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節假日,基本上沒什麽人上班,停車場裏除了柳弈他們這一輛車之外,還有一輛髒兮兮的農用皮卡,上麵印著“杏滘村農業示範基地”的字樣和logo。
“哎呦。”
柳弈下車時,正好看到郝駿捷盯著停在角落裏的那輛破皮卡,神色輕鬆中透著喜悅,“原來老詹也在啊,那可太好了!”
柳主任不動聲色地瞥了郝先生一眼。
所謂一物降一物,看樣子這位兄台對俞編劇一點兒辦法都沒有,偏又還指著能蹭別人的東風往娛樂圈裏湊湊,半點都不願意得罪人,已經迫不及待想找人甩鍋了。
果然,下一秒,柳弈就聽到郝駿捷說:“你們說想租場地那事,平常都是老詹他在管的,我看他車在這裏,八成人也過來了,要不然我帶你們去找他問問?”
“好啊。”
聽說要找詹慕閑,俞遠光答得飛快。
在他看來,詹慕閑是他爸的老同事,兩人從前關係很好,平常也對他多有照顧,比起一直推脫說“安全問題”跟個複讀機一樣的郝駿捷,俞遠光覺得老詹必定要更好溝通。
看幾人同意,郝駿捷果然就領著他們往辦公樓走去,一邊走還一邊絮絮叨叨道:
“老詹啊,工作態度真是沒得說的!這些年我們村農業發展得那麽好,他的貢獻可大了!”
說到這裏,郝駿捷回頭朝三人比了個大拇指。
然後如同所有的誇獎套路最後都難免拐到個人生活上去,仿佛隻有這樣才能襯托某人的無私奉獻一樣,郝駿捷接著絮叨了下去:
“嗨呀,他就是工作太拚了,這麽多年了連個對象都沒有!他總說反正家裏也沒別人,逢年過節的也不休息,這不,今天也回來加班了……還是沒有加班費的那種!”
郝駿捷的話倒是讓柳弈頗覺意外。
畢竟詹慕閑一個六零後,在那代人看來結婚生子、成家立業才是正常的人生軌跡,那時候的年輕人,不管是固有觀念的驅使、還是社會壓力的逼迫,幾乎人人都會選擇走這條“理所當然”的道路。
而且詹慕閑算不得大富大貴,起碼也夠得上“不錯”的標準——工作穩定、收入小康,人也長得周正,就算上了年紀也還能算得上端端正正、體體麵麵,地中海啤酒肚這些毀顏值的因素也並未在他身上出現,怎麽著也不該無人問津才對。
於是柳弈難得好奇八卦了一句:“老詹沒有成家嗎?”
“對啊!”
大約小地方的機關單位風氣就是如此。
人人都覺得這些都是公開的秘密,根本與所謂的“私隱”無涉,談論起來自然也毫無壓力。郝駿捷順著柳弈的問題就說了下去:
“老詹他不是本地人,看身份證號老家好像是h省那邊的,父母早就不在了,老家好像也沒別的近親了。在咱們這村子幹了得有二三十年了吧,也沒見他回過鄉什麽的,也算是在這裏紮根了。”
他頓了頓,稍有些浮誇地嘆了一口氣,“不過可能到底是心態不一樣吧,他孑然一身慣了,也沒人能催得動他結婚啥的,就一直單著了!”
###
說話間,郝駿捷已經領著三人穿過一樓走廊,來到盡頭一扇木門前。
他抬手敲了兩下,門內傳來了詹慕閑的聲音:“誰啊?”
“是我,阿郝啊!”
郝駿捷一聽人果然在辦公室裏,頓時提高了音量:“俞編劇和他兩個朋友來了,想跟你說說租用我們那山坡拍戲的事呢!”
幾乎一秒都不耽擱的,郝駿捷便當著客人們的麵將燙手山芋給甩了出去。
門開了,詹慕閑招呼幾人進屋。
他的辦公室在一樓走廊的最南側,窗向西開,傍晚時應當能照到夕陽。
然而可能是這種方方正正的老式設計本身採光就很一般的關係,這會兒辦公室的照明十分微妙,卡在了不開燈感覺略暗,開了燈又好像有些浪費的程度。
“來,坐、坐。”
詹慕閑熱情地請眾人落座。
然而他這個辦公室可以坐的地方不多,待客區兩張沙發,一長一短隻夠坐三人,就算加靠牆放著的一張摺疊椅,也還得有一個站著的。
於是年紀最輕的江曉原同學很自覺地讓出座位,退到了旁邊,把存在感降到最低,仿佛柳弈身後的一個人形背景板。
眾人落座後,俞遠光很幹脆地再次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想租用那一段山路和那幾間廢棄的陶窯作坊作為拍攝場地,租金什麽的一切都好商量,而且還保證了他們會保持現場清潔,拍完了也會負責整理打掃。
“唉,小俞啊,不是故意卡著你。”
誰知詹慕閑居然毫不猶豫地搖了頭,態度還分外堅決:
“是我們這兒有規定,凡事必須安全第一。”
比起郝駿捷嘮嘮叨叨一句話複讀機一樣顛來倒去重複好幾遍的解釋,詹慕閑說話風格沉穩,神情莊重,自帶語重心長的效果,說服力頓時提升了不止兩三個檔次。
“那段山路本來就沒怎麽修繕過,你們也知道的,石板上都長青苔了,加上下周副熱帶高壓一來又要下好久的雨,這種天氣下,我們可不敢讓你們在那兒拍電影,萬一滑了摔了,這責任我們可擔待不起啊!”
“哎呦。”
柳弈下車時,正好看到郝駿捷盯著停在角落裏的那輛破皮卡,神色輕鬆中透著喜悅,“原來老詹也在啊,那可太好了!”
柳主任不動聲色地瞥了郝先生一眼。
所謂一物降一物,看樣子這位兄台對俞編劇一點兒辦法都沒有,偏又還指著能蹭別人的東風往娛樂圈裏湊湊,半點都不願意得罪人,已經迫不及待想找人甩鍋了。
果然,下一秒,柳弈就聽到郝駿捷說:“你們說想租場地那事,平常都是老詹他在管的,我看他車在這裏,八成人也過來了,要不然我帶你們去找他問問?”
“好啊。”
聽說要找詹慕閑,俞遠光答得飛快。
在他看來,詹慕閑是他爸的老同事,兩人從前關係很好,平常也對他多有照顧,比起一直推脫說“安全問題”跟個複讀機一樣的郝駿捷,俞遠光覺得老詹必定要更好溝通。
看幾人同意,郝駿捷果然就領著他們往辦公樓走去,一邊走還一邊絮絮叨叨道:
“老詹啊,工作態度真是沒得說的!這些年我們村農業發展得那麽好,他的貢獻可大了!”
說到這裏,郝駿捷回頭朝三人比了個大拇指。
然後如同所有的誇獎套路最後都難免拐到個人生活上去,仿佛隻有這樣才能襯托某人的無私奉獻一樣,郝駿捷接著絮叨了下去:
“嗨呀,他就是工作太拚了,這麽多年了連個對象都沒有!他總說反正家裏也沒別人,逢年過節的也不休息,這不,今天也回來加班了……還是沒有加班費的那種!”
郝駿捷的話倒是讓柳弈頗覺意外。
畢竟詹慕閑一個六零後,在那代人看來結婚生子、成家立業才是正常的人生軌跡,那時候的年輕人,不管是固有觀念的驅使、還是社會壓力的逼迫,幾乎人人都會選擇走這條“理所當然”的道路。
而且詹慕閑算不得大富大貴,起碼也夠得上“不錯”的標準——工作穩定、收入小康,人也長得周正,就算上了年紀也還能算得上端端正正、體體麵麵,地中海啤酒肚這些毀顏值的因素也並未在他身上出現,怎麽著也不該無人問津才對。
於是柳弈難得好奇八卦了一句:“老詹沒有成家嗎?”
“對啊!”
大約小地方的機關單位風氣就是如此。
人人都覺得這些都是公開的秘密,根本與所謂的“私隱”無涉,談論起來自然也毫無壓力。郝駿捷順著柳弈的問題就說了下去:
“老詹他不是本地人,看身份證號老家好像是h省那邊的,父母早就不在了,老家好像也沒別的近親了。在咱們這村子幹了得有二三十年了吧,也沒見他回過鄉什麽的,也算是在這裏紮根了。”
他頓了頓,稍有些浮誇地嘆了一口氣,“不過可能到底是心態不一樣吧,他孑然一身慣了,也沒人能催得動他結婚啥的,就一直單著了!”
###
說話間,郝駿捷已經領著三人穿過一樓走廊,來到盡頭一扇木門前。
他抬手敲了兩下,門內傳來了詹慕閑的聲音:“誰啊?”
“是我,阿郝啊!”
郝駿捷一聽人果然在辦公室裏,頓時提高了音量:“俞編劇和他兩個朋友來了,想跟你說說租用我們那山坡拍戲的事呢!”
幾乎一秒都不耽擱的,郝駿捷便當著客人們的麵將燙手山芋給甩了出去。
門開了,詹慕閑招呼幾人進屋。
他的辦公室在一樓走廊的最南側,窗向西開,傍晚時應當能照到夕陽。
然而可能是這種方方正正的老式設計本身採光就很一般的關係,這會兒辦公室的照明十分微妙,卡在了不開燈感覺略暗,開了燈又好像有些浪費的程度。
“來,坐、坐。”
詹慕閑熱情地請眾人落座。
然而他這個辦公室可以坐的地方不多,待客區兩張沙發,一長一短隻夠坐三人,就算加靠牆放著的一張摺疊椅,也還得有一個站著的。
於是年紀最輕的江曉原同學很自覺地讓出座位,退到了旁邊,把存在感降到最低,仿佛柳弈身後的一個人形背景板。
眾人落座後,俞遠光很幹脆地再次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想租用那一段山路和那幾間廢棄的陶窯作坊作為拍攝場地,租金什麽的一切都好商量,而且還保證了他們會保持現場清潔,拍完了也會負責整理打掃。
“唉,小俞啊,不是故意卡著你。”
誰知詹慕閑居然毫不猶豫地搖了頭,態度還分外堅決:
“是我們這兒有規定,凡事必須安全第一。”
比起郝駿捷嘮嘮叨叨一句話複讀機一樣顛來倒去重複好幾遍的解釋,詹慕閑說話風格沉穩,神情莊重,自帶語重心長的效果,說服力頓時提升了不止兩三個檔次。
“那段山路本來就沒怎麽修繕過,你們也知道的,石板上都長青苔了,加上下周副熱帶高壓一來又要下好久的雨,這種天氣下,我們可不敢讓你們在那兒拍電影,萬一滑了摔了,這責任我們可擔待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