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女穿男]西漢皇子升職記 作者:六月飛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嘶……
這話聽起來好像不對,但又說不出哪裏不對,反正有種牙疼之感。
要是後世的學者聽了這般發言,估計會狂翻白眼的表示「不去洗煤球真是白瞎了這歪曲事實的天賦」。
好在對於劉瑞而言,他的話雷不雷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轉移重點後能順理成章地結束這個敏感話題:「兒臣以為,食肉不食馬肝者,不為不知味;言學無言湯武受命者,不為愚。故此次辯論,還是就此作罷吧!」
說完,劉瑞向上行了個大禮,而回過神後的劉啟也是鬆了口氣道:「瑞兒所言確實有理,此次辯論就此罷了。」
「罷了。」
皇帝都下場叫停了,轅固生與黃生就是有再多的不滿也隻能假惺惺地寒暄幾句,然後與諸公子去別宮宴飲。
作者有話說:
辯論過程參考了《史記·儒林列傳》,作者有修改一二。
第35章
說是宴飲,可是黃老重養生,轅固生又擺出一副不想搭理凡夫俗子的模樣,所以在劉啟臨設的家宴上,唯有幾個年長的公子與皇帝依次對飲,而黃生與轅固生僅是勉強敬了次,席上既無過多交流,也沒抱著致君堯舜上的念頭侃侃而談,竟是讓席間的氛圍顯得有絲詭異。
「小十,二兄敬你一杯。「就在眾人眼珠亂轉,食不下咽之際,劉德突然舉起舉杯看向安靜吃菜的劉瑞,笑道:「今日才知小十的口才如此之好,看來以後為兄要向小十討教一二。」
「二兄過獎了。」劉瑞趕緊回敬道:「諸公子裏,二兄的學問是最好的,弟弟不過新學小生,哪配讓二兄請教。」
「小十此言差矣。」劉德搖了搖頭,堅持道:「問學者,又何必在意同者年紀。」
劉瑞其實不想與年長的幾個兄弟有所牽扯,但是礙於劉啟在上,隻能硬著頭皮笑道:「那就依兄所言,多多交流。」
有了這麽件小插曲,劉瑞自然什麽胃口都沒了,滿腦子都是一個問題——栗姬所出的三位公子到底想幹嘛?
總不會是腦子有坑的栗姬終於轉性,打算向薄皇後跪下唱《征服》吧!
宴會結束後,劉啟回宣室殿,諸皇子自是各回各宮,各找各媽,不過在劉瑞準備離殿時,轅固生突然叫住了他,上前一拜道:「公子可否退一步說話。」
「請。」劉瑞見狀,也是不含糊地找了個僻靜的偏殿,隨即問道:「博士可有要事相告?」
「也不是什麽大事,就是想問公子在長壽殿裏為高祖辯解時將項……羽同趙高並列,可是覺得項羽乃佞臣,不可與隱王乃至高祖並列?」轅固生雖是拱手問話,但其眼神和語氣哪是請教的意思,分明是在問責。
「高祖在時,令眾人直呼項羽其名,唯有魯儒以項王稱之。」劉瑞的話無疑於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得轅固生臉色煞白,心裏更是抽搐難忍。
不過劉瑞並非是要揭開儒家的黑歷史,轉而說道:「小子……從不相信三戶滅秦的項羽是小人,更不認為趙高那樣的佞臣能與項羽相比。」
「那您為何……」轅固生的話還沒說完,便被劉瑞打斷道:「對某人的讚譽不能為他的惡行開脫。正如博士言湯武應民心伐紂,但也改變不了他們為桀紂的臣子卻舉刀反君的事實。」
劉瑞盯著轅固生的眼睛,理直氣壯道:「提議扶持楚懷王熊心登基的是項羽,而令英布殺害楚懷王熊心的也是項羽。至少在弒君的問題上,他項羽和趙高有何區別?所以說項羽即便不是秦朝的逆臣,但也楚王室的逆臣。這一點,博士可能認?」
「這……臣不敢苟同,但也不能說公子之言毫無道理。」轅固生漲得滿臉通紅,但還是固執道。
「所以說項羽是逆臣,而非佞臣,更不是小人。「劉瑞嘆了口氣,並不想跟轅固生這個老木頭糾纏,同時也把魯儒或齊詩派打入冷宮:「若非秦亂,而是外敵擾汗,以項羽之勇,必將一代名將,千古無二。」
劉瑞也是感嘆不已道:「雖是時勢造英雄,可項羽隻有將軍之資,並無帝王的眼界。小子雖為高祖後嗣,但對項羽還是存有一分敬意,故在長壽殿辯論時也以『項羽』稱之,不願直呼其名。」
當然,後半句是用來忽悠轅固生的,因為對核子是現代人的劉瑞而言,九年義務教育讓「項羽」這個名字可比「項籍」來的要廣為人知,所以劉瑞的一時口誤反倒讓他刷了波好感。
「小子身為晚輩,雖是幼童之身,但也借著博士討教的機會問問您……」
「今日在長壽殿內是否動了藉此揚名的念頭?」劉瑞的話還比較含蓄,但也把「你是不是想踩著竇太後的名聲上位」的思想表達的很清楚。
畢竟在後世,普通人了解轅固生並非是因編寫《齊詩》的攻擊,而是由轅黃之爭,竇太後將其扔至野豬圈的故事而對其有所了解。
甚至說的再刻薄點,轅固生在歷史上的痕跡還不如《魯詩》的申培,否則為何申培能在青史留名,而轅固生僅是以轅固氏的《齊詩》學者被記錄下來。
況且就弟子成就而言,轅固生也遠不如申培。
所以劉瑞才會如此問道:「博士可想過今日要是在長壽殿上硬駁太後,齊詩派乃至儒家會是何種下場?」
「為儒生者必有氣節,豈會因一深宮老婦而斥高潔之輩。」轅固生十分不屑的。
這話聽起來好像不對,但又說不出哪裏不對,反正有種牙疼之感。
要是後世的學者聽了這般發言,估計會狂翻白眼的表示「不去洗煤球真是白瞎了這歪曲事實的天賦」。
好在對於劉瑞而言,他的話雷不雷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轉移重點後能順理成章地結束這個敏感話題:「兒臣以為,食肉不食馬肝者,不為不知味;言學無言湯武受命者,不為愚。故此次辯論,還是就此作罷吧!」
說完,劉瑞向上行了個大禮,而回過神後的劉啟也是鬆了口氣道:「瑞兒所言確實有理,此次辯論就此罷了。」
「罷了。」
皇帝都下場叫停了,轅固生與黃生就是有再多的不滿也隻能假惺惺地寒暄幾句,然後與諸公子去別宮宴飲。
作者有話說:
辯論過程參考了《史記·儒林列傳》,作者有修改一二。
第35章
說是宴飲,可是黃老重養生,轅固生又擺出一副不想搭理凡夫俗子的模樣,所以在劉啟臨設的家宴上,唯有幾個年長的公子與皇帝依次對飲,而黃生與轅固生僅是勉強敬了次,席上既無過多交流,也沒抱著致君堯舜上的念頭侃侃而談,竟是讓席間的氛圍顯得有絲詭異。
「小十,二兄敬你一杯。「就在眾人眼珠亂轉,食不下咽之際,劉德突然舉起舉杯看向安靜吃菜的劉瑞,笑道:「今日才知小十的口才如此之好,看來以後為兄要向小十討教一二。」
「二兄過獎了。」劉瑞趕緊回敬道:「諸公子裏,二兄的學問是最好的,弟弟不過新學小生,哪配讓二兄請教。」
「小十此言差矣。」劉德搖了搖頭,堅持道:「問學者,又何必在意同者年紀。」
劉瑞其實不想與年長的幾個兄弟有所牽扯,但是礙於劉啟在上,隻能硬著頭皮笑道:「那就依兄所言,多多交流。」
有了這麽件小插曲,劉瑞自然什麽胃口都沒了,滿腦子都是一個問題——栗姬所出的三位公子到底想幹嘛?
總不會是腦子有坑的栗姬終於轉性,打算向薄皇後跪下唱《征服》吧!
宴會結束後,劉啟回宣室殿,諸皇子自是各回各宮,各找各媽,不過在劉瑞準備離殿時,轅固生突然叫住了他,上前一拜道:「公子可否退一步說話。」
「請。」劉瑞見狀,也是不含糊地找了個僻靜的偏殿,隨即問道:「博士可有要事相告?」
「也不是什麽大事,就是想問公子在長壽殿裏為高祖辯解時將項……羽同趙高並列,可是覺得項羽乃佞臣,不可與隱王乃至高祖並列?」轅固生雖是拱手問話,但其眼神和語氣哪是請教的意思,分明是在問責。
「高祖在時,令眾人直呼項羽其名,唯有魯儒以項王稱之。」劉瑞的話無疑於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得轅固生臉色煞白,心裏更是抽搐難忍。
不過劉瑞並非是要揭開儒家的黑歷史,轉而說道:「小子……從不相信三戶滅秦的項羽是小人,更不認為趙高那樣的佞臣能與項羽相比。」
「那您為何……」轅固生的話還沒說完,便被劉瑞打斷道:「對某人的讚譽不能為他的惡行開脫。正如博士言湯武應民心伐紂,但也改變不了他們為桀紂的臣子卻舉刀反君的事實。」
劉瑞盯著轅固生的眼睛,理直氣壯道:「提議扶持楚懷王熊心登基的是項羽,而令英布殺害楚懷王熊心的也是項羽。至少在弒君的問題上,他項羽和趙高有何區別?所以說項羽即便不是秦朝的逆臣,但也楚王室的逆臣。這一點,博士可能認?」
「這……臣不敢苟同,但也不能說公子之言毫無道理。」轅固生漲得滿臉通紅,但還是固執道。
「所以說項羽是逆臣,而非佞臣,更不是小人。「劉瑞嘆了口氣,並不想跟轅固生這個老木頭糾纏,同時也把魯儒或齊詩派打入冷宮:「若非秦亂,而是外敵擾汗,以項羽之勇,必將一代名將,千古無二。」
劉瑞也是感嘆不已道:「雖是時勢造英雄,可項羽隻有將軍之資,並無帝王的眼界。小子雖為高祖後嗣,但對項羽還是存有一分敬意,故在長壽殿辯論時也以『項羽』稱之,不願直呼其名。」
當然,後半句是用來忽悠轅固生的,因為對核子是現代人的劉瑞而言,九年義務教育讓「項羽」這個名字可比「項籍」來的要廣為人知,所以劉瑞的一時口誤反倒讓他刷了波好感。
「小子身為晚輩,雖是幼童之身,但也借著博士討教的機會問問您……」
「今日在長壽殿內是否動了藉此揚名的念頭?」劉瑞的話還比較含蓄,但也把「你是不是想踩著竇太後的名聲上位」的思想表達的很清楚。
畢竟在後世,普通人了解轅固生並非是因編寫《齊詩》的攻擊,而是由轅黃之爭,竇太後將其扔至野豬圈的故事而對其有所了解。
甚至說的再刻薄點,轅固生在歷史上的痕跡還不如《魯詩》的申培,否則為何申培能在青史留名,而轅固生僅是以轅固氏的《齊詩》學者被記錄下來。
況且就弟子成就而言,轅固生也遠不如申培。
所以劉瑞才會如此問道:「博士可想過今日要是在長壽殿上硬駁太後,齊詩派乃至儒家會是何種下場?」
「為儒生者必有氣節,豈會因一深宮老婦而斥高潔之輩。」轅固生十分不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