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江補充道:“可7號死者身上的傷實在太多了,且傷勢大多很重……”
他頓了頓,問柳弈,“柳主任,你覺得這些傷會是劫匪或是海盜們毆打造成的嗎?為什麽要打他呢?”
柳弈:“……”
他沒有急著回答,而是拿過7號死者的屍檢鑑定書,仔細查看裏麵的細節。、
位置圖上畢竟隻能畫個火柴棍小人兒,無法像照片那樣寫實地顯示出死者死時的具體姿勢和狀態。
於是柳弈首先看的便是法醫們必須要拍的現場照片。
照片上,男人穿著船員的藍白色夏季製服,大半個身體都泡在了積水裏,以背朝外,頭朝牆壁,身體蜷縮的姿勢死在了牆邊,要不是水位還不夠深,簡直要讓人誤以為他是一具浮屍了。
隻是與焦屍的自然蜷縮姿勢不同,這人更像是自己把自己擺成這個姿勢的,高舉的手肘和彎曲的雙腿,似乎都意味著他致死都在竭力試圖保護自己的頭部和胸腹。
“魚艙是淹水淹得最厲害的,我們下去的時候,水都到我們小腿肚了。”
韓江知道柳弈沒下去看過,於是詳細給他解釋:“當時大部分的屍體都集中在南側,隻有這具遺體離起火點最近,我們當時就覺得不太對勁了。”
要不是柳弈忽然發現了21號死者得了烈性傳染病,或許韓江當時在現場能研究得更仔細。
不過事後證明,韓法醫的懷疑是正確的,7號死者死因與別不同,的確非常值得深究。
第056章 3.triangle-06
確實,誠如韓江韓法醫所言,魚艙裏的7號遺體的死相實在有點兒說不過去。
如果他出現在船上的其他任何一個地方,柳弈都能理解。
一個船員,肯定是劫匪和海盜必須優先控製甚至直接殺害的目標,若是碰到敢反抗的,當場被活活打死也一點兒都不奇怪。
可這名被打死的船員卻偏偏死在了魚艙中。
柳弈認真地翻閱鑑定書,努力想要在裏麵找出對該疑點的合理解釋。
至今為止,基本上能確定他們是船員,或者說死時穿著船員衣服的,一共有五人,除去死在魚艙裏的7號死者,剩下四具遺體,都是在船員艙裏的。
船員艙裏四人中的三人被燒得麵目全非,也就比三截黑炭稍微強那麽一點兒了,但即便是普通人看起來恐怖又混亂的火災現場,法醫們仍然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從中找到可用的線索。
三具遺體身上都檢出了汽油殘留物,其中含有大量的鉛。
結合起火點進行推測,兇徒應該在用匕首或是軍刀一類的利器刺傷那四人之後,把他們摞在了狹小的船員室裏,再潑上汽油並點上火,準備來個毀屍滅跡。
含鉛汽油在華國已基本被淘汰,要大量購入更是極容易引起警方的注意。
海警和刑警們正在調查附近有沒有可疑的含鉛汽油的交易記錄,或許要不了多久就會有線索。
因那四人是摞在一起燒的,除了硬挺著傷勢爬到床下的船員外,另外三人雖然燒得嚴重,但因為是摞在一起的,肢體重疊的地方通常都無法被充分燃燒,殘留下了不少焦黑碳化的衣物布料。
同時,衣服上的金屬,比如拉鏈頭、腰帶扣、鞋扣之類的小物件,即便會燒到變形甚至融化,但細心的現場勘察總能將它們找出來,用以佐證還原死者的著裝打扮。
從三具焦屍身上或多或少殘留的衣物碎片來看,三人應該也和爬到床底的同伴一樣,死亡時身上穿著船員的製服,大概率是船員。
兇徒的思路似乎很明確,把礙事的船員幹掉,集中在一起燒了就完事兒了。
——既然都是弄死,為什麽不把7號男屍和其他四人一起燒掉,反而要多此一舉扔進魚艙呢?
帶著這個疑惑,柳弈一頁頁地仔細查看死者的屍檢報告,終於發現了端倪。
“這人的傷,嗯……”
柳弈看得認真,大腦這麽想了,一個詞便脫口而出,“……有點意思……”
“哦?”
韓江一直留意著柳弈的反應,聽到了他的輕聲低語,忍不住追問:“怎麽說?”
“啊,抱歉。”
柳弈意識到自己剛才想得太專注,說話一時間忘了謹慎,“我覺得這人的軟組織挫傷比較像是拳腳踢打出來的。”
他說著,將鑑定書翻到傷情照片的匯總頁麵,輕輕推到坐在他對麵的韓法醫麵前。
韓江點了點頭,表示認同柳弈的判斷。
即便是鈍器傷,也是有自己的特點的。
比如棍棒落在身上,會留下長條形的淤痕,並有概率伴有“竹打中空”的現象,而磚塊石頭敲砸出來的痕跡,則能反應硬物與皮膚接觸麵的部分形狀與表麵特徵等等。
而拳擊傷和腳踢傷的淤痕範圍則隨機得多了,輕重也沒有標準,且淤痕與正常皮膚組織之間的界限會比硬物所致的鈍器傷要模糊。
資深法醫隻要注意觀察、仔細分辨,一般能較為準確地判斷二者的差別。
“您看這個。”
柳弈著重點了點頭其中一張照片。
那是一張7號死者的背部特寫,腰大肌左側有一個近似於三角形的淤痕,頂部尖,底邊寬,側邊基本對稱。
他頓了頓,問柳弈,“柳主任,你覺得這些傷會是劫匪或是海盜們毆打造成的嗎?為什麽要打他呢?”
柳弈:“……”
他沒有急著回答,而是拿過7號死者的屍檢鑑定書,仔細查看裏麵的細節。、
位置圖上畢竟隻能畫個火柴棍小人兒,無法像照片那樣寫實地顯示出死者死時的具體姿勢和狀態。
於是柳弈首先看的便是法醫們必須要拍的現場照片。
照片上,男人穿著船員的藍白色夏季製服,大半個身體都泡在了積水裏,以背朝外,頭朝牆壁,身體蜷縮的姿勢死在了牆邊,要不是水位還不夠深,簡直要讓人誤以為他是一具浮屍了。
隻是與焦屍的自然蜷縮姿勢不同,這人更像是自己把自己擺成這個姿勢的,高舉的手肘和彎曲的雙腿,似乎都意味著他致死都在竭力試圖保護自己的頭部和胸腹。
“魚艙是淹水淹得最厲害的,我們下去的時候,水都到我們小腿肚了。”
韓江知道柳弈沒下去看過,於是詳細給他解釋:“當時大部分的屍體都集中在南側,隻有這具遺體離起火點最近,我們當時就覺得不太對勁了。”
要不是柳弈忽然發現了21號死者得了烈性傳染病,或許韓江當時在現場能研究得更仔細。
不過事後證明,韓法醫的懷疑是正確的,7號死者死因與別不同,的確非常值得深究。
第056章 3.triangle-06
確實,誠如韓江韓法醫所言,魚艙裏的7號遺體的死相實在有點兒說不過去。
如果他出現在船上的其他任何一個地方,柳弈都能理解。
一個船員,肯定是劫匪和海盜必須優先控製甚至直接殺害的目標,若是碰到敢反抗的,當場被活活打死也一點兒都不奇怪。
可這名被打死的船員卻偏偏死在了魚艙中。
柳弈認真地翻閱鑑定書,努力想要在裏麵找出對該疑點的合理解釋。
至今為止,基本上能確定他們是船員,或者說死時穿著船員衣服的,一共有五人,除去死在魚艙裏的7號死者,剩下四具遺體,都是在船員艙裏的。
船員艙裏四人中的三人被燒得麵目全非,也就比三截黑炭稍微強那麽一點兒了,但即便是普通人看起來恐怖又混亂的火災現場,法醫們仍然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從中找到可用的線索。
三具遺體身上都檢出了汽油殘留物,其中含有大量的鉛。
結合起火點進行推測,兇徒應該在用匕首或是軍刀一類的利器刺傷那四人之後,把他們摞在了狹小的船員室裏,再潑上汽油並點上火,準備來個毀屍滅跡。
含鉛汽油在華國已基本被淘汰,要大量購入更是極容易引起警方的注意。
海警和刑警們正在調查附近有沒有可疑的含鉛汽油的交易記錄,或許要不了多久就會有線索。
因那四人是摞在一起燒的,除了硬挺著傷勢爬到床下的船員外,另外三人雖然燒得嚴重,但因為是摞在一起的,肢體重疊的地方通常都無法被充分燃燒,殘留下了不少焦黑碳化的衣物布料。
同時,衣服上的金屬,比如拉鏈頭、腰帶扣、鞋扣之類的小物件,即便會燒到變形甚至融化,但細心的現場勘察總能將它們找出來,用以佐證還原死者的著裝打扮。
從三具焦屍身上或多或少殘留的衣物碎片來看,三人應該也和爬到床底的同伴一樣,死亡時身上穿著船員的製服,大概率是船員。
兇徒的思路似乎很明確,把礙事的船員幹掉,集中在一起燒了就完事兒了。
——既然都是弄死,為什麽不把7號男屍和其他四人一起燒掉,反而要多此一舉扔進魚艙呢?
帶著這個疑惑,柳弈一頁頁地仔細查看死者的屍檢報告,終於發現了端倪。
“這人的傷,嗯……”
柳弈看得認真,大腦這麽想了,一個詞便脫口而出,“……有點意思……”
“哦?”
韓江一直留意著柳弈的反應,聽到了他的輕聲低語,忍不住追問:“怎麽說?”
“啊,抱歉。”
柳弈意識到自己剛才想得太專注,說話一時間忘了謹慎,“我覺得這人的軟組織挫傷比較像是拳腳踢打出來的。”
他說著,將鑑定書翻到傷情照片的匯總頁麵,輕輕推到坐在他對麵的韓法醫麵前。
韓江點了點頭,表示認同柳弈的判斷。
即便是鈍器傷,也是有自己的特點的。
比如棍棒落在身上,會留下長條形的淤痕,並有概率伴有“竹打中空”的現象,而磚塊石頭敲砸出來的痕跡,則能反應硬物與皮膚接觸麵的部分形狀與表麵特徵等等。
而拳擊傷和腳踢傷的淤痕範圍則隨機得多了,輕重也沒有標準,且淤痕與正常皮膚組織之間的界限會比硬物所致的鈍器傷要模糊。
資深法醫隻要注意觀察、仔細分辨,一般能較為準確地判斷二者的差別。
“您看這個。”
柳弈著重點了點頭其中一張照片。
那是一張7號死者的背部特寫,腰大肌左側有一個近似於三角形的淤痕,頂部尖,底邊寬,側邊基本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