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莽於是越看越是眼熟,最後「謔」了一聲,拍下紙,震得桌上碗碟亂顫。他一雙眼睛瞪大看向今安,道:「寫這些的傢夥不簡單吶。」
今安不動聲色,燕故一願聞其詳:「哦?」
「我和王爺認識這麽多年,一起經歷了多少事情,想想都不一定有這張紙上寫得清楚,我看吶,」衛莽擰眉措辭,最後說:「這人肯定是和王爺有仇。」
「哈。」燕故一沒忍住笑了一聲,搖搖頭道:「天底下與咱們王爺有仇的可數得過來?」
「這話對極。」意見一向相左的兩人在這件事上難得相通,互碰了一杯。
衛莽將手上一碗滿得溢出的酒喝完,扭頭看燕故一手上還是半點沒少的酒杯:「你喝的什麽鳥酒,裝模作樣。」
一言不合便要吵起來。
燕故一現在沒心思與他吵鬧,接過那幾張看了幾回的紙,再掂量了一番:「我方才與王爺正數遍那麽多仇人,還沒數完,發現哪一個都有可能,又都不太可能。」
衛莽聞言嘁了聲,「何必做這麽多功夫。」拍桌而起,「讓他們隻管來!來一個,我便殺他一個,來兩個,老子便殺一雙。最後不都得戰場相見,哪費得了那麽多腦子。」
「舞刀弄槍,不過是下下等。」燕故一說。
這話不中聽,衛莽登時扔下酒罈就指了過來,橫眉怒目道:「你小子可別敬酒不吃吃罰酒,老衛我手上的刀救了你幾回小命,你給我好好數一數,竟然敢瞧不起我。」
那根差點戳進眼睛的手指被白玉杯推開,燕故一含笑道:「既能兵不血刃,何必打打殺殺,還髒了地方。」
衛莽差點忘了,眼前這個向來吃人不吐骨頭,心黑得很,別人輕易不能在他手上討得了什麽便宜。「最煩你們這些咬文嚼字的酸人。」知道用不上他,能偷懶,衛莽揮揮手,不再理他,自顧捧了酒罈回去。
桌麵上那副酒圖也漸漸失色,成了一片依稀可見的斑駁痕跡幹在那裏。
這漫長的夜,也將西亡於金烏振翅的光芒之下。
第22章 入書人
虞家大門前。
兩鬢駁白、支釵扶搖的貴夫人一落轎,便在眾多侍女的攙扶下,步履急切地行進府門。她捂著心口一連串地直喚:「我的心肝呀,我的心肝啊。」
正是幾日前去了坐山寺禮佛的虞家老夫人。
每年一次慣例的參禪養性,自虞家老太爺仙去後,二十多年下來老夫人風雨不改越加虔誠。沒想到在寺裏住了不到兩日便聽到孫兒遭劫的噩耗,虞家老夫人當下心急如焚,齋菜都未吃兩口便喚人驅車趕了回來。
虞之侃收到消息趕過來正堂見母親時,虞家老夫人剛從逢月庭出來,迎麵見到他便是兜頭一通痛罵:「我將好好的孫兒交給你,看看你這個混帳老小子究竟做的些什麽好事!天底下的錢是能都收進你口袋裏的嗎!竟棄我孤苦無依的可憐孫兒獨自一人在那吃人的惡船上過了一天一夜!一天一夜啊,這不是來催我孫兒的命數嗎,剛剛看他都已經……」
說到這裏,老夫人已是不忍再說下去,霍然跌坐在圈椅上捂麵哀哭。
虞之侃先是被淋頭罵得無辯解之力,又被母親這般大動肝火的情形嚇得一怵。忙忙上前告罪討饒,邊使眼色差下人去請夫人虞氏。
下人機靈,也見慣了,當下腳跟一轉去了後院。
別看虞之侃名裏頭有個侃侃而談的侃字,遇上家裏兩個女人,在外能言巧辯的一張嘴真是封了膠糊一般,除了道歉說我這也不對那也不對再做不了什麽事。一旦家中生內亂,他往往隻能退避三舍,還是得交由他夫人出馬。
虞夫人陸氏是官宦人家出身,才情心性氣度皆是上佳,且極善周旋之道。這不,陸氏一來,輕言巧語,幾句便哄得虞家老夫人心中寬慰,拍著她的手道:「還是你善解人意。」
不像那個糟心兒子。
糟心兒子虞之侃這才敢上前,這般那般,把寇禍的前因後果詳詳細細地解釋了一通。生怕哪一點講得不仔細就要惹得母親再次大發雷霆。
老夫人將一整件事聽下來已然心裏有數,仍是恨鐵不成鋼,怒指沒出息的親兒子道:「虧你做這當家老爺,還敢自詡不畏強權,人家幾句話就把你唬得把兒子送出去當誘餌!此番幸虧那位大人說到做到,真將蘭時全須全尾地帶回來,若不然,我看你該將如何!」
虞之侃這也不是那也不是,隻能聽任罵之。
陸氏頗為擔憂地道:「雖說劫難已是過去,可是……母親您剛剛也有去看過,蘭時他身子本來就弱,此番遭罪,身體上的傷是一方麵,怕的是他心裏也……」
由不得人不多想,洛臨城中得了癡傻瘋病的人,並不都是天生的。其中不乏遇到天災人禍磋磨,難以承受至心性大變的,最終徹底行為癲狂。岸上人都說那艘船回來的時候,滿甲板上的血跡尚未被沖洗幹淨,那間東南房更是被毀得沒一塊好地。問起楊嬤嬤他們也是個個不知。船上一天夜除了知曉是官兵最後救下的,其餘內情竟是一概不知,可不煎得人心肺都焦。
虞家老夫人正想說不至於,話到嘴邊還是停住了,不敢那麽篤定。隻好退而求其次,又將虞之侃好生罵了一頓。
——
一大串賊寇被綁著提溜下船的場麵,隔日已從江岸上傳遍了全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今安不動聲色,燕故一願聞其詳:「哦?」
「我和王爺認識這麽多年,一起經歷了多少事情,想想都不一定有這張紙上寫得清楚,我看吶,」衛莽擰眉措辭,最後說:「這人肯定是和王爺有仇。」
「哈。」燕故一沒忍住笑了一聲,搖搖頭道:「天底下與咱們王爺有仇的可數得過來?」
「這話對極。」意見一向相左的兩人在這件事上難得相通,互碰了一杯。
衛莽將手上一碗滿得溢出的酒喝完,扭頭看燕故一手上還是半點沒少的酒杯:「你喝的什麽鳥酒,裝模作樣。」
一言不合便要吵起來。
燕故一現在沒心思與他吵鬧,接過那幾張看了幾回的紙,再掂量了一番:「我方才與王爺正數遍那麽多仇人,還沒數完,發現哪一個都有可能,又都不太可能。」
衛莽聞言嘁了聲,「何必做這麽多功夫。」拍桌而起,「讓他們隻管來!來一個,我便殺他一個,來兩個,老子便殺一雙。最後不都得戰場相見,哪費得了那麽多腦子。」
「舞刀弄槍,不過是下下等。」燕故一說。
這話不中聽,衛莽登時扔下酒罈就指了過來,橫眉怒目道:「你小子可別敬酒不吃吃罰酒,老衛我手上的刀救了你幾回小命,你給我好好數一數,竟然敢瞧不起我。」
那根差點戳進眼睛的手指被白玉杯推開,燕故一含笑道:「既能兵不血刃,何必打打殺殺,還髒了地方。」
衛莽差點忘了,眼前這個向來吃人不吐骨頭,心黑得很,別人輕易不能在他手上討得了什麽便宜。「最煩你們這些咬文嚼字的酸人。」知道用不上他,能偷懶,衛莽揮揮手,不再理他,自顧捧了酒罈回去。
桌麵上那副酒圖也漸漸失色,成了一片依稀可見的斑駁痕跡幹在那裏。
這漫長的夜,也將西亡於金烏振翅的光芒之下。
第22章 入書人
虞家大門前。
兩鬢駁白、支釵扶搖的貴夫人一落轎,便在眾多侍女的攙扶下,步履急切地行進府門。她捂著心口一連串地直喚:「我的心肝呀,我的心肝啊。」
正是幾日前去了坐山寺禮佛的虞家老夫人。
每年一次慣例的參禪養性,自虞家老太爺仙去後,二十多年下來老夫人風雨不改越加虔誠。沒想到在寺裏住了不到兩日便聽到孫兒遭劫的噩耗,虞家老夫人當下心急如焚,齋菜都未吃兩口便喚人驅車趕了回來。
虞之侃收到消息趕過來正堂見母親時,虞家老夫人剛從逢月庭出來,迎麵見到他便是兜頭一通痛罵:「我將好好的孫兒交給你,看看你這個混帳老小子究竟做的些什麽好事!天底下的錢是能都收進你口袋裏的嗎!竟棄我孤苦無依的可憐孫兒獨自一人在那吃人的惡船上過了一天一夜!一天一夜啊,這不是來催我孫兒的命數嗎,剛剛看他都已經……」
說到這裏,老夫人已是不忍再說下去,霍然跌坐在圈椅上捂麵哀哭。
虞之侃先是被淋頭罵得無辯解之力,又被母親這般大動肝火的情形嚇得一怵。忙忙上前告罪討饒,邊使眼色差下人去請夫人虞氏。
下人機靈,也見慣了,當下腳跟一轉去了後院。
別看虞之侃名裏頭有個侃侃而談的侃字,遇上家裏兩個女人,在外能言巧辯的一張嘴真是封了膠糊一般,除了道歉說我這也不對那也不對再做不了什麽事。一旦家中生內亂,他往往隻能退避三舍,還是得交由他夫人出馬。
虞夫人陸氏是官宦人家出身,才情心性氣度皆是上佳,且極善周旋之道。這不,陸氏一來,輕言巧語,幾句便哄得虞家老夫人心中寬慰,拍著她的手道:「還是你善解人意。」
不像那個糟心兒子。
糟心兒子虞之侃這才敢上前,這般那般,把寇禍的前因後果詳詳細細地解釋了一通。生怕哪一點講得不仔細就要惹得母親再次大發雷霆。
老夫人將一整件事聽下來已然心裏有數,仍是恨鐵不成鋼,怒指沒出息的親兒子道:「虧你做這當家老爺,還敢自詡不畏強權,人家幾句話就把你唬得把兒子送出去當誘餌!此番幸虧那位大人說到做到,真將蘭時全須全尾地帶回來,若不然,我看你該將如何!」
虞之侃這也不是那也不是,隻能聽任罵之。
陸氏頗為擔憂地道:「雖說劫難已是過去,可是……母親您剛剛也有去看過,蘭時他身子本來就弱,此番遭罪,身體上的傷是一方麵,怕的是他心裏也……」
由不得人不多想,洛臨城中得了癡傻瘋病的人,並不都是天生的。其中不乏遇到天災人禍磋磨,難以承受至心性大變的,最終徹底行為癲狂。岸上人都說那艘船回來的時候,滿甲板上的血跡尚未被沖洗幹淨,那間東南房更是被毀得沒一塊好地。問起楊嬤嬤他們也是個個不知。船上一天夜除了知曉是官兵最後救下的,其餘內情竟是一概不知,可不煎得人心肺都焦。
虞家老夫人正想說不至於,話到嘴邊還是停住了,不敢那麽篤定。隻好退而求其次,又將虞之侃好生罵了一頓。
——
一大串賊寇被綁著提溜下船的場麵,隔日已從江岸上傳遍了全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