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穿到權臣堆裏玩厚黑學 作者:江涵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心裏莫名湧起一絲波瀾,鄒清許聽聞喃喃自語:「想必他當年也是清流。」
「鄒瀚承為人清正,但也正因為他的清正,得罪了不少人,於是在當時的同僚中,有人對他動了心思。」
梁文正說的這些,和鄒清許靠小道消息打聽來的某個版本差不多,隻不過歷史永遠是當權者和勝利者的歷史,書冊中鄒瀚承犯了大罪,隻有當時的百姓知道他是個好官,給他清白。提起鄒瀚承,無人不嘆惋。人死如燈滅,後人的評價或許並不重要,在當下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心中,他丹心青史。
「後來他下獄,他不想受酷刑被審訊,被強製安上莫須有的罪名,遂飲毒酒身亡,家人也被流放,對家為了怕報復,在流放途中派人將所有人處理幹淨,你幸運的逃過一劫。」
鄒清許聽著這個與自己相關的故事,心緩慢而沉重的跳動著。
說到後來,梁文正的聲音開始發抖:「你知道嗎,他下獄後還沒論罪時,不少百姓自發為他做齋戒,祈求上蒼保佑他平安歸來,可惜他以身殉道。」
鄒清許忘了自己是怎麽走回家的,腦海中無數次閃過夢中鮮血淋漓的畫麵,他知道,那不是夢。
鄒清許渾渾噩噩睡了一夜。
有一個問題,他再也不會問了。
這個仇非報不可嗎?
梁文正致仕不久後,朝中清流派徹底倒下,剩下的一些人苟延殘喘,能為他們主持公道的人被公道所累,他們逐漸收斂鋒芒,看上去一派祥和。
鄒清許日常除了去翰林院,就是去泰王府。
他成為泰王的侍讀講官後,雖俸祿多了一點,但是工作壓力實在大,給有可能是未來的儲君講課,他心裏沒底,盡管身上還保留著這副身體原本主人曾經的才情,但鄒清許意識到遠遠不夠。
曾經鄒清許看的書都太精了,專為科舉考試而讀,現在他廣泛涉獵各種書籍,正史野史,通俗讀物全部都看。
鄒清許深知自己現在處境艱難,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大環境不好,四周虎狼環伺,梁文正倒下,泰王羽翼未滿,他沒有大腿抱。
鄒清許看著那張多次被他翻出來的紙,上麵寫著所有曾經迫害過鄒瀚承的官員的名字,七個人中,有兩個人已經受到了懲罰,他們的名字已經被劃去。但在剩下的人裏,他們的名字像山一般壓著鄒清許。鄒清許見識到了謝黨和陸黨的厲害,他們能自如地在朝中運籌帷幄,他們的權術爐火純青,他們不擇手段,他們的利益捆綁根深蒂固,錯亂複雜,他根本沒有一點贏的勝算。
在這種情況下,隻有看點書能讓他內心平靜。
無論在任何朝代,任何時候,書都有安撫人心的作用。
鄒清許閑來無事便去書坊。
這日他又去了盛平的一家書坊,這家書坊裏,儒家經典、應試之書、醫書、文人文集、雜記、占卜書等應有盡有,還能找到不少宮裏沒有的通俗小說,鄒清許接連翻看了幾本後休息眼睛,他無意中朝坊外望去,竟看見某位祖宗在這一帶閑逛。
這位祖宗溫溫潤潤,笑眼盈盈,端方有禮,像竹子一般清直,又像白蓮一般高潔,簡直像一股和煦春風,鄒清許卻感到一股冷風迎麵撲來。
他心想不妙,連忙悄悄往坊外走,趁梁君宗發現他之前,自己先行消失。
可惜他剛想走出書坊,梁君宗已經往這個方向走來了,情急之下他忽然看到了從書櫃另一側走來的另一位祖宗。
今天是個好日子,不想見的人都能見。
鄒清許想都不想,一把拉過沈時釗擋在自己身前。
陽光照進坊裏,一地泛金的流光。
緊窄的裏,鄒清許和沈時釗縮在兩排書架之間,幾乎貼身看著對方。
不等懵逼的沈時釗開口說話,鄒清許將一根食指抵在唇前,輕聲急著說:「幫個忙,我躲個人。」
他故意半蹲了一點,讓自己矮沈時釗一個頭,躲在他胸前。
咚,咚,咚......
鄒清許鬼鬼祟祟,數著沈時釗的心跳聲。
梁君宗在附近閑逛,一步步朝書坊的方向走來,看見沈時釗後停下了步子。
曾經相安無事時,哪怕知道沈時釗是謝止鬆的走狗,梁君宗也對沈時釗有禮相待,如今親身體會過他是非不分,顛倒黑白,索性當沒看見,拐了個彎往回走了。
「他走了。」
沈時釗溫涼的聲音從頭頂傳來。
鄒清許噌的一下站起來,然而二人距離太近,他不好意思想要拉出一點距離,卻弄巧成拙,整個人朝後仰去。
沈時釗眼疾手快去拉他,拽他胳膊施展不開,隻好被迫摟住他的腰,把鄒清許從半空中摟了回來。
胸腔猛地一碰,衣料摩擦間似有火花濺起,紊亂的鼻息交纏,鄒清許終於站穩——小命保住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氣氛有點不對——太曖昧了。
書坊裏擺放著不少書籍,墨香幽幽沁人心脾,四目相對,沈時釗微妙地錯開目光,他後退一步,給鄒清許留出空間整理儀表。沈時釗總是習慣穿深色的衣服,這樣同他的臉色好搭配,他把自己全身上下拾掇的一絲不苟,仿佛隨時都能去麵聖。
鄒清許毛手毛腳地拍了拍自己的衣袍,在微微發熱的空氣中抬頭,他往外看了一眼,完全不見梁君宗的身影,笑著對沈時釗道謝:「多謝沈大人,話說你怎麽知道我在躲梁君宗?」
「鄒瀚承為人清正,但也正因為他的清正,得罪了不少人,於是在當時的同僚中,有人對他動了心思。」
梁文正說的這些,和鄒清許靠小道消息打聽來的某個版本差不多,隻不過歷史永遠是當權者和勝利者的歷史,書冊中鄒瀚承犯了大罪,隻有當時的百姓知道他是個好官,給他清白。提起鄒瀚承,無人不嘆惋。人死如燈滅,後人的評價或許並不重要,在當下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心中,他丹心青史。
「後來他下獄,他不想受酷刑被審訊,被強製安上莫須有的罪名,遂飲毒酒身亡,家人也被流放,對家為了怕報復,在流放途中派人將所有人處理幹淨,你幸運的逃過一劫。」
鄒清許聽著這個與自己相關的故事,心緩慢而沉重的跳動著。
說到後來,梁文正的聲音開始發抖:「你知道嗎,他下獄後還沒論罪時,不少百姓自發為他做齋戒,祈求上蒼保佑他平安歸來,可惜他以身殉道。」
鄒清許忘了自己是怎麽走回家的,腦海中無數次閃過夢中鮮血淋漓的畫麵,他知道,那不是夢。
鄒清許渾渾噩噩睡了一夜。
有一個問題,他再也不會問了。
這個仇非報不可嗎?
梁文正致仕不久後,朝中清流派徹底倒下,剩下的一些人苟延殘喘,能為他們主持公道的人被公道所累,他們逐漸收斂鋒芒,看上去一派祥和。
鄒清許日常除了去翰林院,就是去泰王府。
他成為泰王的侍讀講官後,雖俸祿多了一點,但是工作壓力實在大,給有可能是未來的儲君講課,他心裏沒底,盡管身上還保留著這副身體原本主人曾經的才情,但鄒清許意識到遠遠不夠。
曾經鄒清許看的書都太精了,專為科舉考試而讀,現在他廣泛涉獵各種書籍,正史野史,通俗讀物全部都看。
鄒清許深知自己現在處境艱難,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大環境不好,四周虎狼環伺,梁文正倒下,泰王羽翼未滿,他沒有大腿抱。
鄒清許看著那張多次被他翻出來的紙,上麵寫著所有曾經迫害過鄒瀚承的官員的名字,七個人中,有兩個人已經受到了懲罰,他們的名字已經被劃去。但在剩下的人裏,他們的名字像山一般壓著鄒清許。鄒清許見識到了謝黨和陸黨的厲害,他們能自如地在朝中運籌帷幄,他們的權術爐火純青,他們不擇手段,他們的利益捆綁根深蒂固,錯亂複雜,他根本沒有一點贏的勝算。
在這種情況下,隻有看點書能讓他內心平靜。
無論在任何朝代,任何時候,書都有安撫人心的作用。
鄒清許閑來無事便去書坊。
這日他又去了盛平的一家書坊,這家書坊裏,儒家經典、應試之書、醫書、文人文集、雜記、占卜書等應有盡有,還能找到不少宮裏沒有的通俗小說,鄒清許接連翻看了幾本後休息眼睛,他無意中朝坊外望去,竟看見某位祖宗在這一帶閑逛。
這位祖宗溫溫潤潤,笑眼盈盈,端方有禮,像竹子一般清直,又像白蓮一般高潔,簡直像一股和煦春風,鄒清許卻感到一股冷風迎麵撲來。
他心想不妙,連忙悄悄往坊外走,趁梁君宗發現他之前,自己先行消失。
可惜他剛想走出書坊,梁君宗已經往這個方向走來了,情急之下他忽然看到了從書櫃另一側走來的另一位祖宗。
今天是個好日子,不想見的人都能見。
鄒清許想都不想,一把拉過沈時釗擋在自己身前。
陽光照進坊裏,一地泛金的流光。
緊窄的裏,鄒清許和沈時釗縮在兩排書架之間,幾乎貼身看著對方。
不等懵逼的沈時釗開口說話,鄒清許將一根食指抵在唇前,輕聲急著說:「幫個忙,我躲個人。」
他故意半蹲了一點,讓自己矮沈時釗一個頭,躲在他胸前。
咚,咚,咚......
鄒清許鬼鬼祟祟,數著沈時釗的心跳聲。
梁君宗在附近閑逛,一步步朝書坊的方向走來,看見沈時釗後停下了步子。
曾經相安無事時,哪怕知道沈時釗是謝止鬆的走狗,梁君宗也對沈時釗有禮相待,如今親身體會過他是非不分,顛倒黑白,索性當沒看見,拐了個彎往回走了。
「他走了。」
沈時釗溫涼的聲音從頭頂傳來。
鄒清許噌的一下站起來,然而二人距離太近,他不好意思想要拉出一點距離,卻弄巧成拙,整個人朝後仰去。
沈時釗眼疾手快去拉他,拽他胳膊施展不開,隻好被迫摟住他的腰,把鄒清許從半空中摟了回來。
胸腔猛地一碰,衣料摩擦間似有火花濺起,紊亂的鼻息交纏,鄒清許終於站穩——小命保住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氣氛有點不對——太曖昧了。
書坊裏擺放著不少書籍,墨香幽幽沁人心脾,四目相對,沈時釗微妙地錯開目光,他後退一步,給鄒清許留出空間整理儀表。沈時釗總是習慣穿深色的衣服,這樣同他的臉色好搭配,他把自己全身上下拾掇的一絲不苟,仿佛隨時都能去麵聖。
鄒清許毛手毛腳地拍了拍自己的衣袍,在微微發熱的空氣中抬頭,他往外看了一眼,完全不見梁君宗的身影,笑著對沈時釗道謝:「多謝沈大人,話說你怎麽知道我在躲梁君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