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恍惚想著,腦海中一片混亂。
烏塗爾縱馬而去,沒有注意到木禾現下的雜亂。大巫卻是將這全看在眼中,他走近木禾:「大王子覺得不妥麽?」
他仍舊叫木禾為大王子,好像之前的成王敗寇,在他眼中根本算不得什麽。
木禾聽了這話才反應過來,卻沒有了和他爭執的心思:「我隻覺得很是卑鄙,用這等手段迷惑眾人,實為不恥。」
「若按中原人所信的佛來說,大王子這是著相了。」大巫說道:「但凡是凡事,皆是虛虛實實。或許此次是以卑鄙行徑,但王明白,若不能在敵人麵前凝聚人心,真叫丘茲闖進來……將會有更大的劫難。」
木禾微微一怔,卻又說:「可他的心,終究不在越國。這一仗打完呢?」
大巫聽了,緩緩笑了,忽然伸手就放在木禾的胸膛上,問道:「大王子的心,就在越國麽?」
「大王子的心,在權勢,在地位。」大巫低聲道:「酈國起兵,當真是為了擺脫大胤的控製麽?不……薑成善是怕自己最後什麽都得不到。所有的屬國,大抵都是這麽想。」
「他們對僅有權勢的掌控欲,已然超過了對國民的用心。」
「是個人都有私慾,大多人也不可免俗,若真能將公私完全分明,那就不算是人,算是聖了。」大巫道:「可這麽多年,我從未見過聖。」
他說話向來神神叨叨,木禾卻是在這一片虛言中聽出了意味。他呆了一下,大概明白了自己剛才問題的答案——「這一仗打完呢?」這一仗打完,或許越國就要從屬國變成屬地了。
太子,或是烏塗爾,他們都有此想法。
木禾覺得自己頭疼,他想,如果自己尚且還是越國國主,當聽聞這件事的時候,到底會如何做。但想了很多,他終究做不出決定。太子想要把十四屬國當真變為大胤的國土,越國若要如同酈國這般起兵抗爭,又拿什麽和大胤四方軍隊抗衡?這麽多年來,越國多於大胤通婚互商,一旦開戰,這些人又該何去何從?更令人恐懼的是,越國國內……不,所有的屬國中,國民想要和大胤對抗的念頭,又還剩下多少?畢竟十四屬國能存在至今,多多少少都是靠著大胤。否則,像他們這等的小國,早也不知道被誰吞併了。被那些國家吞併,就能得到什麽好的結局麽?
他的模樣分外糾結,大巫卻是瞭然,拍了拍他的肩膀,說:「王走之前說了一些話,我覺得大王子也可以聽一聽。」
木禾下意識道:「什麽?」
「王說,在百年前大胤要求屬國王子們入白鹿書院學習之時,十四屬國就已然失勢。」
「而後,屬國王子更是以能入白鹿書院為榮,說明大勢已去。」
「無論是為私心還是大義,王說,他這都是順勢而為。」
「順勢而為……」木禾念叨著這四個字,蒼白了臉色,他忽然抬眼去看大巫,聲音都緊了:「那他甘願放棄這一切麽?那本來在他手中的權利。」
「王說,他可以。」大巫說完這些,把目光拋向了戰場的方向:「大王子,我們還是祈禱王能戰勝丘茲吧。」
烏塗爾沒有聽到大巫和木禾在陣後的對話,他隻顧著一心一意麵對著眼前的敵人。眼前的丘茲人居然帶著他們不該擁有的利器,烏塗爾一眼察覺出來,這應當是那些尼德蘭人提供給他們的。
在看到這些武器的時候,他就知道,卞旭輝的好算盤全全打錯了。這些人根本不是為了他許諾的那一點點的利益而來,而是為了來瓜分大胤。真要讓這些人成了事,卞旭輝那點不切實際的妄想,終究還是要化為泡影。
也正是此刻,烏塗爾想要回上京支援的心思更濃。
他手中長刀在握,不由捏緊了刀柄,出聲喝道:「殺!」
——
千裏之外,上京。
太子皺眉看著案上一封封來自各地的急報,卻比下麵一個個跳腳的大臣要冷靜許多。他在這些人爭執半天之後,終於說道:「酈國薑成善不足為懼,西南大營派出兩路軍即可解決……剩餘人,攔下洪尚濤,決不能叫他與外敵勾結。」
「西北尚有烏塗爾,本宮信他。」太子沉聲分析局勢:「東南尼德蘭人虎視眈眈,但水軍大營也不是吃素的,有本事就來亮亮刀子。」
有臣子急急接話:「殿下,還請立刻派西北軍回京馳援。西南大營離著遠,恐怕不足以完全能抵擋住洪尚濤!這四方之境亂相乍起,都是迷魂陣!這些外人,籌謀的是上京啊!」
太子聽罷搖了搖頭:「西北軍難道離得就近麽?烏塗爾手裏兵卒不多,丘茲舉國來犯,恐怕也是為了拖住西北軍。」
「現下……隻能盼著烏塗爾早日解決丘茲。」太子又想了想:「至於上京,東大營尚在,還有圖龍衛、羽林衛萬數餘人。有西南大營作為牽製,洪尚濤即便來了,也不能瞬息攻入城內。」
朝臣們聽懂了,太子的意思是,眼下最為關鍵的,還在海津大濛港。海津距離上京不過半日路程,真要被破了門,東瀛人即刻就能逼近城下。
可……海津這地方誰去守?如此責任重大,一個小小失誤都有可能成為千古罪人……那些有著極大魄力的主將們都被別處牽製,而且海津這裏涉及水戰,誰能有膽量說自己比南朝生更厲害?
就在此時,太子突然問道:「海津軍備多少?」
烏塗爾縱馬而去,沒有注意到木禾現下的雜亂。大巫卻是將這全看在眼中,他走近木禾:「大王子覺得不妥麽?」
他仍舊叫木禾為大王子,好像之前的成王敗寇,在他眼中根本算不得什麽。
木禾聽了這話才反應過來,卻沒有了和他爭執的心思:「我隻覺得很是卑鄙,用這等手段迷惑眾人,實為不恥。」
「若按中原人所信的佛來說,大王子這是著相了。」大巫說道:「但凡是凡事,皆是虛虛實實。或許此次是以卑鄙行徑,但王明白,若不能在敵人麵前凝聚人心,真叫丘茲闖進來……將會有更大的劫難。」
木禾微微一怔,卻又說:「可他的心,終究不在越國。這一仗打完呢?」
大巫聽了,緩緩笑了,忽然伸手就放在木禾的胸膛上,問道:「大王子的心,就在越國麽?」
「大王子的心,在權勢,在地位。」大巫低聲道:「酈國起兵,當真是為了擺脫大胤的控製麽?不……薑成善是怕自己最後什麽都得不到。所有的屬國,大抵都是這麽想。」
「他們對僅有權勢的掌控欲,已然超過了對國民的用心。」
「是個人都有私慾,大多人也不可免俗,若真能將公私完全分明,那就不算是人,算是聖了。」大巫道:「可這麽多年,我從未見過聖。」
他說話向來神神叨叨,木禾卻是在這一片虛言中聽出了意味。他呆了一下,大概明白了自己剛才問題的答案——「這一仗打完呢?」這一仗打完,或許越國就要從屬國變成屬地了。
太子,或是烏塗爾,他們都有此想法。
木禾覺得自己頭疼,他想,如果自己尚且還是越國國主,當聽聞這件事的時候,到底會如何做。但想了很多,他終究做不出決定。太子想要把十四屬國當真變為大胤的國土,越國若要如同酈國這般起兵抗爭,又拿什麽和大胤四方軍隊抗衡?這麽多年來,越國多於大胤通婚互商,一旦開戰,這些人又該何去何從?更令人恐懼的是,越國國內……不,所有的屬國中,國民想要和大胤對抗的念頭,又還剩下多少?畢竟十四屬國能存在至今,多多少少都是靠著大胤。否則,像他們這等的小國,早也不知道被誰吞併了。被那些國家吞併,就能得到什麽好的結局麽?
他的模樣分外糾結,大巫卻是瞭然,拍了拍他的肩膀,說:「王走之前說了一些話,我覺得大王子也可以聽一聽。」
木禾下意識道:「什麽?」
「王說,在百年前大胤要求屬國王子們入白鹿書院學習之時,十四屬國就已然失勢。」
「而後,屬國王子更是以能入白鹿書院為榮,說明大勢已去。」
「無論是為私心還是大義,王說,他這都是順勢而為。」
「順勢而為……」木禾念叨著這四個字,蒼白了臉色,他忽然抬眼去看大巫,聲音都緊了:「那他甘願放棄這一切麽?那本來在他手中的權利。」
「王說,他可以。」大巫說完這些,把目光拋向了戰場的方向:「大王子,我們還是祈禱王能戰勝丘茲吧。」
烏塗爾沒有聽到大巫和木禾在陣後的對話,他隻顧著一心一意麵對著眼前的敵人。眼前的丘茲人居然帶著他們不該擁有的利器,烏塗爾一眼察覺出來,這應當是那些尼德蘭人提供給他們的。
在看到這些武器的時候,他就知道,卞旭輝的好算盤全全打錯了。這些人根本不是為了他許諾的那一點點的利益而來,而是為了來瓜分大胤。真要讓這些人成了事,卞旭輝那點不切實際的妄想,終究還是要化為泡影。
也正是此刻,烏塗爾想要回上京支援的心思更濃。
他手中長刀在握,不由捏緊了刀柄,出聲喝道:「殺!」
——
千裏之外,上京。
太子皺眉看著案上一封封來自各地的急報,卻比下麵一個個跳腳的大臣要冷靜許多。他在這些人爭執半天之後,終於說道:「酈國薑成善不足為懼,西南大營派出兩路軍即可解決……剩餘人,攔下洪尚濤,決不能叫他與外敵勾結。」
「西北尚有烏塗爾,本宮信他。」太子沉聲分析局勢:「東南尼德蘭人虎視眈眈,但水軍大營也不是吃素的,有本事就來亮亮刀子。」
有臣子急急接話:「殿下,還請立刻派西北軍回京馳援。西南大營離著遠,恐怕不足以完全能抵擋住洪尚濤!這四方之境亂相乍起,都是迷魂陣!這些外人,籌謀的是上京啊!」
太子聽罷搖了搖頭:「西北軍難道離得就近麽?烏塗爾手裏兵卒不多,丘茲舉國來犯,恐怕也是為了拖住西北軍。」
「現下……隻能盼著烏塗爾早日解決丘茲。」太子又想了想:「至於上京,東大營尚在,還有圖龍衛、羽林衛萬數餘人。有西南大營作為牽製,洪尚濤即便來了,也不能瞬息攻入城內。」
朝臣們聽懂了,太子的意思是,眼下最為關鍵的,還在海津大濛港。海津距離上京不過半日路程,真要被破了門,東瀛人即刻就能逼近城下。
可……海津這地方誰去守?如此責任重大,一個小小失誤都有可能成為千古罪人……那些有著極大魄力的主將們都被別處牽製,而且海津這裏涉及水戰,誰能有膽量說自己比南朝生更厲害?
就在此時,太子突然問道:「海津軍備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