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萬人嫌,但遲鈍老實人 作者:偷吃一口排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少年呆了呆,副導演目光落在他身上,見他微微下垂的眸子有什麽浮上來,一副神情怔愣的樣子。
副導演心裏嘆了一口氣。
這到底還是個剛滿十八歲的年輕人,年紀小,心思也淺,臉上藏不住事,以為上了檔節目就真的能住到沈家去,擺拍而已。
這種有錢人壓根兒看不起他們這幫人……就算李霽真的是沈家私生子或者其他,那又如何?沈家怎麽會要一個這麽不體麵的孩子?
李霽家裏他隻去過一次,去拍節目預告片,自建的一層磚瓦房,沒廚房,也沒廁所、浴室,地上還是坑坑窪窪的水泥地,土灶台就在床榻邊上。
他勉強走進去,油煙氣煙燻火燎的,李父蹲在門檻那兒抽著短短的菸頭,李母一邊抱著懷裏哇哇大哭的嬰兒一邊叫罵,「賠錢貨」、「做個飯要這麽久」,罵的是李霽,屏蔽詞太多,後期剪輯費了好大功夫。
那時候,李霽就在屋裏土灶台前,身形單薄,沉默著彎下身添柴火,灶台的火光夾雜著劈啪聲,映著少年細潤的小半個側臉,和他打招呼時嘴裏還叼著半個黑饃饃。
能吃苦,是副導演對這個孩子的評價。
隻是命不好,大街上哪個人不辛苦呢,有句老話說得好,人窮衣服破,說啥都是錯,人窮言就輕,有理說不清。
他覺著節目能讓李霽上,已經是一種恩賜了,畢竟黑紅也是紅,到時候他能拿到錢,沈小少爺也玩得開心了,正是兩邊歡喜。
趙副導演哼了一聲:「小子,這才哪到哪,你就切記,不顧手段往上爬吧。」
然後他看見李霽僵了一下,背過身去說:「副導演,我都明白。」
不會是被打擊得哭了吧,這點事至於嗎,他又沒說錯。
趙副導莫名有些心虛,隻覺得那背影充滿了傷心欲絕的意味。
*
沈宅是在富人區,通常是遠離市區的,故而車又顛簸了一路,才到節目組的酒店。
李霽進房間的時候,已經是迷迷糊糊的狀態,他很少坐車,還有些輕微暈車的噁心。
即使再遲鈍,他也意識到沈父沈母並沒有讓他住到沈家的意思了,就像劇情裏一樣。
期待被碾碎了一大半。
他鹹魚癱在床上,一眼就看到房裏擺著的樣式普通的黑色行李箱,這是節目組專門給他裝東西帶來用的,說是飛機上託運不讓用蛇皮袋。
箱子裏這些土特產野菜本來是帶給工作人員和沈家人的,現在看來沒有必要,他們也不會收,隻能自己慢慢吃了。
隻是沒想到節目組的人麵冷心熱,還是幫他把行李箱拿回來了。
他情緒轉好,樂顛顛把箱子拉鏈拉開,出現的卻並不是之前塞著的一大捆綠汪汪的誘人的野菜土特產——
而是疊得整整齊齊的襯衣、西服,甚至還有大碼男式內褲!
李霽:「……」
無意冒犯。
李霽整個人都不好了,他不敢伸手去碰,默默把箱子合上,拉鏈拉好。
這些看起來都是很貴很貴的,別提那一捆野菜了,就算把現在的他賣去打黑工搬磚也還不起。
青年大腦宕機了一陣,老老實實地掏出碎屏的智慧型手機,搜索「機場拿錯行李箱怎麽辦」的話題。
手機是幾百塊收的n手機,故而非常卡頓,停留在空白界麵許久後,總算有了搜索結果,顯示點讚最高的一條是「先看行李條上有無聯繫電話,值機時有些人會寫手機號,如果沒有就聯繫航空公司」。
李霽去看箱子上的貼紙,應該就是行李條,上麵居然真的有寫電話號碼。
做好挨罵的準備,他整理了一下措辭,就按照號碼撥了電話過去。
*
晚上,市中心的一處平層公寓。
與落地窗外車水馬的景象不同,室內色係以黑白灰為主,陳設更是簡潔到單調的地步。
「少爺,行李箱裏的……需要幫您冷藏或者烹飪嗎?」保姆停在書房門口,問落地窗前的青年。
青年光華內斂,身高優越,五官生得極好,白襯衫的扣子嚴謹地扣到最上方,此時嘴唇輕抿:「不用了,康姨。」
本就不是他的東西,也不是他的行李箱。
有誰去國外交流研學還帶野菜回來的嗎?他有心往回帶,也過不了海關。
康姨是看著霍昭長大的,霍昭上大學從霍家老宅搬出來以後,也跟著照顧他,知道少爺性情溫和喜靜,便也暗自嘆息地退了出去。
自從老爺和夫人都去世以後,少爺便很少和同齡人在一起,研究生還沒畢業,就接管了大半霍家的產業。
如果箱子裏的野菜是少爺的朋友送的就好了。
聽見關門聲,霍昭抬眼望了望窗外,雪不知何時靜靜地下著,細雪如鹽,落在屋頂上、地麵上、密密麻麻小點似的傘麵上,藏汙納垢。
冷眼落在那隻角落的黑箱子上,又淡然地迅速挪開,思緒意外地飄忽。
那野菜霍昭隻在打開箱子時見過一眼,像是仔細清洗過。
特意坐飛機託運一捆野菜,好蠢。
行李箱裏除了他的衣物,還有一些重要的學術資料,必須拿回來。
正想聯繫航空公司處理,手機屏幕亮起來,來電是京市一個陌生號碼打來的,他按下接通——
*
李霽其實剛撥電話就生出後悔的念頭,也許可以先用手機號找到微信,文字說明的,他嘴笨。
副導演心裏嘆了一口氣。
這到底還是個剛滿十八歲的年輕人,年紀小,心思也淺,臉上藏不住事,以為上了檔節目就真的能住到沈家去,擺拍而已。
這種有錢人壓根兒看不起他們這幫人……就算李霽真的是沈家私生子或者其他,那又如何?沈家怎麽會要一個這麽不體麵的孩子?
李霽家裏他隻去過一次,去拍節目預告片,自建的一層磚瓦房,沒廚房,也沒廁所、浴室,地上還是坑坑窪窪的水泥地,土灶台就在床榻邊上。
他勉強走進去,油煙氣煙燻火燎的,李父蹲在門檻那兒抽著短短的菸頭,李母一邊抱著懷裏哇哇大哭的嬰兒一邊叫罵,「賠錢貨」、「做個飯要這麽久」,罵的是李霽,屏蔽詞太多,後期剪輯費了好大功夫。
那時候,李霽就在屋裏土灶台前,身形單薄,沉默著彎下身添柴火,灶台的火光夾雜著劈啪聲,映著少年細潤的小半個側臉,和他打招呼時嘴裏還叼著半個黑饃饃。
能吃苦,是副導演對這個孩子的評價。
隻是命不好,大街上哪個人不辛苦呢,有句老話說得好,人窮衣服破,說啥都是錯,人窮言就輕,有理說不清。
他覺著節目能讓李霽上,已經是一種恩賜了,畢竟黑紅也是紅,到時候他能拿到錢,沈小少爺也玩得開心了,正是兩邊歡喜。
趙副導演哼了一聲:「小子,這才哪到哪,你就切記,不顧手段往上爬吧。」
然後他看見李霽僵了一下,背過身去說:「副導演,我都明白。」
不會是被打擊得哭了吧,這點事至於嗎,他又沒說錯。
趙副導莫名有些心虛,隻覺得那背影充滿了傷心欲絕的意味。
*
沈宅是在富人區,通常是遠離市區的,故而車又顛簸了一路,才到節目組的酒店。
李霽進房間的時候,已經是迷迷糊糊的狀態,他很少坐車,還有些輕微暈車的噁心。
即使再遲鈍,他也意識到沈父沈母並沒有讓他住到沈家的意思了,就像劇情裏一樣。
期待被碾碎了一大半。
他鹹魚癱在床上,一眼就看到房裏擺著的樣式普通的黑色行李箱,這是節目組專門給他裝東西帶來用的,說是飛機上託運不讓用蛇皮袋。
箱子裏這些土特產野菜本來是帶給工作人員和沈家人的,現在看來沒有必要,他們也不會收,隻能自己慢慢吃了。
隻是沒想到節目組的人麵冷心熱,還是幫他把行李箱拿回來了。
他情緒轉好,樂顛顛把箱子拉鏈拉開,出現的卻並不是之前塞著的一大捆綠汪汪的誘人的野菜土特產——
而是疊得整整齊齊的襯衣、西服,甚至還有大碼男式內褲!
李霽:「……」
無意冒犯。
李霽整個人都不好了,他不敢伸手去碰,默默把箱子合上,拉鏈拉好。
這些看起來都是很貴很貴的,別提那一捆野菜了,就算把現在的他賣去打黑工搬磚也還不起。
青年大腦宕機了一陣,老老實實地掏出碎屏的智慧型手機,搜索「機場拿錯行李箱怎麽辦」的話題。
手機是幾百塊收的n手機,故而非常卡頓,停留在空白界麵許久後,總算有了搜索結果,顯示點讚最高的一條是「先看行李條上有無聯繫電話,值機時有些人會寫手機號,如果沒有就聯繫航空公司」。
李霽去看箱子上的貼紙,應該就是行李條,上麵居然真的有寫電話號碼。
做好挨罵的準備,他整理了一下措辭,就按照號碼撥了電話過去。
*
晚上,市中心的一處平層公寓。
與落地窗外車水馬的景象不同,室內色係以黑白灰為主,陳設更是簡潔到單調的地步。
「少爺,行李箱裏的……需要幫您冷藏或者烹飪嗎?」保姆停在書房門口,問落地窗前的青年。
青年光華內斂,身高優越,五官生得極好,白襯衫的扣子嚴謹地扣到最上方,此時嘴唇輕抿:「不用了,康姨。」
本就不是他的東西,也不是他的行李箱。
有誰去國外交流研學還帶野菜回來的嗎?他有心往回帶,也過不了海關。
康姨是看著霍昭長大的,霍昭上大學從霍家老宅搬出來以後,也跟著照顧他,知道少爺性情溫和喜靜,便也暗自嘆息地退了出去。
自從老爺和夫人都去世以後,少爺便很少和同齡人在一起,研究生還沒畢業,就接管了大半霍家的產業。
如果箱子裏的野菜是少爺的朋友送的就好了。
聽見關門聲,霍昭抬眼望了望窗外,雪不知何時靜靜地下著,細雪如鹽,落在屋頂上、地麵上、密密麻麻小點似的傘麵上,藏汙納垢。
冷眼落在那隻角落的黑箱子上,又淡然地迅速挪開,思緒意外地飄忽。
那野菜霍昭隻在打開箱子時見過一眼,像是仔細清洗過。
特意坐飛機託運一捆野菜,好蠢。
行李箱裏除了他的衣物,還有一些重要的學術資料,必須拿回來。
正想聯繫航空公司處理,手機屏幕亮起來,來電是京市一個陌生號碼打來的,他按下接通——
*
李霽其實剛撥電話就生出後悔的念頭,也許可以先用手機號找到微信,文字說明的,他嘴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