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妍見了覺得有些奇怪,問他怎麽了?
陸澤兩指揉了揉眉心:「統計數據對不上,最近一批分流到珊瑚城的人數不對,缺了二十多個還未成年的孩子。」
分流這件事其實很麻煩,到目前為止,各安置地區包括珊瑚城在內,平均每個月都會接納5~10萬不等的自願申請住址遷移的普通民眾。
上邊一直很重視這件事,因為全球性的大地震剛過去沒多久,各地區都是百廢待興,急需人手,創建伊始的珊瑚城也不例外。
陸澤本來並不負責統計遷移的人員名單,但早前陸彥手底下一個暗線突然匯報,說是每次過來的人數都對不上號,而且總有少的。
陸彥作為南海船團的一把手,每天日理萬機,當然不可能逐一核查裏麵有沒有問題。
這就給了下麵人可操作的空間,而且因為缺的人不多,每個月也隻有幾十個,混在數萬人的名單報告裏根本不起眼,所以才能一直叫他矇混過關。
這次因著徹查與五月花號做地下交易的相關人員,順藤摸瓜找到了這個人,而且又有其他被捕罪犯吐出的一些內幕信息佐證。從調查報告來看,這些人不止是搜集珊瑚城的內部信息,還企圖竊取華國人種的基因序列信息。
這種事其實並不是第一次發生,天災以前,外國勢力就通過對外開放基因測序的相關醫療公司大批量收集信息。同時還買通了不少能夠接觸到這方麵信息的本地機構相關人員,從他們手裏弄到數以十萬計不等的基因組數據。
這些基因數據有什麽用呢?很簡單,有了它們,就可以有針對性的研發對應的病毒武器,專門攻擊同一人種,輕而易舉的達到削減人口,甚至是亡國滅種的目的。
生化武器戰的套路陸澤真是再熟悉不過,那些洋鬼子真就是傲慢到以為一招鮮就能吃遍天,幾十年都換湯不換藥的。
*
陸澤詳細調查統計過這些失蹤人口,發現他們中很多都是未成年人,這就意味著這些孩子心智尚未健全,一旦遭遇巨變,很可能會引發嚴重後果。
當然不隻是未成年人,就算是成年人也絕對無法坦然接受自己竟然成為人體基因實驗的試驗品。
現在當務之急是想辦法把他們救出來,而要這麽做就必須得先找到實驗室所在。
但問題是,山姆國的生化武器實驗室幾乎遍布全球各個角落,按照以往的慣例來看,他們不可能隻在一個地方進行這種人體實驗,估計也是不想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防止被一鍋端掉。
這就給他們的救援行動帶來了很大困難,再加上現在各地區還是天災不斷,全球高溫帶來的幹旱天氣又讓室外活動變得更加艱難。
而一般人的體質根本無法承受40度以上的高溫,如果再加上劇烈活動,很可能會引發熱射病等一係列問題。
受過專業訓練且裝備精良的武裝人員或許能好一些,但眼下這個節骨眼上,全球氣溫還在節節攀升,將他們就這麽放出去,絕對是要冒很大風險的。
那麽有沒有可能通過其他方式,找回那些失蹤人口?
陸澤第一時間想到了顧少華,他覺得還是應該先給顧少華打個電話,試探著問問他的想法。
事情既然已經到了這個地步,牽扯出這麽大的問題,就不是陸澤一人能夠隨意做主的。他跟徐妍打了聲招呼,連夜去找陸彥商量對策。
雖然陸澤傾向於把事情推給顧少華處理,但又擔心他那邊可能會搞什麽小動作。至於會不會被他摘了桃子然後倒打一耙,陸澤還是自信他不會搞這樣下三濫的小動作來自毀長城的。畢竟依照現在的情形,他根本無需親自動手。
隻看現在他們的父親陸晉北在中央管理層被逐漸邊緣化就知道了,在那些人眼裏,他們陸家恐怕已經在走下坡路了。
哪怕陸彥現在掌管著南海船團,但隨著穹頂技術和磁場發生器的普及,華國內陸地區的民生秩序也在逐漸恢復。
絕大多數一直生活在陸地上的平民百姓還是更喜歡腳踏實地,而不是在海上漂泊。
按照眼下的趨勢來看,隨著時間的推移,內陸和新沿海地區恢復繁榮是遲早的事。
四大船團固然不會被撤銷,因為要留一條後路,畢竟現在天災人禍不斷。
但很可能同樣會被邊緣化,這是考慮到新型軍艦不斷下水的前提,如果海上防衛的職責被替代,那麽四大船團就隻剩下遠洋捕撈和深海養殖這兩大功能,甚至很可能因此被劃定為後勤補給基地。
那麽屆時,陸彥手中的權力也會被大大削弱。
老實說陸澤不得不考慮這些可能會發生的事,盡管他們陸家底子還算厚,人脈也不缺,但人走茶涼的道理卻是再明白不過的。
眼下這種愈發緊張的局勢,如果手裏沒有權力,那很可能就會淪為任人宰割的肥羊,這是陸澤不願意看到的。
不過他相信陸彥同樣明白這一點,接下來也會採取措施,至少不能坐以待斃。
*
陸彥拿著新列印出來,還泛著墨香的一摞厚厚文件眉頭緊鎖,半晌後才開口說道:「先聯繫顧少華那邊,看他怎麽說吧。」
第44章
天氣一天比一天熱,室外露天的甲板溫度最高時甚至逼近六七十度,橡膠鞋底踩在上麵不一會就變得軟踏踏的,甚至有輕微融化的痕跡。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陸澤兩指揉了揉眉心:「統計數據對不上,最近一批分流到珊瑚城的人數不對,缺了二十多個還未成年的孩子。」
分流這件事其實很麻煩,到目前為止,各安置地區包括珊瑚城在內,平均每個月都會接納5~10萬不等的自願申請住址遷移的普通民眾。
上邊一直很重視這件事,因為全球性的大地震剛過去沒多久,各地區都是百廢待興,急需人手,創建伊始的珊瑚城也不例外。
陸澤本來並不負責統計遷移的人員名單,但早前陸彥手底下一個暗線突然匯報,說是每次過來的人數都對不上號,而且總有少的。
陸彥作為南海船團的一把手,每天日理萬機,當然不可能逐一核查裏麵有沒有問題。
這就給了下麵人可操作的空間,而且因為缺的人不多,每個月也隻有幾十個,混在數萬人的名單報告裏根本不起眼,所以才能一直叫他矇混過關。
這次因著徹查與五月花號做地下交易的相關人員,順藤摸瓜找到了這個人,而且又有其他被捕罪犯吐出的一些內幕信息佐證。從調查報告來看,這些人不止是搜集珊瑚城的內部信息,還企圖竊取華國人種的基因序列信息。
這種事其實並不是第一次發生,天災以前,外國勢力就通過對外開放基因測序的相關醫療公司大批量收集信息。同時還買通了不少能夠接觸到這方麵信息的本地機構相關人員,從他們手裏弄到數以十萬計不等的基因組數據。
這些基因數據有什麽用呢?很簡單,有了它們,就可以有針對性的研發對應的病毒武器,專門攻擊同一人種,輕而易舉的達到削減人口,甚至是亡國滅種的目的。
生化武器戰的套路陸澤真是再熟悉不過,那些洋鬼子真就是傲慢到以為一招鮮就能吃遍天,幾十年都換湯不換藥的。
*
陸澤詳細調查統計過這些失蹤人口,發現他們中很多都是未成年人,這就意味著這些孩子心智尚未健全,一旦遭遇巨變,很可能會引發嚴重後果。
當然不隻是未成年人,就算是成年人也絕對無法坦然接受自己竟然成為人體基因實驗的試驗品。
現在當務之急是想辦法把他們救出來,而要這麽做就必須得先找到實驗室所在。
但問題是,山姆國的生化武器實驗室幾乎遍布全球各個角落,按照以往的慣例來看,他們不可能隻在一個地方進行這種人體實驗,估計也是不想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防止被一鍋端掉。
這就給他們的救援行動帶來了很大困難,再加上現在各地區還是天災不斷,全球高溫帶來的幹旱天氣又讓室外活動變得更加艱難。
而一般人的體質根本無法承受40度以上的高溫,如果再加上劇烈活動,很可能會引發熱射病等一係列問題。
受過專業訓練且裝備精良的武裝人員或許能好一些,但眼下這個節骨眼上,全球氣溫還在節節攀升,將他們就這麽放出去,絕對是要冒很大風險的。
那麽有沒有可能通過其他方式,找回那些失蹤人口?
陸澤第一時間想到了顧少華,他覺得還是應該先給顧少華打個電話,試探著問問他的想法。
事情既然已經到了這個地步,牽扯出這麽大的問題,就不是陸澤一人能夠隨意做主的。他跟徐妍打了聲招呼,連夜去找陸彥商量對策。
雖然陸澤傾向於把事情推給顧少華處理,但又擔心他那邊可能會搞什麽小動作。至於會不會被他摘了桃子然後倒打一耙,陸澤還是自信他不會搞這樣下三濫的小動作來自毀長城的。畢竟依照現在的情形,他根本無需親自動手。
隻看現在他們的父親陸晉北在中央管理層被逐漸邊緣化就知道了,在那些人眼裏,他們陸家恐怕已經在走下坡路了。
哪怕陸彥現在掌管著南海船團,但隨著穹頂技術和磁場發生器的普及,華國內陸地區的民生秩序也在逐漸恢復。
絕大多數一直生活在陸地上的平民百姓還是更喜歡腳踏實地,而不是在海上漂泊。
按照眼下的趨勢來看,隨著時間的推移,內陸和新沿海地區恢復繁榮是遲早的事。
四大船團固然不會被撤銷,因為要留一條後路,畢竟現在天災人禍不斷。
但很可能同樣會被邊緣化,這是考慮到新型軍艦不斷下水的前提,如果海上防衛的職責被替代,那麽四大船團就隻剩下遠洋捕撈和深海養殖這兩大功能,甚至很可能因此被劃定為後勤補給基地。
那麽屆時,陸彥手中的權力也會被大大削弱。
老實說陸澤不得不考慮這些可能會發生的事,盡管他們陸家底子還算厚,人脈也不缺,但人走茶涼的道理卻是再明白不過的。
眼下這種愈發緊張的局勢,如果手裏沒有權力,那很可能就會淪為任人宰割的肥羊,這是陸澤不願意看到的。
不過他相信陸彥同樣明白這一點,接下來也會採取措施,至少不能坐以待斃。
*
陸彥拿著新列印出來,還泛著墨香的一摞厚厚文件眉頭緊鎖,半晌後才開口說道:「先聯繫顧少華那邊,看他怎麽說吧。」
第44章
天氣一天比一天熱,室外露天的甲板溫度最高時甚至逼近六七十度,橡膠鞋底踩在上麵不一會就變得軟踏踏的,甚至有輕微融化的痕跡。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