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玉在這一世的一輩子依舊十分漫長。


    四十歲扶持閨蜜貴妃的兒子登基,新皇借著楚玉發明的武器和火藥,國朝空前強大,軍隊不斷向外擴張,邊境邦國紛紛臣服。


    六十歲扶持閨蜜的孫子登基。


    九十歲送走七十多歲的全職閨女。


    一百歲的時候,又送走了閨蜜的孫子後,方才閉上眼睛。


    [叮!任務完成。]


    聽著係統完成任務的提示音,楚玉沒有急著進入下個任務。


    [小玉,要休息一段時間嗎?可以在係統商城裏兌換度假世界哦。]s13號輕聲詢問。


    楚玉如今不缺積分,聞言點點頭:「兌換度假世界吧。」


    s13號又問她要什麽類型的世界。


    「隨機一個,我喜歡開盲盒。」


    [好嘞,隨機度假世界,準備出發咯!]


    楚玉閉上眼睛,意識逐漸融入黑暗中。


    (全文完。)


    第231章 番外(侯府倫理大戲茯苓)


    茯苓的前十七年過得很辛苦。


    採藥人並不是什麽光鮮的職業, 風裏來雨裏去,進山一趟,若是運氣好, 僥倖得了一二值錢的藥材, 家中也能寬裕一陣子;但若是運氣不好,每次進山都可能是生離死別。


    「爹娘要是哪一天不在了, 我們茯苓怎麽辦喲。」


    阿娘每次進山,都會忍不住如此感慨。


    阿爹阿娘都是難民,並非本地人, 據他們所說, 他們撿到茯苓的時候,茯苓已經有兩三歲了, 小小的一團, 燒得雙頰通紅,被人扔在路邊。


    夫妻倆沒孩子,養活自己都很困難,偏偏隻看了茯苓一眼,就決定將這孩子帶回家。


    「你小時候真的太漂亮了, 可憐巴巴地看著我,扯著我的衣角, 我不忍心, 就將你帶回來了,養著養著,你也這麽大了。」阿娘是這麽跟茯苓解釋的。


    茯苓也曾問過關於親生父母的事情。


    但隻換來養母憐愛的眼神:「你當時穿的是很普通的衣服, 身上除了一個胎記, 沒有任何其他特殊物品, 我和你爹也沒少四處打聽, 偏偏誰家也沒有丟過一個帶著蝴蝶胎記的生病女娃。」


    養父母都是很豁達的人,他們並不介意替別人養孩子,他們經常進山採藥,也不知道哪一日就沒了,比誰都希望唯一的女兒能找到家人。


    打聽得多了,茯苓的心也漸漸冷下來。


    「看我生病就扔了我,他們應該也不怎麽在意我,你們別打聽了。」茯苓皺著臉跟父母如此說。


    養母嘆息一聲,說道:「我們茯苓乖巧體貼,也不知是什麽人家捨得扔了你。」


    茯苓十歲那年,開始學著如何種植茯苓。


    十二歲那年,養父母帶著她進山採藥。


    按照養父母的說法,是希望即便哪一天自己不在了,茯苓也能有一門安生立命的本事,以後出嫁了,能被婆家高看一眼。


    常年採藥,養父母的身體都不是很好,茯苓十四歲那年養父過世。


    夫妻倆恩愛了一輩子,養母受不了這樣的打擊,纏綿病榻半年後,終是撒手人寰。


    父母過世,上門說親的人不少,茯苓沒有應下來,她想遵循古禮,完整地守孝三年。


    守孝期滿,媒人再次登門。


    「茯苓姑娘,你雖然長得不錯,但到底無父無母,是個孤星命格,你就信嬸子一句,姑娘家的花期就那麽幾年,錯過這個好小夥,就沒有下一個了,往後肯定越來越差了。」


    媒婆嘴巴都說幹了,死活要勸茯苓嫁給一個「不愛說話的老實郎君」。


    茯苓一個人過日子,自是萬般謹慎,她也盼著能覓得如意郎君,一開始還真信了媒婆的鬼話。


    隻是她跑去打聽一下後,結果令人目瞪口呆。


    這郎君確實不愛說話,因為壓根就是個啞巴。


    媒婆反倒惱羞成怒,說道:「你一個孤女,能找到個手腳俱全的已經很好了,你真以為好人家會瞧上你?」


    茯苓聽得這話,自是又急又氣。


    「你就挑吧,遲早有你求我的一天!」媒婆惡狠狠說道。


    隻是她剛一出門,便看見一輛華麗的馬車停在茯苓家小院門口。


    馬車簾子掀開,露出一張與茯苓八分相似的麵容。


    「你要給我女兒說個啞巴夫君?」楚玉麵如寒霜地問道。


    楚玉殺氣騰騰的模樣,嚇得媒婆當場軟了腿,直接跪倒在地。


    茯苓是在這種情況下,第一次見到生身母親。


    她比縣太爺還要威風,又比縣太爺更加仁慈。


    「夫人,那趙郎君雖然是個啞巴,但他真的是個老實人,是個安心過日子的,雖然這婚事不太合適,可絕不是火坑!」媒婆哭著喊冤。


    媒婆說到底隻是討生活而已,楚玉仔細打探一番,到底隻是嚇了嚇就將人放走了。


    「村子裏哪些人對你好,哪些人對你不好,你隻管說出來,娘該報答的報答,該收拾的收拾。」楚玉慈愛地看著茯苓。


    曾經輕薄茯苓的地痞,哪怕有個當裏長的大伯,依舊因為被查出犯下的陳年舊案投進大獄,甚至還連累了自己大伯丟了裏長的位置。


    曾經幫助過茯苓的鄉親們,楚玉也不吝嗇金銀,出資修橋鋪路,這些人家紛紛拆了破舊房屋,轉而蓋了一座座青磚大瓦房。


    等茯苓跟隨楚玉離鄉進京時,村口楚玉出錢辦的學堂也辦起來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所謂,我會發瘋[快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從南而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從南而生並收藏無所謂,我會發瘋[快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