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澹是長澹人的長澹,寸土不可丟,這是晉王自己說過的話。換句話說,晉王打小受承幹帝教導,早就已在心裏將長澹當做了他的「私產」,就算不受威脅,他也絕不允許這份私產有殘缺,他重名霸道,深知沙場殘酷,為此他死而無憾。
一時無言。
李長樂咬著唇皺眉,捏緊的拳頭縮在袖子裏,指甲紮進皮肉。
李青芙一見她這樣,便知她其實也想到了這些,平時不過是在自欺欺人罷了,忙趁勝繼續道:「長姐,我知你不喜鄭家,也知你喜愛什麽樣的男兒,你從前對我說,你很想出去看看京都外麵的天,想騎馬射箭,縱情山水,想像男兒那樣隨心生活,這些我都記得。可你要學男兒,大可不必去學他們的三妻四妾……」
「現在父皇已經仙去,無人再約束你,你睜眼瞧呀,眼下便是你重獲自由的好時機,沒人再攔著你合離,也沒人再攔著你離開京都!」
話音未落,李長樂眼神閃爍。
卻聽李青芙又道:
「況且長姐,你捫心自問,你之所以會偏愛那些魁梧男子,你放浪形骸,究竟是因為心裏真的喜歡,少了他們哪個就不成,還是因為遺憾自己不是他們?不能像他們那樣肆意生活?你要為二皇兄報仇,可二皇兄真正的仇人在南方,在南月,他是死在南月人數不清的毒箭之下,他死得其所,死後尚有赫赫威名,隻憑一身空盔甲,便可騙得南月人整整兩日不敢再攻城,直到阿琅如願等來了糧草。」
「長姐,你瞧瞧我,我已在嶺南住了一年,見過那裏比京都更廣闊的天地。你若答應來,我與阿琅都是女子,一定會無比用心地招待你,帶你將你幼時想做卻不能做之事全部做完,令你賓至如歸。」
「嶺南……從來都不是你的牢籠,而是你夢寐以求的自由啊。」
第163章 豆萁
自由二字彌足珍貴, 讓李長樂冰冷許久的內心重燃熱情。她不知所措的來回踱著步,雙手背在身後,在無意中把自己的手腕掐紅了。
「我已在京中住了三十幾年, 我不熟悉嶺南。」李長樂舔著唇說, 「李青芙, 你單憑一張巧嘴就想騙我和離, 我若真聽了你的, 才是與鄭家人徹底鬧掰, 從此變得形單影孤, 隻有自己了,屆時我隻身隨你去嶺南, 可還有命活?」
李青芙像是早料到了她的猶豫,聞言立刻就道:「可是就算不離京,你與駙馬的婚事也已名存實亡, 而你日漸式微,又與新帝有隔閡, 再加上惠娘娘已然年邁,你以為等他們鄭家在看出新帝的心思後, 還能容你這樣放肆多久?你手中的權力還能維持多久?」
李長樂皺緊眉頭,聲音裏摻著化不開的恨,「你的意思是, 等老六騰出手來,隻要我留在京都一天,他便會想盡辦法令我過得不舒服?」
聽見李長樂這樣問,李青芙明麵上沒回答, 隻是說:「但你可以離開。」
「長姐,皇兄與父皇不同, 皇兄要籠絡人,靠得是實打實的金銀與封賞,而非兒女姻親。換句話言之,隻要長姐你願意主動向皇兄提出想與鄭家和離,皇兄便一定會答應,甚至還會在表麵上站在你這邊。」
李長樂這回聽懂了些,斟酌說:「到時他急著趕我離京,必會對我的要求言聽計從,他會站在我這邊,以皇帝的名義對鄭家多多補償,這樣一來,至少在外人眼中,他既能得到愛護手足的仁君名聲,唬得鄭家人不敢再追究我,又能不落口實,也不得罪那些文人。」
李青芙聽罷便點頭,說:「長姐,如今坊間已有人在傳你與新帝不合,你若不自救,來日等這『流言』如五指山般壓上駙馬的背,你要他如何作為?你難道真甘心規規矩矩地做他鄭家媳婦,每日晨昏定省,被困深宅?說到底,你與他又無孩兒,此時不走,更待何時啊?」
李長樂停住腳步,麵上顯出幾分躊躇來。
「這究竟是你的意思,還是老六的意思。」李長樂問。
李青芙站起身回答她,目光如炬,「這是我的意思,但也可以是皇兄的意思。」
李長樂沉默地閉了閉眼。
「……也罷,此去嶺南,不知何日才可回來。」半晌,李長樂在長久的思索後,像是終於妥協了,側首對李青芙說,「待我……待我入宮見一見母妃,再與你離京。你放心,母妃不會成為你的阻礙,我會說服她的,我長這麽大,如今也想為我自己活一次,我隻是……想去外麵看一看。」
-
李青芙從昭平公主府出來的時候,離著老遠,看見孟青山帶錦衣衛來接她。
原是李熙早起怕出事,特意下令調孟青山來,想著如果她在昭平公主府內待的時間過長,或是李長樂有意為難她,便叫孟青山衝進去幫忙。
都言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孟青山如今做了左鎮撫,最頂頭上司還是自己的結拜兄弟,一時也算得上是前途無量,按理更該謹言慎行些,可他卻還是個大嘴巴。
「殿下!這裏!」孟青山大踏步走上前,向李青芙拜道,「皇上命臣來接應殿下,殿下可還好?長公主那邊有難為殿下麽?」
李青芙沒見過孟青山幾麵,但對孟青山記憶深刻,因為在錦衣衛任職的人多半陰沉寡言,唯獨這個孟青山一張嘴就打不住,看著倒像嶺南守關那些兵,讓李青芙感到很親近,也願意跟他多說幾句話,是以此刻見著他,立馬就笑起來。
一時無言。
李長樂咬著唇皺眉,捏緊的拳頭縮在袖子裏,指甲紮進皮肉。
李青芙一見她這樣,便知她其實也想到了這些,平時不過是在自欺欺人罷了,忙趁勝繼續道:「長姐,我知你不喜鄭家,也知你喜愛什麽樣的男兒,你從前對我說,你很想出去看看京都外麵的天,想騎馬射箭,縱情山水,想像男兒那樣隨心生活,這些我都記得。可你要學男兒,大可不必去學他們的三妻四妾……」
「現在父皇已經仙去,無人再約束你,你睜眼瞧呀,眼下便是你重獲自由的好時機,沒人再攔著你合離,也沒人再攔著你離開京都!」
話音未落,李長樂眼神閃爍。
卻聽李青芙又道:
「況且長姐,你捫心自問,你之所以會偏愛那些魁梧男子,你放浪形骸,究竟是因為心裏真的喜歡,少了他們哪個就不成,還是因為遺憾自己不是他們?不能像他們那樣肆意生活?你要為二皇兄報仇,可二皇兄真正的仇人在南方,在南月,他是死在南月人數不清的毒箭之下,他死得其所,死後尚有赫赫威名,隻憑一身空盔甲,便可騙得南月人整整兩日不敢再攻城,直到阿琅如願等來了糧草。」
「長姐,你瞧瞧我,我已在嶺南住了一年,見過那裏比京都更廣闊的天地。你若答應來,我與阿琅都是女子,一定會無比用心地招待你,帶你將你幼時想做卻不能做之事全部做完,令你賓至如歸。」
「嶺南……從來都不是你的牢籠,而是你夢寐以求的自由啊。」
第163章 豆萁
自由二字彌足珍貴, 讓李長樂冰冷許久的內心重燃熱情。她不知所措的來回踱著步,雙手背在身後,在無意中把自己的手腕掐紅了。
「我已在京中住了三十幾年, 我不熟悉嶺南。」李長樂舔著唇說, 「李青芙, 你單憑一張巧嘴就想騙我和離, 我若真聽了你的, 才是與鄭家人徹底鬧掰, 從此變得形單影孤, 隻有自己了,屆時我隻身隨你去嶺南, 可還有命活?」
李青芙像是早料到了她的猶豫,聞言立刻就道:「可是就算不離京,你與駙馬的婚事也已名存實亡, 而你日漸式微,又與新帝有隔閡, 再加上惠娘娘已然年邁,你以為等他們鄭家在看出新帝的心思後, 還能容你這樣放肆多久?你手中的權力還能維持多久?」
李長樂皺緊眉頭,聲音裏摻著化不開的恨,「你的意思是, 等老六騰出手來,隻要我留在京都一天,他便會想盡辦法令我過得不舒服?」
聽見李長樂這樣問,李青芙明麵上沒回答, 隻是說:「但你可以離開。」
「長姐,皇兄與父皇不同, 皇兄要籠絡人,靠得是實打實的金銀與封賞,而非兒女姻親。換句話言之,隻要長姐你願意主動向皇兄提出想與鄭家和離,皇兄便一定會答應,甚至還會在表麵上站在你這邊。」
李長樂這回聽懂了些,斟酌說:「到時他急著趕我離京,必會對我的要求言聽計從,他會站在我這邊,以皇帝的名義對鄭家多多補償,這樣一來,至少在外人眼中,他既能得到愛護手足的仁君名聲,唬得鄭家人不敢再追究我,又能不落口實,也不得罪那些文人。」
李青芙聽罷便點頭,說:「長姐,如今坊間已有人在傳你與新帝不合,你若不自救,來日等這『流言』如五指山般壓上駙馬的背,你要他如何作為?你難道真甘心規規矩矩地做他鄭家媳婦,每日晨昏定省,被困深宅?說到底,你與他又無孩兒,此時不走,更待何時啊?」
李長樂停住腳步,麵上顯出幾分躊躇來。
「這究竟是你的意思,還是老六的意思。」李長樂問。
李青芙站起身回答她,目光如炬,「這是我的意思,但也可以是皇兄的意思。」
李長樂沉默地閉了閉眼。
「……也罷,此去嶺南,不知何日才可回來。」半晌,李長樂在長久的思索後,像是終於妥協了,側首對李青芙說,「待我……待我入宮見一見母妃,再與你離京。你放心,母妃不會成為你的阻礙,我會說服她的,我長這麽大,如今也想為我自己活一次,我隻是……想去外麵看一看。」
-
李青芙從昭平公主府出來的時候,離著老遠,看見孟青山帶錦衣衛來接她。
原是李熙早起怕出事,特意下令調孟青山來,想著如果她在昭平公主府內待的時間過長,或是李長樂有意為難她,便叫孟青山衝進去幫忙。
都言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孟青山如今做了左鎮撫,最頂頭上司還是自己的結拜兄弟,一時也算得上是前途無量,按理更該謹言慎行些,可他卻還是個大嘴巴。
「殿下!這裏!」孟青山大踏步走上前,向李青芙拜道,「皇上命臣來接應殿下,殿下可還好?長公主那邊有難為殿下麽?」
李青芙沒見過孟青山幾麵,但對孟青山記憶深刻,因為在錦衣衛任職的人多半陰沉寡言,唯獨這個孟青山一張嘴就打不住,看著倒像嶺南守關那些兵,讓李青芙感到很親近,也願意跟他多說幾句話,是以此刻見著他,立馬就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