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通靈手杖,白若渝隨即摸出一張劍符拋了出去,這種封存著金丹劍修一擊的符籙在白若渝獲得的資源裏也是精品了。
白若渝指尖溢出稍許靈力,劍符發動,符紙化作流光,而從白色流光之中飛出一道透明的劍氣,劍氣直指巨熊的頭顱。
劍氣直接割下巨熊的頭顱,暗紅色的血液緩緩流淌,白若渝見此終於放下心來,巨熊到底還是遵循普通妖獸的設定,失去頭顱絕對再無生還之理。
白若渝收起玉華傘,緩緩降落在巨熊的屍身邊,招手便把巨熊屍體收入儲物袋中,這種妖獸渾身都是寶,等到出了秘地再做料理也不遲。
處理完巨熊,盤角羊的內丹也被白若渝收起來,估計巨熊也沒想到,它辛辛苦苦和盤角羊打鬥半晌,最後卻便宜了白若渝。
戰鬥結束,白若渝又把阿猙放了出來,它早就催促白若渝了。
等到阿猙一出來,就圍著在一處牆壁前打轉,並用叫聲示意白若渝。
白若渝神識浸入土壁之中,發現五寸之後竟然是中空的,有一條密道在牆麵之後。
因為巨熊的死亡,它所留下的種種布置也都變為泡影。這下所有的疑惑都得到了解答,為什麽巨熊占據這裏遲遲不願離去,這裏明顯和它的生存條件不符,那麽答案一定就在這堵牆麵之後。
白若渝手中黑色雷光閃爍,仿佛細絲一般滲入牆麵,厚實的泥土在黑色雷光的腐蝕之下逐漸坍塌,露出了背後的甬道。陰雷侵蝕萬物,一道小小的土牆自然不在話下,同時也把對山洞的破壞降到最低,這萬一把自己埋在裏麵,可就太滑稽了。
阿猙見此很興奮地圍著白若渝轉了兩圈,然後第一個跑了進去。白若渝先前用神識探索過,這條甬道裏並沒有什麽危險,是以便放心地讓阿猙走在前麵。
這條甬道崎嶇複雜,中途還有幾處岔道,不等白若渝用靈卜推演,阿猙自己就做出了選擇。也許這其中有對阿猙特別有吸引力的靈物,這麽多條岔路都沒能擋住它,白若渝跟在後麵就跟多餘的一樣。
等走完最後一個岔路,借用前世學過的一段古文:「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一處極大的泉眼出現在白若渝麵前。
乳白色的泉水晶瑩如玉,透出不一樣的清輝。
這就是阿猙執意帶白若渝進入山洞的原因,也是巨熊把守在洞口處的最大原因。雖然沒有見過,但是白若渝有九成的把握確定,這就是舒漪所說的醒靈池水……,不對,按照眼前這個規模來看,應該叫做醒靈泉水更好一點。阿猙已經圍著泉水跑圈了,還時不時看向白若渝。
在神識浸入泉水檢查一圈,確認沒有危險之後,白若渝笑著對阿猙點點頭,示意它可以進去了。
阿猙當即縱身一躍,跳入了泉水之中。
乳白色的靈泉盪起一圈漣漪,阿猙本就潔白的背影沒入泉水之中,更加看不出來它在哪裏了。
白若渝索性盤腿坐在一旁,靜靜等候著。
不一會兒,整處泉水的靈力都在往中心匯聚,泉眼開始沸騰,水麵上不斷冒出白色的氣泡,在泉水上空凝聚出一個靈獸的虛影。
白若渝定睛一看,這不就是阿猙嘛!
不過虛影明顯比阿猙要大許多,而且要更有威嚴一點,白若渝不知道怎麽地想起這個詞來。
變化還在繼續,虛影中的阿猙不多時便長出了第二條尾巴,白若渝目光微閃,繼續觀察,直到長出五條尾巴時,虛影已經凝實了十之六七,最後阿猙的虛影張口好似在吼叫。明明沒有聽到聲音,白若渝卻不由得覺得心神一震,整個人都愈發清明起來。
最後虛影凝實,阿猙頭上又長出一塊漆黑如玉的尖角來,有成人巴掌大小,泛著瑩潤的光輝。
白若渝莫名想起前世山海經中的記載:「章莪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擊石,其名曰猙。」這除了顏色不一樣外,其餘的地方簡直是一模一樣啊!
傳說中猙是可以消滅邪祟的存在,被人民奉為神獸。而白若渝眼前這隻靈獸的形象明顯與猙重合九成以上,一身雪白的皮毛和頭頂那隻漆黑的尖角顯得格外搭調。
墨綠色的獸瞳看起來格外威嚴,與其對視都會不由自主地感覺到心悸。五條尾巴無風自動,微微抬起的前爪看起來優美極了。
白若渝幾乎可以確定自家阿猙是覺醒了先祖血脈,不過覺醒了多少就不太好說,應該有一半吧?不是白若渝自大,而是眼前這一幕極具視覺衝擊性的畫麵帶給她的自信。
這還沒完,白若渝發現整處泉水的顏色開始逐漸變淺,而泉水上空的虛影卻是愈發凝實,乍一看還以為真有頭靈獸在上麵臥著呢。
白若渝咂舌,看來她家阿猙和她一樣,有啥好東西自己都受用不夠,本來還想著把這處地方標記一下,看看能不能給瑾然師兄、向道友她們用,這下好了,看這靈泉的稀釋程度,也不好意思拿出手了。
在白若渝的注視之下,原本乳白色的泉水如今幾近透明,也沒有多少靈氣逸散出來,看著就和普通的泉水沒什麽兩樣了。
也幸虧巨熊隻是讓泉水蘊養出了幾分靈智,到底沒有開啟幾絲先祖血脈,不然這處靈泉還能剩下多少神妙,那可就難說了。
巨熊血脈雜駁,本就不易完成覺醒,而且靈泉也並不是來者不拒,像阿猙這樣本就具有異獸血脈的靈獸才是靈泉所樂於接納的對象。聽起來或許有些傷獸的自尊,但事實就是如此。達不到覺醒血脈的程度,就是醒靈神泉再怎麽神異,也不可能憑空變出一條異獸血脈來。這是醒靈神泉,不是造靈神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白若渝指尖溢出稍許靈力,劍符發動,符紙化作流光,而從白色流光之中飛出一道透明的劍氣,劍氣直指巨熊的頭顱。
劍氣直接割下巨熊的頭顱,暗紅色的血液緩緩流淌,白若渝見此終於放下心來,巨熊到底還是遵循普通妖獸的設定,失去頭顱絕對再無生還之理。
白若渝收起玉華傘,緩緩降落在巨熊的屍身邊,招手便把巨熊屍體收入儲物袋中,這種妖獸渾身都是寶,等到出了秘地再做料理也不遲。
處理完巨熊,盤角羊的內丹也被白若渝收起來,估計巨熊也沒想到,它辛辛苦苦和盤角羊打鬥半晌,最後卻便宜了白若渝。
戰鬥結束,白若渝又把阿猙放了出來,它早就催促白若渝了。
等到阿猙一出來,就圍著在一處牆壁前打轉,並用叫聲示意白若渝。
白若渝神識浸入土壁之中,發現五寸之後竟然是中空的,有一條密道在牆麵之後。
因為巨熊的死亡,它所留下的種種布置也都變為泡影。這下所有的疑惑都得到了解答,為什麽巨熊占據這裏遲遲不願離去,這裏明顯和它的生存條件不符,那麽答案一定就在這堵牆麵之後。
白若渝手中黑色雷光閃爍,仿佛細絲一般滲入牆麵,厚實的泥土在黑色雷光的腐蝕之下逐漸坍塌,露出了背後的甬道。陰雷侵蝕萬物,一道小小的土牆自然不在話下,同時也把對山洞的破壞降到最低,這萬一把自己埋在裏麵,可就太滑稽了。
阿猙見此很興奮地圍著白若渝轉了兩圈,然後第一個跑了進去。白若渝先前用神識探索過,這條甬道裏並沒有什麽危險,是以便放心地讓阿猙走在前麵。
這條甬道崎嶇複雜,中途還有幾處岔道,不等白若渝用靈卜推演,阿猙自己就做出了選擇。也許這其中有對阿猙特別有吸引力的靈物,這麽多條岔路都沒能擋住它,白若渝跟在後麵就跟多餘的一樣。
等走完最後一個岔路,借用前世學過的一段古文:「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一處極大的泉眼出現在白若渝麵前。
乳白色的泉水晶瑩如玉,透出不一樣的清輝。
這就是阿猙執意帶白若渝進入山洞的原因,也是巨熊把守在洞口處的最大原因。雖然沒有見過,但是白若渝有九成的把握確定,這就是舒漪所說的醒靈池水……,不對,按照眼前這個規模來看,應該叫做醒靈泉水更好一點。阿猙已經圍著泉水跑圈了,還時不時看向白若渝。
在神識浸入泉水檢查一圈,確認沒有危險之後,白若渝笑著對阿猙點點頭,示意它可以進去了。
阿猙當即縱身一躍,跳入了泉水之中。
乳白色的靈泉盪起一圈漣漪,阿猙本就潔白的背影沒入泉水之中,更加看不出來它在哪裏了。
白若渝索性盤腿坐在一旁,靜靜等候著。
不一會兒,整處泉水的靈力都在往中心匯聚,泉眼開始沸騰,水麵上不斷冒出白色的氣泡,在泉水上空凝聚出一個靈獸的虛影。
白若渝定睛一看,這不就是阿猙嘛!
不過虛影明顯比阿猙要大許多,而且要更有威嚴一點,白若渝不知道怎麽地想起這個詞來。
變化還在繼續,虛影中的阿猙不多時便長出了第二條尾巴,白若渝目光微閃,繼續觀察,直到長出五條尾巴時,虛影已經凝實了十之六七,最後阿猙的虛影張口好似在吼叫。明明沒有聽到聲音,白若渝卻不由得覺得心神一震,整個人都愈發清明起來。
最後虛影凝實,阿猙頭上又長出一塊漆黑如玉的尖角來,有成人巴掌大小,泛著瑩潤的光輝。
白若渝莫名想起前世山海經中的記載:「章莪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擊石,其名曰猙。」這除了顏色不一樣外,其餘的地方簡直是一模一樣啊!
傳說中猙是可以消滅邪祟的存在,被人民奉為神獸。而白若渝眼前這隻靈獸的形象明顯與猙重合九成以上,一身雪白的皮毛和頭頂那隻漆黑的尖角顯得格外搭調。
墨綠色的獸瞳看起來格外威嚴,與其對視都會不由自主地感覺到心悸。五條尾巴無風自動,微微抬起的前爪看起來優美極了。
白若渝幾乎可以確定自家阿猙是覺醒了先祖血脈,不過覺醒了多少就不太好說,應該有一半吧?不是白若渝自大,而是眼前這一幕極具視覺衝擊性的畫麵帶給她的自信。
這還沒完,白若渝發現整處泉水的顏色開始逐漸變淺,而泉水上空的虛影卻是愈發凝實,乍一看還以為真有頭靈獸在上麵臥著呢。
白若渝咂舌,看來她家阿猙和她一樣,有啥好東西自己都受用不夠,本來還想著把這處地方標記一下,看看能不能給瑾然師兄、向道友她們用,這下好了,看這靈泉的稀釋程度,也不好意思拿出手了。
在白若渝的注視之下,原本乳白色的泉水如今幾近透明,也沒有多少靈氣逸散出來,看著就和普通的泉水沒什麽兩樣了。
也幸虧巨熊隻是讓泉水蘊養出了幾分靈智,到底沒有開啟幾絲先祖血脈,不然這處靈泉還能剩下多少神妙,那可就難說了。
巨熊血脈雜駁,本就不易完成覺醒,而且靈泉也並不是來者不拒,像阿猙這樣本就具有異獸血脈的靈獸才是靈泉所樂於接納的對象。聽起來或許有些傷獸的自尊,但事實就是如此。達不到覺醒血脈的程度,就是醒靈神泉再怎麽神異,也不可能憑空變出一條異獸血脈來。這是醒靈神泉,不是造靈神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