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女穿男]西漢皇子升職記 作者:六月飛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了方便幹活,院裏的女工穿著一種麻袋似的窄袖衣褲,甚至還在袖口串了細繩,用以綁住鬆鬆垮垮的地方。
劉啟的眼睛到處瞟了下,隻見在牆壁上用麻紙貼著「天幹物燥,小心火燭」這八個大字。
而在織布的區域外還有個曬茶分包的區域,以及幾個用於抄寫先賢典籍的桌案。
當然,作為一個合格的上司,劉瑞也給工作的家人子和小黃門們設置了喝茶玩牌的地方,並且和官員一樣都是五日一休,留出可以吃飯喝茶的時間。
劉啟:……把我給整不會了。
宦官令瞧著皇帝的臉色也不知要不要通報太子,好在皇帝並未引起院內人的注意,隻是在門口看了會兒便若有所思地離開了。
「合著孤給他的美女全被他當女工使了。」劉啟的話裏滿是抱怨,但臉上卻沒一絲怒意:「這小子,真是讓孤不知該說些什麽。」
末了,還補充道:「但是那院子裏的布局倒是挺有意思的。」
雖說在戰國時就已經有了分工製,但是受限於管理經驗的不足和技術上難以實現標準化,所以在很多領域裏搞分工製還不如單幹來得更有效率。
最經典的便是被後世傳為最早擁有標準化的秦朝。
然而根據已經出土的戰國武器來看,秦朝的標準化並非為了加快武器的生產速度,而是給工匠總結的成功準則。即便是將誤差控製在幾毫米內,那時的青銅零件也不能像現代零件那樣隨意替換,甚至需要責任製來保證不會用錯零件。
「孤還是第一次見到那麽多人參與織布。」劉啟在回去的路上閉目養神道:「而且她們用的織機樣式和紡車樣式也跟朕所熟悉的織機紡車截然不同。」
想起那大得離奇的複雜織機和腳踏式紡車,劉啟睜開並不蒼老的雙眼,慢慢笑道:「靠著這群聰明伶俐的女子與墨家的高超技藝,太子怕是賺了不少」
然而劉啟沒料到的是劉瑞不是賺了不少,而是賺得已經影響到關中的布價,最後隻能調走織布的家人子去抄書,以免讓關中的其她女工沒了活路。
「除去傳統的麻布絲綢,要不試試羊毛製品和兔毛製品,還有鴨絨。」眼見天氣越來越冷,關內外的黔首們已經開始收集麻枲蘆花乃至柳絮填充衣物,避免冬日一睡不起。
當然,因為跟遊牧民族相愛相殺了幾千年的緣故,《詩經》裏已經提到這時的人民會製粗毛短褐,不過礙於關中養羊的不多,而且那些粗毛短褐的上身效果堪比刑具,所以比起羊毛短褐,黔首們更愛洗淨羊毛後填進衣服的夾層,製成古代的羽絨服。
「關中養羊的不多吧!」衛穆兒瞧著劉瑞眉頭緊皺地與墨家子弟乃至關中的熟練女工們研究著冬衣裏各類配比與保暖效益的最大化,十分無奈道:「即便是用更廉價的鴨絨鵝絨乃至狗毛作為替代,但是考慮到羊毛的出產量與鴨絨鵝絨的出量之差……黔首們還是多采點蘆花和木棉花比較實在。」
劉瑞早就查過資料,明白按照禦寒指數的高低排為羽絨>羊毛>棉花>絲綿。而以性價比來看,則是棉花把餘者甩開十萬八千裏。
「再試試吧!看看用羊毛混木錦花會不會效果更好。」劉瑞拍勉強鼓勵了下一籌莫展的熟練女工與快被煩死的墨家子弟,由此想起被他派去彭城郡協助搞死吳王劉濞的牧畜商人卜式:「今年是個寒冬啊!」
以文景時的多災多難來看,大寒之冬必有雹災,雹災之後必有大旱。
而在大旱之後,便是能被載入史冊的特大蝗災。
難怪光是《史記》上關於漢景帝時的天災記錄就高達三十處,簡直是把漢景帝本紀寫成了天災記錄報告。
第145章
「派人去邊境問問有沒有跟木棉花類似的植物的種子,順帶請奉常府開出尋求告示。」劉瑞知道現在去找棉花的種子也來不及了,所以趕在入冬前到處提醒關中黔首收集柳絮,蘆花,乃至那些本該扔進田地裏的穀殼,然後又把原本的煤餅改成蜂窩煤的模樣,用以節省太子宮的過冬燃料,從而擠出思賢苑的學堂用量。
「今年的冬天不僅冷得更早,而且還有下雹的徵兆。」劉瑞在與太子宮的官員們開完會後搓了搓手,覺得昨日才加上的衣服今天就不夠暖了:「惡雲見風長,冰雹隨風落。」
汲黯聞言,有些好奇道:「家上也好陰陽家之道?」
劉瑞沒有正麵回答汲黯的問題,而是意味深長道:「諸子百家,各有奇妙。」
「陰陽家論五德始終,同黃老學,醫家,以及兵家的緣分頗深。」汲黯對陰陽家的感覺一般,畢竟他們雖然摻和著祀與戎的國之大事,但是距離真正的掌權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因此和醫家一樣屬於諸子百家裏和誰能相處不錯的存在。
隻是……
「習陰陽之道者易溺鬼神而不敬人。」汲黯瞧著已經有了成年人個頭的劉瑞,直諫道:「君子因怵於好而忘其所惡,故要惡不失其理,欲不過其情,方能明實虛。」
想起思賢苑裏的墨家工坊,汲黯的臉上閃過一絲淺淺的糾結:「強不能遍立,智不能盡謀。可太子喜好於百官而言不亞於日光至於大地,故可令魅上者造虛討利,得利謀權。」
「長此以往,太子可辨實虛,百官可知利害?」汲黯的話令劉瑞沉默了會兒,隨即笑道:「孤已經明白太子仆的深意。」
劉啟的眼睛到處瞟了下,隻見在牆壁上用麻紙貼著「天幹物燥,小心火燭」這八個大字。
而在織布的區域外還有個曬茶分包的區域,以及幾個用於抄寫先賢典籍的桌案。
當然,作為一個合格的上司,劉瑞也給工作的家人子和小黃門們設置了喝茶玩牌的地方,並且和官員一樣都是五日一休,留出可以吃飯喝茶的時間。
劉啟:……把我給整不會了。
宦官令瞧著皇帝的臉色也不知要不要通報太子,好在皇帝並未引起院內人的注意,隻是在門口看了會兒便若有所思地離開了。
「合著孤給他的美女全被他當女工使了。」劉啟的話裏滿是抱怨,但臉上卻沒一絲怒意:「這小子,真是讓孤不知該說些什麽。」
末了,還補充道:「但是那院子裏的布局倒是挺有意思的。」
雖說在戰國時就已經有了分工製,但是受限於管理經驗的不足和技術上難以實現標準化,所以在很多領域裏搞分工製還不如單幹來得更有效率。
最經典的便是被後世傳為最早擁有標準化的秦朝。
然而根據已經出土的戰國武器來看,秦朝的標準化並非為了加快武器的生產速度,而是給工匠總結的成功準則。即便是將誤差控製在幾毫米內,那時的青銅零件也不能像現代零件那樣隨意替換,甚至需要責任製來保證不會用錯零件。
「孤還是第一次見到那麽多人參與織布。」劉啟在回去的路上閉目養神道:「而且她們用的織機樣式和紡車樣式也跟朕所熟悉的織機紡車截然不同。」
想起那大得離奇的複雜織機和腳踏式紡車,劉啟睜開並不蒼老的雙眼,慢慢笑道:「靠著這群聰明伶俐的女子與墨家的高超技藝,太子怕是賺了不少」
然而劉啟沒料到的是劉瑞不是賺了不少,而是賺得已經影響到關中的布價,最後隻能調走織布的家人子去抄書,以免讓關中的其她女工沒了活路。
「除去傳統的麻布絲綢,要不試試羊毛製品和兔毛製品,還有鴨絨。」眼見天氣越來越冷,關內外的黔首們已經開始收集麻枲蘆花乃至柳絮填充衣物,避免冬日一睡不起。
當然,因為跟遊牧民族相愛相殺了幾千年的緣故,《詩經》裏已經提到這時的人民會製粗毛短褐,不過礙於關中養羊的不多,而且那些粗毛短褐的上身效果堪比刑具,所以比起羊毛短褐,黔首們更愛洗淨羊毛後填進衣服的夾層,製成古代的羽絨服。
「關中養羊的不多吧!」衛穆兒瞧著劉瑞眉頭緊皺地與墨家子弟乃至關中的熟練女工們研究著冬衣裏各類配比與保暖效益的最大化,十分無奈道:「即便是用更廉價的鴨絨鵝絨乃至狗毛作為替代,但是考慮到羊毛的出產量與鴨絨鵝絨的出量之差……黔首們還是多采點蘆花和木棉花比較實在。」
劉瑞早就查過資料,明白按照禦寒指數的高低排為羽絨>羊毛>棉花>絲綿。而以性價比來看,則是棉花把餘者甩開十萬八千裏。
「再試試吧!看看用羊毛混木錦花會不會效果更好。」劉瑞拍勉強鼓勵了下一籌莫展的熟練女工與快被煩死的墨家子弟,由此想起被他派去彭城郡協助搞死吳王劉濞的牧畜商人卜式:「今年是個寒冬啊!」
以文景時的多災多難來看,大寒之冬必有雹災,雹災之後必有大旱。
而在大旱之後,便是能被載入史冊的特大蝗災。
難怪光是《史記》上關於漢景帝時的天災記錄就高達三十處,簡直是把漢景帝本紀寫成了天災記錄報告。
第145章
「派人去邊境問問有沒有跟木棉花類似的植物的種子,順帶請奉常府開出尋求告示。」劉瑞知道現在去找棉花的種子也來不及了,所以趕在入冬前到處提醒關中黔首收集柳絮,蘆花,乃至那些本該扔進田地裏的穀殼,然後又把原本的煤餅改成蜂窩煤的模樣,用以節省太子宮的過冬燃料,從而擠出思賢苑的學堂用量。
「今年的冬天不僅冷得更早,而且還有下雹的徵兆。」劉瑞在與太子宮的官員們開完會後搓了搓手,覺得昨日才加上的衣服今天就不夠暖了:「惡雲見風長,冰雹隨風落。」
汲黯聞言,有些好奇道:「家上也好陰陽家之道?」
劉瑞沒有正麵回答汲黯的問題,而是意味深長道:「諸子百家,各有奇妙。」
「陰陽家論五德始終,同黃老學,醫家,以及兵家的緣分頗深。」汲黯對陰陽家的感覺一般,畢竟他們雖然摻和著祀與戎的國之大事,但是距離真正的掌權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因此和醫家一樣屬於諸子百家裏和誰能相處不錯的存在。
隻是……
「習陰陽之道者易溺鬼神而不敬人。」汲黯瞧著已經有了成年人個頭的劉瑞,直諫道:「君子因怵於好而忘其所惡,故要惡不失其理,欲不過其情,方能明實虛。」
想起思賢苑裏的墨家工坊,汲黯的臉上閃過一絲淺淺的糾結:「強不能遍立,智不能盡謀。可太子喜好於百官而言不亞於日光至於大地,故可令魅上者造虛討利,得利謀權。」
「長此以往,太子可辨實虛,百官可知利害?」汲黯的話令劉瑞沉默了會兒,隨即笑道:「孤已經明白太子仆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