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兩人誤會的解開,很快,李承乾也是恢複了好心情。


    “快叫我太子殿下。”李承乾說道。


    “不叫。”夭夭回他。


    “太子殿下這四個字多好聽啊。”李承乾對她說道。


    “不。”夭夭躺在他的懷裏,依舊任性,根本不聽他的話。


    而見自己好聲好氣,對方並不能折服,於是接下來……


    他隻好又道:“你若是再不叫,那我就隻好用強了。”


    然後……


    便隻見夭夭發出銀鈴般的笑聲,“哼哈哈哈”,想逃,李承乾也是很快便把她的腰輕輕地摟住,又把她給拉了回來,讓夭夭根本跑不掉。而於兩人嬉笑之間……


    其實……不是有句老話說得好,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明明她更想看到的,應該是李承乾立刻便采納她的意見,然後大刀闊斧,像是男頻小說一樣,三章造出飛梭,五章提升產能,二十章得到文武百官,包括皇帝的一致讚賞,讓所有人從此都對他這位太子刮目相看。


    不過……


    固然,這樣是很好不錯。可……


    於她而言,像是這樣,鹹魚一陣子,似乎,倒也沒什麽不好的。


    隻是自然了……


    隨著兩人這麽一嬉鬧,那兩張設計圖紙,可能便又要被放到一邊再吃兩天塵了。


    不過正好。


    其實她也不太滿意那兩張圖紙所畫出來的效果。


    ……


    翌日。


    對於李承乾來說,這三天難熬的上元佳節,總算是過去了。


    以往他從不這麽覺得,唯獨今年,他隻恨不得這三天能快些過去。


    當然,跟夭夭的那些回憶還是要保留下來的,其他的,則是可有可無了。


    太極宮,兩儀殿內。


    此時,李承乾便在這裏,去見了他父皇。


    當然,此時禦座前的皇帝,也很是驚訝,因為難得太子今日竟然會跟他說,自己有一事不好做出決斷,因此,想要問問他這個父皇的意見。


    要知道,平日裏,可很少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所以,這不恰恰證明了,他這個父皇還是很受太子倚靠的嘛。


    讓他好好想想,到底是什麽事。


    難道是這高昌國一事,讓他拿不定主意?


    說起來,這高昌國,正好處於西域,距離他們北辰有四千多裏,幅員橫八百裏,縱五百裏,共有二十一城。


    隨著近些年來,高昌國與西突厥交往,如今,卻是越發驕縱了。


    光是他這裏收到來自西域各國的控訴,就不少,都說高昌人無故襲擊他們的商隊,並且聯合西突厥一起侵占他們的城池。


    而他,也多次派人前往交涉,並且召高昌國王來覲見。


    然而,對方不但各種推辭,今年歲首,竟是還傳出了,‘鷹在天上飛,野雞在蒿草中竄,貓在堂前遊玩,老鼠安處於洞穴,各得其所,豈不快哉!’這樣的話來。


    又還說,‘既然當了可汗,就與北辰天子相等,為什麽要拜謁北辰的使者?’


    他的這些話,自然引來北辰朝廷上下的不滿。


    一個小小的藩國,幾年都不來朝貢,全無藩臣之禮,也就算了,此時,又說出這樣的話,擺明了,就是想與北辰作對了。


    讓太子監國,遇上這種或許非得到了要打仗才能解決的事,那麽,太子拿不定主意,也實屬正常。


    “兒臣參見父皇。”


    然後,李承乾說完一番自己有一事不好做出決斷的話。皇帝聽後,也是道:“嗯,你先起來吧!有何事不好做出決斷?”


    結果……


    太子之後所說的,跟他所想的,卻是連半點疙瘩關係都沒有。


    太子居然連半點家國大事都未曾提一下,反倒是,與他說起了自己一番探訪朋友的經曆。


    隻見李承乾說道:“父皇,兒臣前幾日遇到了一件事。”


    “何事啊?”


    “三日前,我與夭夭一同出宮,父皇你也知道。”


    “知道。”


    “那一日,恰好路過順便就去探訪了一位朋友。”


    “……”


    (說好的高昌國呢!)


    李承乾絲毫未有察覺皇帝的神色變化,那神色,該如何說呢,大概便是,他明明對太子寄予著如此大的厚望,結果你倒好,對家國最重要的大事,你一字不提,反倒是跟我提起你有一個朋友。


    然而……


    即便對此頗有些失望吧,但他還是繼續聽了下去。


    隻見李承乾繼續說著:“在那位朋友的家中,正好碰上了兩位今年要參加科舉試的學子,而兩位學子,得知我到了那位朋友家中以後,也是當即向我投了行卷。兒臣之後也看過了他們的行卷,兩人的詩文,都寫得既不能說太好,也沒有太壞,差不多是中等偏上的水準,然而……到最後要評價兩人的詩文的時候,兒臣卻猶豫了,不知道該如何作反應。”


    “不知道該如何作反應?”皇帝便問道。


    “對!”李承乾繼續道,“其實以這兩人的詩文水平,在兒臣看來,都還尚可,或許即便還沒有看過他們的經義,也明白,兩人其實也都是心憂家國之人,但在當時,兒臣卻不敢隨意對他們的詩文,說出任何一句簡單的評價。”


    皇帝等著他繼續把話說下去。


    “若是兒臣說他們的詩文都寫得很好,不錯,相比起一般普通人,他們當然也當得上那樣的評價,隻是,兒臣卻是在想,若是在之後的科舉試中,他們卻是力有不逮,不小心落榜了,那他們會如何看待兒臣。會不會認為兒臣表麵上在說他們詩文寫得好,背地裏,卻隻是一些場麵話。”


    “如此,他們會不會覺得。兒臣雖說是太子,但是,卻也是挺會表麵一套,背地裏又是另一套,我朝在科舉考試中,允許有超出考試之外的行卷與公薦。”


    “行卷,通俗地講,就是應試舉子將自己創作的詩文,選出自己認為最優秀的篇章,加以編輯,寫成卷軸,在考試之前投呈給當時的名公世卿及文壇上有名望地位的人,其目的是求得人家的賞識,以便在同僚間製造聲譽,或者向考官推薦。”


    “公薦,與行卷相仿。也就是一些名公世卿及文壇名宿根據自己所了解的情況,向考官推薦那些他們認為有很高學問水平和社會名望之人。”


    “若是我當場與那兩名學子說了,他們詩文寫得不錯,而他們又真的誤以為,從兒臣這裏得到了賞識。可萬一到了最後結果公布,卻沒有兩人的名字,他們會如何看待兒臣?”


    “而為了不至於讓我的名聲受到損傷,假若當時我真的一不小心說了,那到最後要公布的時候,即便他們考得不太好,是否,我也應該讓他們考上?”


    “文無第一,在我朝諸多大臣之中,文章寫得最好的,大臣們公認當屬魏禦史無疑,然而,就在數年前,我還覺得他的文章寫得生澀拗口,認為嚴中書的文章才是最好的,後來才得知,魏禦史雖說句句拗口,可卻有血有肉,言必有物,反倒是嚴中書的文章,雖說字字珠璣,篇篇錦繡,兒臣看得也不怎麽費勁,卻比魏禦史相對來說,要空洞了不少,而且說的場麵話更多。嚴中書是一個不輕易發表自己看法之人,因而,如此文章,自也實屬他的風格。可從中,兒臣卻是明白了一個道理,那便是,每個人對別人的看法都是不同的,而且,說不定還有著很大的差別。”


    “這時,我看那兩位應舉學子可能覺得還好,可若是把他們的文章又給到別人來看,那別人是否又會如同數年前的我,看魏禦史與嚴中書的文章一般。”


    “兒臣想說,在科舉試之外,又設置行卷,頗有些以個人的想法來決定國家取仕,而這種個人的想法,一般都是有偏頗的,而且,這種取仕的方式,如今雖說還看不出來有何不好,但日後一旦盛行起來,想必,也會導致考官腐敗,僅憑個人喜歡,卻根本不看士子真實水平,還有,當時還發生了一件事。”


    “那兩位學子不是走進來的,而是推著那家的仆人闖進來的,在那家主人還在招待別的客人,也就是兒臣的時候,他們忽然闖進來,闖進主人接待客人的地方。然後,求兒臣看他們的行卷。”


    “兒臣於是也問過他們,為何他們不把這些投呈給當今的名公世卿及文壇上有名望地位的人,卻偏偏要投到兒臣這裏來?”


    “他們卻說,其實學生也想,可實在是投卷無門,而且他們自認自己詩作、文章不輸於任何人,因此,這才向兒臣自薦。”


    “若是行卷是建立在所有來應試的士子都有平等的機會的話,那尚且還好,可若是隻有一部分人才能得到這樣的機會……那到時候考官在錄取的時候,會不會對他所認識的那幾個,要更為偏頗一些?”


    “如此一來……其餘士子,真的還有必要來考試嗎?”


    “兒臣不敢說,這裏麵,士子、包括考官會不會做什麽不好的事,以壟斷取仕,可這種科舉試的方式,兒臣並不覺得十分完善。”


    事實上……


    北辰此時的科舉試還沒到那種萬人來考的地步,更還沒有到,一錄取,就錄取上百人,最多最多,每年會錄用的,就進士科而言,或許也就平均二十人這樣,這些人可以說,隻是作為一個小範圍的補充罷了,真正要說舉薦,還是要看朝中大員的推薦,比如說宰相舉薦之類,當然,北辰這樣的舉薦,便是誰舉薦誰要負責的,這些人可以甚至不用參加科舉試,但是,若是幹不好,或者是皇帝問話,答不上來,那麽那個舉薦他的人,也是要受到懲罰的。


    然而,即便是這樣,對於大部分的低級官員來說,北辰還是使用這種方法的居多,反倒是通過科舉取士上來的,很少。所以,作為一個隻不過相當於是小範圍的補充,甚至,當然,你也不能說不重視,隻是,相對而言,科舉的真正作用,此時還未能得到完全的發揮的時候,對於李承乾竟然能提出這樣的遠見,這著實還是讓皇帝頗為有些驚訝。


    為何在科舉之外,又有行卷跟公薦,其實,就是整個科舉製度還沒有發展成熟,所以,才會容許這樣的灰色地帶的出現,本來,這種灰色地帶,也是皇帝也允許的,畢竟,這也是為了取仕方便,隻不過……


    “那太子你有何想法?”此時,既然李承乾能夠提出這樣的看法,那想必,肯定也是帶著準備來的。


    然後……


    果然,就看到李承乾從自己袖子裏拿出了一份牓子,並且,很快便把牓子呈了上去,李承乾回道:“這是兒臣關於這一次科舉試的想法,兒臣希望父皇能夠批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就是一隻廢仙女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可樂中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可樂中毒並收藏開局就是一隻廢仙女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