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在他旁邊趕豬趕羊,周慈青用不著煩擾。
他一歸家就瞧見了吳長庚,自是看清了他手中還抓了隻鳥。
才入春不久,南飛的鳥陸陸續續地往北歸,這隻不幸的鳥兒就落到了吳長庚手中,即將成為他們中午的一盤菜。
周慈青有幸參與到把這隻和雞不相上下的鳥做成吃食的忙活中。
吳長庚用開水燙了鳥,把毛都給拔幹淨。周慈青接過洗淨又挖去內髒的鳥,加麻油、鹽,再用水煮,放花椒和蔥。
灶膛裏的火燒得正盛,沒一會兒水就開了,換了文火,才把這鳥給燒熟。
鳥撈出,切片,再佐以酒和其他料汁。
一道香氣濃鬱的黃金鳥出鍋。
入春後菜色多了,可搗騰的不少。
周慈青還同吳長庚做了兩條煎魚,炒了些能吃的菌菜,配上一小碟酸菜和米飯,中午這頓倒不湊合。
周慈青的飯量比吳長庚是大不了的,好在他今日出去跑了一陣逛了圈,也餓了些,倒是吃了不少飯菜填肚子。
「過段日子縣令就要下鄉到村裏勸課農桑了。」吳長庚提了一嘴,「菜種下了,每日灑點水養著,我後麵幾日要進山一趟。待過幾日也要管著地裏,去借耕牛翻地。」
周慈青說:「我看著地裏頭,不叫你擔心。」
吳長庚不語。
周慈青睜圓了眼兒,問:「長庚哥,你竟是不信我?」
他這惱著呢,吳長庚問:「你可曾種過地?」
周慈青半天才道:「……養過花兒。」
「那……」吳長庚話隻開了個頭,就聽得周慈青跟那蚊子似的唯唯諾諾——
「後頭又死了。」
頂著吳長庚不信賴的目光,周慈青懨懨:「好麽,我不胡亂操心地裏的事了。」
吳長庚剛要出言安慰他幾句,周慈青自個兒就好了,還問著他:「長庚哥,你去那山裏頭待著,晚間還要回來麽?」
眼瞧著他不失落了,吳長庚鬆了口氣,點頭:「要回,午飯就不回家吃了。」
周慈青眉眼間籠上了憂愁,他道:「那成,我們早早地起來做你午時要帶去吃的。我琢磨琢磨包子怎麽做,帶些熱乎的餅子過去。」
他又道:「若是拎個大竹筒過去,裏麵做些燜飯炒飯,滾在火堆裏熱一熱就能吃,這可行麽?」
吳長庚哪有不應的。
「此前我上山打獵都是吃些冷食,再吃好些便是帶上鹽,捕些身量小的動物烤著吃。不似你來了,我倒是過得舒坦不少。」
吳長庚這話說得真心實意,周慈青心裏也歡喜。
周慈青說:「那我還是你的福星呢,這真叫我高興了。對了,長庚哥,你的田在哪,倒是領著我去瞧瞧,說不準我還能幫你施肥呢。拔草我不行,漚些草木灰在上邊我總能幹上些。」
吳長庚拗不過他,下午太陽不大時就帶他去瞧瞧。
「這二十畝便是我的地了。土地稅收不算重,待豐收時,給朝廷交二,我們留八。可折錢交稅,有時會征勞役。」吳長庚一一答了。
周慈青麵都白了:「服役?」
吳長庚溫和地說:「不用擔心,可用錢財抵勞役。」
不然為何他攢下的錢財才買些人參便用完了,有些自是花在了這上頭。
周慈青心給放回了肚裏。
他憂心忡忡:「一人就種這麽多地,長庚哥你可真辛苦。」
「我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不算勞苦。何況實在忙不過來,請幫工便是。」吳長庚心平靜和地說。
周慈青還是覺著他實在辛勤,怨不得長得這般結實。吳長庚身上的腱子肉叫他瞧一眼,麵皮就紅一回。
回了家,周慈青瞥見放在屋簷下的農具,心頭忽地來了主意。
若是將農具再改進些,長庚哥是不是就用不著那麽辛苦了?
第17章 第十七章
當朝農具有曲轅犁、踏犁、秧馬和耬車,儼然是較為完備之用具了。
小農經濟註定了農具演化之緩,周慈青所做之事也不過是在這基礎上更精細地改良一番。若說更精良一些,便是現代化的農業器械了,非是他一人之力能辦到的。
周慈青思忖著,拿了紙筆,蹲在農具旁寫寫畫畫,塗了又改,改了又塗。
吳長庚過來瞅了眼,不曾打攪他。
他心中冒出來個猜測,不由一驚。嘆了口氣後,又進灶屋去給周慈青熬他的人參燕窩,拉著大黑不去打攪他。
院裏雞鳴的聲音時有響起,豬仔哼哼直叫,間或夾有羔羊之聲。
周慈青思量著改下了所有,拾起紙張就往屋裏奔,再將那幾張紙拍桌上,笑道:「我琢磨出了幾個改良農具的法子,不知此法製作出的農具是否更優良,不若試上一試。」
他在外頭忙活了半天,光潔額麵冒出細密汗珠,雙頰都紅了,隻一雙眼睛亮得驚人。
吳長庚有些心揪,他家是不用手帕的,隻得拿汗巾去給周慈青擦擦額上的汗。
他手裏頭的動作不慢,嘴上還道:「你既畫出來了,就去同我找村裏的木匠老李頭,叫他做出來試試。他上了年紀,就隻靠著接些木工活兒度日,想來能早些如你的願。」
擦完了周慈青額上的汗,他不緊不慢地收回汗巾,女子所用的手帕在腦中忽地一閃而過。
那樣精細的物件他是不曾用過的,以前也隻是匆匆一瞥,不大在意。
他一歸家就瞧見了吳長庚,自是看清了他手中還抓了隻鳥。
才入春不久,南飛的鳥陸陸續續地往北歸,這隻不幸的鳥兒就落到了吳長庚手中,即將成為他們中午的一盤菜。
周慈青有幸參與到把這隻和雞不相上下的鳥做成吃食的忙活中。
吳長庚用開水燙了鳥,把毛都給拔幹淨。周慈青接過洗淨又挖去內髒的鳥,加麻油、鹽,再用水煮,放花椒和蔥。
灶膛裏的火燒得正盛,沒一會兒水就開了,換了文火,才把這鳥給燒熟。
鳥撈出,切片,再佐以酒和其他料汁。
一道香氣濃鬱的黃金鳥出鍋。
入春後菜色多了,可搗騰的不少。
周慈青還同吳長庚做了兩條煎魚,炒了些能吃的菌菜,配上一小碟酸菜和米飯,中午這頓倒不湊合。
周慈青的飯量比吳長庚是大不了的,好在他今日出去跑了一陣逛了圈,也餓了些,倒是吃了不少飯菜填肚子。
「過段日子縣令就要下鄉到村裏勸課農桑了。」吳長庚提了一嘴,「菜種下了,每日灑點水養著,我後麵幾日要進山一趟。待過幾日也要管著地裏,去借耕牛翻地。」
周慈青說:「我看著地裏頭,不叫你擔心。」
吳長庚不語。
周慈青睜圓了眼兒,問:「長庚哥,你竟是不信我?」
他這惱著呢,吳長庚問:「你可曾種過地?」
周慈青半天才道:「……養過花兒。」
「那……」吳長庚話隻開了個頭,就聽得周慈青跟那蚊子似的唯唯諾諾——
「後頭又死了。」
頂著吳長庚不信賴的目光,周慈青懨懨:「好麽,我不胡亂操心地裏的事了。」
吳長庚剛要出言安慰他幾句,周慈青自個兒就好了,還問著他:「長庚哥,你去那山裏頭待著,晚間還要回來麽?」
眼瞧著他不失落了,吳長庚鬆了口氣,點頭:「要回,午飯就不回家吃了。」
周慈青眉眼間籠上了憂愁,他道:「那成,我們早早地起來做你午時要帶去吃的。我琢磨琢磨包子怎麽做,帶些熱乎的餅子過去。」
他又道:「若是拎個大竹筒過去,裏麵做些燜飯炒飯,滾在火堆裏熱一熱就能吃,這可行麽?」
吳長庚哪有不應的。
「此前我上山打獵都是吃些冷食,再吃好些便是帶上鹽,捕些身量小的動物烤著吃。不似你來了,我倒是過得舒坦不少。」
吳長庚這話說得真心實意,周慈青心裏也歡喜。
周慈青說:「那我還是你的福星呢,這真叫我高興了。對了,長庚哥,你的田在哪,倒是領著我去瞧瞧,說不準我還能幫你施肥呢。拔草我不行,漚些草木灰在上邊我總能幹上些。」
吳長庚拗不過他,下午太陽不大時就帶他去瞧瞧。
「這二十畝便是我的地了。土地稅收不算重,待豐收時,給朝廷交二,我們留八。可折錢交稅,有時會征勞役。」吳長庚一一答了。
周慈青麵都白了:「服役?」
吳長庚溫和地說:「不用擔心,可用錢財抵勞役。」
不然為何他攢下的錢財才買些人參便用完了,有些自是花在了這上頭。
周慈青心給放回了肚裏。
他憂心忡忡:「一人就種這麽多地,長庚哥你可真辛苦。」
「我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不算勞苦。何況實在忙不過來,請幫工便是。」吳長庚心平靜和地說。
周慈青還是覺著他實在辛勤,怨不得長得這般結實。吳長庚身上的腱子肉叫他瞧一眼,麵皮就紅一回。
回了家,周慈青瞥見放在屋簷下的農具,心頭忽地來了主意。
若是將農具再改進些,長庚哥是不是就用不著那麽辛苦了?
第17章 第十七章
當朝農具有曲轅犁、踏犁、秧馬和耬車,儼然是較為完備之用具了。
小農經濟註定了農具演化之緩,周慈青所做之事也不過是在這基礎上更精細地改良一番。若說更精良一些,便是現代化的農業器械了,非是他一人之力能辦到的。
周慈青思忖著,拿了紙筆,蹲在農具旁寫寫畫畫,塗了又改,改了又塗。
吳長庚過來瞅了眼,不曾打攪他。
他心中冒出來個猜測,不由一驚。嘆了口氣後,又進灶屋去給周慈青熬他的人參燕窩,拉著大黑不去打攪他。
院裏雞鳴的聲音時有響起,豬仔哼哼直叫,間或夾有羔羊之聲。
周慈青思量著改下了所有,拾起紙張就往屋裏奔,再將那幾張紙拍桌上,笑道:「我琢磨出了幾個改良農具的法子,不知此法製作出的農具是否更優良,不若試上一試。」
他在外頭忙活了半天,光潔額麵冒出細密汗珠,雙頰都紅了,隻一雙眼睛亮得驚人。
吳長庚有些心揪,他家是不用手帕的,隻得拿汗巾去給周慈青擦擦額上的汗。
他手裏頭的動作不慢,嘴上還道:「你既畫出來了,就去同我找村裏的木匠老李頭,叫他做出來試試。他上了年紀,就隻靠著接些木工活兒度日,想來能早些如你的願。」
擦完了周慈青額上的汗,他不緊不慢地收回汗巾,女子所用的手帕在腦中忽地一閃而過。
那樣精細的物件他是不曾用過的,以前也隻是匆匆一瞥,不大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