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陸景瀟搖了搖頭,「若是作為儲君,我不希望他和我一樣,身負重責,便沒有任性的權力了。」


    是這個道理,但謝樽心中仍有一縷惻隱之心:「說來……你們問過他的意見嗎?」


    「自然,雖然他還小,不懂道理,但我也希望他能自己選未來的路,所以,我就問他以後想像我,還是像陸景淵。」陸景瀟笑著說道。


    「他根本就沒猶豫,直接選了陸景淵。」


    陸景瀟哭笑不得:「他像我卻又不像,如今他才剛剛啟蒙,你們來的正好,好好教他,他以後定能成為一個好皇帝。」


    謝樽沉吟了片刻,最終應下了此事:「自然,不過這些年我恐怕無力將他帶在身邊教導,交給景淵吧。」


    「為何?」陸景瀟愣了愣。「我其實更屬意你些。」


    「我明日便要啟程前往武威,此去恐怕又是三年,甚至更久。」謝樽微微搖頭,不等陸景淵再問便立即解釋道,「北境即將發兵,濮部也不再安分,戰事已然一觸即發,我必須即刻趕回武威調度。」


    「可……可你才回來了三日而已。」


    「是啊,三日,彈指一瞬。」謝樽笑了笑,「隻希望此番事了,這天下當真能海晏河清吧。」


    時光飛逝如好似朝露,在謝樽離開長安後的第十五日,一封來自幽州的戰報先於安西送入了長安,然而中正殿此時關門閉戶,偌大殿中隻有寥寥兩人。


    「按照約定,即使他們有朝一日他們背盟敗約,我也不會要了他們的性命。」陸景淵合起戰報,放在了陸擎洲案前。


    陸擎洲翻看著那封戰報,疲憊蒼老的麵龐也緩緩露出了一抹笑容:「如你所願。」


    「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也算是不錯的死法吧?自少年時第一次執劍出京,朕便在等這一天。」


    「登基後,朕原以為這樣的結局已然遠去,未曾想兜兜轉轉卻還是回來了。」


    「如此……他們想必不會太難接受,也不會被仇恨蒙蔽雙眼。」


    「其他人或許不會知曉,但聖旨一出,陸景昭定能猜到一切。」陸景淵淡淡道。


    其實在宮變前夜,他便已經在這中正殿中悄然見過陸擎洲一麵了,隻是此事分外隱秘,除了謝樽和與他一道前來的親衛之外,再也無人得知。


    那時他靜靜凝望著孤身一人的陸擎洲,隻一個簡單的問題:結局已定,但仍有變數,所以……你想給那兩對兄妹怎樣的結局?


    陸擎洲必須死,但若是他在宮變中斬殺陸擎洲,血海深仇便會將趙澤風等人徹底推向他的對立麵,這些驚才艷艷之輩再無可用,而他也必然會將他們斬草除根,永絕後患。


    殺了陸擎洲,再將與他有關的人盡數滅門,是個幹淨利落的好辦法。況且他與旁人不同,如此行事隻是正本清源而已,不會招致罵名。


    但他仍有欲求,隻能如此迂迴,若是他們死了,幽冀便會徹底變成破舊的篩子,待到完顏晝按圖南下……那裏又會變成一座血腥的屠場。


    他想要他們效忠,而陸擎洲想要他們活著,又是一場不需要思考的交易。


    對於陸擎洲,他付出的隻是自己已經枯萎的生命,卻能保住自己的名,他們的命。


    「昭兒最是聰慧明理,她能明白朕的意思,這就夠了。」說罷,陸擎洲抬頭看向麵前沉默冷淡的青年,半晌笑道,「你算盡人心,終於走到今天。」


    「陸家人……都生成一副心肝,想來你的結局定然不會比朕好上多少。」


    「不勞陛下費心。」


    中正殿前空無一人,天地沉默,唯有雁鳴。陸景淵握著已然蓋下金印的聖旨,一步步走出中正殿,走下那漢白玉長階,最終隻留下一道灰黑的背影,如墨跡般點染在這副寂寞的畫中。


    武定十三年,六月初三,安車骨王完顏晝禦駕親征,領兩萬鐵騎奇襲幽雲十六洲,太行山以北的新洲,雲州,朔州三州相繼淪陷,雁門關危急,幽冀駐軍死傷無數,無力抵抗,急報長安求援,一時間引得朝野震動。


    六月初四,沉寂半月之久的武定皇帝陸擎洲召集群臣於中正殿議事,不過半日光景便已力排眾議,擬定聖旨昭告天下。


    這封驚世的聖旨言及陸擎洲將於十日後領兵親征雁門,同時復秦王陸景淵為昭元太子,奉天法祖,統領萬方,攝政監國。


    第163章


    武威車遙馬慢, 即使百裏加急,謝樽收到長安的來信也已經是兩天後的事了。他坐在武威侯府的偌大廳堂中,將手中閱盡的信函放在了一旁。


    西線的戰事還未開始, 東邊卻已經流血漂櫓,完顏晝入境, 如砍瓜切菜般一路屠戮,所過之處幾乎寸草不生。


    完顏晝很強,帶兵也頗有章法, 他和烏蘭圖雅一樣, 少年時都曾在虞朝生活過很長一段時日, 他們所學到的一切,幾乎完全補足了北境千百年來行軍無章的劣勢。


    況且完顏晝的武功……謝樽輕輕撫過手臂上已經長出新肉的傷,垂下了眼眸。一直以來倒是他低估完顏晝了。


    「簡錚有什麽消息。」謝樽杵著額角,輕輕撫摸著躺在身後小憩的奉君, 目光落在廳堂中央的巨大沙盤上。


    那是謝星辰和武威一眾能工巧匠四年努力的結果,囊括了虞朝北方一線以及北境大半土地的沙盤, 足夠為他深入北境的謀劃奠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君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鹽檸檬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鹽檸檬撻並收藏與君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