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比有的人人模狗樣要好,」宋吟秋彬彬有禮地回敬道,「能夠與我合作,你可真是三生有幸。」
「彼此彼此,」靳雲驍似乎絲毫不以為人模狗樣是在罵他,或許他隻聽到「人模」二字,「有一事我倒是想請教,你為何要與大夏太子合作?恕我直言,這無異於與虎謀皮。」
「不然呢?你看上誰了大可直說,」宋吟秋反唇相譏道,「是當朝天子,還是尚未在皇城站穩腳跟的三皇子和常山王世子?」
宋吟秋雖說有傳國玉璽,但此類身外之物隻能起到證明正統更為正統的作用,而不能使前朝亂臣賊子自證身份為天命所向。既然要謀求天下,與天子共事無異於天方夜譚,便隻能退而求其次,尋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子了。
靳雲驍畢竟常居南疆,對皇室內部的事不甚了解:「他當真會答應?」
「他不得不答應,」宋吟秋聳了聳肩,道,「禦下之道,恩威並施。而對付宋吟辰這種人,拿出點誠意,也得讓他忌憚。更何況……」
「更何況什麽?」靳雲驍饒有興趣地追問道。
「沒什麽。」宋吟秋卻兀地止住了話頭,她似乎是另起了一個話題,「宋吟辰與皇帝的多疑一脈相承,此次旁支庶女加封公主前往北狄和親一事,他想必也反應過來,自己被三皇子諸人擺了一道。他雖輸了一子,卻不可能坐以待斃。」
「等著吧,」宋吟秋胸有成竹,「他會派人來的。」
第57章 布局
宋吟秋這廂托人給太子送了信,近些日子倒也沒閑著。許鴻兩朝為官,宋吟秋與他相交,多有幾分虛與委蛇的意思在裏麵。他許是不曾想過,宋吟秋非但沒隱姓埋名,反倒大大咧咧地頂著豫王世子的名姓行事。
少有人提及當朝皇帝名姓,宋吟秋知曉,名對於皇朝來講,並非什麽必要的東西。猝然多出個名姓反倒顯得不倫不類,世人隻需知曉她是皇女,也是受天命眷顧的真龍天子,就已足夠。
更何況,她頂著「宋吟秋」的樣貌與名姓,不才更能混淆視聽麽?
許鴻隻覺這幾日他所認識到的皇女已經與京城中的豫王世子截然不同,甚至比起北疆的世子,都像是完全換了一個人。從前在北疆理政的宋吟秋雖說是瞞著朝廷,但做的終歸是民生與軍政,而如今架空政權、拉攏人心,倒也頗得心應手。
但事實上宋吟秋受前朝韓太傅教導三年,先不說她本養於皇家,又有一年治理北疆的經驗。她並非扶不起的阿鬥,而是有著自己的謀略,她麵上看著唯唯諾諾,實際也早已有一套脫韁的心思。
「皇位麽,」宋吟秋單手撐著頭,另一隻手提著筆寫寫畫畫,「我其實並不在乎。」
靳雲驍並不信。
「我知你對政事不感興趣,不然也不會裝得一副隻有武藝精湛的模樣,」宋吟秋瞥他一眼,悠悠地道,「你看我是因為心虛麽?這不難猜。你暗中學了……西洋話,但我從未聽你提起。」
「不過略懂一二罷了,」靳雲驍不以為意,他又恢復了那般吊兒郎當的樣子,「但你是否想過,你若不爭這個皇位,太子斷然容不下你。若再用此事牽扯出諸多前朝舊人,此事又如何收場?」
宋吟秋噎了一下,但卻道:「……我隻說不在乎,可並非是我不爭之意。」
她試圖舉例道:「你不屑於權力鬥爭,現下不也仍為我賣命麽?」
她若坐上皇位,這天下仍舊姓宋。至於今後史書會做如何言論,她若造些不真不假的流言,誰又能辨得出真相?
總歸是天下沒有易主。
太子之事確然不好解決,,可眼下也沒有別的辦法。亦或者,就算栽在當朝太子手上,也好過割地賠款,將國土與百姓一併讓給異族。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她不忍將漢人的性命交予他族之手,更何況她雖沒有直接與西洋人打過交道,卻是見識過三年前北疆時疫爆發後西洋人對北狄的不管不顧——到最後將大夏給賠進去可才叫得不償失。
而既然都是姓宋,那麽國號改不改,倒也無所謂了。
——至少於她而言如此,至於少數反對的聲音,還愁壓不下去不成?
韓暮看錯她了,她從不是因為一時失意落魄就能夠被拿捏的棋子。或許曾經的豫王世子是如此,但策劃一場萬無一失的謀反的大梁皇女不是,宋吟秋則更不是。
她做不到迫使茶州出兵,此時出兵也並非恰當的時機。在南疆站穩腳跟的是大梁舊臣,而不是大梁皇女,更何況三年前還碰上大夏皇帝向南拓了疆界。雖說原本的南蠻之地隻是被迫屈服於強權,從未真正俯首稱臣,但難免他們不會見風使舵,在這場交鋒中橫插一腳。
雖做不了鷸蚌相爭中獲利的漁翁,也能從中嚐些甜頭。
隨著宋吟秋的一係列動作,以及靳雲驍這個大梁舊臣陣營中的「叛徒」貢獻的情報,大梁在被改朝換代後的幾十年中埋下的暗線,終於一一鋪開在世人麵前。
茶州以商路發家,而商人不僅在士農工商中處於最末一級,更是無法入仕,最多求得一個「捐官」的虛名。而大夏建朝之時,正值百廢待興之際,一方麵希望工農商業發展,另一方麵更是無暇顧及商路所屬權——於他們而言,前朝遺民成為商人,徹底失了做官的可能性,反倒讓他們安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彼此彼此,」靳雲驍似乎絲毫不以為人模狗樣是在罵他,或許他隻聽到「人模」二字,「有一事我倒是想請教,你為何要與大夏太子合作?恕我直言,這無異於與虎謀皮。」
「不然呢?你看上誰了大可直說,」宋吟秋反唇相譏道,「是當朝天子,還是尚未在皇城站穩腳跟的三皇子和常山王世子?」
宋吟秋雖說有傳國玉璽,但此類身外之物隻能起到證明正統更為正統的作用,而不能使前朝亂臣賊子自證身份為天命所向。既然要謀求天下,與天子共事無異於天方夜譚,便隻能退而求其次,尋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子了。
靳雲驍畢竟常居南疆,對皇室內部的事不甚了解:「他當真會答應?」
「他不得不答應,」宋吟秋聳了聳肩,道,「禦下之道,恩威並施。而對付宋吟辰這種人,拿出點誠意,也得讓他忌憚。更何況……」
「更何況什麽?」靳雲驍饒有興趣地追問道。
「沒什麽。」宋吟秋卻兀地止住了話頭,她似乎是另起了一個話題,「宋吟辰與皇帝的多疑一脈相承,此次旁支庶女加封公主前往北狄和親一事,他想必也反應過來,自己被三皇子諸人擺了一道。他雖輸了一子,卻不可能坐以待斃。」
「等著吧,」宋吟秋胸有成竹,「他會派人來的。」
第57章 布局
宋吟秋這廂托人給太子送了信,近些日子倒也沒閑著。許鴻兩朝為官,宋吟秋與他相交,多有幾分虛與委蛇的意思在裏麵。他許是不曾想過,宋吟秋非但沒隱姓埋名,反倒大大咧咧地頂著豫王世子的名姓行事。
少有人提及當朝皇帝名姓,宋吟秋知曉,名對於皇朝來講,並非什麽必要的東西。猝然多出個名姓反倒顯得不倫不類,世人隻需知曉她是皇女,也是受天命眷顧的真龍天子,就已足夠。
更何況,她頂著「宋吟秋」的樣貌與名姓,不才更能混淆視聽麽?
許鴻隻覺這幾日他所認識到的皇女已經與京城中的豫王世子截然不同,甚至比起北疆的世子,都像是完全換了一個人。從前在北疆理政的宋吟秋雖說是瞞著朝廷,但做的終歸是民生與軍政,而如今架空政權、拉攏人心,倒也頗得心應手。
但事實上宋吟秋受前朝韓太傅教導三年,先不說她本養於皇家,又有一年治理北疆的經驗。她並非扶不起的阿鬥,而是有著自己的謀略,她麵上看著唯唯諾諾,實際也早已有一套脫韁的心思。
「皇位麽,」宋吟秋單手撐著頭,另一隻手提著筆寫寫畫畫,「我其實並不在乎。」
靳雲驍並不信。
「我知你對政事不感興趣,不然也不會裝得一副隻有武藝精湛的模樣,」宋吟秋瞥他一眼,悠悠地道,「你看我是因為心虛麽?這不難猜。你暗中學了……西洋話,但我從未聽你提起。」
「不過略懂一二罷了,」靳雲驍不以為意,他又恢復了那般吊兒郎當的樣子,「但你是否想過,你若不爭這個皇位,太子斷然容不下你。若再用此事牽扯出諸多前朝舊人,此事又如何收場?」
宋吟秋噎了一下,但卻道:「……我隻說不在乎,可並非是我不爭之意。」
她試圖舉例道:「你不屑於權力鬥爭,現下不也仍為我賣命麽?」
她若坐上皇位,這天下仍舊姓宋。至於今後史書會做如何言論,她若造些不真不假的流言,誰又能辨得出真相?
總歸是天下沒有易主。
太子之事確然不好解決,,可眼下也沒有別的辦法。亦或者,就算栽在當朝太子手上,也好過割地賠款,將國土與百姓一併讓給異族。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她不忍將漢人的性命交予他族之手,更何況她雖沒有直接與西洋人打過交道,卻是見識過三年前北疆時疫爆發後西洋人對北狄的不管不顧——到最後將大夏給賠進去可才叫得不償失。
而既然都是姓宋,那麽國號改不改,倒也無所謂了。
——至少於她而言如此,至於少數反對的聲音,還愁壓不下去不成?
韓暮看錯她了,她從不是因為一時失意落魄就能夠被拿捏的棋子。或許曾經的豫王世子是如此,但策劃一場萬無一失的謀反的大梁皇女不是,宋吟秋則更不是。
她做不到迫使茶州出兵,此時出兵也並非恰當的時機。在南疆站穩腳跟的是大梁舊臣,而不是大梁皇女,更何況三年前還碰上大夏皇帝向南拓了疆界。雖說原本的南蠻之地隻是被迫屈服於強權,從未真正俯首稱臣,但難免他們不會見風使舵,在這場交鋒中橫插一腳。
雖做不了鷸蚌相爭中獲利的漁翁,也能從中嚐些甜頭。
隨著宋吟秋的一係列動作,以及靳雲驍這個大梁舊臣陣營中的「叛徒」貢獻的情報,大梁在被改朝換代後的幾十年中埋下的暗線,終於一一鋪開在世人麵前。
茶州以商路發家,而商人不僅在士農工商中處於最末一級,更是無法入仕,最多求得一個「捐官」的虛名。而大夏建朝之時,正值百廢待興之際,一方麵希望工農商業發展,另一方麵更是無暇顧及商路所屬權——於他們而言,前朝遺民成為商人,徹底失了做官的可能性,反倒讓他們安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