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派人按照他們回信裏留下的路線去尋,任何蛛絲馬跡都不要放過,」謝神筠道,「若是有回信傳來,立馬送給我。」
「是。」杜織雲立即著人去辦。
張靜言失蹤的消息對謝神筠而言不亞於晴空驚雷,她按捺下心中焦躁,沒有在沈霜野麵前表現出來。
張靜言的失蹤到底意味著什麽?倘若他是被人盯上了那幕後之人會是衝著張靜言去的,還是衝著謝神筠來的?
謝神筠轉向沈霜野,眼裏暗含探究:「你是怎麽發現張靜言失蹤的?」
「不是我,是林停仙,」沈霜野道,「他和張靜言約定傳信,但張靜言離開長安後就一直沒有消息傳來。」
沈霜野隱去了林停仙觀星打卦那一塊,他如今回了玄都觀,準備和玄都觀的觀主子虛真人一起試試能不能推演出張靜言的方位。
沈霜野對此不作評價。
「你懷疑我?」謝神筠問。
月影橫過涼蓆,窗外流水潺潺,垂絲海棠落於窗欞,隨風而動。
因著天熱,婢子沒有沏茶,而是上了拿冰鎮過的紫蘇梅子飲,以白玉琉璃盞盛了呈上來,杯壁沁出玉露。
沈霜野握住杯壁,感受到了涼意,方才道:「我不懷疑你。」
謝神筠望他片刻,瞭然地點點頭:「你查過這座宅子了。」
沈霜野早她進來,謝神筠回來時他已經等在這間屋子裏了。至於早她那片刻是多久,就隻有沈霜野自己知道,但想來這片刻也足以讓他查清這院子裏有沒有關著人。
這宅子又是沈霜野的,即便是有暗室密道一類的東西也藏不過他的眼睛。
沈霜野果然沒否認,而是道:「你覺得張靜言的失蹤會是什麽原因?」
這個問題才是重點。
張靜言不僅涉及到了昔年端南水患的案子,還是謝神筠真實身份的知情人。
後者才是謝神筠最為擔心的問題——她有種直覺,張靜言的失蹤是衝著她來的。
謝神筠頓了少頃,道:「第一,他是端南水患案中本該被滅口的倖存者,他改名換姓混進了長安城,又在北軍獄裏被關過一遭,既然太後與鄭鑲都能認出他就是張靜言,那是不是還會有旁人把他認出來?」
她看著沈霜野,問,「當年張靜言是怎麽從洪州活下來,又找到你父親的?」
沈霜野沉默片刻,構思好了措辭方才開口:「他當年在洪州府染疫確有其事,不過後來被治好了,那個時候每天都有人因為疫病身亡,因此對屍體的核對上沒有那麽仔細,後來朝廷鎮撫洪州,是從臨近的黔西道和劍南道調兵治災、震懾百姓,帶兵前去的正是宣盈盈,張靜言同敬國公也有數麵之緣,自然認得宣盈盈——」
說到這裏,沈霜野突然一頓,有一條被他忽略的線索串起了前因後果。
「你和宣盈盈,」他沉聲道,「宣盈盈曾經告訴我,你和她合作的開端是你帶了一車黃金去賄賂她,但那其實不是賄賂,而是交易。」
謝神筠在畫舫上的說辭有問題。
宣盈盈不會輕易地相信一個人,敬國公病了十年有餘,而宣盈盈三年前早已受封昭武將軍,執掌黔西的武泰軍,她根本不需要謝神筠的支持。
謝神筠能和她達成合作這件事本身就意味著有古怪。
她在說謊。
「你知道她去過洪州,也知道她見過張靜言。」沈霜野緩緩道,「更甚者,你知道她見過荀樾,因為你當時也在洪州。」
無論謝神筠說得如何冠冕堂皇,她在黔州私養部曲這件事就是足以抄家滅族的謀逆大罪,這樣的把柄,以謝神筠的為人,就算是信任至極,也很難直接和宣盈盈合作。
但若是從一開始謝神筠就根本不是為了拉攏宣盈盈,而是拿著她的把柄威脅她去的呢?
洪州府時疫時謝神筠也在,謝道成那時賑災洪州,應當也能知道皇後要鄭鑲帶她回京的命令,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能翻出多大的風浪,她們天然就能讓別人降低戒心,況且這個小女孩還算得上自己人。
因此謝神筠到底見過多少人,知道多少事,除了她自己,隻怕沒人清楚。
謝神筠的話永遠真真假假分不清楚,她活在一個巨大的謊言裏,最後把自己和身邊的一切也變成了謊言。
「我的確知道宣盈盈見過荀樾。」謝神筠承認得很快,「但我不知道她見過張靜言,在此之前,我也不知道張靜言居然還活著,否則的話至少謝道成會想方設法地追殺他。」
「但礦山案之後就不一樣了,」謝神筠說,「張靜言在朝中到底有多少故舊我不知道,但礦山裏他露了臉,因此被人盯上也不無可能。」
花絲垂落於席,謝神筠在月影橫波間朦朧了神情,彼此都看不出對方心中所想。
「還有第二,那就是張靜言的失蹤可能不是沖他或者靈河渠一案去的,」沈霜野沉靜道,「而是沖你來的。」
他說完這句話,屋中沉默良久,謝神筠沒有避開沈霜野的目光,她已經學會了在他似乎能剖開人心的目光下表現鎮定。
「你說得不錯。」片刻後,謝神筠頜首,沒有多說。
「如果是沖你來的,那張靜言暫時不會有危險,」沈霜野道,「但如果是衝著靈河渠一案來的,那他此時就生死難料了。」
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是。」杜織雲立即著人去辦。
張靜言失蹤的消息對謝神筠而言不亞於晴空驚雷,她按捺下心中焦躁,沒有在沈霜野麵前表現出來。
張靜言的失蹤到底意味著什麽?倘若他是被人盯上了那幕後之人會是衝著張靜言去的,還是衝著謝神筠來的?
謝神筠轉向沈霜野,眼裏暗含探究:「你是怎麽發現張靜言失蹤的?」
「不是我,是林停仙,」沈霜野道,「他和張靜言約定傳信,但張靜言離開長安後就一直沒有消息傳來。」
沈霜野隱去了林停仙觀星打卦那一塊,他如今回了玄都觀,準備和玄都觀的觀主子虛真人一起試試能不能推演出張靜言的方位。
沈霜野對此不作評價。
「你懷疑我?」謝神筠問。
月影橫過涼蓆,窗外流水潺潺,垂絲海棠落於窗欞,隨風而動。
因著天熱,婢子沒有沏茶,而是上了拿冰鎮過的紫蘇梅子飲,以白玉琉璃盞盛了呈上來,杯壁沁出玉露。
沈霜野握住杯壁,感受到了涼意,方才道:「我不懷疑你。」
謝神筠望他片刻,瞭然地點點頭:「你查過這座宅子了。」
沈霜野早她進來,謝神筠回來時他已經等在這間屋子裏了。至於早她那片刻是多久,就隻有沈霜野自己知道,但想來這片刻也足以讓他查清這院子裏有沒有關著人。
這宅子又是沈霜野的,即便是有暗室密道一類的東西也藏不過他的眼睛。
沈霜野果然沒否認,而是道:「你覺得張靜言的失蹤會是什麽原因?」
這個問題才是重點。
張靜言不僅涉及到了昔年端南水患的案子,還是謝神筠真實身份的知情人。
後者才是謝神筠最為擔心的問題——她有種直覺,張靜言的失蹤是衝著她來的。
謝神筠頓了少頃,道:「第一,他是端南水患案中本該被滅口的倖存者,他改名換姓混進了長安城,又在北軍獄裏被關過一遭,既然太後與鄭鑲都能認出他就是張靜言,那是不是還會有旁人把他認出來?」
她看著沈霜野,問,「當年張靜言是怎麽從洪州活下來,又找到你父親的?」
沈霜野沉默片刻,構思好了措辭方才開口:「他當年在洪州府染疫確有其事,不過後來被治好了,那個時候每天都有人因為疫病身亡,因此對屍體的核對上沒有那麽仔細,後來朝廷鎮撫洪州,是從臨近的黔西道和劍南道調兵治災、震懾百姓,帶兵前去的正是宣盈盈,張靜言同敬國公也有數麵之緣,自然認得宣盈盈——」
說到這裏,沈霜野突然一頓,有一條被他忽略的線索串起了前因後果。
「你和宣盈盈,」他沉聲道,「宣盈盈曾經告訴我,你和她合作的開端是你帶了一車黃金去賄賂她,但那其實不是賄賂,而是交易。」
謝神筠在畫舫上的說辭有問題。
宣盈盈不會輕易地相信一個人,敬國公病了十年有餘,而宣盈盈三年前早已受封昭武將軍,執掌黔西的武泰軍,她根本不需要謝神筠的支持。
謝神筠能和她達成合作這件事本身就意味著有古怪。
她在說謊。
「你知道她去過洪州,也知道她見過張靜言。」沈霜野緩緩道,「更甚者,你知道她見過荀樾,因為你當時也在洪州。」
無論謝神筠說得如何冠冕堂皇,她在黔州私養部曲這件事就是足以抄家滅族的謀逆大罪,這樣的把柄,以謝神筠的為人,就算是信任至極,也很難直接和宣盈盈合作。
但若是從一開始謝神筠就根本不是為了拉攏宣盈盈,而是拿著她的把柄威脅她去的呢?
洪州府時疫時謝神筠也在,謝道成那時賑災洪州,應當也能知道皇後要鄭鑲帶她回京的命令,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能翻出多大的風浪,她們天然就能讓別人降低戒心,況且這個小女孩還算得上自己人。
因此謝神筠到底見過多少人,知道多少事,除了她自己,隻怕沒人清楚。
謝神筠的話永遠真真假假分不清楚,她活在一個巨大的謊言裏,最後把自己和身邊的一切也變成了謊言。
「我的確知道宣盈盈見過荀樾。」謝神筠承認得很快,「但我不知道她見過張靜言,在此之前,我也不知道張靜言居然還活著,否則的話至少謝道成會想方設法地追殺他。」
「但礦山案之後就不一樣了,」謝神筠說,「張靜言在朝中到底有多少故舊我不知道,但礦山裏他露了臉,因此被人盯上也不無可能。」
花絲垂落於席,謝神筠在月影橫波間朦朧了神情,彼此都看不出對方心中所想。
「還有第二,那就是張靜言的失蹤可能不是沖他或者靈河渠一案去的,」沈霜野沉靜道,「而是沖你來的。」
他說完這句話,屋中沉默良久,謝神筠沒有避開沈霜野的目光,她已經學會了在他似乎能剖開人心的目光下表現鎮定。
「你說得不錯。」片刻後,謝神筠頜首,沒有多說。
「如果是沖你來的,那張靜言暫時不會有危險,」沈霜野道,「但如果是衝著靈河渠一案來的,那他此時就生死難料了。」
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