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沒著急去,而是派了翁寶去問問,看雲少淵和落錦書是否去了暢慶園,如果事態緊急,雲少淵一定會去的。
然後,再催促翁寶去找紫菱打探暢慶園的情況。
在麵對太上皇,他始終是謹慎又謹慎,他魯莽過一次,不能再犯。
紫金衛打探回來,說雲少淵還在大都督府,沒有去暢慶園。
一聽到這個,景昌帝徹底打消要夜闖暢慶園的念頭。
不顧吳文政的再一次勸阻,他堅持自己的步驟。
翌日早朝,紫金衛指揮使陳伯清在殿上陳述,費亭千舞弊案坐實,費亭千是主謀,斂財三十萬兩,且這一次科考舞弊牽扯的官員有八人,全部指證費亭千為主謀,也都列舉了證據。
如今正在調查往屆科舉是否也存在舞弊的情況。
景昌帝大怒,下旨查抄金岩侯府,金岩侯府所有人,全部收監。
大理寺卿上書,請求會審費亭千,被景昌帝駁回。
京兆府尹謝大人也請求協助紫金衛辦理,也一同被駁回。
殿上官員或許也認為此案怕是別有內情,但是牽涉舞弊案,書生已經鬧起來了,他們也不敢為費大人求情。
倒是上官閣老和聞閣老跪在了禦書房外,求陛下再查。
這一跪,就捅了馬蜂窩。
不出半日,他們二人求情的事傳了出去,有人帶了節奏,說他們甚至脅迫陛下,要陛下留情,否則將帶著百官罷朝。
書生們鬧事了。
紛紛要求陛下嚴查上官閣老和聞閣老,說他們為舞弊主謀求情,他們一定也不清白。
輿情發酵了一天,已經鬧得沸沸揚揚。
敏先生和郭先生是早知道會有這樣的結果,所以稿子早就寫好了。
小報在傍晚上市,發出了致命三連問。
第一問,舞弊案發生在景昌三年,為何如今才查出來,是何人檢舉?
第二問,舞弊案如果屬實,那麽當年的榜上有名的學子,包括狀元,探花,榜眼,是否舞弊案的得益者,因為貪汙三十萬兩,必定是賣了好多份試題。
第三問,有貪腐,卻無賄賂的嫌疑人,如何成立?
小報最後也寫道,如果證實費亭千確實犯下舞弊罪行,理當重罰,不能寒了天下學子的心。
小報是以中立的角度來寫,提出疑問,同時也為天下學子發聲,通篇沒有看出為費亭千洗白的意思,就單純提出理智和叫人深思的疑問。
南陵小報很多人都知道是蕭王府辦的。
所以小報發出來的三連問,雖然沒能平息洶湧的群情,卻能讓個別人深思了一下。
第429章 著重挖一挖
會深思的隻是個別人,學子們的情緒最容易被調動,他們在京城各處書院和衙門鬧起事來,要求嚴懲上官閣老和聞閣老。
景昌帝為了堵住學子們的嘴,隻得下旨把兩位閣老先行扣押。
不過,扣押了兩位閣老之後,國子監裏頭便有些學子議論起那小報的三連問。
被提起最多的,便是第二問,景昌三年的所有進士,其中是否有賄賂主考官,拿了試題的呢?
包括狀元,探花和榜眼。
因為已經扣押了兩位閣老,學子們的情緒得以安撫了,所以從國子監裏頭流出來的疑問,也再一次引起討論。
學子們對抗權貴的同仇敵愾心態已經被掀起了,他們就不願意事情平息得太快,開始沖一擊起景昌三年的進士。
他們已經上岸,自己還在寒窗苦讀,沒實現階級飛躍,自然是不怕把事情鬧大的,且是鬧得越大越好。
這就迫使景昌三年的進士們紛紛走動,捍衛自己如今的官位與身份。
畢竟,他們沒有賄賂,沒有買試題,現如今得來的一切,都是經歷了萬般辛苦。
換言之,蕭王府沒有私下接觸過任何人,也沒有拉幫結派,更沒有帶頭發動朝中官員,便把景昌三年的進士們全部送了前線。
他們當年的主考官是費大人,也喊了費大人一聲恩師,往日也素有往來。
但是,費大人下獄的時候,他們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費大人說一句公道話。
自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難處,誰都不想葬送自己的前程。
所以,少淵沒有讓他們任何一個人單獨站出來,而是以這種方式讓他們結盟。
人數多了,辦法也就多了。
加上他們都是景昌三年出來的人,非前朝老臣,陛下會十分重視他們。
且他們當初能夠殺出一條血路,金榜題名,絕非資質平庸之輩。
如此,蕭王府隻需要隔岸觀火,或者讓敏先生郭先生稍稍地提點一兩句足矣。
這樣一鬧,朝中局勢頓時緊張起來。
景昌帝並不在乎書生們鬧事,因為屬於他的時代即將到來。
第一步,是廢掉費亭千他們三個。
第二步,再對內閣裏地其他魏黨下手,把內閣全部變成自己的心腹大臣。
第三步,逐漸削弱朝中老臣子的權重,讓一些該告老的人,提早還鄉。
之後再開恩科選士,選的都是忠於他的人,實行大換血。
當然,最後一步是要提拔武將,取代雲少淵的地位。
外頭鬧得沸沸揚揚,他也在等待著紫菱打探到暢慶園的消息。
蕭王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然後,再催促翁寶去找紫菱打探暢慶園的情況。
在麵對太上皇,他始終是謹慎又謹慎,他魯莽過一次,不能再犯。
紫金衛打探回來,說雲少淵還在大都督府,沒有去暢慶園。
一聽到這個,景昌帝徹底打消要夜闖暢慶園的念頭。
不顧吳文政的再一次勸阻,他堅持自己的步驟。
翌日早朝,紫金衛指揮使陳伯清在殿上陳述,費亭千舞弊案坐實,費亭千是主謀,斂財三十萬兩,且這一次科考舞弊牽扯的官員有八人,全部指證費亭千為主謀,也都列舉了證據。
如今正在調查往屆科舉是否也存在舞弊的情況。
景昌帝大怒,下旨查抄金岩侯府,金岩侯府所有人,全部收監。
大理寺卿上書,請求會審費亭千,被景昌帝駁回。
京兆府尹謝大人也請求協助紫金衛辦理,也一同被駁回。
殿上官員或許也認為此案怕是別有內情,但是牽涉舞弊案,書生已經鬧起來了,他們也不敢為費大人求情。
倒是上官閣老和聞閣老跪在了禦書房外,求陛下再查。
這一跪,就捅了馬蜂窩。
不出半日,他們二人求情的事傳了出去,有人帶了節奏,說他們甚至脅迫陛下,要陛下留情,否則將帶著百官罷朝。
書生們鬧事了。
紛紛要求陛下嚴查上官閣老和聞閣老,說他們為舞弊主謀求情,他們一定也不清白。
輿情發酵了一天,已經鬧得沸沸揚揚。
敏先生和郭先生是早知道會有這樣的結果,所以稿子早就寫好了。
小報在傍晚上市,發出了致命三連問。
第一問,舞弊案發生在景昌三年,為何如今才查出來,是何人檢舉?
第二問,舞弊案如果屬實,那麽當年的榜上有名的學子,包括狀元,探花,榜眼,是否舞弊案的得益者,因為貪汙三十萬兩,必定是賣了好多份試題。
第三問,有貪腐,卻無賄賂的嫌疑人,如何成立?
小報最後也寫道,如果證實費亭千確實犯下舞弊罪行,理當重罰,不能寒了天下學子的心。
小報是以中立的角度來寫,提出疑問,同時也為天下學子發聲,通篇沒有看出為費亭千洗白的意思,就單純提出理智和叫人深思的疑問。
南陵小報很多人都知道是蕭王府辦的。
所以小報發出來的三連問,雖然沒能平息洶湧的群情,卻能讓個別人深思了一下。
第429章 著重挖一挖
會深思的隻是個別人,學子們的情緒最容易被調動,他們在京城各處書院和衙門鬧起事來,要求嚴懲上官閣老和聞閣老。
景昌帝為了堵住學子們的嘴,隻得下旨把兩位閣老先行扣押。
不過,扣押了兩位閣老之後,國子監裏頭便有些學子議論起那小報的三連問。
被提起最多的,便是第二問,景昌三年的所有進士,其中是否有賄賂主考官,拿了試題的呢?
包括狀元,探花和榜眼。
因為已經扣押了兩位閣老,學子們的情緒得以安撫了,所以從國子監裏頭流出來的疑問,也再一次引起討論。
學子們對抗權貴的同仇敵愾心態已經被掀起了,他們就不願意事情平息得太快,開始沖一擊起景昌三年的進士。
他們已經上岸,自己還在寒窗苦讀,沒實現階級飛躍,自然是不怕把事情鬧大的,且是鬧得越大越好。
這就迫使景昌三年的進士們紛紛走動,捍衛自己如今的官位與身份。
畢竟,他們沒有賄賂,沒有買試題,現如今得來的一切,都是經歷了萬般辛苦。
換言之,蕭王府沒有私下接觸過任何人,也沒有拉幫結派,更沒有帶頭發動朝中官員,便把景昌三年的進士們全部送了前線。
他們當年的主考官是費大人,也喊了費大人一聲恩師,往日也素有往來。
但是,費大人下獄的時候,他們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費大人說一句公道話。
自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難處,誰都不想葬送自己的前程。
所以,少淵沒有讓他們任何一個人單獨站出來,而是以這種方式讓他們結盟。
人數多了,辦法也就多了。
加上他們都是景昌三年出來的人,非前朝老臣,陛下會十分重視他們。
且他們當初能夠殺出一條血路,金榜題名,絕非資質平庸之輩。
如此,蕭王府隻需要隔岸觀火,或者讓敏先生郭先生稍稍地提點一兩句足矣。
這樣一鬧,朝中局勢頓時緊張起來。
景昌帝並不在乎書生們鬧事,因為屬於他的時代即將到來。
第一步,是廢掉費亭千他們三個。
第二步,再對內閣裏地其他魏黨下手,把內閣全部變成自己的心腹大臣。
第三步,逐漸削弱朝中老臣子的權重,讓一些該告老的人,提早還鄉。
之後再開恩科選士,選的都是忠於他的人,實行大換血。
當然,最後一步是要提拔武將,取代雲少淵的地位。
外頭鬧得沸沸揚揚,他也在等待著紫菱打探到暢慶園的消息。
蕭王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