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小戚警官難得過分細緻的慢動作,一開始塗的膏藥在二十七八度的室溫裏也已經晾幹了,柳弈爬起來,直接套上了家居服,然後和戚山雨並排坐在沙發上,開始吃今晚的宵夜。
“對了柳哥,你是怎麽發現詹慕閑就是我們一直在找的那個連環殺人犯的?”
兩人從中午折騰到現在,雖然簡單交換過信息,但還當真沒空仔細聊過案情。
此時終於能坐下來,不受幹擾地好好說會兒話,一幹起正事來腦子裏就沒有“風情”一詞的小戚警官最想問的果然是這個。
“其實我一開始也不太敢肯定。”
柳弈簡單說了自己陪俞遠光去了杏滘村,然後被詹慕閑請到了他的辦公室的“前情”,接著說道:
“接著我看到他桌上有一包開了封的軟中華,而且日曆上有他手寫的日程,字跡很潦草,看著眼生得很,但那個‘7’字,卻跟那些信封上的一模一樣。”
柳弈說著,從自己的杯子裏倒出一點白開水,用食指沾了水漬,在桌上寫了個“7”字,隨後在那一豎上加了一條小橫槓。
早年各種印刷品尚且不普及的時候,絕大部分文書都是要靠手寫的,在一些尤其需要嚴謹的、一旦錯了一點兒搞不好就要出大問題的崗位,比如建築、製造、財務、醫療等行業,為了準確區分“1”和“7”這兩個手寫體容易混淆的數字,通常會要求書寫者在“7”的腰部加一根小橫槓。
老一輩的工人和學者,很多人就算到了現在仍然保持著這個十分具有時代氣息的寫法。
詹慕閑算是“老一輩”的尾巴,會保留這個習慣並不奇怪。
隻是柳弈實在看那幾個信封看過太多次了,信封上那個“7”字的寫法已然牢牢地印在了他的腦海裏。
是以當他在詹慕閑的日曆上看到不管是橫與豎的長度比例,二者形成的夾角,還是小橫槓的位置與角度都與信封上的“7”字極其相似的數字時,幾乎立刻就懷疑上了此人正是他們苦苦追尋的嫌疑犯了。
而當你有了某個具體的懷疑對象時,先前想不通的許多疑點,也會因為兇手的具體身份迎刃而解。
“當時我滿腦子都是‘如果是詹慕閑的話,一切就合理了’。”
柳弈一邊說著一邊用筷子戳開溏心蛋,將半凝固的蛋黃與麵條混合在一起,挑起一箸麵送入口中。
戚山雨卻停下了筷子,仔細思考了起來。
“……原來如此。”
半晌後,他慢慢地點了點頭,“確實……如果是他的話,那就合理了。”
###
“詹慕閑是199*年九月到杏滘村工作的,也就是在第一個案子——張曉娟和她的男朋友黃鵬被燒死在家中的慘案發生的十一個月以前。”
鎖定了嫌疑人之後,市局的專案組效率很高,服藥自殺的詹慕閑人還沒送到醫院,他的背景調查以及詳細的檔案履歷就已經上傳到工作群裏了。
“詹慕閑他有個哥哥,叫詹尚德。”
戚山雨告訴柳弈:“詹尚德比他大兩歲,名校本科畢業,在j省c市的某個中學當理科老師,聽說在學校挺有人緣的,口碑也不錯。隻是他在工作第二年就在自己的宿舍裏上吊自殺了,沒有留下遺書,親戚朋友也說不出他為什麽忽然就想不開了。”
“原來如此……”
柳弈想起詹慕閑在獸醫站裏對自己說過的那些話,“看來是那個詹尚德跟當時在杏滘村學習工作的王樂娟交上了筆友,並因此談上了戀愛……才引發了後續那麽多事情。”
至於詹尚德和王樂娟是如何隔著半個華國成為筆友的,時隔多年,已經很難找出答案了。
隻是年輕人永遠不缺乏交際的熱情。
就像現在註冊個約會軟體就能與陌生人邂逅一樣,當年也有許多雜誌報刊會有專門的交友欄目,讓有心人在上麵刊登自己的交友條件和聯繫地址,以此為媒,結識來自五湖四海的誌同道合者。
或許,詹尚德和王樂娟就是憑此結緣的一對。
然而這段孽緣卻不僅釀成了一係列的連環殺人案,還在多年之後要了王樂娟和她姨甥女杜鵑的性命。
“詹慕閑說過,他哥跟他一樣,‘心裏住著一頭野獸’。”
柳弈慢慢地吃著宵夜,腦中細細回憶十幾個小時前與詹慕閑對峙時聽到的種種,“所以應該是詹尚德跟王樂娟談戀愛後,沒忍住在信件裏表露了自己殺戮或是犯罪的欲望,把女方嚇壞了,提出要跟他分手……”
他歪了歪頭,“這會不會就是詹尚德上吊自殺的理由?”
戚山雨同意他的推理:“我想應該就是這樣了。”
接下來的事實就很好猜了。
詹慕閑覺得他哥的死完全是王樂娟的錯,打定主意要殺人復仇。
於是循著女方的通訊地址摸到了杏滘村,並以“獸醫”的身份在這裏工作。
然而就像現在大家上網衝浪都要起個網名一樣,王樂娟與詹尚德通信時八成也用了筆名或是暱稱,詹慕閑隻知道對方的名字裏有一個“娟”字,隻能在村子裏一一排查符合這個條件的年輕女孩兒。
“對了柳哥,你是怎麽發現詹慕閑就是我們一直在找的那個連環殺人犯的?”
兩人從中午折騰到現在,雖然簡單交換過信息,但還當真沒空仔細聊過案情。
此時終於能坐下來,不受幹擾地好好說會兒話,一幹起正事來腦子裏就沒有“風情”一詞的小戚警官最想問的果然是這個。
“其實我一開始也不太敢肯定。”
柳弈簡單說了自己陪俞遠光去了杏滘村,然後被詹慕閑請到了他的辦公室的“前情”,接著說道:
“接著我看到他桌上有一包開了封的軟中華,而且日曆上有他手寫的日程,字跡很潦草,看著眼生得很,但那個‘7’字,卻跟那些信封上的一模一樣。”
柳弈說著,從自己的杯子裏倒出一點白開水,用食指沾了水漬,在桌上寫了個“7”字,隨後在那一豎上加了一條小橫槓。
早年各種印刷品尚且不普及的時候,絕大部分文書都是要靠手寫的,在一些尤其需要嚴謹的、一旦錯了一點兒搞不好就要出大問題的崗位,比如建築、製造、財務、醫療等行業,為了準確區分“1”和“7”這兩個手寫體容易混淆的數字,通常會要求書寫者在“7”的腰部加一根小橫槓。
老一輩的工人和學者,很多人就算到了現在仍然保持著這個十分具有時代氣息的寫法。
詹慕閑算是“老一輩”的尾巴,會保留這個習慣並不奇怪。
隻是柳弈實在看那幾個信封看過太多次了,信封上那個“7”字的寫法已然牢牢地印在了他的腦海裏。
是以當他在詹慕閑的日曆上看到不管是橫與豎的長度比例,二者形成的夾角,還是小橫槓的位置與角度都與信封上的“7”字極其相似的數字時,幾乎立刻就懷疑上了此人正是他們苦苦追尋的嫌疑犯了。
而當你有了某個具體的懷疑對象時,先前想不通的許多疑點,也會因為兇手的具體身份迎刃而解。
“當時我滿腦子都是‘如果是詹慕閑的話,一切就合理了’。”
柳弈一邊說著一邊用筷子戳開溏心蛋,將半凝固的蛋黃與麵條混合在一起,挑起一箸麵送入口中。
戚山雨卻停下了筷子,仔細思考了起來。
“……原來如此。”
半晌後,他慢慢地點了點頭,“確實……如果是他的話,那就合理了。”
###
“詹慕閑是199*年九月到杏滘村工作的,也就是在第一個案子——張曉娟和她的男朋友黃鵬被燒死在家中的慘案發生的十一個月以前。”
鎖定了嫌疑人之後,市局的專案組效率很高,服藥自殺的詹慕閑人還沒送到醫院,他的背景調查以及詳細的檔案履歷就已經上傳到工作群裏了。
“詹慕閑他有個哥哥,叫詹尚德。”
戚山雨告訴柳弈:“詹尚德比他大兩歲,名校本科畢業,在j省c市的某個中學當理科老師,聽說在學校挺有人緣的,口碑也不錯。隻是他在工作第二年就在自己的宿舍裏上吊自殺了,沒有留下遺書,親戚朋友也說不出他為什麽忽然就想不開了。”
“原來如此……”
柳弈想起詹慕閑在獸醫站裏對自己說過的那些話,“看來是那個詹尚德跟當時在杏滘村學習工作的王樂娟交上了筆友,並因此談上了戀愛……才引發了後續那麽多事情。”
至於詹尚德和王樂娟是如何隔著半個華國成為筆友的,時隔多年,已經很難找出答案了。
隻是年輕人永遠不缺乏交際的熱情。
就像現在註冊個約會軟體就能與陌生人邂逅一樣,當年也有許多雜誌報刊會有專門的交友欄目,讓有心人在上麵刊登自己的交友條件和聯繫地址,以此為媒,結識來自五湖四海的誌同道合者。
或許,詹尚德和王樂娟就是憑此結緣的一對。
然而這段孽緣卻不僅釀成了一係列的連環殺人案,還在多年之後要了王樂娟和她姨甥女杜鵑的性命。
“詹慕閑說過,他哥跟他一樣,‘心裏住著一頭野獸’。”
柳弈慢慢地吃著宵夜,腦中細細回憶十幾個小時前與詹慕閑對峙時聽到的種種,“所以應該是詹尚德跟王樂娟談戀愛後,沒忍住在信件裏表露了自己殺戮或是犯罪的欲望,把女方嚇壞了,提出要跟他分手……”
他歪了歪頭,“這會不會就是詹尚德上吊自殺的理由?”
戚山雨同意他的推理:“我想應該就是這樣了。”
接下來的事實就很好猜了。
詹慕閑覺得他哥的死完全是王樂娟的錯,打定主意要殺人復仇。
於是循著女方的通訊地址摸到了杏滘村,並以“獸醫”的身份在這裏工作。
然而就像現在大家上網衝浪都要起個網名一樣,王樂娟與詹尚德通信時八成也用了筆名或是暱稱,詹慕閑隻知道對方的名字裏有一個“娟”字,隻能在村子裏一一排查符合這個條件的年輕女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