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頓了頓,問自家柳法醫:“很可疑,是不是?”
第121章 5.mulhond dr.-28
王樂娟和杜鵑住的是一個老小區有三十年樓齡的老式公寓樓,家附近有一個小菜場,雖然攤位和菜式的選擇比較少,不過平常買菜做飯是夠的。
然而6月27日那天,王樂娟對保姆潘阿姨說自己晚上想招待客人吃飯,要親自下廚做個豬肚包雞。
小菜場買不到新鮮豬肚,王樂娟隻得拉著小拖車坐地鐵到五站之外的某個大型超市去採購。
“去程四十分鍾,購物一小時多一點,回程也要四十分鍾,她說自己那天吃完早餐差不多九點出門,十一點半回到家,離家一共兩個半小時。”
戚山雨對柳弈陳述當天的時間線:“潘阿姨平常很少出門那麽長的時間。”
柳弈點了點頭,神色凝重,手指輕輕在死亡證明的日期上點了點,“偏偏就是那一天早上,王樂娟女士猝死了。”
他垂下視線,“而且她在死前甚至沒來得及給姨甥女或者120打一個電話。”
說到這裏,柳弈忽然停住話頭,想了想,又問戚山雨:“對了,王樂娟女士的手機呢?裏麵應該可以找到有關他‘約會對象’的信息吧?”
“這也是我覺得很可疑的其中一點。”
戚山雨說道:“潘阿姨說,杜鵑確實檢查過王樂娟的手機,但她的手機不知道是壞了還是沒電了,一直黑著屏,開不了機了。”
柳弈蹙起眉,“……確實很可疑。”
他想了想,又問:“那所謂的‘客人’呢?說好了晚上來吃飯的,有上門嗎?”
“沒有。”
戚山雨搖了搖頭,隨後又糾正道:“哦,不對,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潘阿姨說她不知道。”
接著他解釋道,因為那王樂娟急逝,家裏忙活地不行,等醫生出具了死亡證明後,還要聯繫殯儀館出車接人,跟車到殯儀館後還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忙活,不管是杜鵑還是潘阿姨都焦頭爛額,壓根兒想不起來還有訪客要登門這麽一件事。
當戚山雨和林鬱清向潘阿姨問起那“客人”是否有上門時,保姆隻無奈地一攤手,回答說她和杜鵑那天在外頭折騰到七八點才回家,客人來沒來她也不知道,反正她回家後沒見到有訪客上門就是了。
“嗯……”
柳弈單手支在桌上,“這雖然說是稍微有點可疑吧,倒也不算解釋不通……”
“還不止如此。”
戚山雨顯然還有話要說,“潘阿姨看杜鵑一個剛出社會不久的小姑娘要操持姨媽的葬禮不容易,就多留了幾天幫她的忙……”
他頓了頓,“然後,她注意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
###
就在三個小時前,潘阿姨告訴戚山雨和林鬱清,王樂娟的事兒之所以讓這位阿姨覺得“害怕”,以至於產生了心理陰影,至今都提不起勇氣再去做保姆,除了被王樂娟的悽慘死相狠狠驚嚇到之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這位稍微有點兒迷信的阿姨覺得王樂娟死得“邪門”,讓她越琢磨越後怕。
而令潘阿姨覺得“邪門”的點,是她在幫忙處理喪儀的時候,順便收拾了一下王樂娟的房間,結果注意到,王樂娟放在床邊的一個鬧鍾居然也停了。
柳弈:“停了……是指沒電了嗎?”
“我們一開始也以為是這麽個意思。”
戚山雨說道:“但潘阿姨說,那鍾好像停在了王樂娟的死亡時間。”
“哦?”
柳弈這下子更疑惑了:“她是怎麽確定的?”
早期的偵探小說或者刑偵故事經常有這麽一個細節:受害人被兇手從高處推下去,手錶和人一起掉到地上,錶盤時間就定格在落地的剎那;又或者兇手抄起一個座鍾往被害人腦袋上招呼,開瓢的同時也砸壞了時鍾,於是鍾錶上的時間就成了確鑿的證據,幫助偵探或是警官排查嫌疑人的不在場證明。
然而不久之後,這套路就被反向利用,比如兇手殺人後故意調了死者的手錶什麽的,更甚者還有調一次兩次三次的,各種套路疊套路,因為太容易出bug了,所以很快就褪去了流行。
柳弈雖沒跟那位姓潘的保姆阿姨打過交道,不過他猜對方應該不好偵探推理那一口,所以她說的“鍾錶停在了死亡時間”,應該是別的意思。
“潘阿姨告訴我,那鍾的時間停在了早上九點五十八分,差不多就是她離家去買菜的一個小時後。”
戚山雨回答:“而且那時鍾下麵還有一個日期,正是6月27日當天。”
柳弈:“……難道是王樂娟女士胸痛掙紮時,把那鍾扒拉到地上了?”
假如真如同潘阿姨所言,他隻能想到這個可能性。
“我們一開始也是這麽猜的。”
戚山雨卻搖了搖頭“可是潘阿姨非常肯定,那鍾外觀完好,隻是卻壞掉了,就算換了電池也一點都不帶走的。”
正因為如此,保姆才覺得王樂娟的死很邪門。
即便明知道對麵坐著的兩位帥小夥兒是一身正氣百邪不侵的警察,她還是遮遮掩掩、吞吞吐吐地說出了自己的感想:王樂娟女士死的時候可能太痛苦了,或是有什麽心願未了,怨氣太重了,才會接連讓手機和鬧鍾一塊兒壞掉的。
第121章 5.mulhond dr.-28
王樂娟和杜鵑住的是一個老小區有三十年樓齡的老式公寓樓,家附近有一個小菜場,雖然攤位和菜式的選擇比較少,不過平常買菜做飯是夠的。
然而6月27日那天,王樂娟對保姆潘阿姨說自己晚上想招待客人吃飯,要親自下廚做個豬肚包雞。
小菜場買不到新鮮豬肚,王樂娟隻得拉著小拖車坐地鐵到五站之外的某個大型超市去採購。
“去程四十分鍾,購物一小時多一點,回程也要四十分鍾,她說自己那天吃完早餐差不多九點出門,十一點半回到家,離家一共兩個半小時。”
戚山雨對柳弈陳述當天的時間線:“潘阿姨平常很少出門那麽長的時間。”
柳弈點了點頭,神色凝重,手指輕輕在死亡證明的日期上點了點,“偏偏就是那一天早上,王樂娟女士猝死了。”
他垂下視線,“而且她在死前甚至沒來得及給姨甥女或者120打一個電話。”
說到這裏,柳弈忽然停住話頭,想了想,又問戚山雨:“對了,王樂娟女士的手機呢?裏麵應該可以找到有關他‘約會對象’的信息吧?”
“這也是我覺得很可疑的其中一點。”
戚山雨說道:“潘阿姨說,杜鵑確實檢查過王樂娟的手機,但她的手機不知道是壞了還是沒電了,一直黑著屏,開不了機了。”
柳弈蹙起眉,“……確實很可疑。”
他想了想,又問:“那所謂的‘客人’呢?說好了晚上來吃飯的,有上門嗎?”
“沒有。”
戚山雨搖了搖頭,隨後又糾正道:“哦,不對,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潘阿姨說她不知道。”
接著他解釋道,因為那王樂娟急逝,家裏忙活地不行,等醫生出具了死亡證明後,還要聯繫殯儀館出車接人,跟車到殯儀館後還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忙活,不管是杜鵑還是潘阿姨都焦頭爛額,壓根兒想不起來還有訪客要登門這麽一件事。
當戚山雨和林鬱清向潘阿姨問起那“客人”是否有上門時,保姆隻無奈地一攤手,回答說她和杜鵑那天在外頭折騰到七八點才回家,客人來沒來她也不知道,反正她回家後沒見到有訪客上門就是了。
“嗯……”
柳弈單手支在桌上,“這雖然說是稍微有點可疑吧,倒也不算解釋不通……”
“還不止如此。”
戚山雨顯然還有話要說,“潘阿姨看杜鵑一個剛出社會不久的小姑娘要操持姨媽的葬禮不容易,就多留了幾天幫她的忙……”
他頓了頓,“然後,她注意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
###
就在三個小時前,潘阿姨告訴戚山雨和林鬱清,王樂娟的事兒之所以讓這位阿姨覺得“害怕”,以至於產生了心理陰影,至今都提不起勇氣再去做保姆,除了被王樂娟的悽慘死相狠狠驚嚇到之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這位稍微有點兒迷信的阿姨覺得王樂娟死得“邪門”,讓她越琢磨越後怕。
而令潘阿姨覺得“邪門”的點,是她在幫忙處理喪儀的時候,順便收拾了一下王樂娟的房間,結果注意到,王樂娟放在床邊的一個鬧鍾居然也停了。
柳弈:“停了……是指沒電了嗎?”
“我們一開始也以為是這麽個意思。”
戚山雨說道:“但潘阿姨說,那鍾好像停在了王樂娟的死亡時間。”
“哦?”
柳弈這下子更疑惑了:“她是怎麽確定的?”
早期的偵探小說或者刑偵故事經常有這麽一個細節:受害人被兇手從高處推下去,手錶和人一起掉到地上,錶盤時間就定格在落地的剎那;又或者兇手抄起一個座鍾往被害人腦袋上招呼,開瓢的同時也砸壞了時鍾,於是鍾錶上的時間就成了確鑿的證據,幫助偵探或是警官排查嫌疑人的不在場證明。
然而不久之後,這套路就被反向利用,比如兇手殺人後故意調了死者的手錶什麽的,更甚者還有調一次兩次三次的,各種套路疊套路,因為太容易出bug了,所以很快就褪去了流行。
柳弈雖沒跟那位姓潘的保姆阿姨打過交道,不過他猜對方應該不好偵探推理那一口,所以她說的“鍾錶停在了死亡時間”,應該是別的意思。
“潘阿姨告訴我,那鍾的時間停在了早上九點五十八分,差不多就是她離家去買菜的一個小時後。”
戚山雨回答:“而且那時鍾下麵還有一個日期,正是6月27日當天。”
柳弈:“……難道是王樂娟女士胸痛掙紮時,把那鍾扒拉到地上了?”
假如真如同潘阿姨所言,他隻能想到這個可能性。
“我們一開始也是這麽猜的。”
戚山雨卻搖了搖頭“可是潘阿姨非常肯定,那鍾外觀完好,隻是卻壞掉了,就算換了電池也一點都不帶走的。”
正因為如此,保姆才覺得王樂娟的死很邪門。
即便明知道對麵坐著的兩位帥小夥兒是一身正氣百邪不侵的警察,她還是遮遮掩掩、吞吞吐吐地說出了自己的感想:王樂娟女士死的時候可能太痛苦了,或是有什麽心願未了,怨氣太重了,才會接連讓手機和鬧鍾一塊兒壞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