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冬青想到剛才喬穗滿一個勁誇他手藝好,笑得和愣頭青似的。
陸雪鬆從地裏回來,一進門就見他大哥呲著大牙笑,也樂了,說:「娘,大哥這是撿到錢了?」
「錢是沒撿到,心怕是丟咯。」
苗蓮花無奈搖搖頭,「錢你自個留著,我這頭還有,既喜歡人家,就好好幹好好掙錢,咱如今條件不好,怎麽著也得把房子整起來才行。」
那日陸冬青刻了簪子又找他要線,纏上幾篇刻的逼真的竹葉還上了色,偏偏又沒拿去集市上賣,加上他那天一看見人滿哥兒的眼神,她又不瞎,自然看出來了。
苗蓮花又欣慰又發愁,這孩子年紀也不小了,按道理早該娶親,但因著孩子爹走了,又遭了難,還一直不開竅,以前讓他多和姑娘雙兒說說話他隻當沒聽見,現在倒也知道做些小東西討人歡心了。
愁的則是現在條件實在算不上好,喬家屋子氣派,沒了拖後腿的爹,家裏日子好起來是遲早的事兒,總不能將人家娶回來就擠在這麽點大的屋裏,怎麽也得新建一間房出來,她又嘆了口氣,那就掙錢攢錢吧。
當初陸來安娶她時可是給了四兩銀子的聘禮,如今給兒子說親自然不能比這個數低。
喬家她打聽過,自己也接觸過,都是有禮數的孩子,老大當時幫著釘了一天一夜的木棺,原本她還覺著隻三十文太少,可那是陸冬青自己提的,她也不好說什麽。
可喬家辦完喪拿了許多菜瓜上門道謝,又多給了五十文,讓她是一點說法都沒有了。滿哥兒看著柔柔弱弱卻也是個有主意的,這樣的幾個孩子不愁以後日子過不起來。
幸而早些年讓老大學了手藝,不然隻怕人家瞧不上呢。
「喬家剛過了白事,想來也沒這麽快尋摸親事,趁著這些時間多攢點銀錢,以後才好說呢。」
「我曉得的。」陸冬青堅定道,在他看來,養家餬口是男人該擔的責,他爹即便身體不好也堅持教幼童啟蒙識字,掙束侑,他身體健壯,自然更要擔起擔子。
而且,他也不想讓喬穗滿再受苦。
第23章 趕集打聽
自初十起,喬瑞豐每日卯時便要到河邊訓一個時辰的龍舟競渡,三年前開始每年他都參加。
去年下河村是第三,隊裏每人得了五十斤大米,還都是精米,那時喬家日子難過,把那五十斤大米拿去鎮上換了一百多斤的糙米才挨過那段時日。
「田裏如何?」
練了這麽些天,喬瑞豐和陸冬青比之前熟絡許多,兩人都高大,陸冬青更勝一些,兩人都是今年的頭槳。
「還成,約莫有薄田的六成。」
「不錯了,新開的地這個收成,你們沒少費心思。」
「可不是,那段時間天天見他們到河裏挖泥,冰天動地的,得虧年輕身體扛得住。」舵手劉添也湊過來閑聊,也正是劉家父子裏的老爹。
「愁吃的,隻能拚命了。」陸冬青低聲道,他在外仍是一副兇悍模樣,不過經過這幾天的接觸,劉添也知道了這人就是長得凶些,性子倒還不錯。
「是啊,忙死累活的不就為了口吃的,不容易啊。」
劉添比他們大一輩,經歷的事更多,他年輕時也曾遇過災,田裏麥子快收成時卻下了大雨,全都發了黴賣不出,外頭糧價水漲船高,一年的希望破滅,靠著前一年的餘糧和上山挖野菜度日,到後來野菜也沒了,隻能啃樹皮。
後來有人餓得受不了,發黴的麥子也吃,就這麽吃死了。
想起往事,劉添眼裏閃過晦暗,「好在是挺過來了,日子啊是越過越好的。」
「嗯。」陸冬青和喬瑞豐點點頭。
「你不認識個秀才嗎,怎麽他不幫你麽。」李達在一旁插話道。
這事他們村裏大多數人都知道,還以為陸家會巴著人秀才先生不放呢,結果硬是自己開荒種地,借傢夥事兒打器具圍院牆,還刻東西上集市賣,硬是撐起來了。
「他幫我們遷至這裏已是大恩,終究是要靠自己的。」陸冬青淡淡道。
他們所說的秀才是他爹的遠親兼兒時同窗陸響,兩人關係好得如親兄弟般,陸響考中秀才後到了水青鎮教書,兩家聯繫也沒斷過,去年為著他們家的事已費了不少心思,還借給他們二兩銀子周轉,足夠了。
陸響家裏也要開銷,總不能一直靠他幫忙,否則再好的情分也會消磨,且自己是男兒,當家是必然,哪能一味等別人救濟。
喬瑞豐點點頭,對這話很是贊同,願意自己拚比什麽都靠得住,這小子看來是個撐得起家的,哪怕這幾年辛苦點,以後也能過上好日子,小滿若是也有這個心,不失為一件好事。
「嗐,在書院教書呢,工錢肯定不少,漏一點出來都夠咱吃喝許久咯。」李達見陸冬青沒接自己話茬,又繼續這個話頭。
「他家裏也要吃喝,」陸冬青微微皺眉,「且我能掙錢,為何總要靠別人救濟。」
除去開地種糧食,找藥材撿菌賣竹器他都能掙到錢,攢夠錢還了那二兩,現在掙得的都是自個的,這人好生奇怪,一個勁提響叔作甚。
李達不以為意,騙誰呢,這麽大靠山不巴結,在這村裏做個莊稼漢,說出去誰信呢,正欲繼續說話,還沒開口卻被打斷。
劉添見李達沒完沒了出聲打斷,「正是,人家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靠自己才是正理,自個兒種出來的糧食都更香。」
陸雪鬆從地裏回來,一進門就見他大哥呲著大牙笑,也樂了,說:「娘,大哥這是撿到錢了?」
「錢是沒撿到,心怕是丟咯。」
苗蓮花無奈搖搖頭,「錢你自個留著,我這頭還有,既喜歡人家,就好好幹好好掙錢,咱如今條件不好,怎麽著也得把房子整起來才行。」
那日陸冬青刻了簪子又找他要線,纏上幾篇刻的逼真的竹葉還上了色,偏偏又沒拿去集市上賣,加上他那天一看見人滿哥兒的眼神,她又不瞎,自然看出來了。
苗蓮花又欣慰又發愁,這孩子年紀也不小了,按道理早該娶親,但因著孩子爹走了,又遭了難,還一直不開竅,以前讓他多和姑娘雙兒說說話他隻當沒聽見,現在倒也知道做些小東西討人歡心了。
愁的則是現在條件實在算不上好,喬家屋子氣派,沒了拖後腿的爹,家裏日子好起來是遲早的事兒,總不能將人家娶回來就擠在這麽點大的屋裏,怎麽也得新建一間房出來,她又嘆了口氣,那就掙錢攢錢吧。
當初陸來安娶她時可是給了四兩銀子的聘禮,如今給兒子說親自然不能比這個數低。
喬家她打聽過,自己也接觸過,都是有禮數的孩子,老大當時幫著釘了一天一夜的木棺,原本她還覺著隻三十文太少,可那是陸冬青自己提的,她也不好說什麽。
可喬家辦完喪拿了許多菜瓜上門道謝,又多給了五十文,讓她是一點說法都沒有了。滿哥兒看著柔柔弱弱卻也是個有主意的,這樣的幾個孩子不愁以後日子過不起來。
幸而早些年讓老大學了手藝,不然隻怕人家瞧不上呢。
「喬家剛過了白事,想來也沒這麽快尋摸親事,趁著這些時間多攢點銀錢,以後才好說呢。」
「我曉得的。」陸冬青堅定道,在他看來,養家餬口是男人該擔的責,他爹即便身體不好也堅持教幼童啟蒙識字,掙束侑,他身體健壯,自然更要擔起擔子。
而且,他也不想讓喬穗滿再受苦。
第23章 趕集打聽
自初十起,喬瑞豐每日卯時便要到河邊訓一個時辰的龍舟競渡,三年前開始每年他都參加。
去年下河村是第三,隊裏每人得了五十斤大米,還都是精米,那時喬家日子難過,把那五十斤大米拿去鎮上換了一百多斤的糙米才挨過那段時日。
「田裏如何?」
練了這麽些天,喬瑞豐和陸冬青比之前熟絡許多,兩人都高大,陸冬青更勝一些,兩人都是今年的頭槳。
「還成,約莫有薄田的六成。」
「不錯了,新開的地這個收成,你們沒少費心思。」
「可不是,那段時間天天見他們到河裏挖泥,冰天動地的,得虧年輕身體扛得住。」舵手劉添也湊過來閑聊,也正是劉家父子裏的老爹。
「愁吃的,隻能拚命了。」陸冬青低聲道,他在外仍是一副兇悍模樣,不過經過這幾天的接觸,劉添也知道了這人就是長得凶些,性子倒還不錯。
「是啊,忙死累活的不就為了口吃的,不容易啊。」
劉添比他們大一輩,經歷的事更多,他年輕時也曾遇過災,田裏麥子快收成時卻下了大雨,全都發了黴賣不出,外頭糧價水漲船高,一年的希望破滅,靠著前一年的餘糧和上山挖野菜度日,到後來野菜也沒了,隻能啃樹皮。
後來有人餓得受不了,發黴的麥子也吃,就這麽吃死了。
想起往事,劉添眼裏閃過晦暗,「好在是挺過來了,日子啊是越過越好的。」
「嗯。」陸冬青和喬瑞豐點點頭。
「你不認識個秀才嗎,怎麽他不幫你麽。」李達在一旁插話道。
這事他們村裏大多數人都知道,還以為陸家會巴著人秀才先生不放呢,結果硬是自己開荒種地,借傢夥事兒打器具圍院牆,還刻東西上集市賣,硬是撐起來了。
「他幫我們遷至這裏已是大恩,終究是要靠自己的。」陸冬青淡淡道。
他們所說的秀才是他爹的遠親兼兒時同窗陸響,兩人關係好得如親兄弟般,陸響考中秀才後到了水青鎮教書,兩家聯繫也沒斷過,去年為著他們家的事已費了不少心思,還借給他們二兩銀子周轉,足夠了。
陸響家裏也要開銷,總不能一直靠他幫忙,否則再好的情分也會消磨,且自己是男兒,當家是必然,哪能一味等別人救濟。
喬瑞豐點點頭,對這話很是贊同,願意自己拚比什麽都靠得住,這小子看來是個撐得起家的,哪怕這幾年辛苦點,以後也能過上好日子,小滿若是也有這個心,不失為一件好事。
「嗐,在書院教書呢,工錢肯定不少,漏一點出來都夠咱吃喝許久咯。」李達見陸冬青沒接自己話茬,又繼續這個話頭。
「他家裏也要吃喝,」陸冬青微微皺眉,「且我能掙錢,為何總要靠別人救濟。」
除去開地種糧食,找藥材撿菌賣竹器他都能掙到錢,攢夠錢還了那二兩,現在掙得的都是自個的,這人好生奇怪,一個勁提響叔作甚。
李達不以為意,騙誰呢,這麽大靠山不巴結,在這村裏做個莊稼漢,說出去誰信呢,正欲繼續說話,還沒開口卻被打斷。
劉添見李達沒完沒了出聲打斷,「正是,人家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靠自己才是正理,自個兒種出來的糧食都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