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少虞見她這副樣子,反倒玩味地笑了笑。
謝卿琬眉皺得更深了,她在心中想,謝少虞是先前的鞭子挨得不夠?還真是死性不改。
……
建武帝落座後,群臣正式開始宴飲,觥籌交錯之間,氣氛逐漸活躍。
沈皇後不時為建武帝倒酒,掩唇在他身側,低聲說些什麽,惹得建武帝醺然麵龐上染上了開懷笑容。
他轉頭看向謝少虞:「少虞,先前朕是想磨磨你的性子,你年少氣盛,有時太過急躁,長此以往,不是好事,隻要你日後戒驕戒躁,沉穩上進,朕同你還是一對好父子,亦對你寄予厚望。」
建武帝話音剛落,眾人麵色各異,聽帝王的口氣,這是對先前之事既往不咎了,楚王或許並未在陛下麵前完全失寵?
謝少虞自席中出列,跪於建武帝麵前,沉聲道:「兒臣謹記父皇聖命,日後必當更加嚴於律己,端正做事。」
建武帝隨意揮了揮手:「免禮,今日朕過壽辰,諸位不必多禮。」
他語氣隨和鬆動,看上去已對謝少虞消了氣。
這時有人悄悄去覷謝玦的臉色,想看這位楚王最大的政敵——太子殿下,如今是副什麽表情。
卻見謝玦從頭到尾都神色淡淡,眉宇之間無什麽波動,似乎建武帝的話在他的心間泛不起一絲漣漪。
他隻是在謝少虞出列說話的時候,微微側首,朝長樂公主的席位看了一眼。
……
酒酣耳熱之際,前方歌台上跳躍的胡旋舞女更是將氣氛推入了高潮。
因兒子謝少虞被解除禁閉,沈皇後心情甚好,侍奉建武帝也越發賣力。
因多飲了酒,建武帝如今滿臉醺紅,不時隨著沈皇後的話語發出笑聲,杯盞相觸之時,沈皇後微轉美目,將目光投向了下首坐著的謝卿琬。
「陛下,今日高興,臣妾就冒昧提一件事,若您覺得尚可,也算是喜上加喜。」
建武帝微微抬手,醉意浮現在臉龐上:「梓童請說。」
沈皇後微微一笑,露出了一個賢淑的笑容,她的目光在謝卿琬身上打了幾個圈,緩緩道:「陛下,長樂公主再過幾月就要滿十七了,婚事卻遲遲還未定下,臣妾雖不是公主母親,但身為後宮之主,不免替柔妃掛心幾分。」
「聽聞國子監祭酒趙大人的長公子今歲十八,正合公主年紀,性情溫順有禮,兩人締婚,是為良配,不知陛下覺著如何?若可,在陛下壽辰賜下賜婚聖旨,於公主而言,亦可沾陛下福氣。」
第29章
此話一出,席間許多人均神色變幻。
如今太子和楚王之間的暗流湧動,幾乎所有人都看在眼裏,而長樂公主與太子關係親近,將來的夫婿必然會站在太子一方,成為太子的助力。
趙大人雖位居祭酒,但終歸是個無什麽權力的閑職,若是真將長樂公主嫁給了趙家公子,對於沈皇後而言,倒少了一份未知的威脅和阻力。
他們心下腹誹,沈皇後也當真會挑,趙公子說好聽點叫有些文氣,性情老實忠厚,出身書香門第,說不好聽就是為人平庸,無甚出彩之處,出身亦是平平。
這樣的人,作為駙馬,若真要挑錯,也挑不出什麽大的錯,但配太子最親近的妹妹,確實有些低了。
沈皇後的心思,不言而喻。
侍立在謝玦身後的周揚更是徑直皺起了眉,旁人不知,他卻是知道,這趙家與當年害死孝昭皇後的侍妾,有幾分遠親關係。
沈皇後分明就是想藉此離間殿下和公主,不可謂不歹毒。
他悄悄看向殿下,見殿下眉目平靜,正端著茶杯,悠悠轉著杯中茶水,心下鬆了一口氣,殿下應當有對策。
建武帝聽完沈皇後的話,沉思起來,他若有所思地看了謝卿琬兩眼,最後將視線定在謝玦身上:「太子,你怎麽看這件事?」
「趙公子性情敦厚,侍奉公主想必很是恭謹,皇後的這個提議,也不是不可以考慮一下。」
建武帝這句話表麵上說得是叫謝玦拿主意,其實是想看謝玦的態度。
若他極力反對,恐會引起建武帝疑慮,認為太子想將長樂嫁給有權有勢之人,以鞏固自己的勢力黨羽。
若他同意,更是將謝卿琬往火坑裏推。
四下一片沉凝,所有人都在看謝玦的反應。
就連謝少虞,也收起了那副玩世不恭的神情,放下酒盞,將目光朝謝玦的方向投去。
謝玦站起身來,朝建武帝微微頷首:「承蒙父皇厚愛,親自關照長樂婚事,隻是兒臣以為,如今商議長樂的婚事,還為時尚早。」
他語氣沉穩,不慌不亂。
建武帝微微抬眉:「哦,太子此話怎講?」
謝玦抬首,目光順著席位,掃了一圈,最終落在沈皇後的身上:「兒臣以為,自古婚配之事長幼有序,城陽長長樂半歲,至今也未許下婚事,城陽身為嫡公主,地位更是尊崇,兒臣提議,宜先為城陽定下婚事,再言其餘諸妹。」
「至於長樂……」謝玦聲音微頓,「兒臣以為,她性情單純,懵懂未長成,許嫁之事,為時尚早,兒臣建議,至少三年之後,待長樂年滿二十,再言此事。」
他此話說得很妙,若建武帝對他心懷忌憚,那謝卿琬至少三年不許嫁,就足以暫且打消掉建武帝的疑慮。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謝卿琬眉皺得更深了,她在心中想,謝少虞是先前的鞭子挨得不夠?還真是死性不改。
……
建武帝落座後,群臣正式開始宴飲,觥籌交錯之間,氣氛逐漸活躍。
沈皇後不時為建武帝倒酒,掩唇在他身側,低聲說些什麽,惹得建武帝醺然麵龐上染上了開懷笑容。
他轉頭看向謝少虞:「少虞,先前朕是想磨磨你的性子,你年少氣盛,有時太過急躁,長此以往,不是好事,隻要你日後戒驕戒躁,沉穩上進,朕同你還是一對好父子,亦對你寄予厚望。」
建武帝話音剛落,眾人麵色各異,聽帝王的口氣,這是對先前之事既往不咎了,楚王或許並未在陛下麵前完全失寵?
謝少虞自席中出列,跪於建武帝麵前,沉聲道:「兒臣謹記父皇聖命,日後必當更加嚴於律己,端正做事。」
建武帝隨意揮了揮手:「免禮,今日朕過壽辰,諸位不必多禮。」
他語氣隨和鬆動,看上去已對謝少虞消了氣。
這時有人悄悄去覷謝玦的臉色,想看這位楚王最大的政敵——太子殿下,如今是副什麽表情。
卻見謝玦從頭到尾都神色淡淡,眉宇之間無什麽波動,似乎建武帝的話在他的心間泛不起一絲漣漪。
他隻是在謝少虞出列說話的時候,微微側首,朝長樂公主的席位看了一眼。
……
酒酣耳熱之際,前方歌台上跳躍的胡旋舞女更是將氣氛推入了高潮。
因兒子謝少虞被解除禁閉,沈皇後心情甚好,侍奉建武帝也越發賣力。
因多飲了酒,建武帝如今滿臉醺紅,不時隨著沈皇後的話語發出笑聲,杯盞相觸之時,沈皇後微轉美目,將目光投向了下首坐著的謝卿琬。
「陛下,今日高興,臣妾就冒昧提一件事,若您覺得尚可,也算是喜上加喜。」
建武帝微微抬手,醉意浮現在臉龐上:「梓童請說。」
沈皇後微微一笑,露出了一個賢淑的笑容,她的目光在謝卿琬身上打了幾個圈,緩緩道:「陛下,長樂公主再過幾月就要滿十七了,婚事卻遲遲還未定下,臣妾雖不是公主母親,但身為後宮之主,不免替柔妃掛心幾分。」
「聽聞國子監祭酒趙大人的長公子今歲十八,正合公主年紀,性情溫順有禮,兩人締婚,是為良配,不知陛下覺著如何?若可,在陛下壽辰賜下賜婚聖旨,於公主而言,亦可沾陛下福氣。」
第29章
此話一出,席間許多人均神色變幻。
如今太子和楚王之間的暗流湧動,幾乎所有人都看在眼裏,而長樂公主與太子關係親近,將來的夫婿必然會站在太子一方,成為太子的助力。
趙大人雖位居祭酒,但終歸是個無什麽權力的閑職,若是真將長樂公主嫁給了趙家公子,對於沈皇後而言,倒少了一份未知的威脅和阻力。
他們心下腹誹,沈皇後也當真會挑,趙公子說好聽點叫有些文氣,性情老實忠厚,出身書香門第,說不好聽就是為人平庸,無甚出彩之處,出身亦是平平。
這樣的人,作為駙馬,若真要挑錯,也挑不出什麽大的錯,但配太子最親近的妹妹,確實有些低了。
沈皇後的心思,不言而喻。
侍立在謝玦身後的周揚更是徑直皺起了眉,旁人不知,他卻是知道,這趙家與當年害死孝昭皇後的侍妾,有幾分遠親關係。
沈皇後分明就是想藉此離間殿下和公主,不可謂不歹毒。
他悄悄看向殿下,見殿下眉目平靜,正端著茶杯,悠悠轉著杯中茶水,心下鬆了一口氣,殿下應當有對策。
建武帝聽完沈皇後的話,沉思起來,他若有所思地看了謝卿琬兩眼,最後將視線定在謝玦身上:「太子,你怎麽看這件事?」
「趙公子性情敦厚,侍奉公主想必很是恭謹,皇後的這個提議,也不是不可以考慮一下。」
建武帝這句話表麵上說得是叫謝玦拿主意,其實是想看謝玦的態度。
若他極力反對,恐會引起建武帝疑慮,認為太子想將長樂嫁給有權有勢之人,以鞏固自己的勢力黨羽。
若他同意,更是將謝卿琬往火坑裏推。
四下一片沉凝,所有人都在看謝玦的反應。
就連謝少虞,也收起了那副玩世不恭的神情,放下酒盞,將目光朝謝玦的方向投去。
謝玦站起身來,朝建武帝微微頷首:「承蒙父皇厚愛,親自關照長樂婚事,隻是兒臣以為,如今商議長樂的婚事,還為時尚早。」
他語氣沉穩,不慌不亂。
建武帝微微抬眉:「哦,太子此話怎講?」
謝玦抬首,目光順著席位,掃了一圈,最終落在沈皇後的身上:「兒臣以為,自古婚配之事長幼有序,城陽長長樂半歲,至今也未許下婚事,城陽身為嫡公主,地位更是尊崇,兒臣提議,宜先為城陽定下婚事,再言其餘諸妹。」
「至於長樂……」謝玦聲音微頓,「兒臣以為,她性情單純,懵懂未長成,許嫁之事,為時尚早,兒臣建議,至少三年之後,待長樂年滿二十,再言此事。」
他此話說得很妙,若建武帝對他心懷忌憚,那謝卿琬至少三年不許嫁,就足以暫且打消掉建武帝的疑慮。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