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頁
舉案齊眉,終是意難平[快穿] 作者:歲既晏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隔了好一會,成帝在把筆放在了一邊,沉著聲問:「人帶過來了?」
李樅安:「是,在外麵候著呢。」
又是半晌沉默,成帝:「讓他進來吧。」
……
這天晚上,成帝屏退左右和鄺王談了些什麽,無人得知。外麵的人隻看見鄺王離開的時候,額上沾著血跡,臉上還有水痕。
狼狽至此,但他麵上的表情卻十分平靜。
大概是知道事無環轉的餘地,整個人反倒沒有什麽可顧慮的了,離開前甚至還對著李樅安行了一禮,倒是讓後者滿臉尷尬地連道「不敢」。
成帝在寢殿內枯坐了一夜。
將近天明時分,宮外傳來急報。
沒人敢打擾剛剛遭逢親兒子之間操戈相向的帝王,是李樅安迎了出去詢問情況,但聽聞消息之後,他麵色陡變。
偏生這會兒正發著呆的成帝回過神來,揚著聲問外麵:「發生什麽事了?」
一時無人應聲。
成帝心頭陡然一跳。
他目光落在李樅安身上,沉著聲:「你說。」
帝王氣勢沉沉壓過來,李樅安死死伏在地上,嘴唇顫了好幾下,才抖著聲,「回陛下,鄺王府……失火了。」
在這當口,不會是「失火」。
隻能是自焚。
成帝隻覺一陣目眩,腳下不穩,回神已經跌倒在地上。
宮人們見轉都匆匆上前,嘈雜聲匯成一片,但成帝耳邊這時盤旋的卻是先殿中那和著血淚的質問,「父皇明知太子不堪為君,可多年來仍是信之任之,不顧社稷安危,也要將大業交託他手。父皇眼裏、難道隻有太子這一個兒子嗎?!」
成帝當然不止太子這一個兒子,但是他也承認,每個兒子在他心底的分量是不同的。早年剛為人父時的兒子自然比後來的上心得多。但是現在,這麽上心的兒子,拿命狠狠砸在他腦門上!又把那些話一句句紮進他的心口!
成帝在地上僵坐了許久,到底憑著多年的修養重新穩下心神。
他抬手製止了要去請太醫的宮人,對著下麵沉聲吩咐:「讓太子來見我。」
他確實在太子身上花費的心力最多。可倘若花費了這麽多心力,卻依舊不能讓他成事,那他確實該好好想想了。
天明時分,芙蕖宮。
梁渙睜著眼看著床帳。
他以為自己很難睡著,自從接手新政之後,遇到的刺殺太多,人時刻警醒著,便是在自己府上都很難睡個囫圇覺,更何況是在一個陌生的地方。
但是當衾被擁住身體,淡淡的香氣縈繞身周,熟悉的氣息帶來了說不上來的安心,意識不知不覺就陷入了黑沉,再睜開眼時,竟然能看見熹微的晨光了。
一種稱得上舒適的懶洋洋的感覺充溢著四肢,好似做了個漫長又讓人放鬆的美夢。
外間。
聽到了內殿裏麵的動靜,門外候著的內侍請示,「殿下,奴進來了?」
梁渙應了一聲準備起身,剛起了一半人就僵住。
他看了眼已經拎著水進來小宦官,聲音平靜地,「水放下,你先出去。」
小宦官目露困惑。
但是在梁渙的吩咐下,也隻能低頭應了聲。
第140章 錯認24
太子一大早就被叫去了成帝寢殿, 也不知道被說了些什麽,回來的時候,整個人都恍恍惚惚, 看起來竟比那日早朝的時候被誣陷謀反還要狼狽些。
杜龐被叫來的時候並不奇怪。
昨晚宮裏那麽大的動靜, 近來的大事隻有劉安饒謀反牽扯太子這一件事,太子又一大早被叫去麵聖, 必定是和這案子有關。不管結果是好是壞,太子回來總要召集僚屬來商議一番。
隻是杜龐還未來得及打量太子的神情, 倒是先注意到今日格外空蕩的議事殿。
他禁不住一愣。
那幾個東宮舊屬今日竟都不在列。
杜龐:?
他還沒摸清楚現下這是什麽路數,又聽上首太子開口,「今次之事,父皇已經查明,是姚南靜心懷怨憤、故意構陷。」
鄺王府失火之事, 已經足夠明眼人看出罪魁禍首。
但是皇家畢竟是要臉麵的, 故而這事的最後的結果隻能是姚南靜構陷。
太子頓了一下, 沉下聲:「此事雖是構陷,終究有孤禦下不嚴的過錯。經過此事後,孤心中也有所警醒, 反思己過,宮內不少屬臣平日仗著東宮之勢, 在外行事狂悖, 孤念及舊情,對其多有寬縱,實是不該。今日召諸位前來,也是議一議他們的罪責。」
太子的話落, 殿內卻是一靜。
杜龐幾人麵麵相覷:太子這是轉性了?
……
確實是轉性了。
太子對下寬仁人盡皆知,東宮的那些舊屬仗著資歷肆意行事, 早就犯了眾怒,沒了太子力保,最輕的都要落得一個被驅逐出宮的下場。
這些人顯然不可能這麽認命,這會兒正齊聚在內殿前哭嚎。
「求殿下開恩!屬下隻是一時糊塗啊!」
「昔年徽石之圍,是臣護送殿下離開,求殿下念及舊情,恕臣先前行事不妥之處。」
「殿下……」
外麵哭嚎聲悽厲,但是內殿的大門緊閉,絲毫沒有打開的意思。
這次太子行為實在反常,杜龐幾人議完事都沒敢離開,提心弔膽的看著這一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李樅安:「是,在外麵候著呢。」
又是半晌沉默,成帝:「讓他進來吧。」
……
這天晚上,成帝屏退左右和鄺王談了些什麽,無人得知。外麵的人隻看見鄺王離開的時候,額上沾著血跡,臉上還有水痕。
狼狽至此,但他麵上的表情卻十分平靜。
大概是知道事無環轉的餘地,整個人反倒沒有什麽可顧慮的了,離開前甚至還對著李樅安行了一禮,倒是讓後者滿臉尷尬地連道「不敢」。
成帝在寢殿內枯坐了一夜。
將近天明時分,宮外傳來急報。
沒人敢打擾剛剛遭逢親兒子之間操戈相向的帝王,是李樅安迎了出去詢問情況,但聽聞消息之後,他麵色陡變。
偏生這會兒正發著呆的成帝回過神來,揚著聲問外麵:「發生什麽事了?」
一時無人應聲。
成帝心頭陡然一跳。
他目光落在李樅安身上,沉著聲:「你說。」
帝王氣勢沉沉壓過來,李樅安死死伏在地上,嘴唇顫了好幾下,才抖著聲,「回陛下,鄺王府……失火了。」
在這當口,不會是「失火」。
隻能是自焚。
成帝隻覺一陣目眩,腳下不穩,回神已經跌倒在地上。
宮人們見轉都匆匆上前,嘈雜聲匯成一片,但成帝耳邊這時盤旋的卻是先殿中那和著血淚的質問,「父皇明知太子不堪為君,可多年來仍是信之任之,不顧社稷安危,也要將大業交託他手。父皇眼裏、難道隻有太子這一個兒子嗎?!」
成帝當然不止太子這一個兒子,但是他也承認,每個兒子在他心底的分量是不同的。早年剛為人父時的兒子自然比後來的上心得多。但是現在,這麽上心的兒子,拿命狠狠砸在他腦門上!又把那些話一句句紮進他的心口!
成帝在地上僵坐了許久,到底憑著多年的修養重新穩下心神。
他抬手製止了要去請太醫的宮人,對著下麵沉聲吩咐:「讓太子來見我。」
他確實在太子身上花費的心力最多。可倘若花費了這麽多心力,卻依舊不能讓他成事,那他確實該好好想想了。
天明時分,芙蕖宮。
梁渙睜著眼看著床帳。
他以為自己很難睡著,自從接手新政之後,遇到的刺殺太多,人時刻警醒著,便是在自己府上都很難睡個囫圇覺,更何況是在一個陌生的地方。
但是當衾被擁住身體,淡淡的香氣縈繞身周,熟悉的氣息帶來了說不上來的安心,意識不知不覺就陷入了黑沉,再睜開眼時,竟然能看見熹微的晨光了。
一種稱得上舒適的懶洋洋的感覺充溢著四肢,好似做了個漫長又讓人放鬆的美夢。
外間。
聽到了內殿裏麵的動靜,門外候著的內侍請示,「殿下,奴進來了?」
梁渙應了一聲準備起身,剛起了一半人就僵住。
他看了眼已經拎著水進來小宦官,聲音平靜地,「水放下,你先出去。」
小宦官目露困惑。
但是在梁渙的吩咐下,也隻能低頭應了聲。
第140章 錯認24
太子一大早就被叫去了成帝寢殿, 也不知道被說了些什麽,回來的時候,整個人都恍恍惚惚, 看起來竟比那日早朝的時候被誣陷謀反還要狼狽些。
杜龐被叫來的時候並不奇怪。
昨晚宮裏那麽大的動靜, 近來的大事隻有劉安饒謀反牽扯太子這一件事,太子又一大早被叫去麵聖, 必定是和這案子有關。不管結果是好是壞,太子回來總要召集僚屬來商議一番。
隻是杜龐還未來得及打量太子的神情, 倒是先注意到今日格外空蕩的議事殿。
他禁不住一愣。
那幾個東宮舊屬今日竟都不在列。
杜龐:?
他還沒摸清楚現下這是什麽路數,又聽上首太子開口,「今次之事,父皇已經查明,是姚南靜心懷怨憤、故意構陷。」
鄺王府失火之事, 已經足夠明眼人看出罪魁禍首。
但是皇家畢竟是要臉麵的, 故而這事的最後的結果隻能是姚南靜構陷。
太子頓了一下, 沉下聲:「此事雖是構陷,終究有孤禦下不嚴的過錯。經過此事後,孤心中也有所警醒, 反思己過,宮內不少屬臣平日仗著東宮之勢, 在外行事狂悖, 孤念及舊情,對其多有寬縱,實是不該。今日召諸位前來,也是議一議他們的罪責。」
太子的話落, 殿內卻是一靜。
杜龐幾人麵麵相覷:太子這是轉性了?
……
確實是轉性了。
太子對下寬仁人盡皆知,東宮的那些舊屬仗著資歷肆意行事, 早就犯了眾怒,沒了太子力保,最輕的都要落得一個被驅逐出宮的下場。
這些人顯然不可能這麽認命,這會兒正齊聚在內殿前哭嚎。
「求殿下開恩!屬下隻是一時糊塗啊!」
「昔年徽石之圍,是臣護送殿下離開,求殿下念及舊情,恕臣先前行事不妥之處。」
「殿下……」
外麵哭嚎聲悽厲,但是內殿的大門緊閉,絲毫沒有打開的意思。
這次太子行為實在反常,杜龐幾人議完事都沒敢離開,提心弔膽的看著這一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