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歷史同人] 六國卑秦,天降大軍 作者:晏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嬴政若有所思地看了看嬴渠梁,又看了看嬴稷:「曾大父離去之後,政會好好監督老祖宗的。」
嬴稷擺了擺手:「你可別說這話了。你自個兒也同樣是個需要人操心的主兒!」
「那我來負責看著阿父和政兒吧!」小嬴駟自告奮勇地舉起了小手:「我肯定不會讓他們亂來的!唔,要是我能夠見到政兒那邊的王族宗親就好了,這樣一來,政兒回去之後,就能夠讓他們繼續幫忙盯著政兒了。」
「那這項重任,可就交給阿父了。」
嬴稷表示,雖然小嬴駟多數時候都不怎麽靠譜,但這項任務,興許還真的隻有小嬴駟能夠完成。
「嗯!」小嬴駟挺直了胸膛,深感自己責任重大。
……
在眾人齊心協力的營建下,鹹陽終於有了後世的雛形。
這日,嬴渠梁與小嬴駟、嬴稷和嬴政一起來到了這座城池。
日後,這裏會成為秦國的都城,但對於嬴渠梁和小嬴駟而言,周圍的一切都是那麽的陌生。
看著這座正在修建中的城池,小嬴駟不由怔怔地道:「這裏……就是政兒說過的鹹陽嗎?」
他記性很好,他顯然還記得嬴政在第一封家書中跟他提到過的內容。當時,困惑的小嬴駟便曾拿著那封家書去問嬴渠梁,鹹陽是哪裏,為什麽嬴政說要去鹹陽找他。
嬴渠梁用一種小嬴駟看不懂的眼神對他說:「鹹陽,是我秦國未來的都城。」
從那時起,鹹陽在小嬴駟心中,便多了幾分特殊的意義。
現在,小嬴駟終於見到了他心心念念的鹹陽城,他發現,這座城池雖然尚未竣工,但規模卻遠遠超過了櫟陽。
「駟兒,你可知,鹹陽因何而得名?」
尚處於震驚中的小嬴駟聽到嬴渠梁的話在他耳邊響起。
他搖了搖頭:「不知。難道,鹹陽城有鹽池嗎?因為特別鹹,所以叫做鹹陽?」
自小嬴駟年歲漸長,嬴渠梁在處理政務之時,時常把他帶在身邊,讓他多聽、多看、多想。
小嬴駟對於戰略資源,比如鹽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小嬴駟看來,如果鹹陽城有什麽重要的資源,能夠幫助秦國迅速發展壯大起來,阿父、稷兒還有政兒一個個對鹹陽這麽重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嬴渠梁在聽了他的話之後,說道:「鹹陽與鹽池可沒有什麽關係。鹹陽位於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南為陽,水北為陽。鹹陽城因山水俱陽,故而得名。1」
「這一帶……曾是周王室的舊都豐、鎬二京所在之處。」
周文王伐崇侯虎之後,將都城從岐遷至了豐京,周武王繼位後,又將都城從豐京遷至了鎬京。2
豐、鎬二京隔河相望,距離並不遠。這裏曾是天下間最為繁華的城池,然而,一切終是隨著犬戎人的進攻而化為烏有。
嬴渠梁的目光仿佛穿越時光,「看」到了四百多年前在這片土地上燃起的戰火。
在鎬京中執政的最後一代君王是周幽王。
周幽王對外重用奸佞,對內廢黜申後與其所出的太子姬宜臼,改立寵妃褒姒為王後,又立褒姒之子為新太子。
這一舉動惹怒了申後的父親申侯,氣不過的申侯聯合繒國、犬戎一起攻打周幽王。最終,周幽王在驪山之下被殺死。3
申後之子姬宜臼終於被諸侯擁立為新任周王,這,便是周平王。
周平王繼位了,卻不得不麵對犬戎仍在周王室都城肆虐的現狀。
請神容易送神難。申侯聯合犬戎人進攻鎬京時,對方答應得十分爽快,但犬戎人在見識了鎬京的繁華之後,又怎麽肯輕易離開?貪婪和欲望是永無止境的,此時的犬戎人已經不滿足於申侯許諾給他們的那些東西了,他們想將這片肥美的土地據為己有。
曾經盛極一時的豐、鎬二京因為戰火而生靈塗炭,不再適合繼續作為周的都城。
秦襄公抓住時機,率領兵馬趕到豐、鎬二京。
彼時在豐、鎬二京的有犬戎人,有周幽王麾下的殘餘勢力(這部分勢力在周幽王和褒姒之子姬伯服死後,被周攜王繼承),有支持周平王的勢力。
在這種微妙的情況下,秦襄公選擇站在哪一邊,對於周平王和周攜王來說無疑十分重要。
最終,與戎狄人打了大半輩子交道的秦襄公,選擇站在代表王室正統的周平王這一邊,他親自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邑。
至此,立下大功的秦襄公終於從「西陲大夫」晉為諸侯,秦地也終於得以立國。
周平王將岐山以西的土地賜給了秦國,並與秦襄公約定:「犬戎人兇殘,掠奪了我們的岐、豐之地,如果你們秦人能夠將犬戎人趕走,你們就可以占有那些土地。4」
彼時,秦襄公雖然名義上成為了諸侯,但周平王答應給他的封地,仍有大半落在戎人和狄人的手中。
初生的秦國想要生存下去,想要發展壯大,就必須持續與這些戎人和狄人作鬥爭,相互掠奪生存資源。
五年後,秦襄公在討伐西戎的過程中離世。他正式成為諸侯的時間雖然不長,但他卻給秦國留下了一筆極為寶貴的財富,他的鬥爭精神,也鐫刻進了後世嬴秦子孫的骨血之中。
秦國自戰火中誕生,見證了一個大爭之世的到來。往後的數百年間,逐漸衰落的周王室無力再控製諸侯之間的相互征伐。
嬴稷擺了擺手:「你可別說這話了。你自個兒也同樣是個需要人操心的主兒!」
「那我來負責看著阿父和政兒吧!」小嬴駟自告奮勇地舉起了小手:「我肯定不會讓他們亂來的!唔,要是我能夠見到政兒那邊的王族宗親就好了,這樣一來,政兒回去之後,就能夠讓他們繼續幫忙盯著政兒了。」
「那這項重任,可就交給阿父了。」
嬴稷表示,雖然小嬴駟多數時候都不怎麽靠譜,但這項任務,興許還真的隻有小嬴駟能夠完成。
「嗯!」小嬴駟挺直了胸膛,深感自己責任重大。
……
在眾人齊心協力的營建下,鹹陽終於有了後世的雛形。
這日,嬴渠梁與小嬴駟、嬴稷和嬴政一起來到了這座城池。
日後,這裏會成為秦國的都城,但對於嬴渠梁和小嬴駟而言,周圍的一切都是那麽的陌生。
看著這座正在修建中的城池,小嬴駟不由怔怔地道:「這裏……就是政兒說過的鹹陽嗎?」
他記性很好,他顯然還記得嬴政在第一封家書中跟他提到過的內容。當時,困惑的小嬴駟便曾拿著那封家書去問嬴渠梁,鹹陽是哪裏,為什麽嬴政說要去鹹陽找他。
嬴渠梁用一種小嬴駟看不懂的眼神對他說:「鹹陽,是我秦國未來的都城。」
從那時起,鹹陽在小嬴駟心中,便多了幾分特殊的意義。
現在,小嬴駟終於見到了他心心念念的鹹陽城,他發現,這座城池雖然尚未竣工,但規模卻遠遠超過了櫟陽。
「駟兒,你可知,鹹陽因何而得名?」
尚處於震驚中的小嬴駟聽到嬴渠梁的話在他耳邊響起。
他搖了搖頭:「不知。難道,鹹陽城有鹽池嗎?因為特別鹹,所以叫做鹹陽?」
自小嬴駟年歲漸長,嬴渠梁在處理政務之時,時常把他帶在身邊,讓他多聽、多看、多想。
小嬴駟對於戰略資源,比如鹽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小嬴駟看來,如果鹹陽城有什麽重要的資源,能夠幫助秦國迅速發展壯大起來,阿父、稷兒還有政兒一個個對鹹陽這麽重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嬴渠梁在聽了他的話之後,說道:「鹹陽與鹽池可沒有什麽關係。鹹陽位於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南為陽,水北為陽。鹹陽城因山水俱陽,故而得名。1」
「這一帶……曾是周王室的舊都豐、鎬二京所在之處。」
周文王伐崇侯虎之後,將都城從岐遷至了豐京,周武王繼位後,又將都城從豐京遷至了鎬京。2
豐、鎬二京隔河相望,距離並不遠。這裏曾是天下間最為繁華的城池,然而,一切終是隨著犬戎人的進攻而化為烏有。
嬴渠梁的目光仿佛穿越時光,「看」到了四百多年前在這片土地上燃起的戰火。
在鎬京中執政的最後一代君王是周幽王。
周幽王對外重用奸佞,對內廢黜申後與其所出的太子姬宜臼,改立寵妃褒姒為王後,又立褒姒之子為新太子。
這一舉動惹怒了申後的父親申侯,氣不過的申侯聯合繒國、犬戎一起攻打周幽王。最終,周幽王在驪山之下被殺死。3
申後之子姬宜臼終於被諸侯擁立為新任周王,這,便是周平王。
周平王繼位了,卻不得不麵對犬戎仍在周王室都城肆虐的現狀。
請神容易送神難。申侯聯合犬戎人進攻鎬京時,對方答應得十分爽快,但犬戎人在見識了鎬京的繁華之後,又怎麽肯輕易離開?貪婪和欲望是永無止境的,此時的犬戎人已經不滿足於申侯許諾給他們的那些東西了,他們想將這片肥美的土地據為己有。
曾經盛極一時的豐、鎬二京因為戰火而生靈塗炭,不再適合繼續作為周的都城。
秦襄公抓住時機,率領兵馬趕到豐、鎬二京。
彼時在豐、鎬二京的有犬戎人,有周幽王麾下的殘餘勢力(這部分勢力在周幽王和褒姒之子姬伯服死後,被周攜王繼承),有支持周平王的勢力。
在這種微妙的情況下,秦襄公選擇站在哪一邊,對於周平王和周攜王來說無疑十分重要。
最終,與戎狄人打了大半輩子交道的秦襄公,選擇站在代表王室正統的周平王這一邊,他親自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邑。
至此,立下大功的秦襄公終於從「西陲大夫」晉為諸侯,秦地也終於得以立國。
周平王將岐山以西的土地賜給了秦國,並與秦襄公約定:「犬戎人兇殘,掠奪了我們的岐、豐之地,如果你們秦人能夠將犬戎人趕走,你們就可以占有那些土地。4」
彼時,秦襄公雖然名義上成為了諸侯,但周平王答應給他的封地,仍有大半落在戎人和狄人的手中。
初生的秦國想要生存下去,想要發展壯大,就必須持續與這些戎人和狄人作鬥爭,相互掠奪生存資源。
五年後,秦襄公在討伐西戎的過程中離世。他正式成為諸侯的時間雖然不長,但他卻給秦國留下了一筆極為寶貴的財富,他的鬥爭精神,也鐫刻進了後世嬴秦子孫的骨血之中。
秦國自戰火中誕生,見證了一個大爭之世的到來。往後的數百年間,逐漸衰落的周王室無力再控製諸侯之間的相互征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