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頁
[女穿男]西漢皇子升職記 作者:六月飛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罷,劉瑞還捏了捏對方的肩膀。
田堅感到肩上一痛,心裏更是沉甸甸的十分難受。
「辦得到吧!」
劉瑞笑得愈發溫和,但眼裏卻無一絲笑意:「朕對你們信心十足啊!」
沒法回答的田堅:「……」別問,問就是很後悔。恨不得往決定建坐摘星樓的自己臉上來上一拳。
你說你幹什麽不好,偏偏要建摘星樓。
藏拙藏到這個份上也是沒誰了。
「陛,陛下所託,臣等自盡心盡力,不敢有絲毫懈怠。」在答應與找死間果斷投了的田堅擦了擦額上的冷汗,琢磨著皇帝走後要如何告知墨家這個不太好的消息。
墨家三派裏,齊墨好理,秦墨好技,楚墨好義。
厭戰的程度也是依次遞減。
在被當代巨子坑過來前,田堅對大漢這個修改版的秦朝那是橫看有罪,豎看討厭。然而在去過一趟邊境之地,看過雲中郡和燕代之地的黔首過著什麽樣的日子後,田堅這個祖上與齊王室息息相關的墨者沒話說了。
秦朝確實亡了,但這是以減口五成,邊境防禦徹底崩塌為代價。
秦滅後,中原及南部的黔首確實過得比秦時更好,但邊境之地……
哎!
如果邊境之地的人們過得好,劉瑞及其祖先至於攢錢打匈奴嗎?然後還給邊境加了那麽多補貼。
「從長計議吧!」待劉瑞走後,田堅忍不住嘆了口氣,背著手道:「再有理的大義也敵不過同胞的性命啊!」
甭管出於何種原因,都沒有讓邊境一直流血流淚的道理。
同為漢人,憑什麽中原一帶吃香的喝辣的,卻要雲中,雁門,燕代一地與巴蜀長沙的黔首一直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
這樣不好,不好。
所以匈奴必須打,南越必須滅。
這不僅是朝廷上的政治正確,更是為了解除邊境的最大壓力。不然在關中還能控製局麵時沒啥問題,一旦後代變得漢靈帝那樣拉跨……
那可不是私吞補貼那麽簡單,搞不好學南宋開啟南渡模式。
不巧的是,此時的南邊還是趙佗當家,所以……
南北都沒得跑啊!
「墨家那便確實還能逼出點東西。」心情專晴的劉瑞慢悠悠地晃到建設中的儒學院前,意味深長道:「這就是陽城家的成果吧!」
「正是。」卜式曾是士農工商裏的最底層,瞧著眼前高高大大的建築,以及地位一飛沖天的工農階級也是羨慕不已。
墨農崛起後總結了前人們的失敗經驗,對內部進行比較溫和的改革——畢竟他們瞎貓撞上死耗子地碰上劉瑞。如果連劉瑞這個史詩級的寬容皇帝都忍不了他們,那麽墨農兩家也沒想復興了,直接等儒家的刀子架到脖子上吧!
「陽城家啊……」劉瑞的眼睛微微眯起,想起那部《秦時明月》裏非常著名的台詞:「墨家機關,木石走路;青銅開口,要問公輸。」
卜式不知皇帝所說的「公輸」是指哪家,但是提到「魯班」之名,即使是出身商賈的他也肅然起敬:「原來是祖師爺啊!」
相傳魯班生前收了二十七名弟子,又叫九佬十八匠。
魯班雖為工匠之子,但和劉邦的祖輩曾是魏國大夫一般,也曾是皇親國戚之後,隻是這姬姓公輸氏一代代地傳下來也沒剩什麽土地,更是自魯班的曾祖父時就已跌入百姓之列,跟著修了不少工程。
戰國之時連周天子都自身難保,你一隔了十幾輩的遠房親戚又算什麽。
「臣的學識遠不及陛下身邊的能臣義士,但得為官做宰前的粗淺經驗,明白在工農那塊,墨子也好,許子也罷,都不及魯班這個祖師爺的名聲好用。」
若是沒有清末時江南一代的文化復興,墨家這個失傳已久的學派也不會同諸子百家迎來一波千年後的復興。
相較於墨子在民間的聲望不顯,魯班可是僅次於孔孟的大名人。
甚至有人戲謔道:「不做官的人可以不知孔子,但一定對魯班之名如雷貫耳。」
究其原因,無非是祖師爺的名聲與手藝代代相傳,直至今日。
有的人連學派與典籍都未留下卻名垂千古。
有的人在禮樂崩壞的時代做出超越時代的思想卻默默無聞。
「陽城家與墨家並不親近,所以他們的手藝是從哪兒學的?」不同於墨家的炫技之作,儒家請陽城家在此處建立的學院恢宏大氣,內部精巧。
最妙的是設計者在門枕石上的巧思。
如今的門墩工藝起源於隋唐,但在漢代時就有門枕石裝點門麵。
陽城家給有天圓地方之意的門枕石上刻著「封侯拜相」與「鯉躍龍門」。
相較之下,找墨家幫忙的法學院顯然沒有那麽精巧,但是勝在為官做宰的大佬多,底層小吏也多學法家,所以在資助金額上毫不亞於樹大根深的墨家。
據劉瑞所知,光是三公九卿的晁錯、郅都、趙禹就給法學院捐了四千多金,更別提桃李滿天下的張恢與樂毅之後的樂季臣也慷慨解囊,從而造就如此宏偉的學院。
「嘖!還挺富的啊!」劉瑞參觀完最富的儒法兩家後對諸子百家的實力有了全新的認識:「說來也是有趣。朕決定建太學宮時,儒家向朕提議換個總領工程的人。」
那時的劉瑞還沒宣布各家為各家買單,加上墨家聲望漸顯,所以儒家非常擔心自己的學院是由墨家負責,然後收到頭皮一顫的驚喜。
田堅感到肩上一痛,心裏更是沉甸甸的十分難受。
「辦得到吧!」
劉瑞笑得愈發溫和,但眼裏卻無一絲笑意:「朕對你們信心十足啊!」
沒法回答的田堅:「……」別問,問就是很後悔。恨不得往決定建坐摘星樓的自己臉上來上一拳。
你說你幹什麽不好,偏偏要建摘星樓。
藏拙藏到這個份上也是沒誰了。
「陛,陛下所託,臣等自盡心盡力,不敢有絲毫懈怠。」在答應與找死間果斷投了的田堅擦了擦額上的冷汗,琢磨著皇帝走後要如何告知墨家這個不太好的消息。
墨家三派裏,齊墨好理,秦墨好技,楚墨好義。
厭戰的程度也是依次遞減。
在被當代巨子坑過來前,田堅對大漢這個修改版的秦朝那是橫看有罪,豎看討厭。然而在去過一趟邊境之地,看過雲中郡和燕代之地的黔首過著什麽樣的日子後,田堅這個祖上與齊王室息息相關的墨者沒話說了。
秦朝確實亡了,但這是以減口五成,邊境防禦徹底崩塌為代價。
秦滅後,中原及南部的黔首確實過得比秦時更好,但邊境之地……
哎!
如果邊境之地的人們過得好,劉瑞及其祖先至於攢錢打匈奴嗎?然後還給邊境加了那麽多補貼。
「從長計議吧!」待劉瑞走後,田堅忍不住嘆了口氣,背著手道:「再有理的大義也敵不過同胞的性命啊!」
甭管出於何種原因,都沒有讓邊境一直流血流淚的道理。
同為漢人,憑什麽中原一帶吃香的喝辣的,卻要雲中,雁門,燕代一地與巴蜀長沙的黔首一直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
這樣不好,不好。
所以匈奴必須打,南越必須滅。
這不僅是朝廷上的政治正確,更是為了解除邊境的最大壓力。不然在關中還能控製局麵時沒啥問題,一旦後代變得漢靈帝那樣拉跨……
那可不是私吞補貼那麽簡單,搞不好學南宋開啟南渡模式。
不巧的是,此時的南邊還是趙佗當家,所以……
南北都沒得跑啊!
「墨家那便確實還能逼出點東西。」心情專晴的劉瑞慢悠悠地晃到建設中的儒學院前,意味深長道:「這就是陽城家的成果吧!」
「正是。」卜式曾是士農工商裏的最底層,瞧著眼前高高大大的建築,以及地位一飛沖天的工農階級也是羨慕不已。
墨農崛起後總結了前人們的失敗經驗,對內部進行比較溫和的改革——畢竟他們瞎貓撞上死耗子地碰上劉瑞。如果連劉瑞這個史詩級的寬容皇帝都忍不了他們,那麽墨農兩家也沒想復興了,直接等儒家的刀子架到脖子上吧!
「陽城家啊……」劉瑞的眼睛微微眯起,想起那部《秦時明月》裏非常著名的台詞:「墨家機關,木石走路;青銅開口,要問公輸。」
卜式不知皇帝所說的「公輸」是指哪家,但是提到「魯班」之名,即使是出身商賈的他也肅然起敬:「原來是祖師爺啊!」
相傳魯班生前收了二十七名弟子,又叫九佬十八匠。
魯班雖為工匠之子,但和劉邦的祖輩曾是魏國大夫一般,也曾是皇親國戚之後,隻是這姬姓公輸氏一代代地傳下來也沒剩什麽土地,更是自魯班的曾祖父時就已跌入百姓之列,跟著修了不少工程。
戰國之時連周天子都自身難保,你一隔了十幾輩的遠房親戚又算什麽。
「臣的學識遠不及陛下身邊的能臣義士,但得為官做宰前的粗淺經驗,明白在工農那塊,墨子也好,許子也罷,都不及魯班這個祖師爺的名聲好用。」
若是沒有清末時江南一代的文化復興,墨家這個失傳已久的學派也不會同諸子百家迎來一波千年後的復興。
相較於墨子在民間的聲望不顯,魯班可是僅次於孔孟的大名人。
甚至有人戲謔道:「不做官的人可以不知孔子,但一定對魯班之名如雷貫耳。」
究其原因,無非是祖師爺的名聲與手藝代代相傳,直至今日。
有的人連學派與典籍都未留下卻名垂千古。
有的人在禮樂崩壞的時代做出超越時代的思想卻默默無聞。
「陽城家與墨家並不親近,所以他們的手藝是從哪兒學的?」不同於墨家的炫技之作,儒家請陽城家在此處建立的學院恢宏大氣,內部精巧。
最妙的是設計者在門枕石上的巧思。
如今的門墩工藝起源於隋唐,但在漢代時就有門枕石裝點門麵。
陽城家給有天圓地方之意的門枕石上刻著「封侯拜相」與「鯉躍龍門」。
相較之下,找墨家幫忙的法學院顯然沒有那麽精巧,但是勝在為官做宰的大佬多,底層小吏也多學法家,所以在資助金額上毫不亞於樹大根深的墨家。
據劉瑞所知,光是三公九卿的晁錯、郅都、趙禹就給法學院捐了四千多金,更別提桃李滿天下的張恢與樂毅之後的樂季臣也慷慨解囊,從而造就如此宏偉的學院。
「嘖!還挺富的啊!」劉瑞參觀完最富的儒法兩家後對諸子百家的實力有了全新的認識:「說來也是有趣。朕決定建太學宮時,儒家向朕提議換個總領工程的人。」
那時的劉瑞還沒宣布各家為各家買單,加上墨家聲望漸顯,所以儒家非常擔心自己的學院是由墨家負責,然後收到頭皮一顫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