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塊血跡的形狀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曾經有個傷員一動不動地躺在那兒一段時間,血順著他的身體流下,形成了形狀較為規則的橢圓形血泊,而傷者又在血液半凝不凝的時候被人拉拽過,留下了一條大約十厘米的彗尾狀拖痕。
根據dna檢查的結果,包括最大的血泊在內,桌子周邊的血跡大部分是包雁祥的,還有少量屬於他的族叔包玨。
而幾個匪徒也作證,他們衝進書房時,確實看到包雁祥就躺在書桌旁邊,肚子上、大腿上都有明顯的血跡。
後來因為包雁祥太靠近桌子不好搬動,他們也確實把人給往外拖了一小段距離,才抬上了帆布巾運到了外麵。
第237章 8.after life-23
作為本案的兇器,軍刺上沾滿鮮血。
法醫們對刀刃上的血痕做了dna分析,從中檢出了三種血跡,分別屬於現場的兩名死者和一名嫌疑犯。
同時,他們也在刀把的位置發現了屬於包雁祥和包玨的新鮮指紋。
根據法醫們分離出來的指紋層次可知,包雁祥的指紋在最下方,其上覆蓋著包玨的指紋,隨後最上層的又變成了包雁祥的。
如果僅從指紋的層次來分析,確實符合少年一怒之下拔刀傷人,後被包玨搶刀反刺,包雁祥受傷後再奪回刀子,最終反殺成功的推理。
然而,柳弈卻將相片放大,讓大家觀察刀刃上的血跡走向。
江曉原同學經過兩年的鍛鍊後,拿鏡頭的手已經十分穩定,拍出來的照片還原、清晰又對比鮮明,經常被柳弈稱讚是可以選入圖譜的質量。
這次他在自家老闆被綁票的情況下被馮鈴帶著出了現場,雖然心裏惦記著柳弈的安危,但拍出來的照片依然保持了平日的水準,沒有半分發揮失常。
所以此時當柳弈將照片放大以後,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被高清鏡頭記錄下來的刀刃上的血痕細節。
軍刺刺入軟組織後又抽出,鮮血積聚在v字型的血槽裏,又順著花紋往下流淌,等幹透後,就形成了雖不明顯、但隻要放大到一定程度就能看出來的平行排列了花紋。
“……確實有點兒奇怪啊。”
作為一個從業年限比柳弈還要長的法醫,馮鈴很快注意到了不對勁的地方,“這些紋路,是不是有些太整齊了?”
“沒錯!”
柳弈朝著馮鈴點了點頭,“我想說的就是這個。”
血液是一種粘性很高的液體,流動時的阻力相當大,速度也要比清水慢得多。
此時,經過放大後的刀刃血槽裏的血痕,整齊地朝著一個方向流動,形成了一條條彼此平行的短線,每一條的角度都幾乎與刀刃的長軸垂直。
“換而言之,這把刀子曾經這樣……”
柳弈隨手從桌上的筆筒裏抽了一把二十厘米長的直尺,握在手裏假裝就是那把軍刺,然後擺出了個“尖端”筆直地指向自己正前方的角度。
確定大家都看懂了以後,他又補充道:
“而且保持這個角度的時間還不短,起碼要讓凹槽裏的血呈半凝固狀態,就算改變角度也不會再往其他方向流為止。”
江曉原倒抽了一口氣,“確實不對勁啊!”
小江同學設身處地想了想,假如他是那個少年兇手,不管是抽軍刺紮死車榮華,還是揮著兇器追殺包玨,都不可能跟裝了穩定器似的,一直讓自己的手部保持角度不變的。
其他法醫也紛紛點頭,感覺這血痕確實有些可疑,
“沒錯,同樣的疑點,在兩名死者的遺體上也存在。”
柳弈取下投影儀上的兇器照片,換了一張a4紙。
紙上有一上一下印有三個人體輪廓,上麵兩個是人體的冠狀麵觀,一個正麵、一個背麵;下麵的則是矢狀麵觀,看著就像是個躺平的側影。
這些人體上都有紅筆留下的點或線,代表了法醫們在屍檢時發現的死者的傷口。
冠狀麵能直觀地反應傷口的數量和在身體上的具體位置,矢狀麵觀則能看出傷口到底有多深,又是以什麽角度刺入人體的。
“大家注意看車榮華身上的傷口位置。”
柳弈晃了一下手裏的雷射筆,“他身上一共中了三刀,都是從正麵刺入的,兩刀在胸口,一刀在上腹。”
他頓了頓,說出了問題的關鍵:“這三道傷口的角度幾乎完全平行,深度也差不多。”
眾人:“……”
一看大家的表情,柳弈就知道他們肯定聽明白了。
柳弈又換上了包玨的傷口示意圖。
包家的這位族叔和他的老闆一樣,同樣是正麵身中三刀,不過這次兩刀比較淺,一刀則比較深,但這三刀依然近乎平行,甚至連角度都跟車榮華的一模一樣。
——這可就實在有點離譜了!
車榮華和包玨又不是練功房裏無知無覺的沙包,有人要拿刀子紮他們呢,怎麽可能不動不跑不掙紮?
法研所的法醫們除了接待死者之外,還有給活人驗傷的工作,是以這裏有一個算一個,平常沒少見打架鬥毆的傷者,真是千奇百怪傷到哪裏的都有。
畢竟人在掙紮、扭打的混亂中動作幅度會非常大,就算是長期接受格鬥訓練的專業人士也不能保證一定就能指哪打哪。
根據dna檢查的結果,包括最大的血泊在內,桌子周邊的血跡大部分是包雁祥的,還有少量屬於他的族叔包玨。
而幾個匪徒也作證,他們衝進書房時,確實看到包雁祥就躺在書桌旁邊,肚子上、大腿上都有明顯的血跡。
後來因為包雁祥太靠近桌子不好搬動,他們也確實把人給往外拖了一小段距離,才抬上了帆布巾運到了外麵。
第237章 8.after life-23
作為本案的兇器,軍刺上沾滿鮮血。
法醫們對刀刃上的血痕做了dna分析,從中檢出了三種血跡,分別屬於現場的兩名死者和一名嫌疑犯。
同時,他們也在刀把的位置發現了屬於包雁祥和包玨的新鮮指紋。
根據法醫們分離出來的指紋層次可知,包雁祥的指紋在最下方,其上覆蓋著包玨的指紋,隨後最上層的又變成了包雁祥的。
如果僅從指紋的層次來分析,確實符合少年一怒之下拔刀傷人,後被包玨搶刀反刺,包雁祥受傷後再奪回刀子,最終反殺成功的推理。
然而,柳弈卻將相片放大,讓大家觀察刀刃上的血跡走向。
江曉原同學經過兩年的鍛鍊後,拿鏡頭的手已經十分穩定,拍出來的照片還原、清晰又對比鮮明,經常被柳弈稱讚是可以選入圖譜的質量。
這次他在自家老闆被綁票的情況下被馮鈴帶著出了現場,雖然心裏惦記著柳弈的安危,但拍出來的照片依然保持了平日的水準,沒有半分發揮失常。
所以此時當柳弈將照片放大以後,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被高清鏡頭記錄下來的刀刃上的血痕細節。
軍刺刺入軟組織後又抽出,鮮血積聚在v字型的血槽裏,又順著花紋往下流淌,等幹透後,就形成了雖不明顯、但隻要放大到一定程度就能看出來的平行排列了花紋。
“……確實有點兒奇怪啊。”
作為一個從業年限比柳弈還要長的法醫,馮鈴很快注意到了不對勁的地方,“這些紋路,是不是有些太整齊了?”
“沒錯!”
柳弈朝著馮鈴點了點頭,“我想說的就是這個。”
血液是一種粘性很高的液體,流動時的阻力相當大,速度也要比清水慢得多。
此時,經過放大後的刀刃血槽裏的血痕,整齊地朝著一個方向流動,形成了一條條彼此平行的短線,每一條的角度都幾乎與刀刃的長軸垂直。
“換而言之,這把刀子曾經這樣……”
柳弈隨手從桌上的筆筒裏抽了一把二十厘米長的直尺,握在手裏假裝就是那把軍刺,然後擺出了個“尖端”筆直地指向自己正前方的角度。
確定大家都看懂了以後,他又補充道:
“而且保持這個角度的時間還不短,起碼要讓凹槽裏的血呈半凝固狀態,就算改變角度也不會再往其他方向流為止。”
江曉原倒抽了一口氣,“確實不對勁啊!”
小江同學設身處地想了想,假如他是那個少年兇手,不管是抽軍刺紮死車榮華,還是揮著兇器追殺包玨,都不可能跟裝了穩定器似的,一直讓自己的手部保持角度不變的。
其他法醫也紛紛點頭,感覺這血痕確實有些可疑,
“沒錯,同樣的疑點,在兩名死者的遺體上也存在。”
柳弈取下投影儀上的兇器照片,換了一張a4紙。
紙上有一上一下印有三個人體輪廓,上麵兩個是人體的冠狀麵觀,一個正麵、一個背麵;下麵的則是矢狀麵觀,看著就像是個躺平的側影。
這些人體上都有紅筆留下的點或線,代表了法醫們在屍檢時發現的死者的傷口。
冠狀麵能直觀地反應傷口的數量和在身體上的具體位置,矢狀麵觀則能看出傷口到底有多深,又是以什麽角度刺入人體的。
“大家注意看車榮華身上的傷口位置。”
柳弈晃了一下手裏的雷射筆,“他身上一共中了三刀,都是從正麵刺入的,兩刀在胸口,一刀在上腹。”
他頓了頓,說出了問題的關鍵:“這三道傷口的角度幾乎完全平行,深度也差不多。”
眾人:“……”
一看大家的表情,柳弈就知道他們肯定聽明白了。
柳弈又換上了包玨的傷口示意圖。
包家的這位族叔和他的老闆一樣,同樣是正麵身中三刀,不過這次兩刀比較淺,一刀則比較深,但這三刀依然近乎平行,甚至連角度都跟車榮華的一模一樣。
——這可就實在有點離譜了!
車榮華和包玨又不是練功房裏無知無覺的沙包,有人要拿刀子紮他們呢,怎麽可能不動不跑不掙紮?
法研所的法醫們除了接待死者之外,還有給活人驗傷的工作,是以這裏有一個算一個,平常沒少見打架鬥毆的傷者,真是千奇百怪傷到哪裏的都有。
畢竟人在掙紮、扭打的混亂中動作幅度會非常大,就算是長期接受格鬥訓練的專業人士也不能保證一定就能指哪打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