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穿到權臣堆裏玩厚黑學 作者:江涵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止鬆現在風頭正盛,來自於帝王的寵信獨一無二,榮慶帝單獨召見了他。
榮慶帝心煩意亂,一邊練字一邊問:「盛平城內民心是否安穩?」
謝止鬆低眉順目地說:「天佑我大徐,民間已經幾乎恢復原狀,街上如往日般熱鬧了起來。」
榮慶帝看似專心寫字,眉間的褶皺一層又一層浮現:「這次的事純屬是人禍,朕已經處理了王榮濤,但一個王榮濤遠遠不夠,還有人需要整治,你有什麽想法。」
榮慶帝此言正中謝止鬆下懷,榮慶帝想處理人還不簡單,但謝止鬆知道他想處理的人絕對不是陸嘉,陸嘉隻是暫時失寵而已,榮慶帝不至於讓陸嘉為此事負全責,畢竟陸嘉也是被王榮濤坑了,這件事會削弱陸嘉在榮慶帝心中的地位,但不至於讓陸嘉倒下。既然如此,榮慶帝想處理的人,自然是毫無作為的兵部尚書蘇啟誌。
謝止鬆:「兵部尚書蘇啟誌掌管內外軍務,親領團營,但在守衛盛平的過程中,卻不明確自己的職責,甚至連準確的士兵人員數目都說不出,當屬為官之恥。」
榮慶帝是一個非常自負的皇帝,他才華橫溢,通曉詩文書法,音律作畫,不管哪一樣拎出來都是人中翹楚,他看著自己剛剛寫好的字,欣賞半天後說:「新的兵部尚書的人選朕已經心裏有數了,昨日泰王上奏,說兵部侍郎潘謙在盛平的守衛戰中,身先士卒,親自上陣殺敵,鼓舞一線作戰士兵的士氣,正因為他的勇敢,士兵們才有信心,堅持到援軍趕來。泰王沒提讓他升遷的事,隻希望朕給予嘉獎,朕想了想,最好的嘉獎就是讓他接任兵部尚書一職。」
榮慶帝的話一說完,謝止鬆瞬間變了臉色,腦袋嗡鳴。
大徐的兵部侍郎除了潘謙以外,還有一位叫周揚,周揚在此次事變中的表現也可圈可點,雖然沒有像潘謙一樣親自走上前線,但終究是合力把家守住了。
更重要的是,周揚是謝黨的人。
如果周揚坐上兵部尚書的位子,謝黨之中將又添一員大將。
謝止鬆引出了話頭,剛想推薦周揚,沒想到被別人搶先摘了果。
謝止鬆印象裏,潘謙不屬於謝黨,也不屬於陸黨,非要分的話,可能算半個清流。潘謙為人剛正不阿,一身清直,從不屑於在朝中站隊。
謝止鬆腦殼疼,這次是他大意了,他本想一石二鳥,將總兵和兵部尚書全換成自己的人,沒想到竟被泰王搶先出手,竟然有人行動比他還快,謝止鬆原本以為他能包攬全部的勝利果實,可現在果子被別人摘了。
和他作對的人似乎提前預判到了他想幹什麽。
初出茅廬不露鋒芒的泰王刷新了謝止鬆的認知,讓謝止鬆感受到了他老辣不一般的手段。
但謝止鬆不死心,想再拚一把,畢竟他現在正得榮慶帝的信任,君臣關係達到了新的高度。
謝止鬆抬頭,對上榮慶帝幽幽的目光,他剛要張口,眨眼間把話全吞進了肚子裏。
如果說剛剛的意外隻是讓他腦袋瓜子嗡嗡響,此時謝止鬆後背直冒冷汗。
謝止鬆忽然意識到,讓潘謙當兵部尚書,不止是泰王心血來潮入局的意思,也是榮慶帝自己的意思。
帝王心最深不可測,榮慶帝再寵他,怎麽會放任兩個重要的位置全由謝黨的人把控?
哪怕謝止鬆拚盡全力,結局似乎也不會更改。
自從上次謝止鬆因為政治敏銳性太差被榮慶帝晾了好久後,他遇事更加小心謹慎,思前想後,爭取萬無一失。
這是一次君臣之間的試探,他們互相都知道彼此的意圖,謝止鬆乖順地低下了頭,擲地有聲地說:「臣也認為潘謙擔任兵部尚書一職實至名歸。」
幹陽宮的窗戶大開,外麵的花香湧進來,芬芳撲鼻,榮慶帝抬眸掃了一眼謝止鬆,心曠神怡地彎了彎唇角。
塔芬圍困盛平事件發生以後,鄒清許和沈時釗徹底鬧掰,友好合作的基礎破裂,沈時釗不再像先前一樣很晚才回沈府,他每天總是早早下朝,但鄒清許卻再沒有去過他府裏。
這日,沈時釗回到府裏,他看長煜著急忙慌收拾東西,問長煜發生了什麽事。
長煜的眼睛紅腫,他說家裏的阿婆去世了,想回去處理家事。
長煜是沈時釗撿回來的,如果說長煜有什麽親人的話,隻剩一位阿婆,住在盛平城郊。
距離不遠,沈時釗看長煜孤身一人,和他一同前去處理。
城外慘不忍睹。
戰爭的硝煙沒有蔓延到盛平城內,城內依舊是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但是在城郊,塔芬部隊侵略過的痕跡無處不在。
鮮紅的血染紅了石子路,到處都是殘破的景象。
長煜進了沈府以後,阿婆獨自居住,長煜經常回去看她,給她帶銀子和吃食,阿婆並不老,還很年輕,沒想到忽然撒手離開人世。
阿婆的鄰居看到長煜和沈時釗,悲痛地說:「塔芬的士兵幹的,他們一來就燒殺搶掠,見人便砍,想幹什麽完全取決於心情,老婆子躲在屋裏,還是沒能倖免,我發現她的時候,血已經流幹了。」
長煜的眼淚像決堤水一樣湧出來。
鄰居扭過頭去,沒有人想要麵對這樣的景象,他說:「慘的人太多了,有人一家都被殺了,隻剩一個剛出生的孩子沒人養,塔芬人殘忍暴戾,幹的根本不是人事,他們最喜歡當著死者家人的麵殺人取樂,簡直是魔鬼!有的人倒是留了一條小命,但起早貪黑幹了半輩子攢下的積蓄沒了,什麽都沒了,被一把火燒幹淨了,現在人受不了,天天尋死呢。」
榮慶帝心煩意亂,一邊練字一邊問:「盛平城內民心是否安穩?」
謝止鬆低眉順目地說:「天佑我大徐,民間已經幾乎恢復原狀,街上如往日般熱鬧了起來。」
榮慶帝看似專心寫字,眉間的褶皺一層又一層浮現:「這次的事純屬是人禍,朕已經處理了王榮濤,但一個王榮濤遠遠不夠,還有人需要整治,你有什麽想法。」
榮慶帝此言正中謝止鬆下懷,榮慶帝想處理人還不簡單,但謝止鬆知道他想處理的人絕對不是陸嘉,陸嘉隻是暫時失寵而已,榮慶帝不至於讓陸嘉為此事負全責,畢竟陸嘉也是被王榮濤坑了,這件事會削弱陸嘉在榮慶帝心中的地位,但不至於讓陸嘉倒下。既然如此,榮慶帝想處理的人,自然是毫無作為的兵部尚書蘇啟誌。
謝止鬆:「兵部尚書蘇啟誌掌管內外軍務,親領團營,但在守衛盛平的過程中,卻不明確自己的職責,甚至連準確的士兵人員數目都說不出,當屬為官之恥。」
榮慶帝是一個非常自負的皇帝,他才華橫溢,通曉詩文書法,音律作畫,不管哪一樣拎出來都是人中翹楚,他看著自己剛剛寫好的字,欣賞半天後說:「新的兵部尚書的人選朕已經心裏有數了,昨日泰王上奏,說兵部侍郎潘謙在盛平的守衛戰中,身先士卒,親自上陣殺敵,鼓舞一線作戰士兵的士氣,正因為他的勇敢,士兵們才有信心,堅持到援軍趕來。泰王沒提讓他升遷的事,隻希望朕給予嘉獎,朕想了想,最好的嘉獎就是讓他接任兵部尚書一職。」
榮慶帝的話一說完,謝止鬆瞬間變了臉色,腦袋嗡鳴。
大徐的兵部侍郎除了潘謙以外,還有一位叫周揚,周揚在此次事變中的表現也可圈可點,雖然沒有像潘謙一樣親自走上前線,但終究是合力把家守住了。
更重要的是,周揚是謝黨的人。
如果周揚坐上兵部尚書的位子,謝黨之中將又添一員大將。
謝止鬆引出了話頭,剛想推薦周揚,沒想到被別人搶先摘了果。
謝止鬆印象裏,潘謙不屬於謝黨,也不屬於陸黨,非要分的話,可能算半個清流。潘謙為人剛正不阿,一身清直,從不屑於在朝中站隊。
謝止鬆腦殼疼,這次是他大意了,他本想一石二鳥,將總兵和兵部尚書全換成自己的人,沒想到竟被泰王搶先出手,竟然有人行動比他還快,謝止鬆原本以為他能包攬全部的勝利果實,可現在果子被別人摘了。
和他作對的人似乎提前預判到了他想幹什麽。
初出茅廬不露鋒芒的泰王刷新了謝止鬆的認知,讓謝止鬆感受到了他老辣不一般的手段。
但謝止鬆不死心,想再拚一把,畢竟他現在正得榮慶帝的信任,君臣關係達到了新的高度。
謝止鬆抬頭,對上榮慶帝幽幽的目光,他剛要張口,眨眼間把話全吞進了肚子裏。
如果說剛剛的意外隻是讓他腦袋瓜子嗡嗡響,此時謝止鬆後背直冒冷汗。
謝止鬆忽然意識到,讓潘謙當兵部尚書,不止是泰王心血來潮入局的意思,也是榮慶帝自己的意思。
帝王心最深不可測,榮慶帝再寵他,怎麽會放任兩個重要的位置全由謝黨的人把控?
哪怕謝止鬆拚盡全力,結局似乎也不會更改。
自從上次謝止鬆因為政治敏銳性太差被榮慶帝晾了好久後,他遇事更加小心謹慎,思前想後,爭取萬無一失。
這是一次君臣之間的試探,他們互相都知道彼此的意圖,謝止鬆乖順地低下了頭,擲地有聲地說:「臣也認為潘謙擔任兵部尚書一職實至名歸。」
幹陽宮的窗戶大開,外麵的花香湧進來,芬芳撲鼻,榮慶帝抬眸掃了一眼謝止鬆,心曠神怡地彎了彎唇角。
塔芬圍困盛平事件發生以後,鄒清許和沈時釗徹底鬧掰,友好合作的基礎破裂,沈時釗不再像先前一樣很晚才回沈府,他每天總是早早下朝,但鄒清許卻再沒有去過他府裏。
這日,沈時釗回到府裏,他看長煜著急忙慌收拾東西,問長煜發生了什麽事。
長煜的眼睛紅腫,他說家裏的阿婆去世了,想回去處理家事。
長煜是沈時釗撿回來的,如果說長煜有什麽親人的話,隻剩一位阿婆,住在盛平城郊。
距離不遠,沈時釗看長煜孤身一人,和他一同前去處理。
城外慘不忍睹。
戰爭的硝煙沒有蔓延到盛平城內,城內依舊是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但是在城郊,塔芬部隊侵略過的痕跡無處不在。
鮮紅的血染紅了石子路,到處都是殘破的景象。
長煜進了沈府以後,阿婆獨自居住,長煜經常回去看她,給她帶銀子和吃食,阿婆並不老,還很年輕,沒想到忽然撒手離開人世。
阿婆的鄰居看到長煜和沈時釗,悲痛地說:「塔芬的士兵幹的,他們一來就燒殺搶掠,見人便砍,想幹什麽完全取決於心情,老婆子躲在屋裏,還是沒能倖免,我發現她的時候,血已經流幹了。」
長煜的眼淚像決堤水一樣湧出來。
鄰居扭過頭去,沒有人想要麵對這樣的景象,他說:「慘的人太多了,有人一家都被殺了,隻剩一個剛出生的孩子沒人養,塔芬人殘忍暴戾,幹的根本不是人事,他們最喜歡當著死者家人的麵殺人取樂,簡直是魔鬼!有的人倒是留了一條小命,但起早貪黑幹了半輩子攢下的積蓄沒了,什麽都沒了,被一把火燒幹淨了,現在人受不了,天天尋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