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頁
[女穿男]西漢皇子升職記 作者:六月飛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此對百越之地和西南諸國,劉瑞雖勢在必得,但也得在動手前考慮一下實控問題,以及刨除官吏兵匠後有多少人能遷去同化當地土著。
「如若陛下要征南越之地,恐怕需要三十萬到四十萬人。」眼見無人上前回話,郎中令酈寄便大著膽子道:「始皇當年派五十萬大軍征服百越,其中雖有三十萬留於南越,兩三萬逃回故鄉,但就士兵的消耗與百越的環境來看,三十萬到四十萬人絕不是誇大其詞。」
劉舍見狀也趕緊答道:「老臣贊同郎中令的話。若要征服南越,非四十萬大軍不可。」
別看劉舍掛著一個降將的debuff,但就家學而言,人家是項氏之後,項羽同族,而且也為文景二帝的削藩之戰立過汗馬功勞。
項氏作為楚地貴族,在為楚王南征北討的過程中自然是與越人打過幾百年的交道,甚至在楚國的軍隊裏也不乏越人的身影。
隻是在秦滅六國,高祖建漢後,項氏也隨霸王之死湮沒在歷史的長河裏。而劉舍對百越的認知也僅限於邊境的情報與家傳典籍。
可即便如此,他也明白百越……尤其是南越之地不可小覷。
趙佗帶去的秦軍裏有不少工匠軍醫,而在他征服南越,建立自己的趙氏王朝後,留下的秦人也在南越傳授中原技藝並修建工程,使得南越一舉成為南部諸國的帶頭大哥。
當然,這麽做也不是沒有一丁點的好處。因為那些遠征南越的秦軍大都死於水土不服,所以在倖存者的不懈努力下,自然摸索出適應乃至改進環境辦法。
而這趙佗探路,劉瑞摸人的後果就是南越失去了抵禦漢軍的天險。
況且那些不服趙佗的南越貴族也不介意與漢軍合作,進一步削弱了秦軍來帶的技術優勢與生產優勢。
隻是……
「朕不可能派那麽多人遠征百越。」劉瑞對這個回答很不滿意。任誰聽到下屬在自己擬定的預算上翻了三倍也不會高興,可劉瑞不是夜郎自大之人,所以沒有直接否認二者的判斷,而是從後勤出發道:「四十萬人遠征南越每日至少要花一萬六千石糧食,相當於110戶五口之家的一年收成。」
「這還不算運輜的馱馬與勞役的路上消耗。」
古代的戰爭與其說是兵與將的對峙,不如說是後勤與後勤的對峙。
拿下巴蜀漢中的大秦與之前的大秦豈可同日而語。
同樣的。
楚國能與大秦拚到決戰之時也是因為蘇湖為其源源不斷的輸血,所以才有《大秦帝國》裏的那句張子名言:「楚人真富也。」
如果是為大匈奴花費這麽多人力物力,劉瑞倒也不會算得這麽清。
可這不是對抗匈奴的戰爭。
前兩任皇帝是一邊攢家底,一麵打土豪的優秀典例。
但問題是他們打的不是一般的土豪,而是當起臣中小王的劉氏藩王們,所以在文景二帝的削藩政策裏光是鎮壓齊係與淮南係的藩王就耗了不少攢下的家底。
糧食沒了頂多兩年就能補上,可人口沒了就要耗費兩代來為王朝爭得喘息之機。
如果要為南越的耕地投入這麽多預算,那劉瑞……
「朕記得……閩越與南越的關係還不錯吧!」借著托腮而啃咬指蓋的劉瑞下定決心道:「二十萬,多一人都不行。」
「陛下。」這下不僅是酈寄劉舍,就連與之不太熟悉的韓頹當都火燒眉毛道:「您這與趙括李信又有什麽區別。」
「朕不是趙孝成王,南越也遠遠比不上難啃的楚國。」劉瑞雖對老將保持一定的尊敬,但還是想□□一把道:「此事就這麽定了。」
「如若各位不願出兵南越,那朕隻能另請高明了。」
「這……」
此時此刻,包括少府令石奮在內的臣子都萬分想念已故的申屠嘉。
若是故安武恭侯在此,興許陛下不會這麽執拗。
而在孝文太後和故安武恭侯接連去後,又有誰能勸住陛下,使其不要如此冒進?
頭大的臣子們並不理解艱難養家的劉瑞有多想讓趙佗涼掉。
而在他們憂心忡忡之際,決定向閩越發起攻勢的程不識還沒來得及誘閩越的軍隊自投羅網,那些護著自家祖宗……啊不!是粗糙大炮的的墨者便毛遂自薦道:「何必等著埋伏的閩越軍隊主動襲擊,不如我們先給他們些顏色瞧瞧。」
生性嚴肅的程不識用看傻子的眼神看著那群眼裏閃爍著清澈光芒的墨者,十分艱難地吞下那句「愚蠢」的判斷:「就靠這個。」
出於對陛下的尊重,程不識又特意看了眼墨家推來的大寶貝。
隻見那質樸的黑大管在月色的照耀下居然有絲肅殺之氣。
「就靠這個。」已經試過大炮威力的墨家信誓旦旦道:「閩越多山地、丘陵,適合遊擊作戰。漢軍裏除征來的東歐人外,也隻有巴蜀軍擅長這種作戰模式,餘者都是平原作戰的習慣者。」
雖說後世的美越戰爭已充分證明大炮對遊擊的劣勢,但在缺乏見識的古代,大炮的威力並不在於消滅敵人,而是擾亂對方的軍心。
這種如雷霆般的新型武器即便不能傷到對方,也能讓閩越人頭暈目眩至露出破綻。
而人心相當重要的戰略武器。
一般來說,逃兵與戰死者的數量達到二十分之一就有軍隊崩潰的危險。
「如若陛下要征南越之地,恐怕需要三十萬到四十萬人。」眼見無人上前回話,郎中令酈寄便大著膽子道:「始皇當年派五十萬大軍征服百越,其中雖有三十萬留於南越,兩三萬逃回故鄉,但就士兵的消耗與百越的環境來看,三十萬到四十萬人絕不是誇大其詞。」
劉舍見狀也趕緊答道:「老臣贊同郎中令的話。若要征服南越,非四十萬大軍不可。」
別看劉舍掛著一個降將的debuff,但就家學而言,人家是項氏之後,項羽同族,而且也為文景二帝的削藩之戰立過汗馬功勞。
項氏作為楚地貴族,在為楚王南征北討的過程中自然是與越人打過幾百年的交道,甚至在楚國的軍隊裏也不乏越人的身影。
隻是在秦滅六國,高祖建漢後,項氏也隨霸王之死湮沒在歷史的長河裏。而劉舍對百越的認知也僅限於邊境的情報與家傳典籍。
可即便如此,他也明白百越……尤其是南越之地不可小覷。
趙佗帶去的秦軍裏有不少工匠軍醫,而在他征服南越,建立自己的趙氏王朝後,留下的秦人也在南越傳授中原技藝並修建工程,使得南越一舉成為南部諸國的帶頭大哥。
當然,這麽做也不是沒有一丁點的好處。因為那些遠征南越的秦軍大都死於水土不服,所以在倖存者的不懈努力下,自然摸索出適應乃至改進環境辦法。
而這趙佗探路,劉瑞摸人的後果就是南越失去了抵禦漢軍的天險。
況且那些不服趙佗的南越貴族也不介意與漢軍合作,進一步削弱了秦軍來帶的技術優勢與生產優勢。
隻是……
「朕不可能派那麽多人遠征百越。」劉瑞對這個回答很不滿意。任誰聽到下屬在自己擬定的預算上翻了三倍也不會高興,可劉瑞不是夜郎自大之人,所以沒有直接否認二者的判斷,而是從後勤出發道:「四十萬人遠征南越每日至少要花一萬六千石糧食,相當於110戶五口之家的一年收成。」
「這還不算運輜的馱馬與勞役的路上消耗。」
古代的戰爭與其說是兵與將的對峙,不如說是後勤與後勤的對峙。
拿下巴蜀漢中的大秦與之前的大秦豈可同日而語。
同樣的。
楚國能與大秦拚到決戰之時也是因為蘇湖為其源源不斷的輸血,所以才有《大秦帝國》裏的那句張子名言:「楚人真富也。」
如果是為大匈奴花費這麽多人力物力,劉瑞倒也不會算得這麽清。
可這不是對抗匈奴的戰爭。
前兩任皇帝是一邊攢家底,一麵打土豪的優秀典例。
但問題是他們打的不是一般的土豪,而是當起臣中小王的劉氏藩王們,所以在文景二帝的削藩政策裏光是鎮壓齊係與淮南係的藩王就耗了不少攢下的家底。
糧食沒了頂多兩年就能補上,可人口沒了就要耗費兩代來為王朝爭得喘息之機。
如果要為南越的耕地投入這麽多預算,那劉瑞……
「朕記得……閩越與南越的關係還不錯吧!」借著托腮而啃咬指蓋的劉瑞下定決心道:「二十萬,多一人都不行。」
「陛下。」這下不僅是酈寄劉舍,就連與之不太熟悉的韓頹當都火燒眉毛道:「您這與趙括李信又有什麽區別。」
「朕不是趙孝成王,南越也遠遠比不上難啃的楚國。」劉瑞雖對老將保持一定的尊敬,但還是想□□一把道:「此事就這麽定了。」
「如若各位不願出兵南越,那朕隻能另請高明了。」
「這……」
此時此刻,包括少府令石奮在內的臣子都萬分想念已故的申屠嘉。
若是故安武恭侯在此,興許陛下不會這麽執拗。
而在孝文太後和故安武恭侯接連去後,又有誰能勸住陛下,使其不要如此冒進?
頭大的臣子們並不理解艱難養家的劉瑞有多想讓趙佗涼掉。
而在他們憂心忡忡之際,決定向閩越發起攻勢的程不識還沒來得及誘閩越的軍隊自投羅網,那些護著自家祖宗……啊不!是粗糙大炮的的墨者便毛遂自薦道:「何必等著埋伏的閩越軍隊主動襲擊,不如我們先給他們些顏色瞧瞧。」
生性嚴肅的程不識用看傻子的眼神看著那群眼裏閃爍著清澈光芒的墨者,十分艱難地吞下那句「愚蠢」的判斷:「就靠這個。」
出於對陛下的尊重,程不識又特意看了眼墨家推來的大寶貝。
隻見那質樸的黑大管在月色的照耀下居然有絲肅殺之氣。
「就靠這個。」已經試過大炮威力的墨家信誓旦旦道:「閩越多山地、丘陵,適合遊擊作戰。漢軍裏除征來的東歐人外,也隻有巴蜀軍擅長這種作戰模式,餘者都是平原作戰的習慣者。」
雖說後世的美越戰爭已充分證明大炮對遊擊的劣勢,但在缺乏見識的古代,大炮的威力並不在於消滅敵人,而是擾亂對方的軍心。
這種如雷霆般的新型武器即便不能傷到對方,也能讓閩越人頭暈目眩至露出破綻。
而人心相當重要的戰略武器。
一般來說,逃兵與戰死者的數量達到二十分之一就有軍隊崩潰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