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叔叔匯合,打下信都。」石虎冷冷地想著,輸了一仗而已,算不了什麽的,這天下有的是胡人,死了五萬還有五
百萬,隻要不殺光了漢人就絕不罷休。
……
冀州信都城內。
四五個華衣老者悠然地坐在長廊之下看著書。一個紫衣老者笑道:「這左思的《三都賦》是寫得真好。」其餘幾個老者淡淡地不搭理他,這是要借《三都賦》闡述司馬家天下落敗的原因了?誰有空理會司馬家的天下是怎麽失去的,現在最重要的是羯人石虎已經逼近了信都。
那紫衣老者笑著:「老夫知道你們擔心什麽,你們擔心胡人殺入信都嘛。可是這簡直是杞人憂天。」他的眼神深邃,充滿了自信:「胡人隻有幾千人,也想打下信都?信都城高牆厚,胡人莫說幾千人,就是幾萬人都打不下信都。」
其餘幾個老者皺眉,信都城高牆厚?隻是作為門麵的北門和南門城高牆厚而已!東門和西門撐死就普通,而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信都的城牆沒有完成環繞,信都有一小半城池壓根就沒有城牆,若是胡人從這裏殺入信都又該如何是好?但這個紫衣老者在信都城內地位最高,誰都不想當麵得罪了他,眾人皆閉口不言。
那紫衣老者繼續說著:「殷浩殷大師已經出山了,正在集結大軍,隻要殷浩大師出兵,天下何人能夠擋住殷大師的鋒芒?」
其餘幾個老者互相看了一眼,笑容滿麵。天下絕對沒有比殷浩更有才學和道德的人,隻要殷浩出馬一定可以輕易地平定了胡人作亂,以及擊殺了胡問靜等跳樑小醜,還天下朗朗幹坤。
那紫衣老者微笑著放下手中的《三都賦》,看到了案幾上的胡問靜的檄文,不屑極了:「胡問靜定然是沒在學堂中上過學的,否則早就被夫子打死了。」就這隻有兩段話的檄文言詞之中沒有絲毫的典故,完全不知道每一個字都要講究來歷是寫文的標準,而文字更是樸實到了不通順的地步。這若是有師門,師門一定不敢承認。
信都城內的某個普通民宅之中,一家十幾口人聚在一起仔細地讀著抄來的檄文:「但凡不願意被胡人殺了吃了,不願意成為兩腳羊者,拿起刀劍,向我靠攏!」「但凡願意進入集體農莊種地,養豬者,不分男女老幼,不分來自何地,不分漢人胡人,背起包裹,扶老攜幼,向我靠攏!」
一個中年男子心中怦然而動:「胡問靜這是要招攬所有人種地啊。」
一家人鄙夷地看他,誰管種地不種地,重要的是胡問靜一舉滅了五萬羯人一萬匈奴人,隻要去了胡問靜的地盤之內就不用怕胡人了。
一個青年顫抖著道:「胡人吃人!」他原本是不信胡人吃人的,整個城裏都在傳鄴城三四十萬漢人被殺被吃之事撲朔迷離,究竟是胡人幹的還是胡問靜幹的很是難說,他也覺得胡人不可能做出吃了三四十萬人的事情,但是當胡人的先鋒就在扶柳城,他就覺得渾身的每一塊肌肉在顫抖,若是胡人真的吃人,那怎麽辦?
一個女子小心地道:「不如我們逃到司州去吧。」
其餘人中有的點頭支持,有的搖頭反對。有人道:「看清楚了檄文,要麽拿起刀劍,要麽種地,你是會種地還是會殺人?胡問靜的集體農莊之內不分男女老少都要拿起刀劍殺人的!」那女子立刻有些驚慌了,信都城中早就在傳集體農莊之中三歲大一百歲的男女老少都要拿著刀劍殺敵,誰不殺敵就殺誰,她看著自己的雙手,這雙手幹過粗活,繡過花,就是沒有殺過雞鴨,又怎麽可能殺人呢?
另一個人冷笑道:「三歲到一百歲都要拿起刀劍的事情我是不信的,一百歲也還罷了,三歲的孩子怎麽拿起刀劍殺人?」他轉頭看家族中的一個小孩子,那個小孩子四歲多了,但是誰都不信他有本事拿起刀劍殺人。
其餘人問道:「那你的意思是去投靠胡問靜了?」
那人卻搖頭道:「我們現在的問題不是投靠胡問靜,而是怎麽去投靠胡問靜。」他冷笑著:「以為投靠胡問靜就是張張嘴就可以了?信都到司州有多遠?一路有多少胡人多少賊人?有多少賊人我不知道,這幾十裏外的扶柳城就有數千胡人,我們能夠逃過數千胡人的追殺嗎?」
一家人原本熱切地眼神立刻大變,若不是有數千胡人威逼信都城,他們何必要逃。信都城中有門閥有幾萬人都不管麵對幾千胡人,全家十幾口人就能麵對幾千胡人了?
那人無奈地道:「別的城池可能有機會逃到胡問靜的地盤中去,我們信都城中的人是絕對沒有機會的,老實躲在城裏吧。」
冀州安平郡廣宗城。
一群百姓恭恭敬敬地聚集在一戶人家前,這戶人家姓張,以前是門閥子弟,隻是不幸落魄了,雖然眾人平時冷嘲熱諷打落水狗,但是到了關鍵時刻還是很希望聽這個落魄的門閥子弟的意見的。
有百姓大聲地道:「張公子,我們究竟要不要去司州?」
那張公子淡淡地道:「去司州幹什麽?」
一群百姓以為張公子不知道,急忙道:「胡人作亂……胡刺史寫了一張檄文……」
那張公子冷冷地聽著,問道:「胡人作亂,胡人在哪裏?」
一群百姓瞠目結舌,胡人距離廣宗城遠著呢,沒有五百裏也有三百裏。
那張公子冷笑:「胡人還沒到,你們就拋棄了祖宗家業投靠逆賊胡問靜,你們就舍的祖屋,舍的田地,舍的家裏的物什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百萬,隻要不殺光了漢人就絕不罷休。
……
冀州信都城內。
四五個華衣老者悠然地坐在長廊之下看著書。一個紫衣老者笑道:「這左思的《三都賦》是寫得真好。」其餘幾個老者淡淡地不搭理他,這是要借《三都賦》闡述司馬家天下落敗的原因了?誰有空理會司馬家的天下是怎麽失去的,現在最重要的是羯人石虎已經逼近了信都。
那紫衣老者笑著:「老夫知道你們擔心什麽,你們擔心胡人殺入信都嘛。可是這簡直是杞人憂天。」他的眼神深邃,充滿了自信:「胡人隻有幾千人,也想打下信都?信都城高牆厚,胡人莫說幾千人,就是幾萬人都打不下信都。」
其餘幾個老者皺眉,信都城高牆厚?隻是作為門麵的北門和南門城高牆厚而已!東門和西門撐死就普通,而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信都的城牆沒有完成環繞,信都有一小半城池壓根就沒有城牆,若是胡人從這裏殺入信都又該如何是好?但這個紫衣老者在信都城內地位最高,誰都不想當麵得罪了他,眾人皆閉口不言。
那紫衣老者繼續說著:「殷浩殷大師已經出山了,正在集結大軍,隻要殷浩大師出兵,天下何人能夠擋住殷大師的鋒芒?」
其餘幾個老者互相看了一眼,笑容滿麵。天下絕對沒有比殷浩更有才學和道德的人,隻要殷浩出馬一定可以輕易地平定了胡人作亂,以及擊殺了胡問靜等跳樑小醜,還天下朗朗幹坤。
那紫衣老者微笑著放下手中的《三都賦》,看到了案幾上的胡問靜的檄文,不屑極了:「胡問靜定然是沒在學堂中上過學的,否則早就被夫子打死了。」就這隻有兩段話的檄文言詞之中沒有絲毫的典故,完全不知道每一個字都要講究來歷是寫文的標準,而文字更是樸實到了不通順的地步。這若是有師門,師門一定不敢承認。
信都城內的某個普通民宅之中,一家十幾口人聚在一起仔細地讀著抄來的檄文:「但凡不願意被胡人殺了吃了,不願意成為兩腳羊者,拿起刀劍,向我靠攏!」「但凡願意進入集體農莊種地,養豬者,不分男女老幼,不分來自何地,不分漢人胡人,背起包裹,扶老攜幼,向我靠攏!」
一個中年男子心中怦然而動:「胡問靜這是要招攬所有人種地啊。」
一家人鄙夷地看他,誰管種地不種地,重要的是胡問靜一舉滅了五萬羯人一萬匈奴人,隻要去了胡問靜的地盤之內就不用怕胡人了。
一個青年顫抖著道:「胡人吃人!」他原本是不信胡人吃人的,整個城裏都在傳鄴城三四十萬漢人被殺被吃之事撲朔迷離,究竟是胡人幹的還是胡問靜幹的很是難說,他也覺得胡人不可能做出吃了三四十萬人的事情,但是當胡人的先鋒就在扶柳城,他就覺得渾身的每一塊肌肉在顫抖,若是胡人真的吃人,那怎麽辦?
一個女子小心地道:「不如我們逃到司州去吧。」
其餘人中有的點頭支持,有的搖頭反對。有人道:「看清楚了檄文,要麽拿起刀劍,要麽種地,你是會種地還是會殺人?胡問靜的集體農莊之內不分男女老少都要拿起刀劍殺人的!」那女子立刻有些驚慌了,信都城中早就在傳集體農莊之中三歲大一百歲的男女老少都要拿著刀劍殺敵,誰不殺敵就殺誰,她看著自己的雙手,這雙手幹過粗活,繡過花,就是沒有殺過雞鴨,又怎麽可能殺人呢?
另一個人冷笑道:「三歲到一百歲都要拿起刀劍的事情我是不信的,一百歲也還罷了,三歲的孩子怎麽拿起刀劍殺人?」他轉頭看家族中的一個小孩子,那個小孩子四歲多了,但是誰都不信他有本事拿起刀劍殺人。
其餘人問道:「那你的意思是去投靠胡問靜了?」
那人卻搖頭道:「我們現在的問題不是投靠胡問靜,而是怎麽去投靠胡問靜。」他冷笑著:「以為投靠胡問靜就是張張嘴就可以了?信都到司州有多遠?一路有多少胡人多少賊人?有多少賊人我不知道,這幾十裏外的扶柳城就有數千胡人,我們能夠逃過數千胡人的追殺嗎?」
一家人原本熱切地眼神立刻大變,若不是有數千胡人威逼信都城,他們何必要逃。信都城中有門閥有幾萬人都不管麵對幾千胡人,全家十幾口人就能麵對幾千胡人了?
那人無奈地道:「別的城池可能有機會逃到胡問靜的地盤中去,我們信都城中的人是絕對沒有機會的,老實躲在城裏吧。」
冀州安平郡廣宗城。
一群百姓恭恭敬敬地聚集在一戶人家前,這戶人家姓張,以前是門閥子弟,隻是不幸落魄了,雖然眾人平時冷嘲熱諷打落水狗,但是到了關鍵時刻還是很希望聽這個落魄的門閥子弟的意見的。
有百姓大聲地道:「張公子,我們究竟要不要去司州?」
那張公子淡淡地道:「去司州幹什麽?」
一群百姓以為張公子不知道,急忙道:「胡人作亂……胡刺史寫了一張檄文……」
那張公子冷冷地聽著,問道:「胡人作亂,胡人在哪裏?」
一群百姓瞠目結舌,胡人距離廣宗城遠著呢,沒有五百裏也有三百裏。
那張公子冷笑:「胡人還沒到,你們就拋棄了祖宗家業投靠逆賊胡問靜,你們就舍的祖屋,舍的田地,舍的家裏的物什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