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山中也有個「武當派」,可此「武當派」非彼「武當派」,隻能算作如今正道的幾大門派之一。


    若此世真有三豐道人在,以他道武結合、丹劍雙絕的境界,該是廣成子、呂純陽一樣的人物,在這個個人武力能夠定鼎天下的世界,魔門還能不能掌控朝政,都成問題了。


    縱然沒有張真人坐鎮,如今的武當依舊是道門最大的門派,有武當派自身實力的原因,也有道門武力衰頹,各家傳承中斷的緣故,昔年的天師道、上清派、樓觀道、龍門派等道門大派,都在王朝興滅中去武向法,漸漸沒落。


    尤其是宋末時,道門與佛門的一場爭鬥,使得太清宮都被一場大火焚盡,道門自此再無道尊。


    北宋末年,金門羽客林靈素入龍庭,雖然許多道門支脈覺得他行事過於大膽,但這位神仙道人開創神霄派,引徽宗入道,一度以道滅佛,確實是壓倒天下的人物,他將釋迦改為天尊,菩薩改為大士,羅漢改為尊者,和尚改為德士,要佛門之人從道教規範,留髮戴冠執簡。


    「他以慈航靜齋不落髮為由,逼問天下佛門,想要將佛教併入道教中,幾乎逼得慈航靜齋上下剃的光頭,以表立場。所以,雖然道門中反對他幹涉朝政的不少,可依舊尊崇他為道尊,佩服他的武功修為和驚天手段。」


    「可惜他確實行事太過,逼人太緊,惹來佛門之人的圍攻,那慈航靜齋的傳人更說動了本就好色的徽宗皇帝,使得林靈素不得不退去,兩教鬧得一度水火不容,道門落敗,損失極大,林靈素也成了道門最後一任道尊。」


    蒙元皇室藏書庫中那些從兩宋流傳下來的道藏,絕大多數就是當年林靈素帶入宮中的,顧絳在那些書裏泡了十年,從浩如煙海的書卷中鑄就道心,說不得還得謝謝這位道尊的慷慨。


    這些消息,是顧絳在武當山上混了一個月,從一些老道士口中得知的。


    「不過佛門也沒討到好處,南宋時密藏第一高手南下,與中土佛門爭奪法脈,第九代慈航靜齋齋主雲想真與淨念禪院的虛玄二人齊出,雲想真劍勝法王,但他們三人歸去後,沒多久都圓寂了,那藏地的大和尚留下遺言,隻要這兩家的傳人下山,藏地佛教就一定不能坐視,所以那兩家已多年不在江湖走動了,說到底,也是怕了那些喇嘛。」


    「嘿嘿,他們當年兩個打一個,才擊退藏地的大和尚,難怪人家不服氣呢。」


    老道士形容清矍,已有百餘歲年紀,說起兩宋舊事,滔滔不絕,化名明玉的道人捧著茶,饒有興致地聽他講古。


    顧絳自己都沒想到,憐星這張臉在正道中竟如此好用,那些大大小小的道士見明玉道人有姑射之姿、氣質天然,便認定她是個和善女子,有道之士,對她很是親近熱絡。


    明玉看出了老道人那股延續自兩宋的脾性,對慈航靜齋和淨念禪院意見不小,便笑盈盈道:「我曾聽人說,那慈航靜齋既不剃度,也不著僧衣,不念經文,不拜諸佛,修到極致時內蘊道胎,而不是佛胎琉璃相,我還以為她們和我一樣,是道門出身哩。」


    她說話時神態天真,好像真是這麽覺得,老道士大笑道:「她們祖師號稱地尼,乃是淨念禪院之祖天僧的師妹,當然是佛門之人,隻是那地尼與魔門邪帝謝眺有一段舊情,又因為融合道佛的觀念,和天僧異路,自己另創了慈航靜齋,她留下的傳承自然也是佛不佛、道不道,還和魔門掰扯不清的。」


    明玉眸光流轉,心中有些納罕,嘴上便說出來:「這麽說來,慈航靜齋其實隻是名分上歸屬佛門,她們的立派之本是地尼的理念,自成一家了?」


    老道人睨了她一眼,笑道:「你這丫頭對佛道兩家的修為也不淺啊,怎麽,想去看看慈航靜齋的武功?」


    明玉這段日子和武當山上的道士論道,故而紫霄宮上下都知曉她學問道法修為極深,兼修佛、儒兩家,有三教合一的跡象,但還沒有人見過她動手,隻幾個老道士看出她幾分根底,讓底下的徒子徒孫莫要怠慢了這位道友。


    老道人嘆道:「你天生靈性,小小年紀就修成道心圓滿,那些沒什麽眼力的小道士們見了你,便覺見『道』,心生親近嚮往,便是老道我也不能免。若要以我私心來論,我是不希望你找上慈航靜齋的,以你的資質,就該安心修行,叩問天道,而不是牽扯進那一脈的麻煩裏去。」


    道家講修身、無為、鍊氣、長生,順其自然,追求人與道合、神遊天地的忘情逍遙、和光同塵;而佛家講因緣、業力、生滅、正果,慈悲渡生,追求超脫因果循環,達到非生非死的清淨、寂滅。


    此時的儒家正是理學盛行時,認為人慾是惡,是一切災難的起源,要規範自身、追求大同,就該摒棄人性中向別人求索的貪婪,而向天理去行,即「存天理、滅人慾」。


    能夠貫通三家學說,鑄就道心,假以時日,必然是名震天下的人物,道門式微,若能出一個不世之人,重塑道門根基,便足以振奮、凝聚人心。


    老道士是真的不希望她早早的和慈航靜齋扯上關係,哪怕去尋少林和淨念禪院呢?


    明玉背手敲了敲自己身後的長劍道:「您放心,我對慈航靜齋的佛理不感興趣,她們的門人弟子大多不下山修行,一生居於山中,佛祖釋迦牟尼都需要在家國之災、萬般苦難中修行出菩提正果,似她們這樣除非道爭和國爭,從不出山,又能念幾分真經?閉目合十,就能問清淨至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武俠] 天下有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塊蛋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塊蛋撻並收藏[綜武俠] 天下有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