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我被秦始皇控骰了[歷史直播] 作者:沈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斯不知道自己無意中就說出了真相,但是這個念頭在心中過了一遍就暫時放下。
總之現在不是想這個問題的時候,既然排除了這個可能,就想想還有什麽可能導致了大王突然提起老師。
肯定不是因為大王想要了解一二,剛才大王可是連自己的表字和老師的基本情況都說明白了,很顯然已經做過一番調查。
不是想了解,不是想要借著這件事引出別的事情,那麽大王的目的很明確了——大王的目的是老師這個人!
李斯腦海裏想了很多事情,時間卻隻過去了一瞬,細心思考,大膽求證,李斯點完頭的瞬間便緊接著道,「老師乃是大才之人,大王可是見獵心起,臣以為若是大王禮賢下士,未必不可。」
「通古懂我。」
嬴政在心中給李斯豎了一個大拇指。
不愧是見了兩麵就想給他升官的人,實在是太懂自己了。
難怪平行世界的自己對李斯也是那麽的喜歡,多麽好用的人才啊!
自己才說了幾句話,就已經完全領會到了他的意思。
他就說沒有君王可以拒絕這麽一個分分鍾解讀出他全部心思的臣子,沒有任何一個君王可以做到!
李斯:「……」
好吧,看來自己猜得沒錯。
老師有才他是知道的,但是令他不解的是大王為什麽會喜歡老師這樣的人才。
雖然背後說老師的壞話不好,但——他現在也隻是想一想,沒有說嘛。
老師除去嘴毒啊這些無傷大雅的小毛病,最重要的是老師是孔子理念的鐵桿支持者啊,雖然跟其他腐儒對噴,那是他覺得其他的儒生沽名釣譽不行。
但是無論是哪種情況,跟秦國的風格都不大一樣。
早先老師在昭襄王還在的時候就來過秦國,也想過在秦國搞一番事業,然後就被秦王嫌棄了。
可見老師實在是不適合秦國。
大王既然將其他的事情都調查得這麽清楚,沒道理不知道這一點,這種情況下大王還暗示自己,那麽可以推測,大王一定是另有圖謀。
圖什麽還不知道,至少目前看來是圖這麽個人。
剛才自己的話已經說出去了,總不好再潑大王冷水,於是神態自若道,「大王放心,臣回去便書信一封請老師來,不,臣不若親自回去一趟請老師來,亦或是回鄉瞧瞧,途徑秦國也是不錯。」
「善。」
李斯:「……」得,還是一個說走就走的旅行是嗎?
嬴政給李斯一個滿意的眼神,當然他也不是一個小氣的人,這往返的食宿和安全是要有足夠的保證的,加之李斯是自己提出來,嬴政外加添補了不少東西。
窮家富路,路上總要準備妥當才好。
大王的態度讓李斯安心不少,原本準備一切從簡,臨行前有帶上了兒子李由,此番回去出去接老師來,更應該回趟故裏,舉家都搬來秦國。
以陛下的態度,自己日後應當是穩了。
行程前後沒有瞞著相邦呂不韋,隻是呂不韋最近去卻沒有什麽心思去想這個自己也看好賞識的楚人請假回家的事情了。
這兩日他覺得有些不對勁,確切的說是宴飲之後他突然覺得不對勁了。
首先是其他人看自己的神情,以往的時候都是恭敬中夾雜著敬畏,一句話恨不得拍出八百個馬屁,就為了讓自己多看他幾眼。
隨著大王年歲增加,加冠親政的日子逐漸逼近,呂不韋勢力擴張速度也比以前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當然他也不是有什麽壞的心思,無非就是想給自己找一個保障,勢力足夠大,大王也會忌憚一二,不至於加冠就將權力全部收走,讓自己從天上瞬間掉到地下。
可就從昨天開始,話中悄然夾雜的馬屁不見了,那種對自己又恭敬又敬畏的眼神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閃躲的目光和飄忽不定的話語,而且這樣的還不隻是一個人!
至於那些本來就跟自己關係不是很好的那些人表現更加離譜,呂不韋竟從他們的目光中看到了同情。
同情。
同情個鬼啊!
呂不韋覺得自己好像被所有人孤立了,雖然沒有證據,但是他的預感就是這麽告訴他的!
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大王是不是幹了什麽,隨後又推翻了自己這個想法,大王就算是想要做什麽,能背著他聯繫上一個,還能背著他聯繫上所有人嗎?總不能他們有什麽不為人知可以交流,唯獨避開他的手段吧?
亦或是嫪毐和太後那邊有弄出了什麽他不知道的事情?
不是沒可能。
每每想到嫪毐此人,呂不韋心就在滴血,早知如此,他就不該給太後進獻嫪毐,此人愚笨不堪,何德何能成為長信侯與他平起平坐?
又何德何能同他分庭抗禮。
都怪太後這個蠢婦!
而且最近太後以天象為由說鹹陽不宜居住去了雍城,緊接著鹹陽這邊就發生了這麽多事情,難道真的是太後那邊做了什麽?
提前離開也是為了藉口自己不在鹹陽。
若是如此,自己險些中了太後圈套了!
呂不韋心中隻覺得一陣後怕,連忙派人去查。
「阿嚏!」
「阿嚏!」
與此同時,雍城。
嫪毐與太後猛地打了兩個噴嚏,就好像有什麽人在念叨他們一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總之現在不是想這個問題的時候,既然排除了這個可能,就想想還有什麽可能導致了大王突然提起老師。
肯定不是因為大王想要了解一二,剛才大王可是連自己的表字和老師的基本情況都說明白了,很顯然已經做過一番調查。
不是想了解,不是想要借著這件事引出別的事情,那麽大王的目的很明確了——大王的目的是老師這個人!
李斯腦海裏想了很多事情,時間卻隻過去了一瞬,細心思考,大膽求證,李斯點完頭的瞬間便緊接著道,「老師乃是大才之人,大王可是見獵心起,臣以為若是大王禮賢下士,未必不可。」
「通古懂我。」
嬴政在心中給李斯豎了一個大拇指。
不愧是見了兩麵就想給他升官的人,實在是太懂自己了。
難怪平行世界的自己對李斯也是那麽的喜歡,多麽好用的人才啊!
自己才說了幾句話,就已經完全領會到了他的意思。
他就說沒有君王可以拒絕這麽一個分分鍾解讀出他全部心思的臣子,沒有任何一個君王可以做到!
李斯:「……」
好吧,看來自己猜得沒錯。
老師有才他是知道的,但是令他不解的是大王為什麽會喜歡老師這樣的人才。
雖然背後說老師的壞話不好,但——他現在也隻是想一想,沒有說嘛。
老師除去嘴毒啊這些無傷大雅的小毛病,最重要的是老師是孔子理念的鐵桿支持者啊,雖然跟其他腐儒對噴,那是他覺得其他的儒生沽名釣譽不行。
但是無論是哪種情況,跟秦國的風格都不大一樣。
早先老師在昭襄王還在的時候就來過秦國,也想過在秦國搞一番事業,然後就被秦王嫌棄了。
可見老師實在是不適合秦國。
大王既然將其他的事情都調查得這麽清楚,沒道理不知道這一點,這種情況下大王還暗示自己,那麽可以推測,大王一定是另有圖謀。
圖什麽還不知道,至少目前看來是圖這麽個人。
剛才自己的話已經說出去了,總不好再潑大王冷水,於是神態自若道,「大王放心,臣回去便書信一封請老師來,不,臣不若親自回去一趟請老師來,亦或是回鄉瞧瞧,途徑秦國也是不錯。」
「善。」
李斯:「……」得,還是一個說走就走的旅行是嗎?
嬴政給李斯一個滿意的眼神,當然他也不是一個小氣的人,這往返的食宿和安全是要有足夠的保證的,加之李斯是自己提出來,嬴政外加添補了不少東西。
窮家富路,路上總要準備妥當才好。
大王的態度讓李斯安心不少,原本準備一切從簡,臨行前有帶上了兒子李由,此番回去出去接老師來,更應該回趟故裏,舉家都搬來秦國。
以陛下的態度,自己日後應當是穩了。
行程前後沒有瞞著相邦呂不韋,隻是呂不韋最近去卻沒有什麽心思去想這個自己也看好賞識的楚人請假回家的事情了。
這兩日他覺得有些不對勁,確切的說是宴飲之後他突然覺得不對勁了。
首先是其他人看自己的神情,以往的時候都是恭敬中夾雜著敬畏,一句話恨不得拍出八百個馬屁,就為了讓自己多看他幾眼。
隨著大王年歲增加,加冠親政的日子逐漸逼近,呂不韋勢力擴張速度也比以前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當然他也不是有什麽壞的心思,無非就是想給自己找一個保障,勢力足夠大,大王也會忌憚一二,不至於加冠就將權力全部收走,讓自己從天上瞬間掉到地下。
可就從昨天開始,話中悄然夾雜的馬屁不見了,那種對自己又恭敬又敬畏的眼神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閃躲的目光和飄忽不定的話語,而且這樣的還不隻是一個人!
至於那些本來就跟自己關係不是很好的那些人表現更加離譜,呂不韋竟從他們的目光中看到了同情。
同情。
同情個鬼啊!
呂不韋覺得自己好像被所有人孤立了,雖然沒有證據,但是他的預感就是這麽告訴他的!
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大王是不是幹了什麽,隨後又推翻了自己這個想法,大王就算是想要做什麽,能背著他聯繫上一個,還能背著他聯繫上所有人嗎?總不能他們有什麽不為人知可以交流,唯獨避開他的手段吧?
亦或是嫪毐和太後那邊有弄出了什麽他不知道的事情?
不是沒可能。
每每想到嫪毐此人,呂不韋心就在滴血,早知如此,他就不該給太後進獻嫪毐,此人愚笨不堪,何德何能成為長信侯與他平起平坐?
又何德何能同他分庭抗禮。
都怪太後這個蠢婦!
而且最近太後以天象為由說鹹陽不宜居住去了雍城,緊接著鹹陽這邊就發生了這麽多事情,難道真的是太後那邊做了什麽?
提前離開也是為了藉口自己不在鹹陽。
若是如此,自己險些中了太後圈套了!
呂不韋心中隻覺得一陣後怕,連忙派人去查。
「阿嚏!」
「阿嚏!」
與此同時,雍城。
嫪毐與太後猛地打了兩個噴嚏,就好像有什麽人在念叨他們一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