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珩手裏拿著好友轉交給他的藝術銀行可研報告,客觀評價道:「其實項目不錯,依託政府和文化機構,好好經營能給嚴氏的品牌形象增彩不少。」
嚴經緯不買帳:「屁股決定腦袋,他現在下半身比腦袋還熱,能成什麽事。」
「再熱也超不過40度。」嚴瑾輕嗤,換來她老爸的一記白眼。
嚴瑾不以為意,一邊玩手機一邊慢悠悠地說:「幾千萬而已,讓他折騰去唄,搞砸了頂多讓我哥給他擦屁股。」
嚴珩:「……」
討論來去,最後兩個小輩快要磨破嘴皮子,才終於讓嚴經緯暫時打消了綁嚴琛回家的念頭。
嚴琛對這些一無所知,他每天周旋於各種會議、談判與宴會,融資立項組建團隊。
他像一台擰緊發條的機器,被越積越厚的文件、越來越緊的行程推著前行。而一旦神經稍有鬆懈,他就會被密不透風的想念擠壓得胸悶難受。
實在撐不過去了,他就抽空回了趟津海。
嚴琛站在1201的門前,心如擂鼓。
距離上次見麵已過了大半個月,那時他們為了加不加聯繫方式不歡而散,也不知道安奕還有沒有在為這件事生氣。
他敲響房門。
片刻後,門開了。
站在門後的卻是個戴著眼鏡、身穿家居服的中年女人。
「你找誰?」
嚴琛抬眼確認了眼門牌號,英挺的眉擰了起來:「你是誰?住這的安奕呢?」
「不認識,」女人說,「我上周搬過來的。」
嚴琛如遭雷擊,手腳一片冰涼。
他僵硬地回到隔壁,看到玄關邊櫃上放了一把備用鑰匙,鑰匙下麵壓著一個厚厚的信封。
信封表麵字跡清雋有力,寫著:合計4875元,這裏一共5000,以後各自安好,再也不見。
嚴琛滿眼不可置信,他去拿信封,凍得通紅的手指卻哆哆嗦嗦地拿不起來。
他恨恨地一手打在櫃門上,整個人無力地靠過去,額頭頂住冰涼的頂櫃,肩膀輕顫著低下頭。
緊接著又是兩下捶打,他忽然歇斯底裏地低吼了一聲,隨即再也撐不住般單膝跪下去,倚靠著鞋櫃發出困獸般的低沉嗚咽。
安奕帶著貓直接跟謝南滄去了靈安。
嚴琛買的那些貓糧貓砂,堆滿了整個後備箱,謝南滄不禁打趣:「你這鄰居是打算做貓咖麽?居然買這麽多東西。」
安奕心不在焉地笑了笑,撫摸著球球的後背,微眯起眼睛望向車窗外,秋日高懸在飛速倒退的林間,凝成一輪慘澹的白色光斑。
到家時,謝飛年正坐在院子裏的躺椅上悠閑地曬太陽打瞌睡。
看見安奕抱著貓來,樂嗬嗬地逗了半天。
「爺爺,我把資格證考下來了。」
安奕匯報成績,謝飛年根本不在乎他有沒有這張紙,不過聽說他在津海高強度進修惡補了一個夏天的泥塑和速寫,謝飛年當場讓安奕給他用家裏的陶土捏了隻鬆鼠,形神兼備,確實進步了不少。
「不錯不錯,這個培訓班沒白上。」
謝飛年相當滿意。
沒人會不喜歡有天資還勤奮刻苦的徒弟。
「你回來的正好,」謝飛年笑嗬嗬地坐回搖椅上,「津海有個文化交流展來請我,想讓我做尊觀音瓷像拿去做展覽,安安你就留下來給我打下手。」
安奕臉色立刻變得明媚:「真的可以嗎?」
「這個騙你幹嘛,」謝飛年閉著眼,把蒲扇搭在臉上擋住太陽光,「我這一輩子做的觀音像不下幾百尊了,該留給年輕人點機會。」
安奕興奮之餘又很快變得忐忑,「可我怕做不好。」
「打下手,又不是讓你做全套,主要還是學習。」謝飛年擺擺手,「行了行了,我睡一覺,你和南滄把晚飯做了,就做上回那個糖醋魚。」
安奕點頭說好,抱著貓和謝南滄一起進了屋。
這邊都是陶瓷泥雕,安奕怕球球調皮搗亂把東西碰壞,他在隔壁租下一套房子,兩處居所緊鄰,白天在謝宅做陶吃飯,晚上回去擼貓睡覺。
交流展會的交付期在元旦節後,他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來鑽研學習。
從最開始的收工泥塑初稿,到注漿倒模,再到調配陶土修胚裝飾,乃至最後的入窯燒製環節,謝飛年手把手教了他一遍。安奕收穫頗多,但他從不滿足於此。
每天回到自己的院子,他還要用泥土再臨摹仿製謝飛年以前燒製的一尊白度母像。
這樣每天充實專注的生活,讓安奕的精神狀態日漸好轉。元旦時,他已基本告別了失眠,每晚躺在床上抱著球球,用不了多久就能平靜入睡。
謝南滄每次從津海來看他,都驚嘆他的改變。
新年伊始,久不露麵的陶瓷大師謝飛年出席了津海聯合國際傳統文化交流展,正式將安奕這個得意門生介紹給各地瓷商與界內好友。
安奕一身白色唐裝穿得挺拔俊逸、氣質清貴,博得了當地媒體的偏愛,甚至專門放了一張安奕的個人看展照,作為通訊稿配圖之一掛到網站宣傳。
隨後這則報導被藝術銀行前期項目組的組員截圖放進ppt,呈現在階段性項目調研推進會的屏幕上。
「嚴總?」
組員緊張地看向長桌後目不轉睛盯著投影儀的男人,小心翼翼地問:「是哪裏有問題嗎?」
嚴經緯不買帳:「屁股決定腦袋,他現在下半身比腦袋還熱,能成什麽事。」
「再熱也超不過40度。」嚴瑾輕嗤,換來她老爸的一記白眼。
嚴瑾不以為意,一邊玩手機一邊慢悠悠地說:「幾千萬而已,讓他折騰去唄,搞砸了頂多讓我哥給他擦屁股。」
嚴珩:「……」
討論來去,最後兩個小輩快要磨破嘴皮子,才終於讓嚴經緯暫時打消了綁嚴琛回家的念頭。
嚴琛對這些一無所知,他每天周旋於各種會議、談判與宴會,融資立項組建團隊。
他像一台擰緊發條的機器,被越積越厚的文件、越來越緊的行程推著前行。而一旦神經稍有鬆懈,他就會被密不透風的想念擠壓得胸悶難受。
實在撐不過去了,他就抽空回了趟津海。
嚴琛站在1201的門前,心如擂鼓。
距離上次見麵已過了大半個月,那時他們為了加不加聯繫方式不歡而散,也不知道安奕還有沒有在為這件事生氣。
他敲響房門。
片刻後,門開了。
站在門後的卻是個戴著眼鏡、身穿家居服的中年女人。
「你找誰?」
嚴琛抬眼確認了眼門牌號,英挺的眉擰了起來:「你是誰?住這的安奕呢?」
「不認識,」女人說,「我上周搬過來的。」
嚴琛如遭雷擊,手腳一片冰涼。
他僵硬地回到隔壁,看到玄關邊櫃上放了一把備用鑰匙,鑰匙下麵壓著一個厚厚的信封。
信封表麵字跡清雋有力,寫著:合計4875元,這裏一共5000,以後各自安好,再也不見。
嚴琛滿眼不可置信,他去拿信封,凍得通紅的手指卻哆哆嗦嗦地拿不起來。
他恨恨地一手打在櫃門上,整個人無力地靠過去,額頭頂住冰涼的頂櫃,肩膀輕顫著低下頭。
緊接著又是兩下捶打,他忽然歇斯底裏地低吼了一聲,隨即再也撐不住般單膝跪下去,倚靠著鞋櫃發出困獸般的低沉嗚咽。
安奕帶著貓直接跟謝南滄去了靈安。
嚴琛買的那些貓糧貓砂,堆滿了整個後備箱,謝南滄不禁打趣:「你這鄰居是打算做貓咖麽?居然買這麽多東西。」
安奕心不在焉地笑了笑,撫摸著球球的後背,微眯起眼睛望向車窗外,秋日高懸在飛速倒退的林間,凝成一輪慘澹的白色光斑。
到家時,謝飛年正坐在院子裏的躺椅上悠閑地曬太陽打瞌睡。
看見安奕抱著貓來,樂嗬嗬地逗了半天。
「爺爺,我把資格證考下來了。」
安奕匯報成績,謝飛年根本不在乎他有沒有這張紙,不過聽說他在津海高強度進修惡補了一個夏天的泥塑和速寫,謝飛年當場讓安奕給他用家裏的陶土捏了隻鬆鼠,形神兼備,確實進步了不少。
「不錯不錯,這個培訓班沒白上。」
謝飛年相當滿意。
沒人會不喜歡有天資還勤奮刻苦的徒弟。
「你回來的正好,」謝飛年笑嗬嗬地坐回搖椅上,「津海有個文化交流展來請我,想讓我做尊觀音瓷像拿去做展覽,安安你就留下來給我打下手。」
安奕臉色立刻變得明媚:「真的可以嗎?」
「這個騙你幹嘛,」謝飛年閉著眼,把蒲扇搭在臉上擋住太陽光,「我這一輩子做的觀音像不下幾百尊了,該留給年輕人點機會。」
安奕興奮之餘又很快變得忐忑,「可我怕做不好。」
「打下手,又不是讓你做全套,主要還是學習。」謝飛年擺擺手,「行了行了,我睡一覺,你和南滄把晚飯做了,就做上回那個糖醋魚。」
安奕點頭說好,抱著貓和謝南滄一起進了屋。
這邊都是陶瓷泥雕,安奕怕球球調皮搗亂把東西碰壞,他在隔壁租下一套房子,兩處居所緊鄰,白天在謝宅做陶吃飯,晚上回去擼貓睡覺。
交流展會的交付期在元旦節後,他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來鑽研學習。
從最開始的收工泥塑初稿,到注漿倒模,再到調配陶土修胚裝飾,乃至最後的入窯燒製環節,謝飛年手把手教了他一遍。安奕收穫頗多,但他從不滿足於此。
每天回到自己的院子,他還要用泥土再臨摹仿製謝飛年以前燒製的一尊白度母像。
這樣每天充實專注的生活,讓安奕的精神狀態日漸好轉。元旦時,他已基本告別了失眠,每晚躺在床上抱著球球,用不了多久就能平靜入睡。
謝南滄每次從津海來看他,都驚嘆他的改變。
新年伊始,久不露麵的陶瓷大師謝飛年出席了津海聯合國際傳統文化交流展,正式將安奕這個得意門生介紹給各地瓷商與界內好友。
安奕一身白色唐裝穿得挺拔俊逸、氣質清貴,博得了當地媒體的偏愛,甚至專門放了一張安奕的個人看展照,作為通訊稿配圖之一掛到網站宣傳。
隨後這則報導被藝術銀行前期項目組的組員截圖放進ppt,呈現在階段性項目調研推進會的屏幕上。
「嚴總?」
組員緊張地看向長桌後目不轉睛盯著投影儀的男人,小心翼翼地問:「是哪裏有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