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早朝之後,景昌帝下旨晚上要去暢慶園請安,便宣旨傳魏國公覲見,商議重整內閣的事。
但翁寶出去找了一圈,卻說魏國公有要事先行離開。
景昌帝心頭不悅,什麽要緊事?不過是與他的黨羽一同商議,看誰進內閣填補空缺罷了。
再任由他送自己的人進去,遲早,內閣還是他把持的。
但這一次景昌帝猜錯了,魏國公並非是找心腹黨羽商議內閣人選。
他如今不在乎內閣三名空缺由誰來填補,因為他要謀更高的位置。
恢復相製!
相權,才可以稀釋帝權,掌丞天子,助理萬機。
屆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甚至,在上頭的那個人有時候也要看看他的臉色。
而恢復相製的發起人,當今隻有一人能做到,便是老樂伯侯,樂知卿。
伯侯府如今已經不是樂知卿掌家,爵位世襲給了長子樂敬章,寧王妃樂清秋便是他的嫡女。
早在很多年前,這個驚天的大陰謀就已經設下了。
當然,這不是他的功勞,是貴妃的功勞。
當年陛下還沒被冊立為太子,見了樂清秋一麵,便心動不已,竟在書房作畫,描下了那位美人的一顰一笑。
而那個時候,樂清秋已經開始和寧王議親,隻不過還沒正式敲定下來。
可最後,有力量迫使婚事迅速定下,且在大婚當日,發生了一些駭人聽聞的事。
而且,在之後的很多年裏,這樣的事還在發生。
而今日他便要用這一利器,對準樂伯侯的喉嚨,逼迫他用最後的影響力去恢復相製。
第433章 他可憐的孫女
樂伯侯府。
天熱便有蟬鳴擾人,嘰嘰喳喳地吵個不停。
老太爺樂知卿的書房大門緊閉,不許任何人進出。
案上金獸鏤空香爐香料燃盡,他也不叫人進來續點。
他躺在一張黃色的竹椅上,雙眸緊閉,雙手交叉放於腹部,但雙手卻是微微地顫抖。
其實他整個人都在顫抖。
他已經維持這種狀態很久了,從昨晚蕭王殿下來訪到如今,他沒吃過一口飯,沒喝過一口水。
他腦子空洞了許久,到後來,一幕幕回到了腦海中。
第一幕,是清秋出嫁之後首度歸寧。
她是自己回來的,寧王沒有跟著回來,說是公務繁忙。
她進門就開始哭,跪在她祖母的麵前,哭得幾乎要昏過去。
當時,大家都以為是因為寧王沒有陪伴她回來,覺得是丟了份,也對不住娘家。
但是他還斥責過她,說殿下剛謀差事,繁忙些也可以理解,大哭大鬧的失了體統,更不是賢妻所為。
她聽了之後,努力地把哭聲壓抑住,但是淚水卻怎麽都止不住。
第二幕,是她第一個孩子出生,滿月之後回了娘家,那一次寧王依舊是沒陪同回來。
那孩子長得可愛,每個人都輪流抱在懷中逗弄,滿月的孩子笑得咯咯作響,最後回到她的手中,她卻猛地一下子交給了奶娘,眼神充滿了厭惡。
當時自然也被她母親說了一頓,說為人母親,怎麽能討厭自己的孩子?逼著她抱住孩子,哄他,逗弄他。
她便木然地哄著孩子,眼淚大滴大滴落下。
大家覺得不對勁,問她是不是受了委屈,她張嘴好久,好久,才說出一句話,「他……還是沒有陪我回娘家。」
家人自然心疼她,卻隻能勸她忍著,姑爺是薄情了些的,但是,偶爾也有派人送東西來。
第三幕,她帶回來三千兩銀子,說是變賣了一些嫁妝,請求娘家用這些銀子施粥行善。
他心甚是欣慰,自小教導他們要行善積德,多行義舉,看樣子她都是記在心裏頭的。
顯然,他的教育方式是成功的。
第四幕,第五幕,第六幕……她都會落淚,說特別想念娘家,真是一個愛哭的傻孩子啊。
都當娘了,還這麽多愁善感,被夫婿嫌棄了可怎麽辦呢?
最後一次回來,她第四個孩子剛過半歲。
她沒哭,逢人便笑,笑得很甜。
記得那日她穿了秋香色的衣裳,那是她閨中時最愛穿的顏色。
她也沒有佩戴飾品,素麵朝天,隻有一根簪子壓住了泛了白的髮髻,潔淨而天真。
她沒有帶著孩子回來的,也沒帶侍女,隻叫車夫送她一人回來。
她拿出了很大一筆銀子,說除了嫁妝之外,還有這些年在王府的積蓄。
她說,在王府豐衣足食,什麽都不缺,拿著這麽多銀子卻眼見那麽多人餓著肚子,心裏不安。
於是,她變賣了許多首飾,華服,全部換成了銀子,讓家人給她繼續布施。
她說了一句話,當時不知道是什麽意思,甚至她死後,都不知道是什麽意思。
知道如今,他才明白那句話,那句話她是心頭滴著血說出來的。
她說:「望我今生善舉,能換我來生不為人。」
她說這句話的時候是笑著的,還被她祖母捶了一拳,說她今生貴為王妃,享盡人間富貴,做人有何不好的?
她笑著撲到了祖母的懷中,咯咯咯地笑著,像少時撒嬌一般。
她在娘家住了一宿,到了第二天晚上才離開。
結果回王府的時候發生了意外,她滾出馬車,死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但翁寶出去找了一圈,卻說魏國公有要事先行離開。
景昌帝心頭不悅,什麽要緊事?不過是與他的黨羽一同商議,看誰進內閣填補空缺罷了。
再任由他送自己的人進去,遲早,內閣還是他把持的。
但這一次景昌帝猜錯了,魏國公並非是找心腹黨羽商議內閣人選。
他如今不在乎內閣三名空缺由誰來填補,因為他要謀更高的位置。
恢復相製!
相權,才可以稀釋帝權,掌丞天子,助理萬機。
屆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甚至,在上頭的那個人有時候也要看看他的臉色。
而恢復相製的發起人,當今隻有一人能做到,便是老樂伯侯,樂知卿。
伯侯府如今已經不是樂知卿掌家,爵位世襲給了長子樂敬章,寧王妃樂清秋便是他的嫡女。
早在很多年前,這個驚天的大陰謀就已經設下了。
當然,這不是他的功勞,是貴妃的功勞。
當年陛下還沒被冊立為太子,見了樂清秋一麵,便心動不已,竟在書房作畫,描下了那位美人的一顰一笑。
而那個時候,樂清秋已經開始和寧王議親,隻不過還沒正式敲定下來。
可最後,有力量迫使婚事迅速定下,且在大婚當日,發生了一些駭人聽聞的事。
而且,在之後的很多年裏,這樣的事還在發生。
而今日他便要用這一利器,對準樂伯侯的喉嚨,逼迫他用最後的影響力去恢復相製。
第433章 他可憐的孫女
樂伯侯府。
天熱便有蟬鳴擾人,嘰嘰喳喳地吵個不停。
老太爺樂知卿的書房大門緊閉,不許任何人進出。
案上金獸鏤空香爐香料燃盡,他也不叫人進來續點。
他躺在一張黃色的竹椅上,雙眸緊閉,雙手交叉放於腹部,但雙手卻是微微地顫抖。
其實他整個人都在顫抖。
他已經維持這種狀態很久了,從昨晚蕭王殿下來訪到如今,他沒吃過一口飯,沒喝過一口水。
他腦子空洞了許久,到後來,一幕幕回到了腦海中。
第一幕,是清秋出嫁之後首度歸寧。
她是自己回來的,寧王沒有跟著回來,說是公務繁忙。
她進門就開始哭,跪在她祖母的麵前,哭得幾乎要昏過去。
當時,大家都以為是因為寧王沒有陪伴她回來,覺得是丟了份,也對不住娘家。
但是他還斥責過她,說殿下剛謀差事,繁忙些也可以理解,大哭大鬧的失了體統,更不是賢妻所為。
她聽了之後,努力地把哭聲壓抑住,但是淚水卻怎麽都止不住。
第二幕,是她第一個孩子出生,滿月之後回了娘家,那一次寧王依舊是沒陪同回來。
那孩子長得可愛,每個人都輪流抱在懷中逗弄,滿月的孩子笑得咯咯作響,最後回到她的手中,她卻猛地一下子交給了奶娘,眼神充滿了厭惡。
當時自然也被她母親說了一頓,說為人母親,怎麽能討厭自己的孩子?逼著她抱住孩子,哄他,逗弄他。
她便木然地哄著孩子,眼淚大滴大滴落下。
大家覺得不對勁,問她是不是受了委屈,她張嘴好久,好久,才說出一句話,「他……還是沒有陪我回娘家。」
家人自然心疼她,卻隻能勸她忍著,姑爺是薄情了些的,但是,偶爾也有派人送東西來。
第三幕,她帶回來三千兩銀子,說是變賣了一些嫁妝,請求娘家用這些銀子施粥行善。
他心甚是欣慰,自小教導他們要行善積德,多行義舉,看樣子她都是記在心裏頭的。
顯然,他的教育方式是成功的。
第四幕,第五幕,第六幕……她都會落淚,說特別想念娘家,真是一個愛哭的傻孩子啊。
都當娘了,還這麽多愁善感,被夫婿嫌棄了可怎麽辦呢?
最後一次回來,她第四個孩子剛過半歲。
她沒哭,逢人便笑,笑得很甜。
記得那日她穿了秋香色的衣裳,那是她閨中時最愛穿的顏色。
她也沒有佩戴飾品,素麵朝天,隻有一根簪子壓住了泛了白的髮髻,潔淨而天真。
她沒有帶著孩子回來的,也沒帶侍女,隻叫車夫送她一人回來。
她拿出了很大一筆銀子,說除了嫁妝之外,還有這些年在王府的積蓄。
她說,在王府豐衣足食,什麽都不缺,拿著這麽多銀子卻眼見那麽多人餓著肚子,心裏不安。
於是,她變賣了許多首飾,華服,全部換成了銀子,讓家人給她繼續布施。
她說了一句話,當時不知道是什麽意思,甚至她死後,都不知道是什麽意思。
知道如今,他才明白那句話,那句話她是心頭滴著血說出來的。
她說:「望我今生善舉,能換我來生不為人。」
她說這句話的時候是笑著的,還被她祖母捶了一拳,說她今生貴為王妃,享盡人間富貴,做人有何不好的?
她笑著撲到了祖母的懷中,咯咯咯地笑著,像少時撒嬌一般。
她在娘家住了一宿,到了第二天晚上才離開。
結果回王府的時候發生了意外,她滾出馬車,死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