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厲戎是個大嘴巴,其實力之深,能和在錦衣衛任職的孟青山並稱京都兩大漏鬥。
文道私下什麽都好,就是有個挺微不足道的小愛好,那便是看禁書。
但禁書上通常都寫的什麽呀?諸如斷袖分桃,桃色艷事等等,那都是屢見不鮮的。
再加上厲戎無意中的透露,文道自覺心思敏銳,唯恐這容小公子一時天真,就被人騙了。
畢竟能做到天子近衛的人,肯定都是有點腦子的吧?對吧?
那這樣一來,站在文道的角度看,假如那位叫玄鵠的大人對「容祁」有意思,並且多次示好,這「容祁」如今不過才弱冠,又無妻無子的,又怎能抵擋得住。
可是話又說回來,這京中斷袖的多了,但大多都隻是玩玩,年紀到了該娶妻的娶妻,該生孩子的生孩子,就連那位頻頻對容祁示好的大人,平日也沒少逛樓子,據說身邊還有個叫小桃紅的花魁做姘頭,實際逍遙著呢。
反觀容祁這邊,不成親不相看還不養外室,連樓子也不逛,整天過得像個和尚似的,也沒見他特別親近哪個女人……估計是真的斷。
斷袖這事吧,最怕想玩玩的碰見了真的,文道左思右想,覺著這容祁和他好歹是同僚,又是同年考上的科舉,他就算是為了日行一善,也得拉人一把。
否則以後事情鬧大了,他這可憐的同僚滿腔真心,又哪裏會是那位大人的對手?
……不得不說文道這腦袋長得挺別致,所思所想都合乎邏輯,但他以後還是別想了,否則一旦說出來,不曉得要被多少人吊起來抽。
「……」
越想臉色越不好,文道對此簡直是恨鐵不成鋼,隻覺得這屆狀元和探花都太愁人了,他好不容易才交到倆好友,結果一個是呆子,一個是斷袖,加起來比他老爹文柏那個直腸子還難帶,天天讓他頭疼。
隻可惜裴懷恩是個凡人,看不透文道心裏怎麽想。
裴懷恩扭頭看文道臉色鐵青,隻以為文道是生氣自己被騙了,連忙繼續和他賠罪,權當是哄小孩兒玩。
「文郎中,你不要發怒,我今夜一定等你來,聽你談正事。」裴懷恩對文道微微笑,「況且我也沒騙你,我昨夜喝的爛醉,確實宿在春風如意樓,竟不知小楊大人夜半離開了……我還以為他是今早才走的呢。」
文道:「……」
唉,對,你就繼續往下編吧,誰家宿醉起來精神能像你這麽好?
但有些話並不適合在大庭廣眾之下說,文道雖有心提醒,卻也明白現在不是好時機,隻得把到嘴的話咽下。
宮門就快開了,朝臣們或騎馬或乘車,都已接連趕來了此處,並且不再彼此攀談,自覺在宮門口自覺站成了兩列。
文道的位置離裴懷恩有點遠,他不放心地往前去,回頭看裴懷恩又對他笑,笑容溫溫和和的,一看就沒什麽心眼子,沒忍住嘆聲氣。
唉,罷了,還是不要把話說得太重,大不了以後多去他家裏坐坐,纏著不許他晚上出門就成了,料想那位大人也不是什麽長情的,等興趣一過,就不會再打這個小探花的主意了。
與此同時的宮城內,玄鵠收刀入鞘,跟在李熙身後沒來由地打噴嚏。
「奇了怪了,我身體一向很好啊。」玄鵠咂著嘴摸鼻尖,直覺後脖頸一陣陣的發涼,「……這不應該啊,我都多少年沒得風寒了。」
第203章 戰爭
這幾日的早朝沒新意, 左右還是為了那些事在吵。
這也要錢,那也要錢,除了戶部以外的另外五部都要錢, 隻有戶部在哭窮。
諸如賑災, 水利等等事項需要錢, 李熙還能理解。
但也有個別不長眼的, 想拍馬屁卻拍到馬蹄子, 竟然向李熙建議重修宮殿, 擴建行宮, 結果不出意料挨了李熙一頓罵。
李熙最近已經停藥了,雖然還是怕冷, 但夜裏不會再難受。他連罵人都比從前更中氣十足了,每天都罵哭好幾個。
裴懷恩閑時聽人感慨,大臣們聚在一起, 都說自己從前看走了眼。
原本以為李熙性子好,等他登基以後, 大家就都有福了,結果千挑萬選, 卻選出來個辦事最粗魯,罵人最難聽的——比當年的晉王罵人還難聽呢。
不過想想也是,晉王當年雖帶兵, 卻長居京都,哪像李熙這種野崽子,看著文文弱弱的,實際卻是真的吃著沙子長大。
那些老臣在說這些話時, 裴懷恩看得清楚,他們雖然表麵嫌棄, 其實還是挺寵的。
尤其是那幾位年老生病,被接回京中養老的武將,他們可把李熙當成個寶貝疙瘩看。原因無他,長澹歷朝歷代的皇帝都畏武畏威,不敢讓軍隊吃太飽,隻是不好不壞的吊著他們,還經常做卸磨殺驢這種事。
唯獨隻有李熙。李熙這人旁的什麽錢都能省,皇陵都可以修的簡單,唯獨在辦學、賑災和練兵這幾塊,從沒省過錢。
記著在李熙剛掌權不久那時候,大臣們因為摸不準他的性子,就還是用老一套對待他,哄他趕緊修皇陵,還有祭祀祖宗。
那會有人勸李熙別窮兵黷武,話趕話說起李熙的表兄邵晏寧,然後老生常談,告訴李熙既然仗都打完了,就該縮減軍費,以免邵家軍又有東山再起的嫌疑,對李熙造成威脅。
有一說一,大家那會說話還挺直白的,直言邵晏寧不敬皇權,竟敢在邊關練出一支明晃晃的邵家軍——聽聽,那軍隊可是姓邵不姓李,到底是為了保誰的呢?
文道私下什麽都好,就是有個挺微不足道的小愛好,那便是看禁書。
但禁書上通常都寫的什麽呀?諸如斷袖分桃,桃色艷事等等,那都是屢見不鮮的。
再加上厲戎無意中的透露,文道自覺心思敏銳,唯恐這容小公子一時天真,就被人騙了。
畢竟能做到天子近衛的人,肯定都是有點腦子的吧?對吧?
那這樣一來,站在文道的角度看,假如那位叫玄鵠的大人對「容祁」有意思,並且多次示好,這「容祁」如今不過才弱冠,又無妻無子的,又怎能抵擋得住。
可是話又說回來,這京中斷袖的多了,但大多都隻是玩玩,年紀到了該娶妻的娶妻,該生孩子的生孩子,就連那位頻頻對容祁示好的大人,平日也沒少逛樓子,據說身邊還有個叫小桃紅的花魁做姘頭,實際逍遙著呢。
反觀容祁這邊,不成親不相看還不養外室,連樓子也不逛,整天過得像個和尚似的,也沒見他特別親近哪個女人……估計是真的斷。
斷袖這事吧,最怕想玩玩的碰見了真的,文道左思右想,覺著這容祁和他好歹是同僚,又是同年考上的科舉,他就算是為了日行一善,也得拉人一把。
否則以後事情鬧大了,他這可憐的同僚滿腔真心,又哪裏會是那位大人的對手?
……不得不說文道這腦袋長得挺別致,所思所想都合乎邏輯,但他以後還是別想了,否則一旦說出來,不曉得要被多少人吊起來抽。
「……」
越想臉色越不好,文道對此簡直是恨鐵不成鋼,隻覺得這屆狀元和探花都太愁人了,他好不容易才交到倆好友,結果一個是呆子,一個是斷袖,加起來比他老爹文柏那個直腸子還難帶,天天讓他頭疼。
隻可惜裴懷恩是個凡人,看不透文道心裏怎麽想。
裴懷恩扭頭看文道臉色鐵青,隻以為文道是生氣自己被騙了,連忙繼續和他賠罪,權當是哄小孩兒玩。
「文郎中,你不要發怒,我今夜一定等你來,聽你談正事。」裴懷恩對文道微微笑,「況且我也沒騙你,我昨夜喝的爛醉,確實宿在春風如意樓,竟不知小楊大人夜半離開了……我還以為他是今早才走的呢。」
文道:「……」
唉,對,你就繼續往下編吧,誰家宿醉起來精神能像你這麽好?
但有些話並不適合在大庭廣眾之下說,文道雖有心提醒,卻也明白現在不是好時機,隻得把到嘴的話咽下。
宮門就快開了,朝臣們或騎馬或乘車,都已接連趕來了此處,並且不再彼此攀談,自覺在宮門口自覺站成了兩列。
文道的位置離裴懷恩有點遠,他不放心地往前去,回頭看裴懷恩又對他笑,笑容溫溫和和的,一看就沒什麽心眼子,沒忍住嘆聲氣。
唉,罷了,還是不要把話說得太重,大不了以後多去他家裏坐坐,纏著不許他晚上出門就成了,料想那位大人也不是什麽長情的,等興趣一過,就不會再打這個小探花的主意了。
與此同時的宮城內,玄鵠收刀入鞘,跟在李熙身後沒來由地打噴嚏。
「奇了怪了,我身體一向很好啊。」玄鵠咂著嘴摸鼻尖,直覺後脖頸一陣陣的發涼,「……這不應該啊,我都多少年沒得風寒了。」
第203章 戰爭
這幾日的早朝沒新意, 左右還是為了那些事在吵。
這也要錢,那也要錢,除了戶部以外的另外五部都要錢, 隻有戶部在哭窮。
諸如賑災, 水利等等事項需要錢, 李熙還能理解。
但也有個別不長眼的, 想拍馬屁卻拍到馬蹄子, 竟然向李熙建議重修宮殿, 擴建行宮, 結果不出意料挨了李熙一頓罵。
李熙最近已經停藥了,雖然還是怕冷, 但夜裏不會再難受。他連罵人都比從前更中氣十足了,每天都罵哭好幾個。
裴懷恩閑時聽人感慨,大臣們聚在一起, 都說自己從前看走了眼。
原本以為李熙性子好,等他登基以後, 大家就都有福了,結果千挑萬選, 卻選出來個辦事最粗魯,罵人最難聽的——比當年的晉王罵人還難聽呢。
不過想想也是,晉王當年雖帶兵, 卻長居京都,哪像李熙這種野崽子,看著文文弱弱的,實際卻是真的吃著沙子長大。
那些老臣在說這些話時, 裴懷恩看得清楚,他們雖然表麵嫌棄, 其實還是挺寵的。
尤其是那幾位年老生病,被接回京中養老的武將,他們可把李熙當成個寶貝疙瘩看。原因無他,長澹歷朝歷代的皇帝都畏武畏威,不敢讓軍隊吃太飽,隻是不好不壞的吊著他們,還經常做卸磨殺驢這種事。
唯獨隻有李熙。李熙這人旁的什麽錢都能省,皇陵都可以修的簡單,唯獨在辦學、賑災和練兵這幾塊,從沒省過錢。
記著在李熙剛掌權不久那時候,大臣們因為摸不準他的性子,就還是用老一套對待他,哄他趕緊修皇陵,還有祭祀祖宗。
那會有人勸李熙別窮兵黷武,話趕話說起李熙的表兄邵晏寧,然後老生常談,告訴李熙既然仗都打完了,就該縮減軍費,以免邵家軍又有東山再起的嫌疑,對李熙造成威脅。
有一說一,大家那會說話還挺直白的,直言邵晏寧不敬皇權,竟敢在邊關練出一支明晃晃的邵家軍——聽聽,那軍隊可是姓邵不姓李,到底是為了保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