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簾落下,隔開二人。


    一直等幾輛馬車都轉過街角,再也看不到蹤跡,祿安帝才挪動腳步,卻是雙腿一軟,險些摔倒。


    宮人上前來攙扶,他擺擺手,拖著極慢極慢的步子往回走。


    蘇蕉兒緩緩明白過來,母後好似不隻是要去陪舅舅這麽簡單。


    她是……再也不願意與父皇待在一起了。


    她不知怎麽會這樣,慌亂地看看兄長與姐姐,卻見二人並不意外,隻是誰也不說話,各自消化著這個事實。


    溫疏水掐著她的細腰將人抱到馬上,隨之坐上去,讓人靠在自己身前,低聲道:「乖,回去再說。」


    蘇蕉兒頓時好似熱鍋上轉來轉去的螞蟻找到了方向,手緊緊地攥住他的衣擺。


    蘇漣看著二人同乘一匹馬離開,破天荒地沒有說什麽。


    京城街道不許縱馬,因而騎得並不快,柔旭的和風迎麵吹來,舒適愜意,小姑娘卻傷心地將小臉一直埋在他懷裏。


    馬兒緩緩停在河邊,翠綠的垂柳生機盎然,幾條長長的柔軟柳枝被風帶著拂過清澈河麵。


    溫疏水將她的臉轉出來,見隻是懨懨地垂著眼,好在沒有哭,好笑道:「皇後娘娘都沒有你傷心。」


    蘇蕉兒委屈道:「你怎麽可以笑。」


    「臣哪裏笑了。」他麵不改色道,手指頭不安分地捏了捏她軟乎乎的臉頰,懶懶道,「陛下可還是你的父親?」


    雖說他惹母後不開心了,可蘇蕉兒到底隻有這一個父親,便乖乖地點頭:「嗯。」


    「那皇後娘娘可還是小千歲的母親?」


    「嗯。」


    溫疏水捧起她的臉,等那雙清亮的眸子終於肯抬起來看他,才認真道:「既然如此,你操什麽心。有些事,外人總是無法感同身受,你可莫要亂插手,最後叫你母後左右為難。」


    蘇蕉兒聽得似懂非懂,她原本是打算催父皇快快去道歉,好讓母後早些原諒的。


    可溫將軍這樣說,她好像不應該去。


    她雖不能全部明白,但總歸是聽話:「我知道了。」


    溫疏水讓馬兒沿著河岸慢慢散步,這會兒的日光不烈,正適合吹吹風。


    倒是無端想起祿安帝方才那麽一句話。


    他似笑非笑道:「不過各自臨幸一次,卻接連生了三個孩子,陛下真是……身強體健。」


    陳皇後恐怕根本不信祿安帝這番說詞。


    蘇蕉兒靠在他懷中,手指上纏著方才溫疏水替她折的一根細柳枝,聞言不解道:「溫將軍,臨幸是什麽意思?」


    「……」溫疏水眸色深了深,緩緩道,「大約…是快樂的事。」


    蘇蕉兒纏著柳枝的動作停住,似乎很感興趣地開口:「那我……」


    「瞎好奇什麽。」溫疏水聲音啞了啞,抵在胸前的身軀嬌軟馨香,他眯眯眼,「遲早要知道的。」


    第33章


    楚國公府。


    「爹爹此刻在書房嗎?」楚婕從內院過來,問一旁的下人。


    國公夫人生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但奇怪的是,反而這位嫡女最受國公爺喜愛,平日裏有什麽事不一定同兩個兒子講,但多半會與長女商議。


    下人見怪不怪,垂首道:「回小姐,國公爺今日下朝回來就一直在書房裏,不曾出來。」


    楚婕微微頷首,在書房門上敲了兩下。


    楚國公放下手裏的文書,看向款款走進來的長女:「你是聽說了今日早朝的事吧?」


    「見過父親。」楚婕點頭,直入正題,「陛下真的要抄沒趙家?」


    昨日太子殿下派人查抄趙家,必然得了祿安帝默許,今日早朝有人提起,更是直接明旨詔書,斥責趙家毒害皇後,罪不可赦。


    她道:「我們這位陛下一向軟弱,這次連趙太後和趙妃都一併圈禁在了圓福宮,看來,是真的戳到了痛處。」


    楚國公意味不明地一笑:「泥人尚有三分土性,何況是位帝王。趙太後過於自信,也過於蠢笨了。」


    他與祿安帝同齡,早些年帝後何嚐不是一段佳話。


    祿安帝心中,陳皇後又怎可能沒有分量,否則以楚家在朝中的勢力,楚貴妃順利誕下龍鳳胎時,便該入主中宮了。


    楚婕道:「其實女兒過來,是想問問那位陳國舅,可會影響到我們的事?」


    他就這麽輕飄飄地將一國皇後帶走,祿安帝卻不敢追究,可見這位的厲害。


    聽說今日早朝上,一開始群臣還有幾個冒出來為趙家說話的,可知道來人是陳國舅時,年紀輕的還在論辯,年紀稍大些的,竟都精明地閉上了嘴。


    楚國公神色也有些沉凝:「陳國舅……你有所不知,當年他將陛下推上帝位之後,行事便越發低調,每日隻陪著自己那個體弱多病的妻子。」


    「他與他手裏的血騎亦逐漸淡出眾人視線,有一回,朝中一位新貴無意衝撞了國舅夫人,次日便被人發現橫死街頭。」


    「說實話,這樣的報復行為比他原來可溫和多了。大抵是因為那時妻子纏綿病榻,年幼的小外甥女又幾次經過鬼門關,再駭人的瘋子也有了少作惡的念頭吧。」


    楚婕皺起眉,她能聽出來,即便是父親,談起這位國舅爺,語氣裏也不自覺帶了些忌憚的意思。


    她想了想:「好在他如今已逐漸淡出朝野,這次若非陳皇後出事,他應當不會離開明因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千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枝蘸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枝蘸雪並收藏小千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