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歷史同人] 六國卑秦,天降大軍 作者:晏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那裏,嬴子楚籌劃了誅滅東周,攻韓、趙、魏,置三川郡、太原郡等事宜。
還是在那裏,嬴政年少登基,步步為營,奪回大權,而後積蓄實力,鯨吞各國!
那是一座在戰火中建立起來的都城,它的發展史也必然伴隨著金戈鐵馬,陰謀陽謀,明爭暗鬥。
鹹陽雖然還未正式開始建設,嬴渠梁卻對那座城池充滿了期待!
在營建新都的同時,嬴渠梁等人也未曾忽視軍隊的訓練。
嬴政帶來櫟陽的十萬大軍中有三萬精兵,如今,這三萬精兵都跟著白起操練。
如王賁、蒙恬之類的將領也換上了小兵的衣服,跟在白起身邊伺候他的飲食起居,順帶著跟白起學本事。
他們不知道他們能夠在這個時空停留多久,也不知道他們還能與嬴稷和白起一行人相處多久,自然要抓緊時間向白起學本事,並向白起討教攻滅六國之法。
與王賁和蒙恬一起的,還有嬴渠梁朝的兩名將領。
他們幾個一來,白起身邊的親兵頓時覺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活都讓這些將軍們做完了,他們又該做些什麽呢?這些人明明都是秦國的高級將領,為什麽非要跑來跟他們搶活幹?
白起也覺得讓孝公朝和秦王政一朝的大將來服侍自己不合適。
他對王賁等人說:「同為秦國將領,你們與我是一樣的。你們不必對我這般畢恭畢敬,反倒叫人不自在!我比你們經歷的陣勢多些,也隻是比你們多幾年經驗罷了。你們要是有什麽想問的,隻管來問我,我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王賁道:「武安君實在是太過謙虛了。我曾研究過您打的每一場戰役,您那天才般的作戰策略,有一些我至今都沒有參透。可惜您沒有留下什麽兵法來供我們這些後世之人研究,如今,我好不容易有機會親自跟在您身邊學習,我為您做這些活計是應該的。」
「是啊。」蒙恬也跟著開口:「武安君隻管把我們當您的弟子來對待。弟子服侍師長,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
連曾經參與滅國戰的王賁和蒙恬在白起麵前都是如此謙遜,嬴渠梁朝的兩名將領就更是如此。
他們不像剛剛來到櫟陽的王賁和蒙恬,他們已經跟在白起身邊學習和觀察了將近兩年。
在這段時間中,他們越是與白起相處,便越是對白起的軍事能力感到嘆服。
他們清楚地看到了自己與白起這樣的天才將領的差距,他們明白,自己終其一生,都無法達到白起這樣的高度。如果他們不是秦公所倚重的將領,他們恐怕連接受白起指導的資格都沒有。畢竟,在白起的軍中,像他們這樣的將領太多太多。
不過,他們沒有灰心。天下間雖然有如白起一般耀眼的將星,可終究是普通人更多。
他們要做的就是盡可能提升自己,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到最好,如此,才算是沒有辜負秦公對他們的倚重和信任。
往後,若是有更有能耐的將才來秦國投奔秦公,他們甘願主動讓賢。
正因為他們懷著這種心態,即使他們天資一般,白起也願意將自己的用兵之道和作戰思路掰碎了講給他們聽。
隨後,當這兩名將領發現新來的王賁與蒙恬兩個後輩也比他們厲害的時候,他們也願意不顧自己前輩的身份,虛心向兩名後輩討教。
他們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們除了輩分比你們高之外,無論是用兵的能力,還是與他國交戰的經驗都不如你們。能有你們這樣優秀的後輩,是我們的幸運。」
在這樣的氛圍之中,幾人相處得頗為融洽。
平日裏,這幾名將領在白起的手下,跟著普通士兵們一起接受訓練。
等到日常訓練結束了,他們會與白起一起去校場加訓,隨後便是探討用兵之道的時間。
白起在聽說秦王政已經滅了韓國和趙國,將燕國打得半殘,正在為滅魏做準備時,他對此事十分重視。
他向王賁和蒙恬詳細打探了當時秦、魏二國的局勢以及兵力部署情況,隨後便在沙盤上撥弄了起來,模擬秦魏對峙的狀況。
隨後,白起便對王賁和蒙恬道:「這場仗不好打。」
「魏國國力已然衰落,可到底還有幾分底子在。再者,大梁城有著極高的防禦能力,你們若是想要強攻下這座城池,怕是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這還是建立在其他國家滅的滅,殘的殘,無力襄助魏國的情況下。
如果魏國還有其他援軍,局勢將變得更加莫測。
白起看向了嬴渠梁朝的兩位前輩:「若是你們負責率軍攻魏,你們會採用什麽方式來對付魏國?」
顯然,他是打算將秦王政一朝的「滅六國」之戰拿來作為最近的教學項目了。
兩位前輩知道,這算是白起對他們的一種考驗。
他們又向王賁和蒙恬打探了一些消息,思忖了片刻,而後道:「我們會採取增兵的方式。秦王政命王賁和蒙恬率領二十萬大軍攻打魏國,這二十萬大軍並不是秦國全部的兵力。若能再增派二十萬大軍,我們便有把握直接圍住大梁城,切斷大梁城的供給。如此一來,等到大梁城中的國君和將士們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大梁城便會不攻自破。」
這兩名將領的打法穩紮穩打,但中規中矩。
按照他們的打法,秦國固然能贏,可最後要消耗多少糧食就不清楚了。與其說,這是在拚秦魏二國的軍事實力,不如說,這是在拚秦魏二國的國力。
還是在那裏,嬴政年少登基,步步為營,奪回大權,而後積蓄實力,鯨吞各國!
那是一座在戰火中建立起來的都城,它的發展史也必然伴隨著金戈鐵馬,陰謀陽謀,明爭暗鬥。
鹹陽雖然還未正式開始建設,嬴渠梁卻對那座城池充滿了期待!
在營建新都的同時,嬴渠梁等人也未曾忽視軍隊的訓練。
嬴政帶來櫟陽的十萬大軍中有三萬精兵,如今,這三萬精兵都跟著白起操練。
如王賁、蒙恬之類的將領也換上了小兵的衣服,跟在白起身邊伺候他的飲食起居,順帶著跟白起學本事。
他們不知道他們能夠在這個時空停留多久,也不知道他們還能與嬴稷和白起一行人相處多久,自然要抓緊時間向白起學本事,並向白起討教攻滅六國之法。
與王賁和蒙恬一起的,還有嬴渠梁朝的兩名將領。
他們幾個一來,白起身邊的親兵頓時覺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活都讓這些將軍們做完了,他們又該做些什麽呢?這些人明明都是秦國的高級將領,為什麽非要跑來跟他們搶活幹?
白起也覺得讓孝公朝和秦王政一朝的大將來服侍自己不合適。
他對王賁等人說:「同為秦國將領,你們與我是一樣的。你們不必對我這般畢恭畢敬,反倒叫人不自在!我比你們經歷的陣勢多些,也隻是比你們多幾年經驗罷了。你們要是有什麽想問的,隻管來問我,我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王賁道:「武安君實在是太過謙虛了。我曾研究過您打的每一場戰役,您那天才般的作戰策略,有一些我至今都沒有參透。可惜您沒有留下什麽兵法來供我們這些後世之人研究,如今,我好不容易有機會親自跟在您身邊學習,我為您做這些活計是應該的。」
「是啊。」蒙恬也跟著開口:「武安君隻管把我們當您的弟子來對待。弟子服侍師長,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
連曾經參與滅國戰的王賁和蒙恬在白起麵前都是如此謙遜,嬴渠梁朝的兩名將領就更是如此。
他們不像剛剛來到櫟陽的王賁和蒙恬,他們已經跟在白起身邊學習和觀察了將近兩年。
在這段時間中,他們越是與白起相處,便越是對白起的軍事能力感到嘆服。
他們清楚地看到了自己與白起這樣的天才將領的差距,他們明白,自己終其一生,都無法達到白起這樣的高度。如果他們不是秦公所倚重的將領,他們恐怕連接受白起指導的資格都沒有。畢竟,在白起的軍中,像他們這樣的將領太多太多。
不過,他們沒有灰心。天下間雖然有如白起一般耀眼的將星,可終究是普通人更多。
他們要做的就是盡可能提升自己,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到最好,如此,才算是沒有辜負秦公對他們的倚重和信任。
往後,若是有更有能耐的將才來秦國投奔秦公,他們甘願主動讓賢。
正因為他們懷著這種心態,即使他們天資一般,白起也願意將自己的用兵之道和作戰思路掰碎了講給他們聽。
隨後,當這兩名將領發現新來的王賁與蒙恬兩個後輩也比他們厲害的時候,他們也願意不顧自己前輩的身份,虛心向兩名後輩討教。
他們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們除了輩分比你們高之外,無論是用兵的能力,還是與他國交戰的經驗都不如你們。能有你們這樣優秀的後輩,是我們的幸運。」
在這樣的氛圍之中,幾人相處得頗為融洽。
平日裏,這幾名將領在白起的手下,跟著普通士兵們一起接受訓練。
等到日常訓練結束了,他們會與白起一起去校場加訓,隨後便是探討用兵之道的時間。
白起在聽說秦王政已經滅了韓國和趙國,將燕國打得半殘,正在為滅魏做準備時,他對此事十分重視。
他向王賁和蒙恬詳細打探了當時秦、魏二國的局勢以及兵力部署情況,隨後便在沙盤上撥弄了起來,模擬秦魏對峙的狀況。
隨後,白起便對王賁和蒙恬道:「這場仗不好打。」
「魏國國力已然衰落,可到底還有幾分底子在。再者,大梁城有著極高的防禦能力,你們若是想要強攻下這座城池,怕是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這還是建立在其他國家滅的滅,殘的殘,無力襄助魏國的情況下。
如果魏國還有其他援軍,局勢將變得更加莫測。
白起看向了嬴渠梁朝的兩位前輩:「若是你們負責率軍攻魏,你們會採用什麽方式來對付魏國?」
顯然,他是打算將秦王政一朝的「滅六國」之戰拿來作為最近的教學項目了。
兩位前輩知道,這算是白起對他們的一種考驗。
他們又向王賁和蒙恬打探了一些消息,思忖了片刻,而後道:「我們會採取增兵的方式。秦王政命王賁和蒙恬率領二十萬大軍攻打魏國,這二十萬大軍並不是秦國全部的兵力。若能再增派二十萬大軍,我們便有把握直接圍住大梁城,切斷大梁城的供給。如此一來,等到大梁城中的國君和將士們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大梁城便會不攻自破。」
這兩名將領的打法穩紮穩打,但中規中矩。
按照他們的打法,秦國固然能贏,可最後要消耗多少糧食就不清楚了。與其說,這是在拚秦魏二國的軍事實力,不如說,這是在拚秦魏二國的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