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歷史同人] 六國卑秦,天降大軍 作者:晏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且,在嬴稷掌握大權之後,宣太後和魏冉很快便不能再桎梏嬴稷了。
白起回憶著嬴稷上位之後的種種手段,有時候,連他都不得不感嘆,嬴稷仿佛是天生的王者,許多手段和,他甚至不需要旁人特意去教他,就能自己領悟。
秦王稷雖是楚女之子,但他對於楚國可沒有什麽愛屋及烏之情。
他上位之後,手中的刀率先對準了楚國。
在他看來,楚國、齊國、趙國都對秦國具有一定的威脅,需要一個個剷除。趙國、齊國軍事實力都比較強大,趙武靈王和齊宣王也都比較硬氣,一時不好動,唯有楚懷王耳根子比較軟,容易輕信旁人。
柿子嘛,自然要撿軟的捏。
於是,嬴稷仗著自己是楚女之子,且又與楚國有婚,誆騙楚懷王入秦共議大事3。
楚懷王想著,他跟秦王稷的關係都這麽親近了,自己人總不能坑騙自己人吧?於是,他毫無防備地去了秦國。
沒成想,對嬴稷來說,自己人,還真是專門用來坑騙的。楚懷王一入了武關,就被秦軍扣住。
嬴稷扣下楚懷王做人質,要求楚國上下割讓領土給他,他才肯放楚懷王歸楚。
可楚國並不是楚王的一言堂,楚國的許多地方,已經成了卿大夫們的封地,他們怎麽肯為了楚懷王而犧牲自己的利益呢?
最終,楚國重臣們一合計,幹脆直接擁立楚懷王的兒子楚頃襄王上位。至於楚懷王……姑且自求多福吧,為了楚國的大業,他們也沒法子。
哎,都怪不講武德的秦王!他們能做的唯有幫著楚懷王痛罵、詛咒秦王。
楚懷王就這樣被自己的臣子們給放棄了。自此,他再也沒能回到楚國,直到他客死異鄉,他的屍身才終於被臣子們送回故鄉……
嬴渠梁沒有想到,看起來「老實巴交」的孫子,居然還會有這麽「無賴」的一麵,不由目瞪口呆。
不過,在回過神來之後,他也不得不承認,唯有抱著這樣的心態,才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秦王,才能在戰國亂世笑到最後。
「君子」固然令人欽佩,可「君子」在亂局中是長久不了的。
他們作為秦君,需要考慮的,是怎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果,僅此而已。
「不過,稷兒雖然扣留了楚王,卻也隻是讓楚國發生了些許動亂,並沒有為我秦國爭取到切實的好處。」
嬴渠梁很快就回過神來,分析這件事:「且這一招,稷兒隻能用這麽一次。日後,他若是想再用,便不會有人相信他了。」
嬴稷此舉,除了搞臭了自己的名聲之外,似乎沒有太多的收穫。
「雖則如此,王上的這番舉動,也讓其餘幾國明白,他雖然年輕,卻不是好欺負的。」白起趕忙為自家秦王說好話。
「你們將楚王囚禁至死,無異於一巴掌扇在了楚國的臉上,繼任者肯善罷甘休嗎?」
「自然不肯,繼任的楚王曾因為父仇,與我秦國絕交過一陣子。可最終,還是形勢比人強。王上派人去信告訴繼任的楚王,要麽做他的朋友,要麽與他痛痛快快地戰上一場。那位楚王選擇了前者……」
雖然如此,楚國的劫難並沒有就此結束。
楚頃襄王被嬴稷摁著低頭,又如何會甘心?
後來,他在一名縱橫家的挑唆下,一時熱血上湧,想要一雪前恥,恢復楚國祖上的榮光。
於是,楚頃襄王親自做牽頭人,聯合其餘各國攻打秦國。
此舉徹底惹惱了嬴稷,嬴稷興許會暫且放過那些跟著一起起鬧的傢夥,卻絕不會放過楚頃襄王「出頭鳥」。
誰敢牽頭與人合縱攻秦,他就敢把那國打得跪地求饒,釘在恥辱柱上!
嬴稷派白起、司馬錯等將領朝著楚國發起猛攻,一路勢如破竹,直取楚國都城郢都,楚王陵和楚國宗廟,都被秦人焚毀了。
楚國立國八百餘年,誰能想到,有朝一日,竟被人打成了喪家之犬?屈原看著故國山河破碎,先王的陵墓消失在火光中,不由悲憤交加,投江自盡……
嬴渠梁被白起的一番話給鎮住了,他想到了自家孫子絕不是個好相與之人,卻沒想到,自家孫子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這麽狠。
半晌後,他道:「不愧是我老嬴家的子孫啊……」
難怪嬴稷平時在嬴渠梁麵前,時不時就擺出他平時霸王的派頭來。
就他這種作風,誰敢輕易招惹他?
第15章
聽到嬴渠梁對嬴稷的誇獎,白起露出了笑容。
「您若是多當著王上的麵誇獎他一番,他定會十分高興的。」
「寡人知道了。」嬴渠梁想起大孫子那一臉霸氣酷炫的模樣,麵上不由露出了遲疑之色。
稷兒這些年以來,應該受過不少誇獎,聽過不少吹捧吧?他真的還需要來自嬴渠梁的誇獎嗎?
「經過此事,楚國應該不敢再來招惹秦國了吧?」
「自然,楚國都城被攻占之後,楚王被迫再一次遷都。經過楚懷王之事,繼任的楚王本就威望不足。後來,楚國那些卿大夫們愈發對他陽奉陰違了……」
白起說著,又將楚頃襄王是如何與秦國議和,又是如何將太子羋完送入秦國為質之事告知了嬴渠梁。
戰國時期,各國往他國派遣質子是一件極為尋常之事,但質子的身份不同,其分量自然也不同。
白起回憶著嬴稷上位之後的種種手段,有時候,連他都不得不感嘆,嬴稷仿佛是天生的王者,許多手段和,他甚至不需要旁人特意去教他,就能自己領悟。
秦王稷雖是楚女之子,但他對於楚國可沒有什麽愛屋及烏之情。
他上位之後,手中的刀率先對準了楚國。
在他看來,楚國、齊國、趙國都對秦國具有一定的威脅,需要一個個剷除。趙國、齊國軍事實力都比較強大,趙武靈王和齊宣王也都比較硬氣,一時不好動,唯有楚懷王耳根子比較軟,容易輕信旁人。
柿子嘛,自然要撿軟的捏。
於是,嬴稷仗著自己是楚女之子,且又與楚國有婚,誆騙楚懷王入秦共議大事3。
楚懷王想著,他跟秦王稷的關係都這麽親近了,自己人總不能坑騙自己人吧?於是,他毫無防備地去了秦國。
沒成想,對嬴稷來說,自己人,還真是專門用來坑騙的。楚懷王一入了武關,就被秦軍扣住。
嬴稷扣下楚懷王做人質,要求楚國上下割讓領土給他,他才肯放楚懷王歸楚。
可楚國並不是楚王的一言堂,楚國的許多地方,已經成了卿大夫們的封地,他們怎麽肯為了楚懷王而犧牲自己的利益呢?
最終,楚國重臣們一合計,幹脆直接擁立楚懷王的兒子楚頃襄王上位。至於楚懷王……姑且自求多福吧,為了楚國的大業,他們也沒法子。
哎,都怪不講武德的秦王!他們能做的唯有幫著楚懷王痛罵、詛咒秦王。
楚懷王就這樣被自己的臣子們給放棄了。自此,他再也沒能回到楚國,直到他客死異鄉,他的屍身才終於被臣子們送回故鄉……
嬴渠梁沒有想到,看起來「老實巴交」的孫子,居然還會有這麽「無賴」的一麵,不由目瞪口呆。
不過,在回過神來之後,他也不得不承認,唯有抱著這樣的心態,才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秦王,才能在戰國亂世笑到最後。
「君子」固然令人欽佩,可「君子」在亂局中是長久不了的。
他們作為秦君,需要考慮的,是怎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果,僅此而已。
「不過,稷兒雖然扣留了楚王,卻也隻是讓楚國發生了些許動亂,並沒有為我秦國爭取到切實的好處。」
嬴渠梁很快就回過神來,分析這件事:「且這一招,稷兒隻能用這麽一次。日後,他若是想再用,便不會有人相信他了。」
嬴稷此舉,除了搞臭了自己的名聲之外,似乎沒有太多的收穫。
「雖則如此,王上的這番舉動,也讓其餘幾國明白,他雖然年輕,卻不是好欺負的。」白起趕忙為自家秦王說好話。
「你們將楚王囚禁至死,無異於一巴掌扇在了楚國的臉上,繼任者肯善罷甘休嗎?」
「自然不肯,繼任的楚王曾因為父仇,與我秦國絕交過一陣子。可最終,還是形勢比人強。王上派人去信告訴繼任的楚王,要麽做他的朋友,要麽與他痛痛快快地戰上一場。那位楚王選擇了前者……」
雖然如此,楚國的劫難並沒有就此結束。
楚頃襄王被嬴稷摁著低頭,又如何會甘心?
後來,他在一名縱橫家的挑唆下,一時熱血上湧,想要一雪前恥,恢復楚國祖上的榮光。
於是,楚頃襄王親自做牽頭人,聯合其餘各國攻打秦國。
此舉徹底惹惱了嬴稷,嬴稷興許會暫且放過那些跟著一起起鬧的傢夥,卻絕不會放過楚頃襄王「出頭鳥」。
誰敢牽頭與人合縱攻秦,他就敢把那國打得跪地求饒,釘在恥辱柱上!
嬴稷派白起、司馬錯等將領朝著楚國發起猛攻,一路勢如破竹,直取楚國都城郢都,楚王陵和楚國宗廟,都被秦人焚毀了。
楚國立國八百餘年,誰能想到,有朝一日,竟被人打成了喪家之犬?屈原看著故國山河破碎,先王的陵墓消失在火光中,不由悲憤交加,投江自盡……
嬴渠梁被白起的一番話給鎮住了,他想到了自家孫子絕不是個好相與之人,卻沒想到,自家孫子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這麽狠。
半晌後,他道:「不愧是我老嬴家的子孫啊……」
難怪嬴稷平時在嬴渠梁麵前,時不時就擺出他平時霸王的派頭來。
就他這種作風,誰敢輕易招惹他?
第15章
聽到嬴渠梁對嬴稷的誇獎,白起露出了笑容。
「您若是多當著王上的麵誇獎他一番,他定會十分高興的。」
「寡人知道了。」嬴渠梁想起大孫子那一臉霸氣酷炫的模樣,麵上不由露出了遲疑之色。
稷兒這些年以來,應該受過不少誇獎,聽過不少吹捧吧?他真的還需要來自嬴渠梁的誇獎嗎?
「經過此事,楚國應該不敢再來招惹秦國了吧?」
「自然,楚國都城被攻占之後,楚王被迫再一次遷都。經過楚懷王之事,繼任的楚王本就威望不足。後來,楚國那些卿大夫們愈發對他陽奉陰違了……」
白起說著,又將楚頃襄王是如何與秦國議和,又是如何將太子羋完送入秦國為質之事告知了嬴渠梁。
戰國時期,各國往他國派遣質子是一件極為尋常之事,但質子的身份不同,其分量自然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