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女穿男]西漢皇子升職記 作者:六月飛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刻,劉瑞是真的慌了。
他知道古人不好忽悠,但沒料到古人,尤其是搞的古人這麽難忽悠。
劉啟那廝兒是心髒上長了個人嗎?怎麽啥事都要疑心一下?
「吩咐下去,讓我們的人暫時別動。」或許是經歷的刺激多了,所以人的接受力有了顯著提高: 「聽說廷尉從王田兩家抄出的田地就有上萬頃,足以讓關中的徹侯們覺得自己是個窮鬼。」
劉瑞突然話音一轉,聊起已經小範圍傳開的秘密:「大王良人的母親是臧荼之後,異母弟弟出身長陵田氏,是戰國時的齊王室之後。」劉瑞想起《甄嬛傳》裏華妃名言,突然理解王娡沒落後為何還敢窺探大位:「罷了,個人有個人的需求,倘若沒有真金白銀的好處又如何能讓普通人實實在在地為你做事。」
不過理解歸理解,劉瑞清理起王娡的殘黨可沒想過手下留情。隻是比起傳統的那套,他還不至於趕盡殺絕,多半是將涉及不深又沒有案底的趕出宮,涉及過多的貶入永巷,提醒他們要想活命的話就學會閉嘴,不要說些不該說的話。
李三在竇嬰回來前悄悄退下。
關中的氛圍在暴風雨來臨前祥和的不可思議,仿佛忘了不久前的高廟事變。
因為從宮裏傳出的木牌與麻將改變了關中人民的生活。這種規則簡單又不失趣味性的遊戲一經推廣便迅速獲得所有人的喜愛,甚至在九市的博戲坊(賭坊)裏出現了牌類分區,吸引了不少紈絝子弟,遊俠黔首光顧於此,一時間竟大大減少了門下五史的工作量,讓關中的治安上升不少。
然而這種平靜的氛圍也隻持續到燕國的三位鄉主帶著袁盎衛綰的奏摺抵達關中。
第55章
「駭人聽聞,實在是駭人聽聞。」
因為古代的技術力有限,即便是走官道去關中,燕國的三位鄉主和寧侯夫人也花了兩三個月的事件,正好卡在秋收進宮。
彼時的劉啟忙著下地表演親農形象,然後召見少府與內史詢問關內的收成,以及內帑的進帳,所以在宦官令上報燕國的肥如縣令覲見時,劉啟還想讓他等等。可是聽說隨之覲見的還有三位鄉主和寧侯夫人時,劉啟就是再沒腦子也能意識到燕國出事了。
然而當他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並且看完郢人交上的奏疏後,整個人都震驚得不知該說些什麽。
考慮到狀告燕太子的人是宗室女性,而且還與燕太子關係親密,所以是在太皇太後的長信宮裏召見她們,並且請了太史令,廷尉,還有以紅侯劉富為首的關中宗室。
就連因傷病辭去一切職務的前任宗正平陸侯劉禮都拄著拐杖出席聽證,忍不住在苦主還未結束髮言時就喃喃自語道:「真是畜生,畜生……」
說罷,平陸侯劉禮還看向劉啟,焦急又固執地下拜道:「陛下,此事涉及天家顏麵,還望陛下……」
平陸侯的話還未說完,上座的竇太後便打斷道:「老侯爺的話孤也明白,可是這事不僅關乎天家顏麵,更是關乎人倫綱常。」
竇太後顯得非常強硬,甚至不惜落了平陸侯的顏麵:「 此時壓下是保天家顏麵,可是對於三位鄉主和寧侯夫人而言,這公平嗎?平陸侯與孤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若是今日負了苦主,為了保住天家聲譽而壓綱常,來日又該如何麵對九泉之下的先帝,高祖?以及諸多聖賢?」
「孤同意太後的話。」薄姬也隨之表態道:「這事既能傳入關中,而且是由肥如縣令帶著三位鄉主和寧侯夫人過來控告,想必是在燕國的核心圈子裏小範圍地傳開了。若是為了保住聲譽而壓下此事,孤怕趙國那邊有好事者借題發揮,汙衊關中與燕國沆瀣一氣,然後把燕太子的屎盆子扣到皇帝頭上。」
比起竇太後張口閉口的倫理綱常,薄姬的話可要一針見血的多,也更能戳破在場者的核心利益:「彼時的關中就算有心解釋也無力回天。」
說罷,薄姬還看向平陸侯,眼神裏流露出「別以為遭殃的隻有皇帝,你們這些定居關中的宗室也逃不了」的意思。看得平陸侯啞口無言,隻能低頭退下。
「至於三位鄉主和寧侯夫人……」薄姬看著底下抽泣的幾人,眼裏流露出憐憫:「雖是情有可原,但是以女告父,以娣告伯實屬大逆,恐怕爾等在燕國也無處容身。」
「既然如此,不如在關中找個僻靜的宅子讓三位鄉主安穩生活?」竇太後少時曾與家人在戰亂中走散,之後寄居親戚家裏也是備受委屈,所以明白很多時候不是你不想反抗,而是來不及反抗:「至於寧侯夫人……若是寧侯不介意的話便繼續生活,若是寧侯介意的話便和離搬到關中與三位鄉主一起生活,也算是替孤和太皇太後盡盡女性長輩的責任……」
「太後,不可啊!」竇太後的話一說完,底下的某位年長宗室便焦急說道:「《周易》有言,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寧侯夫人既已嫁入天家,即便是有天大的委屈也不可像無知黔首般和離單過。」
老人向上拜了拜,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樣:「若是讓天下的有誌之士聽了,一定會對陛下的決定產生異議。」
「這就有意思了。」竇太後知道這人尚儒,而且還是最討厭的魯儒,因此對其冷笑連連:「爾等在書裏閱著君君臣臣,怎麽到了皇帝這兒又處處要教皇帝做事?」
他知道古人不好忽悠,但沒料到古人,尤其是搞的古人這麽難忽悠。
劉啟那廝兒是心髒上長了個人嗎?怎麽啥事都要疑心一下?
「吩咐下去,讓我們的人暫時別動。」或許是經歷的刺激多了,所以人的接受力有了顯著提高: 「聽說廷尉從王田兩家抄出的田地就有上萬頃,足以讓關中的徹侯們覺得自己是個窮鬼。」
劉瑞突然話音一轉,聊起已經小範圍傳開的秘密:「大王良人的母親是臧荼之後,異母弟弟出身長陵田氏,是戰國時的齊王室之後。」劉瑞想起《甄嬛傳》裏華妃名言,突然理解王娡沒落後為何還敢窺探大位:「罷了,個人有個人的需求,倘若沒有真金白銀的好處又如何能讓普通人實實在在地為你做事。」
不過理解歸理解,劉瑞清理起王娡的殘黨可沒想過手下留情。隻是比起傳統的那套,他還不至於趕盡殺絕,多半是將涉及不深又沒有案底的趕出宮,涉及過多的貶入永巷,提醒他們要想活命的話就學會閉嘴,不要說些不該說的話。
李三在竇嬰回來前悄悄退下。
關中的氛圍在暴風雨來臨前祥和的不可思議,仿佛忘了不久前的高廟事變。
因為從宮裏傳出的木牌與麻將改變了關中人民的生活。這種規則簡單又不失趣味性的遊戲一經推廣便迅速獲得所有人的喜愛,甚至在九市的博戲坊(賭坊)裏出現了牌類分區,吸引了不少紈絝子弟,遊俠黔首光顧於此,一時間竟大大減少了門下五史的工作量,讓關中的治安上升不少。
然而這種平靜的氛圍也隻持續到燕國的三位鄉主帶著袁盎衛綰的奏摺抵達關中。
第55章
「駭人聽聞,實在是駭人聽聞。」
因為古代的技術力有限,即便是走官道去關中,燕國的三位鄉主和寧侯夫人也花了兩三個月的事件,正好卡在秋收進宮。
彼時的劉啟忙著下地表演親農形象,然後召見少府與內史詢問關內的收成,以及內帑的進帳,所以在宦官令上報燕國的肥如縣令覲見時,劉啟還想讓他等等。可是聽說隨之覲見的還有三位鄉主和寧侯夫人時,劉啟就是再沒腦子也能意識到燕國出事了。
然而當他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並且看完郢人交上的奏疏後,整個人都震驚得不知該說些什麽。
考慮到狀告燕太子的人是宗室女性,而且還與燕太子關係親密,所以是在太皇太後的長信宮裏召見她們,並且請了太史令,廷尉,還有以紅侯劉富為首的關中宗室。
就連因傷病辭去一切職務的前任宗正平陸侯劉禮都拄著拐杖出席聽證,忍不住在苦主還未結束髮言時就喃喃自語道:「真是畜生,畜生……」
說罷,平陸侯劉禮還看向劉啟,焦急又固執地下拜道:「陛下,此事涉及天家顏麵,還望陛下……」
平陸侯的話還未說完,上座的竇太後便打斷道:「老侯爺的話孤也明白,可是這事不僅關乎天家顏麵,更是關乎人倫綱常。」
竇太後顯得非常強硬,甚至不惜落了平陸侯的顏麵:「 此時壓下是保天家顏麵,可是對於三位鄉主和寧侯夫人而言,這公平嗎?平陸侯與孤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若是今日負了苦主,為了保住天家聲譽而壓綱常,來日又該如何麵對九泉之下的先帝,高祖?以及諸多聖賢?」
「孤同意太後的話。」薄姬也隨之表態道:「這事既能傳入關中,而且是由肥如縣令帶著三位鄉主和寧侯夫人過來控告,想必是在燕國的核心圈子裏小範圍地傳開了。若是為了保住聲譽而壓下此事,孤怕趙國那邊有好事者借題發揮,汙衊關中與燕國沆瀣一氣,然後把燕太子的屎盆子扣到皇帝頭上。」
比起竇太後張口閉口的倫理綱常,薄姬的話可要一針見血的多,也更能戳破在場者的核心利益:「彼時的關中就算有心解釋也無力回天。」
說罷,薄姬還看向平陸侯,眼神裏流露出「別以為遭殃的隻有皇帝,你們這些定居關中的宗室也逃不了」的意思。看得平陸侯啞口無言,隻能低頭退下。
「至於三位鄉主和寧侯夫人……」薄姬看著底下抽泣的幾人,眼裏流露出憐憫:「雖是情有可原,但是以女告父,以娣告伯實屬大逆,恐怕爾等在燕國也無處容身。」
「既然如此,不如在關中找個僻靜的宅子讓三位鄉主安穩生活?」竇太後少時曾與家人在戰亂中走散,之後寄居親戚家裏也是備受委屈,所以明白很多時候不是你不想反抗,而是來不及反抗:「至於寧侯夫人……若是寧侯不介意的話便繼續生活,若是寧侯介意的話便和離搬到關中與三位鄉主一起生活,也算是替孤和太皇太後盡盡女性長輩的責任……」
「太後,不可啊!」竇太後的話一說完,底下的某位年長宗室便焦急說道:「《周易》有言,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寧侯夫人既已嫁入天家,即便是有天大的委屈也不可像無知黔首般和離單過。」
老人向上拜了拜,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樣:「若是讓天下的有誌之士聽了,一定會對陛下的決定產生異議。」
「這就有意思了。」竇太後知道這人尚儒,而且還是最討厭的魯儒,因此對其冷笑連連:「爾等在書裏閱著君君臣臣,怎麽到了皇帝這兒又處處要教皇帝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