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蘭亭最近一個醫生是他兩個月前換的。”
戚山雨最後理了理柳弈的發尾,關掉吹風機。
背景音消失,房間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在靜謐中,小戚警官說了一句頗有些嚇人的話:
“喬蘭亭認為新醫生是就是他的‘導演’,他對elina說,隻要自己殺了她,就能擺脫被監視的狀態。”
第042章 2. mimic-13
“什麽意思?”
身為法醫,柳弈對“殺”這個字眼很敏感,忍不住回頭去看戚山雨,“喬蘭亭說自己想殺了他的精神科醫生?”
戚山雨點頭,神色鄭重。
小戚警官性格嚴謹,從來不會拿這種事開玩笑。
他同助理elina反覆確認過她所知道的有關喬蘭亭的情況了。
據elina所言,喬蘭亭性格內向,一貫是個不苟言笑、寡言少語的悶葫蘆。
他很宅很安靜,平常除了偶爾被杜思昀帶著見見“客戶”參加晚宴什麽的,出門也就在家附近買個東西或是散散步,幾乎沒有任何稱得上是“朋友”的人,也甚少有自主交際活動。
唯一的例外,是喬蘭亭大約會以一個月一次的頻率出門“採風”。
近的時候就在鑫海市附近的公園或景點晃悠,一兩天就回來,遠的試過悄無聲息一個人跑到西藏去,還差點兒因為高原反應死在喜馬拉雅山裏。
不過不管喬蘭亭要去哪裏,基本都不會提前跟elina打招呼。
經常是姑娘提溜著一堆生活物資去敲喬蘭亭的公寓門,發現找不著人了,一個電話打過去,才知道那位不省心的畫家又跑到某個她聽都沒聽說過的深山老林裏“採風”去了。
“我都不知道他去‘採風’到底有什麽意義!反正他不管畫什麽都是眼睛眼睛眼睛的!”
提起這事時,elina把話說得咬牙切齒,就差直說“神經病不可理喻”了,“可能‘藝術家’的世界與眾不同,我們這些凡人理解不了吧!”
正是因為喬蘭亭的腦中世界與普通人有天塹阻隔,在elina看來,完全不在一個頻道,即便如何竭力忍耐,仍然讓她深感苦惱。
而在照顧喬大畫家一事上,最讓elina煩躁的,就是必須定期要陪他去醫院看精神科醫生。
每一回聽說是去看醫生,喬蘭亭都表現得很抗拒。
他不會打人罵人,但就是不肯動,任elina怎麽勸說都不聽,完全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模樣。
“他還會絮絮叨叨說些很奇怪的話……”
當時,elina跟戚山雨和林鬱清抱怨道:“那些話真是……聽著特別扭!”
elina說,喬蘭亭會抱怨寫“劇本”的“導演”是個瘋子,總要讓他去醫院受折磨,總有一天他要殺了“他”,讓“他”嚐嚐操控別人人生的報應。
“喬先生說這些話時的眼神很認真,我知道他絕對不是在開玩笑的!”
elina強調:“他是真那麽想的!”
因為喬蘭亭對精神科醫生極其排斥的態度,他兩年換了三個主治醫生,最後這個是兩個月前才接手的。
也不知是哪裏出了問題,喬蘭亭對新醫生尤其排斥,第二次去看病回來就對elina說“她就是‘導演’”,還自言自語表示自己要“結束這個噁心的‘劇本’”,把elina嚇得夠嗆。
“我本來已經跟醫院說好了要再給喬先生換個醫生了。”
elina嘆了一口氣,“誰想到……他居然死了。”
###
“聽起來他跟新醫生的矛盾挺深的啊。”
聽完戚山雨的敘述,柳弈將下巴抵在沙發的靠背上,低頭凝眉沉思。
他感覺這個案子的發展跟他想像的不太一樣,“你們跟喬蘭亭的精神醫生談過了沒有?”
戚山雨搖了搖頭,“今天來不及了,我們跟她約好了明天見麵。”
“嗯,確實應該找她談談。”
柳弈隔著沙發椅背,很順手地就在戚山雨的臉頰上撩了一下,“可就算是精神科醫生,應該也沒有內窺鏡這種裝備吧?”
“說到這個……”
戚山雨抓住柳弈在他臉頰上留連的手指,很自然地攢住,放到自己的膝蓋上,“柳哥,你確定兇器是內窺鏡嗎?”
“這我打不了包票。”
柳弈用沒被捏住的那隻手做了個攤手的動作,“隻能說,我覺得傷口的形狀看起來確實挺像內窺鏡的。”
“明白了。”
戚山雨一向信任自家戀人的判斷,“我們會注意調查兇器的來源的。”
“對了,還有一件事!”
這回輪到柳弈想起自己還有重要的發現忘記跟小戚警官說了,“那隻蟑螂……我是說,從喬蘭亭耳道裏找到的那隻,你還記得嗎?”
從死者耳朵裏掏出一隻蟑螂這麽炸裂的事,戚山雨當然不可能忘記,“那隻蟑螂怎麽了?”
“我們切開了它的嗉囊,嗯……你理解為蟑螂的胃部就好了。”
柳弈解釋道:“然後我們在它的嗉囊裏發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東西。”
戚山雨最後理了理柳弈的發尾,關掉吹風機。
背景音消失,房間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在靜謐中,小戚警官說了一句頗有些嚇人的話:
“喬蘭亭認為新醫生是就是他的‘導演’,他對elina說,隻要自己殺了她,就能擺脫被監視的狀態。”
第042章 2. mimic-13
“什麽意思?”
身為法醫,柳弈對“殺”這個字眼很敏感,忍不住回頭去看戚山雨,“喬蘭亭說自己想殺了他的精神科醫生?”
戚山雨點頭,神色鄭重。
小戚警官性格嚴謹,從來不會拿這種事開玩笑。
他同助理elina反覆確認過她所知道的有關喬蘭亭的情況了。
據elina所言,喬蘭亭性格內向,一貫是個不苟言笑、寡言少語的悶葫蘆。
他很宅很安靜,平常除了偶爾被杜思昀帶著見見“客戶”參加晚宴什麽的,出門也就在家附近買個東西或是散散步,幾乎沒有任何稱得上是“朋友”的人,也甚少有自主交際活動。
唯一的例外,是喬蘭亭大約會以一個月一次的頻率出門“採風”。
近的時候就在鑫海市附近的公園或景點晃悠,一兩天就回來,遠的試過悄無聲息一個人跑到西藏去,還差點兒因為高原反應死在喜馬拉雅山裏。
不過不管喬蘭亭要去哪裏,基本都不會提前跟elina打招呼。
經常是姑娘提溜著一堆生活物資去敲喬蘭亭的公寓門,發現找不著人了,一個電話打過去,才知道那位不省心的畫家又跑到某個她聽都沒聽說過的深山老林裏“採風”去了。
“我都不知道他去‘採風’到底有什麽意義!反正他不管畫什麽都是眼睛眼睛眼睛的!”
提起這事時,elina把話說得咬牙切齒,就差直說“神經病不可理喻”了,“可能‘藝術家’的世界與眾不同,我們這些凡人理解不了吧!”
正是因為喬蘭亭的腦中世界與普通人有天塹阻隔,在elina看來,完全不在一個頻道,即便如何竭力忍耐,仍然讓她深感苦惱。
而在照顧喬大畫家一事上,最讓elina煩躁的,就是必須定期要陪他去醫院看精神科醫生。
每一回聽說是去看醫生,喬蘭亭都表現得很抗拒。
他不會打人罵人,但就是不肯動,任elina怎麽勸說都不聽,完全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模樣。
“他還會絮絮叨叨說些很奇怪的話……”
當時,elina跟戚山雨和林鬱清抱怨道:“那些話真是……聽著特別扭!”
elina說,喬蘭亭會抱怨寫“劇本”的“導演”是個瘋子,總要讓他去醫院受折磨,總有一天他要殺了“他”,讓“他”嚐嚐操控別人人生的報應。
“喬先生說這些話時的眼神很認真,我知道他絕對不是在開玩笑的!”
elina強調:“他是真那麽想的!”
因為喬蘭亭對精神科醫生極其排斥的態度,他兩年換了三個主治醫生,最後這個是兩個月前才接手的。
也不知是哪裏出了問題,喬蘭亭對新醫生尤其排斥,第二次去看病回來就對elina說“她就是‘導演’”,還自言自語表示自己要“結束這個噁心的‘劇本’”,把elina嚇得夠嗆。
“我本來已經跟醫院說好了要再給喬先生換個醫生了。”
elina嘆了一口氣,“誰想到……他居然死了。”
###
“聽起來他跟新醫生的矛盾挺深的啊。”
聽完戚山雨的敘述,柳弈將下巴抵在沙發的靠背上,低頭凝眉沉思。
他感覺這個案子的發展跟他想像的不太一樣,“你們跟喬蘭亭的精神醫生談過了沒有?”
戚山雨搖了搖頭,“今天來不及了,我們跟她約好了明天見麵。”
“嗯,確實應該找她談談。”
柳弈隔著沙發椅背,很順手地就在戚山雨的臉頰上撩了一下,“可就算是精神科醫生,應該也沒有內窺鏡這種裝備吧?”
“說到這個……”
戚山雨抓住柳弈在他臉頰上留連的手指,很自然地攢住,放到自己的膝蓋上,“柳哥,你確定兇器是內窺鏡嗎?”
“這我打不了包票。”
柳弈用沒被捏住的那隻手做了個攤手的動作,“隻能說,我覺得傷口的形狀看起來確實挺像內窺鏡的。”
“明白了。”
戚山雨一向信任自家戀人的判斷,“我們會注意調查兇器的來源的。”
“對了,還有一件事!”
這回輪到柳弈想起自己還有重要的發現忘記跟小戚警官說了,“那隻蟑螂……我是說,從喬蘭亭耳道裏找到的那隻,你還記得嗎?”
從死者耳朵裏掏出一隻蟑螂這麽炸裂的事,戚山雨當然不可能忘記,“那隻蟑螂怎麽了?”
“我們切開了它的嗉囊,嗯……你理解為蟑螂的胃部就好了。”
柳弈解釋道:“然後我們在它的嗉囊裏發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