呀,能者多勞,且為陛下分一分憂。」


    主子哪哪兒都好,就一點,太沒有上進心,才四十的年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世子爺還沒成親,連孫子都沒抱呢,就想著甚麽「退休」,讓那些拚著最後一口氣還在為兒孫操心的人如何做想,沒有這樣的道理。


    這一點,不光他這個奴才如此想,就連太後和陛下也如此。


    秋東回想這一切,都是為了給閨女兒子鋪路所致,為了孩子,他這老父親真是付出了太多,如此沉重的父愛,不能默默隱藏,他偏頭叮囑老管家:


    「把我書房桌子上那本新編的習題冊給世子爺送去,讓他半月之內給出答案。」


    老管家眼皮一跳,已經替世子爺感到窒息了,主子編那習題冊時他就在邊兒上伺候,說是算學題,其實雜糅了百科。


    什麽一個管子出水一個管子進水,何時才能將池子填滿都是基礎的。還有那種風速幾何,馬速幾何,逆風如何,順風又如何。一個人同時做八件事,如何安排才能簡單有效省時間。同時生產一批物件,各自為戰和流水線分工的優劣。高爐煉鐵和直接還原的比較,凡此種種,讓做了一輩子情報工作的老管家看的頭大。


    老管家也不笨,很容易就能看出,搞明白那些題的精髓,隨時能運用在行軍打仗和管理後勤輜重上,世子爺能在軍中受主將爭搶也不是沒緣由的。


    可在無人知曉的角落,世子爺為了答出主子出的那些題目,好好的俊俏郎君,偷偷掉了多少頭髮!他讓人悄悄捎帶了許多補發藥材和食材過去,也沒能補起來,說是嘔心瀝血也不為過。


    秋東又道:


    「不是新打造了兩隻玄鐵流星錘嗎?讓人一併給念念送去。」


    老管家眼皮又一跳,完全知道主子的心情有多糟糕了。


    郡主對流星錘的喜愛是烙進骨子裏的,原本那兩隻就讓她愛不釋手,老王爺用價值千金的青龍偃月刀和她換都不行,這要是再有一對兒玄鐵打造的流星錘,郡主不得糾結的好幾日睡不著?


    想想自家郡主在戰場上手持流星錘大殺四方,身邊還跟著一匹馬,專門馱著另兩隻備用的流星錘,等她隨時替換,耐心感受究竟是哪對兒的手感更佳的場麵,老管家就感到窒息。


    此時感到窒息的絕不止老管家一人。


    周朝京城,人人惶恐不安。


    自打前線兩月之內連失十二城的消息傳來後,朝野震驚,人心惶惶。


    誰都沒想到陛下的國書發出去,魏國那邊不僅沒有及時收手,甚至變本加厲,一口氣殺到了山雪關內。


    氣勢洶洶,銳不可當。


    邊城一連發回三十二道求援信,看的人心驚膽戰。


    此時朝廷隻得倉促組織人手進行反擊,早朝上皇帝麵色沉沉,誰都能看出他心情極度不好,山雨欲來。


    大周與魏國邊境,百年間摩擦不斷,可自打皇帝他祖父那一輩起,便牢牢地將魏人擋在拉瑪山下,魏人騎兵想進山雪關那更是癡人說夢,魏人年年對大周上供,派遣使臣送來牛羊馬匹,祈求大周的庇佑。


    一百多年了,誰都沒想到魏人有朝一日,會走出拉瑪山,帶著騎兵殺進山雪關。


    這對皇帝而言,是奇恥大辱,對滿朝公卿而言,是無法言說的恐懼。


    一切發生的太快了,快到他們還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不曾醒來,就被人用這種粗暴的方式一榔頭給砸懵了。


    懵過之後便是憤怒,他們抱團取暖,群情激奮,跳腳表示:


    「要給魏人足夠的教訓!」


    當然,已經關係到國家顏麵,百姓存亡,這仗說什麽都得打,但誰去打呢?


    太子第一個站出來表示:


    「兒臣有籌集糧草輜重的經驗,這事交給兒臣,父皇大可放心!」


    總之就是不願意上戰場。


    皇帝在上麵眼睛狠狠地一閉,你堂堂太子,就算這時候慷慨激昂的站出來說你要替父親征,大臣們也會極力阻攔,可你迫不及待的攬下最安全的差事,當誰看不出你究竟是如何想的?


    這遇事就躲的性子哪裏有半分像他?若他當年也這般拈輕怕重,天下哪裏還輪得到他來坐?


    這個太子不能留的念頭,再一次從皇帝腦子裏冒出來。


    他看向滿殿大臣,語氣沉沉:


    「諸位愛卿還有何異議?」


    一時無人答話。


    近日在朝堂上十分低調的三皇子嘲諷的看了太子一眼,腳下一動,想說他願意領兵出征。


    熟料他二舅遙遙朝他搖頭,他算是看出來他們這位陛下的毛病,輕易得到的就不知道珍惜,之前三殿下在前線生死一線,卻因為事涉太子,連一點懲罰都不曾有,更是因為那個令牌,輕易將三殿下,將董家撇在一邊,絲毫不念以往的功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炮灰有點東西[快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輕雲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輕雲上並收藏這個炮灰有點東西[快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