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衣服都拿了過來,皆是吳長庚的,比周慈青的身量大了一截,現下卻不是能容他挑剔的時候,連忙是拿著皮毛都給裹上一層又一層,從遠處看活似一顆圓球。
那衣服色深,暗沉,正襯得他臉白白嫩嫩的,跟剛剝了殼的雞蛋似的,鼻梢子被凍得有點兒水紅,惹眼極了。
周慈青吸了吸鼻子,嘆道:「可惜沒有棉衣。」
他之前蓋的被子裏也是雞鴨鵝的絨毛,還有蘆花柳絮茅草等給塞著填滿,吳長庚能有兩床被子,儼然已是家中寬裕,正值太平盛世,吃穿不愁了。
早飯吃的竟是餛飩,包得不是很細緻,餅劑中水和的也有些多了,捍開之後有些溶黏。裏邊兒倒是塞了滿滿的肉,采了嫩筍用湯焯和在肉裏,皮薄餡多,滾在沸水之中,餡兒都快破出來了。
吃起來味兒倒是不算太差,佐以醬、香料還有油和勻的湯底,鹹淡適宜,那餡兒更是軟彈可口。
但周慈青早起總不大有胃口,加之尚在病中,先飲了藥汁吃了蜜餞兒,嚐不下幾口。
草草吃了幾個就結束了,剩下的都是由吳長庚解決。
他盯著屋裏頭那曬幹的柿餅咽了下口水,色澤紅潤,表皮上覆著一層淡淡的糖霜,軟糯的果肉能流出甜蜜的汁……
「柿餅性寒。」
不過一句,周慈青就如那被霜打了的茄子一般,蔫了。
「小半口吃得,嚐個味兒。」他小小聲地提議。
吳長庚看他實在饞得緊,就拿刀切了一小點,當真是小半口那麽大,也真真隻是讓他咂摸個味兒。
門給開了,今日倒是個難得的晴日,沒飄大雪,卻也不見日光。天邊灰濛濛陰沉沉的,冷颼颼的風就順著皮肉裏鑽,活似要凍僵人的麵皮一樣。
外頭那些樹枝都光禿禿的,嶙峋漆黑的枝椏隻有幾株臘梅,之前也都被吳長庚「辣手摧花」,成了周慈青的杵下亡魂了。
這還是周慈青頭一回從屋子裏走出來,小院裏被倒騰得幹幹淨淨,屋簷、院中還有門前的雪都被掃盡,兩方角落裏橫陳著兩隻大肚圓缸,讓木板都給蓋上了。
架子還有晾衣杆都被收了回去,一條石子小路從屋內蜿蜒到外麵,簸箕、鋤頭等各種農具堆在蓋有茅草架子下的角落,另有與小院一牆之隔,攔著籬笆的土地,現在皆被大雪覆蓋了。
灶屋門口趴伏著一隻大黑犬,見著他們從屋內一出來,一溜煙兒就跑出來飛奔他們,直把周慈青嚇得色變,匆匆躲在了吳長庚身後。
「大黑!」吳長庚厲聲叱道。
那隻大黑犬很聽他的話,見狀立刻剎了車停下,嗚嗚咽咽地蹭在吳長庚的腿邊。
大掌伸出來搓揉兩下它的狗頭,吳長庚命令:「回去!」
周慈青在一旁瞧著,大黑夾著尾巴,低著腦袋悶聲不吭地轉了回去。
打了一圈轉後它才在灶屋口給躺下,前足交疊,眼巴巴地望著他們,還衝他齜牙,被吳長庚又凶了一回才趴好。
他還攥著吳長庚的袖子,忙問:「大黑咬人嗎?」
「咬。」
周慈青三魂六魄嚇去了一半兒,小臉失了血色,支支吾吾的:「那、那我這……」
「有我在。」吳長庚隻說了這句話,周慈青心給放回了肚子裏。
天漸漸地亮了起來,趕集進縣城都得趁早,村裏頭出門的都不見幾個。
吳長庚家住得偏,在村東頭,沒碰上幾個人,饒是有人從窗牖口瞧見了這兩道身影,也不免納悶。
村口處有一棵大榕樹,其冠如雲,蒼勁有力地盤繞著,唯有那滿頭的枝葉都給掉光了,還剩些虯紮交錯的枝幹。
在樹下不遠的地方支了一輛驢車,周慈青探頭一看,再簡陋不過了——粗糙的木板是車身,上麵搭了一張破草蓆,角落裏堆著些雜物,坐了一兩個漢子,縮頭縮腦的,兩隻手都鑽進了縫縫又補補的袖子裏。
那車頭趕驢的是個中年漢子,一身的粗布褐衣,正不停地搓著雙手哈氣。
一見早前便說好的吳長庚,他倒不意外,瞥見他身邊的周慈青,才不免詫異:「這是你從山裏頭撿的媳婦兒啊?」
另外兩個漢子聞言探頭探腦看過來,三人眼睛都看直了,趕驢那漢子酸溜溜地說:「你小子可真走運,有福氣啊。」
吳長庚冷聲道:「渾說什麽呢,他乃是名小郎君。」
周慈青強笑一下,道:「原是我的不好,毛領子圍了脖子一圈,也叫你們無法分辨。」
有幾分因相貌被誤會而生的氣悶也給壓了回去,他寬慰自己,這些人說來說去那也是在誇他長得好。
幾人笑了下,都誇他大氣。
周慈青吹了冷風,灌了幾口涼氣,又開始咳了,但他掩著,用手握成拳,咳了兩聲。
趕驢的漢子眼珠子一轉,說:「看來還是載了一個病人啊,那得這個數了。」
他擺出來兩隻手。
「十個銅板?」周慈青吃驚,眼睛給睜圓了。
路上吳長庚就已經與他說了,都是一個村兒的人,原搭著順路的車是不收錢的,但去縣城的路到底遠又麻煩,老是麻煩村裏有牛車,驢騾車的鄉鄰也不成。
於是就定下一個銅板一個人頭,冬日也不過是漲了一個銅板。
「你們愛去不去,近段時日一連下了幾天幾夜的大雪,你們瞧瞧這外頭的雪厚實的,踩一腳都得深深陷進去。這個天兒啊,除了我誰還樂意趕著自己的驢子去縣城裏頭。」這漢子睨了周慈青一眼,意味深長地說,「長庚,你這朋友的病可拖不得吧,況且若他得了風寒,我們也有染病的風險啊。」
那衣服色深,暗沉,正襯得他臉白白嫩嫩的,跟剛剝了殼的雞蛋似的,鼻梢子被凍得有點兒水紅,惹眼極了。
周慈青吸了吸鼻子,嘆道:「可惜沒有棉衣。」
他之前蓋的被子裏也是雞鴨鵝的絨毛,還有蘆花柳絮茅草等給塞著填滿,吳長庚能有兩床被子,儼然已是家中寬裕,正值太平盛世,吃穿不愁了。
早飯吃的竟是餛飩,包得不是很細緻,餅劑中水和的也有些多了,捍開之後有些溶黏。裏邊兒倒是塞了滿滿的肉,采了嫩筍用湯焯和在肉裏,皮薄餡多,滾在沸水之中,餡兒都快破出來了。
吃起來味兒倒是不算太差,佐以醬、香料還有油和勻的湯底,鹹淡適宜,那餡兒更是軟彈可口。
但周慈青早起總不大有胃口,加之尚在病中,先飲了藥汁吃了蜜餞兒,嚐不下幾口。
草草吃了幾個就結束了,剩下的都是由吳長庚解決。
他盯著屋裏頭那曬幹的柿餅咽了下口水,色澤紅潤,表皮上覆著一層淡淡的糖霜,軟糯的果肉能流出甜蜜的汁……
「柿餅性寒。」
不過一句,周慈青就如那被霜打了的茄子一般,蔫了。
「小半口吃得,嚐個味兒。」他小小聲地提議。
吳長庚看他實在饞得緊,就拿刀切了一小點,當真是小半口那麽大,也真真隻是讓他咂摸個味兒。
門給開了,今日倒是個難得的晴日,沒飄大雪,卻也不見日光。天邊灰濛濛陰沉沉的,冷颼颼的風就順著皮肉裏鑽,活似要凍僵人的麵皮一樣。
外頭那些樹枝都光禿禿的,嶙峋漆黑的枝椏隻有幾株臘梅,之前也都被吳長庚「辣手摧花」,成了周慈青的杵下亡魂了。
這還是周慈青頭一回從屋子裏走出來,小院裏被倒騰得幹幹淨淨,屋簷、院中還有門前的雪都被掃盡,兩方角落裏橫陳著兩隻大肚圓缸,讓木板都給蓋上了。
架子還有晾衣杆都被收了回去,一條石子小路從屋內蜿蜒到外麵,簸箕、鋤頭等各種農具堆在蓋有茅草架子下的角落,另有與小院一牆之隔,攔著籬笆的土地,現在皆被大雪覆蓋了。
灶屋門口趴伏著一隻大黑犬,見著他們從屋內一出來,一溜煙兒就跑出來飛奔他們,直把周慈青嚇得色變,匆匆躲在了吳長庚身後。
「大黑!」吳長庚厲聲叱道。
那隻大黑犬很聽他的話,見狀立刻剎了車停下,嗚嗚咽咽地蹭在吳長庚的腿邊。
大掌伸出來搓揉兩下它的狗頭,吳長庚命令:「回去!」
周慈青在一旁瞧著,大黑夾著尾巴,低著腦袋悶聲不吭地轉了回去。
打了一圈轉後它才在灶屋口給躺下,前足交疊,眼巴巴地望著他們,還衝他齜牙,被吳長庚又凶了一回才趴好。
他還攥著吳長庚的袖子,忙問:「大黑咬人嗎?」
「咬。」
周慈青三魂六魄嚇去了一半兒,小臉失了血色,支支吾吾的:「那、那我這……」
「有我在。」吳長庚隻說了這句話,周慈青心給放回了肚子裏。
天漸漸地亮了起來,趕集進縣城都得趁早,村裏頭出門的都不見幾個。
吳長庚家住得偏,在村東頭,沒碰上幾個人,饒是有人從窗牖口瞧見了這兩道身影,也不免納悶。
村口處有一棵大榕樹,其冠如雲,蒼勁有力地盤繞著,唯有那滿頭的枝葉都給掉光了,還剩些虯紮交錯的枝幹。
在樹下不遠的地方支了一輛驢車,周慈青探頭一看,再簡陋不過了——粗糙的木板是車身,上麵搭了一張破草蓆,角落裏堆著些雜物,坐了一兩個漢子,縮頭縮腦的,兩隻手都鑽進了縫縫又補補的袖子裏。
那車頭趕驢的是個中年漢子,一身的粗布褐衣,正不停地搓著雙手哈氣。
一見早前便說好的吳長庚,他倒不意外,瞥見他身邊的周慈青,才不免詫異:「這是你從山裏頭撿的媳婦兒啊?」
另外兩個漢子聞言探頭探腦看過來,三人眼睛都看直了,趕驢那漢子酸溜溜地說:「你小子可真走運,有福氣啊。」
吳長庚冷聲道:「渾說什麽呢,他乃是名小郎君。」
周慈青強笑一下,道:「原是我的不好,毛領子圍了脖子一圈,也叫你們無法分辨。」
有幾分因相貌被誤會而生的氣悶也給壓了回去,他寬慰自己,這些人說來說去那也是在誇他長得好。
幾人笑了下,都誇他大氣。
周慈青吹了冷風,灌了幾口涼氣,又開始咳了,但他掩著,用手握成拳,咳了兩聲。
趕驢的漢子眼珠子一轉,說:「看來還是載了一個病人啊,那得這個數了。」
他擺出來兩隻手。
「十個銅板?」周慈青吃驚,眼睛給睜圓了。
路上吳長庚就已經與他說了,都是一個村兒的人,原搭著順路的車是不收錢的,但去縣城的路到底遠又麻煩,老是麻煩村裏有牛車,驢騾車的鄉鄰也不成。
於是就定下一個銅板一個人頭,冬日也不過是漲了一個銅板。
「你們愛去不去,近段時日一連下了幾天幾夜的大雪,你們瞧瞧這外頭的雪厚實的,踩一腳都得深深陷進去。這個天兒啊,除了我誰還樂意趕著自己的驢子去縣城裏頭。」這漢子睨了周慈青一眼,意味深長地說,「長庚,你這朋友的病可拖不得吧,況且若他得了風寒,我們也有染病的風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