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舉案齊眉,終是意難平[快穿] 作者:歲既晏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侄子前幾日因為打馬球斷了一條腿的張言:「……」
他倒是知道,自己這個侄子常有在馬球場上傷人之舉,但是張家家大業大又有他這個伯父在朝為宰,給足了賠償、沒人把事情鬧大。沒成想,他居然能踢到這麽一塊鐵板。
張言連冷汗都不敢擦,忙不迭:「聖上明鑑,我那侄兒平素最是頑劣,如今在家閉門靜養、總算有些許長進的意思,這都是陛下的恩德啊!」
……
「……謝郎君前日似乎看上了一個歌女,想要當街搶強……」
「朕還巧遇了崔氏的表親……」
「……」
「…………」
這天,政事堂的諸位宰相都是青著臉出去的。
家族大了總會出那麽幾個不肖子弟,這本沒什麽,族裏不缺這口飯吃,就當養閑人了。但是養著是養著,你也不能拉著全族一塊兒死啊!!
杜廣融孑然一身、無所牽掛,這會兒就在旁端茶,悠悠然地看著那一位位相公鐵青著一張臉、腳步虛浮地走出去了。就是不知道今兒個回去,有多少個小郎君遭殃。
等人走幹淨了,他拿著茶杯蓋撇了撇浮葉,問屋裏那人:「舒服了?」
周行訓冷哼了一聲,嗤:「一群窩囊廢,挨揍的時候嚷嚷得倒是大聲,最後還不是屁都不敢放一個?」
杜廣融:「……」把人揍到告狀都不敢告、你還怪有理的了?
真是有夠閑的。
不過也是奇了怪了,這位往日裏可沒有翻舊帳習慣。
看行事作風就知道,他從來都是有事當場解決、不留隔夜,這次倒是不大一樣了。
杜廣融琢磨著喝了一口茶,細細品了會兒才不緊不慢地問:「今兒個怎麽了?叫誰惹了?」
這明顯憋著火氣故意找茬呢。
周行訓:「……」
大清早的就被皇後往外趕,雖然對方說得委婉,但是哄著人出去玩兒的語氣簡直不能更明顯:他是那種每日吃喝玩樂遊手好閑的人嗎?!他也是會幹正事的啊!
周行訓這麽想著,越發憋氣,連帶著看杜廣融都不怎麽順眼。但瞥過去一眼之後,眼睛突然眯起來了,「這是皇後宮裏的茶吧?」
這語氣聽起來就十分危險了。
杜廣融倒是很從容淡定,「鄭家近日欲要修繕宅院,我碰巧路過,幫忙看了眼風水,鄭公為表謝意,以茶相贈。盛情之下,實在難卻,某便收下了。」
周行訓「哦」了一聲,肯定:「你又去坑蒙拐騙了。」
他第一次見杜廣融,這人就因為招搖撞騙被人打了個半死。周行訓看他眼都腫得半瞎了,還身殘誌堅地準備騙下一個(也就是周行訓本人),覺得這人怪有意思,正巧手下缺個會寫字的,就拿著這人湊合著用了——一直湊合到現在。
杜廣融抬手撚了撚那仙風道骨的鬍鬚,慢悠悠地搖頭:「非也非也。風水之道,天地之理也,某雖傾力鑽研,但此道終非人力所能窮盡。」
言下之意,不是他學藝不精,而是這東西太難。
周行訓「嘁」了下,都懶得搭他這話茬,反倒是奇怪起了他剛才那話,「鄭家?」
這倒是惹得杜廣融看過去一眼。
嗯,他不知道。
不知道這是皇後的表親家。
以杜廣融那處變不驚的心態,都難得哽了一下:所以您娶皇後,真的隻看臉是嗎?
哽是哽住了,但解釋還是要解釋的。
他耐著性子回:「皇後殿下少失怙恃,由姨母接去家中教養,乃是在鄭家長大。」
周行訓愣了一下,他沒想到會問出這件事來。
又因為這猝不及防的一句話,他發現自己好像沒那麽了解皇後:阿嫦喜歡什麽?討厭什麽?家裏有什麽人?……他好像都不知道。
臉上那些微的焦躁之意褪去,周行訓神情反而一點點平靜了下去。
沉默了一會兒,他開口:「化濟,和朕說說皇後的事吧。」
杜廣融:「……」
您可真不和臣見外。
皇帝是不見外了,杜廣融可沒那麽心大地直接說說皇後如何如何了,他選擇曲線救國:「臣一介外臣,無從與皇後熟知。隻是當年盧公節義天下皆知,想來有女不墮其父之風。」
周行訓微怔:「你是說、盧瑀?」
杜廣融:「……」這人居然一點都不知道。
當年周行訓選了那麽一位皇後,杜廣融還以為對方多多少少有點這方麵考慮,結果是他想太多了。他真的隻、看、臉。
杜廣融心情複雜地點頭,「正是盧青石。」
瑀,似玉之石。盧瑀生前便曾自白道「頑石之質,實非美玉也」,故以「青石」為號,世人也多以此稱之。
周行訓確認了盧瑀身份之後就沉默了,垂著眼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杜廣融瞥了兩眼周行訓的神色,倒是老神在在地繼續,「蕭氏剛烈,亦隨夫而去,隻餘下幼年的皇後殿下,後被姨母接入府上教養。」
至於為什麽盧氏那麽多人,皇後殿下反而被外姓的姨母接走,這倒是不必解釋,周行訓還不至於連這點政治嗅覺都沒有。
周行訓:「……」
他沉默了許久都沒有在說話。
就這樣,周行訓在把政事堂裏大半宰相都撅了一遍後,自己也心事重重地離開了堂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他倒是知道,自己這個侄子常有在馬球場上傷人之舉,但是張家家大業大又有他這個伯父在朝為宰,給足了賠償、沒人把事情鬧大。沒成想,他居然能踢到這麽一塊鐵板。
張言連冷汗都不敢擦,忙不迭:「聖上明鑑,我那侄兒平素最是頑劣,如今在家閉門靜養、總算有些許長進的意思,這都是陛下的恩德啊!」
……
「……謝郎君前日似乎看上了一個歌女,想要當街搶強……」
「朕還巧遇了崔氏的表親……」
「……」
「…………」
這天,政事堂的諸位宰相都是青著臉出去的。
家族大了總會出那麽幾個不肖子弟,這本沒什麽,族裏不缺這口飯吃,就當養閑人了。但是養著是養著,你也不能拉著全族一塊兒死啊!!
杜廣融孑然一身、無所牽掛,這會兒就在旁端茶,悠悠然地看著那一位位相公鐵青著一張臉、腳步虛浮地走出去了。就是不知道今兒個回去,有多少個小郎君遭殃。
等人走幹淨了,他拿著茶杯蓋撇了撇浮葉,問屋裏那人:「舒服了?」
周行訓冷哼了一聲,嗤:「一群窩囊廢,挨揍的時候嚷嚷得倒是大聲,最後還不是屁都不敢放一個?」
杜廣融:「……」把人揍到告狀都不敢告、你還怪有理的了?
真是有夠閑的。
不過也是奇了怪了,這位往日裏可沒有翻舊帳習慣。
看行事作風就知道,他從來都是有事當場解決、不留隔夜,這次倒是不大一樣了。
杜廣融琢磨著喝了一口茶,細細品了會兒才不緊不慢地問:「今兒個怎麽了?叫誰惹了?」
這明顯憋著火氣故意找茬呢。
周行訓:「……」
大清早的就被皇後往外趕,雖然對方說得委婉,但是哄著人出去玩兒的語氣簡直不能更明顯:他是那種每日吃喝玩樂遊手好閑的人嗎?!他也是會幹正事的啊!
周行訓這麽想著,越發憋氣,連帶著看杜廣融都不怎麽順眼。但瞥過去一眼之後,眼睛突然眯起來了,「這是皇後宮裏的茶吧?」
這語氣聽起來就十分危險了。
杜廣融倒是很從容淡定,「鄭家近日欲要修繕宅院,我碰巧路過,幫忙看了眼風水,鄭公為表謝意,以茶相贈。盛情之下,實在難卻,某便收下了。」
周行訓「哦」了一聲,肯定:「你又去坑蒙拐騙了。」
他第一次見杜廣融,這人就因為招搖撞騙被人打了個半死。周行訓看他眼都腫得半瞎了,還身殘誌堅地準備騙下一個(也就是周行訓本人),覺得這人怪有意思,正巧手下缺個會寫字的,就拿著這人湊合著用了——一直湊合到現在。
杜廣融抬手撚了撚那仙風道骨的鬍鬚,慢悠悠地搖頭:「非也非也。風水之道,天地之理也,某雖傾力鑽研,但此道終非人力所能窮盡。」
言下之意,不是他學藝不精,而是這東西太難。
周行訓「嘁」了下,都懶得搭他這話茬,反倒是奇怪起了他剛才那話,「鄭家?」
這倒是惹得杜廣融看過去一眼。
嗯,他不知道。
不知道這是皇後的表親家。
以杜廣融那處變不驚的心態,都難得哽了一下:所以您娶皇後,真的隻看臉是嗎?
哽是哽住了,但解釋還是要解釋的。
他耐著性子回:「皇後殿下少失怙恃,由姨母接去家中教養,乃是在鄭家長大。」
周行訓愣了一下,他沒想到會問出這件事來。
又因為這猝不及防的一句話,他發現自己好像沒那麽了解皇後:阿嫦喜歡什麽?討厭什麽?家裏有什麽人?……他好像都不知道。
臉上那些微的焦躁之意褪去,周行訓神情反而一點點平靜了下去。
沉默了一會兒,他開口:「化濟,和朕說說皇後的事吧。」
杜廣融:「……」
您可真不和臣見外。
皇帝是不見外了,杜廣融可沒那麽心大地直接說說皇後如何如何了,他選擇曲線救國:「臣一介外臣,無從與皇後熟知。隻是當年盧公節義天下皆知,想來有女不墮其父之風。」
周行訓微怔:「你是說、盧瑀?」
杜廣融:「……」這人居然一點都不知道。
當年周行訓選了那麽一位皇後,杜廣融還以為對方多多少少有點這方麵考慮,結果是他想太多了。他真的隻、看、臉。
杜廣融心情複雜地點頭,「正是盧青石。」
瑀,似玉之石。盧瑀生前便曾自白道「頑石之質,實非美玉也」,故以「青石」為號,世人也多以此稱之。
周行訓確認了盧瑀身份之後就沉默了,垂著眼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杜廣融瞥了兩眼周行訓的神色,倒是老神在在地繼續,「蕭氏剛烈,亦隨夫而去,隻餘下幼年的皇後殿下,後被姨母接入府上教養。」
至於為什麽盧氏那麽多人,皇後殿下反而被外姓的姨母接走,這倒是不必解釋,周行訓還不至於連這點政治嗅覺都沒有。
周行訓:「……」
他沉默了許久都沒有在說話。
就這樣,周行訓在把政事堂裏大半宰相都撅了一遍後,自己也心事重重地離開了堂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