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綜英美] 鏡像理論 作者:驚塵針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格蘭場頂著壓力公開了《連環自殺案》的案件偵查內容,但這無濟於事,因為另一個輿論的炸(防和諧)彈被引爆了。
約翰·華生博客中的雪莉·李,那個理智冷靜、高尚正義、溫文爾雅的雪莉·李……她是一個中國人,她的兄長叫做邁克·李,也就是經常出現在國際會議上、報紙上、新聞上的那位中國鼎鼎大名的「智腦」,李唯一。
無所不能的邁克·李、言辭鋒利的邁克·李、所向無敵的邁克·李……那些報紙和新聞常常用這樣的名目來稱呼李唯一,讚美他那天才的、政治家的頭腦和風度。如果中國自從2004年以後的近代史是一部小說的話,那麽李唯一毫無疑問就是那位非凡的男主角了。自從他涉足外交領域之後,他就堪稱無往不勝。
實際上,任何紛爭上升到國際這一領域,所有的陰謀詭計到最後都隻能化作陽謀,隻有真正的、強硬的國家實力才是硬道理。而外交家的存在,則隻不過是將自己所依仗的國家實力化作最大化的好處。
世界資源是一塊巨大的蛋糕,每個國家都想吃上一口。決定座次的是每個國家的硬實力,而外交家則可以決定他們所代表的國家能咬下哪一塊最甜美的好處。
李唯一就是這樣的存在。他能讓五分的實力化作十分的好處,他背後所站著的那個古老龐大的新生帝國正在蒸蒸日上,那個國家貪婪而饑渴,就像一隻餓了太久的饕餮。那是足足十幾億的中國人,那些中國人永遠發憤圖強,他們永不知足,他們組成了一個超級大國,不論在未來還是在現在,都能凝聚出一股可怕的力量。
是的,可怕!
你們見過那些在國外的華人嗎?他們或許呆板而體製化,但他們永遠努力,永遠不甘居於人後,他們執著於將自己變成周圍人中最優秀的那一個,隻有這樣,他們才會心滿意足。
而「邁克·李」這個名字的背後,是足足十幾億的中國人,這是怎樣可怕的力量?他們會吸幹這個世界的資源,會讓那些老牌的帝國無處容身!
因為中國的崛起,西方世界一直在鼓吹著「中國威(防和諧)脅論」,而被妖魔化最多的那位自然就是邁克·李了。作為中國外交方麵舉足輕重的大人物,邁克·李讓人崇敬的同時又令人產生極度的恐懼,因為他無往不勝。
這些輿論或許在平時隻是靜水深流,偶爾掀起一些浪花,也是調侃居多。但是當現在——當無處不在的危險降臨在普通人的生活中的時候,當爆(防和諧)炸和恐怖襲擊就出現在身邊的時候……普通人,這個龐大的群體,這個占據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群體,終於失去了他們的理智。
就像是一隻掉落在地上的馬蜂窩。
網絡上說什麽的都有,有人聲稱雪莉·李是中國派來的間(防和諧)諜,爆(防和諧)炸案或許就是她弄出來的——這還有幾分道理,畢竟此事確實由她和夏洛克負責,這鐵證還是由蘇格蘭場官方發出來的聲明中提及的。
有人質疑雪莉·李在魯斯卡爾一案中的表現——按照約翰博客上的形象,雪莉·李是個天才,為什麽有天才來督辦案件了,逃跑的魯斯卡爾還沒找到?
有人義憤填膺地提到了華人的問題,聲稱這些人占據了太多的社會資源,尤其是那些移民。而政府應該為真正的英國人考慮,而不是把那些重要的職位讓給那些移民——尤其是華人!
……
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雪莉·李的形象本就不如夏洛克·福爾摩斯那樣接地氣,約翰眼中的雪莉·李更是如此。這個女人永遠理智、永遠果斷,而他也確實不知道雪莉和邁克羅夫特最近的策劃,這讓他縱使想辯駁也有心無力……瘋狂的輿論是不會接受「地方警察局的警察捆到一起都比不過一個雪莉·李」,更不能接受「警察拖了邁克·李的妹妹的後腿」的解釋的。
質疑洶湧而來,一開始還僅限於在約翰的博客之中,到了最後發酵到了整個網絡。人都有從眾心理,所謂人雲亦雲就是如此,他們通過妖魔化「雪莉·李」來發泄自己所有陰暗的感情,包括對天才的嫉妒和憤恨、對自身安全性的惶恐,對身邊華人的歧視……
嘿,哥們兒,這是網絡,人們可以說話,然後不用付出代價!
這是一場網絡暴力的狂歡,是普通人陰暗麵的曝光,更是一場解剖人性的盛宴。
而這一切的爆發,僅僅隻有四天。
修長漂亮但帶著些許煙燻黃和薄繭的手指彈了彈自己手中的雪茄,一點落雪似的潔白菸灰掉落在了菸灰缸裏。
仍舊是溫徹斯特,仍舊是灰暗而積滿烏雲的天空,仍舊是床簾緊閉的落地窗……甚至,仍舊是那舒適柔軟的單人沙發、胡桃木雕花桌子與一杯清苦的曼特寧。
輿論的中心人物,那位「中國派遣來的間(防和諧)諜」、「萊克星頓大街爆(防和諧)炸案的幕後黑手」、「與邁克·李一樣的陰謀家」,正非常散漫地蜷在椅子裏,悠然自得地抽著她的雪茄。她的姿態永遠都是那麽地消極冷淡、無動於衷,就像是在夜探農莊那一晚那個好動的、演技精湛的「莫佳娜」從未出現過一樣。
「對不起,雪莉,真的非常、非常對不起……我也沒想過會這樣,我真的沒想過。」視頻的另一頭響起了一聲摔打重物的巨響,隨後便是約翰結結巴巴、手足無措的道歉——說真的,這道歉是這些天以來的第十次了。
約翰·華生博客中的雪莉·李,那個理智冷靜、高尚正義、溫文爾雅的雪莉·李……她是一個中國人,她的兄長叫做邁克·李,也就是經常出現在國際會議上、報紙上、新聞上的那位中國鼎鼎大名的「智腦」,李唯一。
無所不能的邁克·李、言辭鋒利的邁克·李、所向無敵的邁克·李……那些報紙和新聞常常用這樣的名目來稱呼李唯一,讚美他那天才的、政治家的頭腦和風度。如果中國自從2004年以後的近代史是一部小說的話,那麽李唯一毫無疑問就是那位非凡的男主角了。自從他涉足外交領域之後,他就堪稱無往不勝。
實際上,任何紛爭上升到國際這一領域,所有的陰謀詭計到最後都隻能化作陽謀,隻有真正的、強硬的國家實力才是硬道理。而外交家的存在,則隻不過是將自己所依仗的國家實力化作最大化的好處。
世界資源是一塊巨大的蛋糕,每個國家都想吃上一口。決定座次的是每個國家的硬實力,而外交家則可以決定他們所代表的國家能咬下哪一塊最甜美的好處。
李唯一就是這樣的存在。他能讓五分的實力化作十分的好處,他背後所站著的那個古老龐大的新生帝國正在蒸蒸日上,那個國家貪婪而饑渴,就像一隻餓了太久的饕餮。那是足足十幾億的中國人,那些中國人永遠發憤圖強,他們永不知足,他們組成了一個超級大國,不論在未來還是在現在,都能凝聚出一股可怕的力量。
是的,可怕!
你們見過那些在國外的華人嗎?他們或許呆板而體製化,但他們永遠努力,永遠不甘居於人後,他們執著於將自己變成周圍人中最優秀的那一個,隻有這樣,他們才會心滿意足。
而「邁克·李」這個名字的背後,是足足十幾億的中國人,這是怎樣可怕的力量?他們會吸幹這個世界的資源,會讓那些老牌的帝國無處容身!
因為中國的崛起,西方世界一直在鼓吹著「中國威(防和諧)脅論」,而被妖魔化最多的那位自然就是邁克·李了。作為中國外交方麵舉足輕重的大人物,邁克·李讓人崇敬的同時又令人產生極度的恐懼,因為他無往不勝。
這些輿論或許在平時隻是靜水深流,偶爾掀起一些浪花,也是調侃居多。但是當現在——當無處不在的危險降臨在普通人的生活中的時候,當爆(防和諧)炸和恐怖襲擊就出現在身邊的時候……普通人,這個龐大的群體,這個占據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群體,終於失去了他們的理智。
就像是一隻掉落在地上的馬蜂窩。
網絡上說什麽的都有,有人聲稱雪莉·李是中國派來的間(防和諧)諜,爆(防和諧)炸案或許就是她弄出來的——這還有幾分道理,畢竟此事確實由她和夏洛克負責,這鐵證還是由蘇格蘭場官方發出來的聲明中提及的。
有人質疑雪莉·李在魯斯卡爾一案中的表現——按照約翰博客上的形象,雪莉·李是個天才,為什麽有天才來督辦案件了,逃跑的魯斯卡爾還沒找到?
有人義憤填膺地提到了華人的問題,聲稱這些人占據了太多的社會資源,尤其是那些移民。而政府應該為真正的英國人考慮,而不是把那些重要的職位讓給那些移民——尤其是華人!
……
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雪莉·李的形象本就不如夏洛克·福爾摩斯那樣接地氣,約翰眼中的雪莉·李更是如此。這個女人永遠理智、永遠果斷,而他也確實不知道雪莉和邁克羅夫特最近的策劃,這讓他縱使想辯駁也有心無力……瘋狂的輿論是不會接受「地方警察局的警察捆到一起都比不過一個雪莉·李」,更不能接受「警察拖了邁克·李的妹妹的後腿」的解釋的。
質疑洶湧而來,一開始還僅限於在約翰的博客之中,到了最後發酵到了整個網絡。人都有從眾心理,所謂人雲亦雲就是如此,他們通過妖魔化「雪莉·李」來發泄自己所有陰暗的感情,包括對天才的嫉妒和憤恨、對自身安全性的惶恐,對身邊華人的歧視……
嘿,哥們兒,這是網絡,人們可以說話,然後不用付出代價!
這是一場網絡暴力的狂歡,是普通人陰暗麵的曝光,更是一場解剖人性的盛宴。
而這一切的爆發,僅僅隻有四天。
修長漂亮但帶著些許煙燻黃和薄繭的手指彈了彈自己手中的雪茄,一點落雪似的潔白菸灰掉落在了菸灰缸裏。
仍舊是溫徹斯特,仍舊是灰暗而積滿烏雲的天空,仍舊是床簾緊閉的落地窗……甚至,仍舊是那舒適柔軟的單人沙發、胡桃木雕花桌子與一杯清苦的曼特寧。
輿論的中心人物,那位「中國派遣來的間(防和諧)諜」、「萊克星頓大街爆(防和諧)炸案的幕後黑手」、「與邁克·李一樣的陰謀家」,正非常散漫地蜷在椅子裏,悠然自得地抽著她的雪茄。她的姿態永遠都是那麽地消極冷淡、無動於衷,就像是在夜探農莊那一晚那個好動的、演技精湛的「莫佳娜」從未出現過一樣。
「對不起,雪莉,真的非常、非常對不起……我也沒想過會這樣,我真的沒想過。」視頻的另一頭響起了一聲摔打重物的巨響,隨後便是約翰結結巴巴、手足無措的道歉——說真的,這道歉是這些天以來的第十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