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跑了大老遠去散裝酒鋪子問「你這兒的酒最高65度嗎?還有沒有更高的?」,老闆說「我隻有最高65的,再高你得上藥店,他們的酒精純。」
他去藥店問「你這兒的酒精純嗎?」,老闆年後第一天開門做生意,臊眉耷眼沒睡醒的樣子:「不純啊,最高75%,純酒精你得去賣化學品的地兒,他們有賣什麽……呃、分析純、優級純,是叫這個吧……嘶,叫什麽純來著?」老闆自己個兒嘀咕開了。
許遠又問哪兒賣化學品,老闆想了想說:「我們鎮上可能沒有化學品專賣店,不過,紅十字會哪兒也許有。」
紅十字會是鎮上唯一的正規衛生所,許遠撒腿跑了二十分鍾才跑到紅會門口,裏麵隻有一個值班醫生一個值班護士,許遠徑直進辦公室問:「請問有純酒精嗎?」這回總算有了,醫生是個老頭,正端著碗吃湯圓,看見衝進來一個滿頭大汗紅光滿麵的男娃子,笑嗬嗬地點點頭。
許遠抹了一把汗:「我買點。」
老頭說:「我有95%的,還有99%的,用來給器械消毒的,小小夥兒,你是不是搞錯了,皮膚消毒用75%的,上藥店買去吧!」
許遠琢磨了一下,遲疑著問:「99%、95%都不是純酒精吧,沒有100%的嗎?」
「理論上來講是沒有的。」
許遠隻好將就:「那打二兩99%的。」
老頭哈哈大笑:「小小夥兒,你來我這兒打酒呢,沒有,不賣!不能賣!」
許遠皺了眉頭,但見老頭態度很堅決,便沒說什麽,轉身走了。
當然沒走遠,就躲在紅會門口偷偷監視老頭,等老頭吃完了湯圓去上廁所,他火速衝進辦公室。辦公桌旁有個木架子,木架子上正擺著一隻白色搪瓷方盤,裏麵用液體泡著幾把鋒利的剪刀。
許遠腦子轉得快,剛才老頭說高度酒精是用來泡器械的,他就推測這盤子裏的應該就是高度酒精。湊近一聞果然。他快速掏出一隻空飲料瓶,瓶口對準盤子一角,一傾盤子,裏麵的液體大半都進了瓶裏。
老醫生上完廁所回來,正好看見許遠往外沖的背影,「哎!哎!臭小子你拿了什麽!回來!」
許遠一路飛奔回了瓦房,停在鬱風麵前大口喘氣:「芋頭,你有救了!」
(聽到這裏,我哈哈大笑,連連讚嘆小遠真的好可愛。說這件事時,鬱風嘴角一直帶著微笑,聞言立即贊同:「非常可愛。」
「可是我一開始以為他是憂鬱少年來著。」
「有時候他也挺憂鬱的,可是他天性達觀。」
我點頭:「感覺到了。後來呢?你們真的根據盜版中醫書治療了嗎?」
「嗯,他幹的好事,我背上還有疤痕。」鬱風懶洋洋地抱怨。
我不厚道地笑起來。
「背上著火的時候,我們都傻眼了。」
「然後呢?」
「他撲上來了。」
「哇,好感人。」
「感人不了一點,重死了。明明我自己打個滾就行了,結果他一撲上來,我動不了還喘不上氣。那傢夥簡直沒有常識。」
「我嗑了,不管怎麽說。」
他低頭看吧檯下麵我的膝蓋:「磕哪兒了?」
「你別管,繼續說,後來你的凍瘡怎麽樣了?」
鬱風看了眼自己的手,說:「隻要有常識,就知道凍傷不能接近熱源,不過我們當時都沒有這種常識。」
我順著他的目光看向他的手背,注意到上麵有一些不平整的皮膚,手指關節也有多處變形,我安慰他:「這個,也沒有很『常識』。南方人也許很多都不知道。」
鬱風默默喝起酒,我也經由凍瘡事件想到了一些其他。
家庭對於下一代而言,除了提供吃穿、關懷和庇護,還是一個傳授經驗的學堂,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年人畢竟有積攢了一輩子的人生體驗,在過去算是家庭的「智庫」。現代網際網路如此發達,看起來老人的經驗已經變得可有可無,甚至是窠臼藩籬,往往引得年輕人鄙夷。
不過我總覺得還是有哪裏不太一樣。
例如前些天,我一時興起想學做油渣子雞蛋韭菜餡的餡兒餅吃,家裏沒有油渣子,我火急火燎買了一塊豬板油回家,從煉油渣子做起,可是不知哪裏沒對,全炸糊了,豬油也沒出多少。我媽回來看見焦黑幹癟的油渣子,說了一句:熬油熬油,熬的是水。熬油要往裏添水。
我覺得這完全不符合常識,都知道水油是不相容的,怎麽還往裏加水呢?
她叫我讓開,親自演示。我才明白,熬豬油真的要放大量的水進去,油才清亮、油渣才不苦,把水熬幹,得到的就是豬油,所以熬油就是熬水。
還有一次,我在自己的房子裏澆花,爸爸在一旁觀看,我爸的花草養得不錯,我總養死,他看了一會兒說:「見幹見濕、澆就澆透。」他說盆裏要幹透了才澆水,澆一次就要完全澆透,盆底下要能流出水來才算澆透,不是我這種溫吞的澆法。
這樣的經驗,我想我認真上網搜索一定都能找到,但有時候我比較想當然,發現不了問題。還有一些完全是針對我個人情況的經驗,也許必須要由長期關心觀察我個性的人才能給予。
我想到這些,但並非離題萬裏。凍瘡是件小事,像鬱風說的——是常識,可是如果沒有人真的關心他們,又能從哪裏得到這些「常識」呢。對芋頭和小遠來說,常識就是——「冷」需要用「熱」來化解,沒毛病。
他去藥店問「你這兒的酒精純嗎?」,老闆年後第一天開門做生意,臊眉耷眼沒睡醒的樣子:「不純啊,最高75%,純酒精你得去賣化學品的地兒,他們有賣什麽……呃、分析純、優級純,是叫這個吧……嘶,叫什麽純來著?」老闆自己個兒嘀咕開了。
許遠又問哪兒賣化學品,老闆想了想說:「我們鎮上可能沒有化學品專賣店,不過,紅十字會哪兒也許有。」
紅十字會是鎮上唯一的正規衛生所,許遠撒腿跑了二十分鍾才跑到紅會門口,裏麵隻有一個值班醫生一個值班護士,許遠徑直進辦公室問:「請問有純酒精嗎?」這回總算有了,醫生是個老頭,正端著碗吃湯圓,看見衝進來一個滿頭大汗紅光滿麵的男娃子,笑嗬嗬地點點頭。
許遠抹了一把汗:「我買點。」
老頭說:「我有95%的,還有99%的,用來給器械消毒的,小小夥兒,你是不是搞錯了,皮膚消毒用75%的,上藥店買去吧!」
許遠琢磨了一下,遲疑著問:「99%、95%都不是純酒精吧,沒有100%的嗎?」
「理論上來講是沒有的。」
許遠隻好將就:「那打二兩99%的。」
老頭哈哈大笑:「小小夥兒,你來我這兒打酒呢,沒有,不賣!不能賣!」
許遠皺了眉頭,但見老頭態度很堅決,便沒說什麽,轉身走了。
當然沒走遠,就躲在紅會門口偷偷監視老頭,等老頭吃完了湯圓去上廁所,他火速衝進辦公室。辦公桌旁有個木架子,木架子上正擺著一隻白色搪瓷方盤,裏麵用液體泡著幾把鋒利的剪刀。
許遠腦子轉得快,剛才老頭說高度酒精是用來泡器械的,他就推測這盤子裏的應該就是高度酒精。湊近一聞果然。他快速掏出一隻空飲料瓶,瓶口對準盤子一角,一傾盤子,裏麵的液體大半都進了瓶裏。
老醫生上完廁所回來,正好看見許遠往外沖的背影,「哎!哎!臭小子你拿了什麽!回來!」
許遠一路飛奔回了瓦房,停在鬱風麵前大口喘氣:「芋頭,你有救了!」
(聽到這裏,我哈哈大笑,連連讚嘆小遠真的好可愛。說這件事時,鬱風嘴角一直帶著微笑,聞言立即贊同:「非常可愛。」
「可是我一開始以為他是憂鬱少年來著。」
「有時候他也挺憂鬱的,可是他天性達觀。」
我點頭:「感覺到了。後來呢?你們真的根據盜版中醫書治療了嗎?」
「嗯,他幹的好事,我背上還有疤痕。」鬱風懶洋洋地抱怨。
我不厚道地笑起來。
「背上著火的時候,我們都傻眼了。」
「然後呢?」
「他撲上來了。」
「哇,好感人。」
「感人不了一點,重死了。明明我自己打個滾就行了,結果他一撲上來,我動不了還喘不上氣。那傢夥簡直沒有常識。」
「我嗑了,不管怎麽說。」
他低頭看吧檯下麵我的膝蓋:「磕哪兒了?」
「你別管,繼續說,後來你的凍瘡怎麽樣了?」
鬱風看了眼自己的手,說:「隻要有常識,就知道凍傷不能接近熱源,不過我們當時都沒有這種常識。」
我順著他的目光看向他的手背,注意到上麵有一些不平整的皮膚,手指關節也有多處變形,我安慰他:「這個,也沒有很『常識』。南方人也許很多都不知道。」
鬱風默默喝起酒,我也經由凍瘡事件想到了一些其他。
家庭對於下一代而言,除了提供吃穿、關懷和庇護,還是一個傳授經驗的學堂,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年人畢竟有積攢了一輩子的人生體驗,在過去算是家庭的「智庫」。現代網際網路如此發達,看起來老人的經驗已經變得可有可無,甚至是窠臼藩籬,往往引得年輕人鄙夷。
不過我總覺得還是有哪裏不太一樣。
例如前些天,我一時興起想學做油渣子雞蛋韭菜餡的餡兒餅吃,家裏沒有油渣子,我火急火燎買了一塊豬板油回家,從煉油渣子做起,可是不知哪裏沒對,全炸糊了,豬油也沒出多少。我媽回來看見焦黑幹癟的油渣子,說了一句:熬油熬油,熬的是水。熬油要往裏添水。
我覺得這完全不符合常識,都知道水油是不相容的,怎麽還往裏加水呢?
她叫我讓開,親自演示。我才明白,熬豬油真的要放大量的水進去,油才清亮、油渣才不苦,把水熬幹,得到的就是豬油,所以熬油就是熬水。
還有一次,我在自己的房子裏澆花,爸爸在一旁觀看,我爸的花草養得不錯,我總養死,他看了一會兒說:「見幹見濕、澆就澆透。」他說盆裏要幹透了才澆水,澆一次就要完全澆透,盆底下要能流出水來才算澆透,不是我這種溫吞的澆法。
這樣的經驗,我想我認真上網搜索一定都能找到,但有時候我比較想當然,發現不了問題。還有一些完全是針對我個人情況的經驗,也許必須要由長期關心觀察我個性的人才能給予。
我想到這些,但並非離題萬裏。凍瘡是件小事,像鬱風說的——是常識,可是如果沒有人真的關心他們,又能從哪裏得到這些「常識」呢。對芋頭和小遠來說,常識就是——「冷」需要用「熱」來化解,沒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