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頁
皇上,係統不讓我愛你 作者:翦花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又過了一天,命令變成:給他吃飯,但別給好的,也別給多,餓不死就行。
其實邱昱很明白,今上這是心裏有氣,但絕不至於想把三王爺整死,甚至說整得太慘都不會,隻大體折磨一下出出氣也就罷了。
所以他自行拿捏著火候,保證潭王不會過得滋潤,也不至於真受多大的罪,等今上氣消放人出去的時候,最好是見到的潭王瘦了一圈,萎靡落拓,也就足夠。
潭王自己倒很配合,一切逆來順受,既不反抗,也不尋死,給了吃喝就消受,不給也不要,聲都不出一個,算得上詔獄裏有史以來最乖的犯人。
那一晚的變故牽扯秘辛頗多,光是綺雯又被潭王擄走這事就不好透露出外,好在見證的人都是最忠心可靠的,封鎖消息並不難。因驚動了承天門的羽林衛,還牽扯到對潭王的處置,少不得需要對外有個說辭。皇帝沒去費什麽腦筋就拍了板,對外就說是三王爺突發瘋病闖進了禁宮,被今上帶人擒拿。
潭王的精神連續幾個月都不怎麽正常,這也是有目共睹的,朝臣們倒是很輕易接受了這個說法,當然也會忍不住猜測他闖入禁宮的目的就是去見心儀的宸妃娘娘,而得的瘋病自然也就是相思病。
眾人背後紛紛搖頭慨嘆:畢竟是年輕兒郎啊……
得益於綺雯與皇帝對各自手下都約束得當,這整件大事竟得以對內廷成功隱瞞了十天之久,直至第十日皇帝專程去向太後說明原委,太後才得聽說。
而也正因如此,太後在聽到半途剛驚呼一聲「天哪」險些心髒病突發的當口,皇帝得以及時安撫她:事情已經都過去了,如今綺雯好多了,源瑢也好多了。
太後追問:這事過去多久了?
皇帝屈指一數:正好十日。
太後垂床大怒:都十天了才來告訴我,你眼裏還有我這個娘沒有!
皇帝悶頭沒詞兒。他選了這時候來向母親匯報,是因為直至這天,他才氣兒順了點,著人把源瑢從詔獄放出來了。要是來早了聽母親求情,他又不甘心放人,不就不好辦了嗎?他就是故意的。
老娘發脾氣也是應該的,他隻能縮脖子聽著。話說,做了那麽多年不受待見的兒子,真挨罵的時候還真挺少的,他也算經驗缺缺,除了悶頭不語,不知還能做點什麽。
太後沒多會兒就發覺這般對著木樁數落很沒意思,於是住了口,叫乳母把譽兒送過來,她抱在懷裏繼續指桑罵槐地絮叨:「譽兒乖,可不要學你爹啊,要像你爹一樣,祖母就不疼你了……」
皇帝聽得心頭一陣發寒,忽想起前兩日綺雯說的一番話:「說句大不敬的話,依我看老三會變成這樣,主責還要由母後來承擔。是她的溝通方式不當,才讓老三誤解母親的關愛都是自己討好得來,而非真心實意,這是他自卑的根源。你看看她把你們兩個兒子養的,一個性子扭曲,一個孤僻自閉……」
皇帝當時忍不住呆呆插口:「我是『孤僻自閉』的那個對吧?」
綺雯沒好氣地叩擊著炕桌:「你不要打岔。咱們就事論事,母後不是個好母親,尤其是頭腦不夠精明,心也不夠細,應付不來你們這兩個天生都精明過頭又敏感過頭的兒子,這事很明顯吧?」
那時還未深想,此刻聽著太後又在向隔輩人念著同一段經文,皇帝忍不住暗暗慶幸:好在譽兒他娘不是這樣的……
……
仲夏時節想要離京南下,自是趁清晨的涼爽時分上路最為適宜。
京師南郊的十裏長亭通常是在朝官員送別致仕同僚的地方,今日來到這裏送行的,卻是當今聖上。
「其實,你沒必要堅持要走的。」不善言辭的今上悶了一路,又站在這悶了半晌,才憋出這麽一句話來,連他自己都覺得沒勁。
他們之間足有八年多時光沒說過什麽真心話,彼此都難免有點陌生了,這次和解,還沒等找回點感覺,又要分開了,而且很可能還要一分就是很多年,難說就是一輩子。心裏真有很多話想對他說,可惜又想不出能如何開口。
潭王倒顯得一派輕鬆,聞言嗤地一笑:「這一回我最大的領悟便是,明知早就該做的事,就千萬不要拖拉,不然……就後果難料。其實,早在你去離京就藩那會兒,我便想走來著。」
皇帝頷首:「我知道。」
他知道,那一回他為銀兒的事傷透了心離京赴陝,源瑢也有意後腳便南下長沙就藩,隻因有了他的前車之鑑,父母親有了準備,及時大力阻攔,才讓其沒能走成。
他知道,源瑢鼓搗出銀兒那件事隻因一時衝動,其實事後大感內疚,也正因如此,後來聽說父母親要將芝凝許配給他,源瑢才沒出一言反對。
若非見到芝凝為他冷落,他們兄弟真不至於會淪落到後來這種地步。
不過,嫌隙不是一天所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日子他也在反覆琢磨,究竟是從何時他們兩人開始離了心,越走越遠,以致誤解已然演變成了仇恨,還不自知。
銀兒之死引他開始忌諱源瑢是一個拐點,源瑢對芝凝生情從而開始嫉恨他也是一個拐點,可在那之前呢?如果他們真的曾是一對毫無芥蒂的好兄弟,還會那麽輕易就對彼此失了信任麽?
潭王一聲陰陽怪氣的嘆息打斷了他的思緒:「本想要臨行前上個表,也跟風請立皇後呢。後來一想,讓她聽說我也上了表,怕是反而更不情願答應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其實邱昱很明白,今上這是心裏有氣,但絕不至於想把三王爺整死,甚至說整得太慘都不會,隻大體折磨一下出出氣也就罷了。
所以他自行拿捏著火候,保證潭王不會過得滋潤,也不至於真受多大的罪,等今上氣消放人出去的時候,最好是見到的潭王瘦了一圈,萎靡落拓,也就足夠。
潭王自己倒很配合,一切逆來順受,既不反抗,也不尋死,給了吃喝就消受,不給也不要,聲都不出一個,算得上詔獄裏有史以來最乖的犯人。
那一晚的變故牽扯秘辛頗多,光是綺雯又被潭王擄走這事就不好透露出外,好在見證的人都是最忠心可靠的,封鎖消息並不難。因驚動了承天門的羽林衛,還牽扯到對潭王的處置,少不得需要對外有個說辭。皇帝沒去費什麽腦筋就拍了板,對外就說是三王爺突發瘋病闖進了禁宮,被今上帶人擒拿。
潭王的精神連續幾個月都不怎麽正常,這也是有目共睹的,朝臣們倒是很輕易接受了這個說法,當然也會忍不住猜測他闖入禁宮的目的就是去見心儀的宸妃娘娘,而得的瘋病自然也就是相思病。
眾人背後紛紛搖頭慨嘆:畢竟是年輕兒郎啊……
得益於綺雯與皇帝對各自手下都約束得當,這整件大事竟得以對內廷成功隱瞞了十天之久,直至第十日皇帝專程去向太後說明原委,太後才得聽說。
而也正因如此,太後在聽到半途剛驚呼一聲「天哪」險些心髒病突發的當口,皇帝得以及時安撫她:事情已經都過去了,如今綺雯好多了,源瑢也好多了。
太後追問:這事過去多久了?
皇帝屈指一數:正好十日。
太後垂床大怒:都十天了才來告訴我,你眼裏還有我這個娘沒有!
皇帝悶頭沒詞兒。他選了這時候來向母親匯報,是因為直至這天,他才氣兒順了點,著人把源瑢從詔獄放出來了。要是來早了聽母親求情,他又不甘心放人,不就不好辦了嗎?他就是故意的。
老娘發脾氣也是應該的,他隻能縮脖子聽著。話說,做了那麽多年不受待見的兒子,真挨罵的時候還真挺少的,他也算經驗缺缺,除了悶頭不語,不知還能做點什麽。
太後沒多會兒就發覺這般對著木樁數落很沒意思,於是住了口,叫乳母把譽兒送過來,她抱在懷裏繼續指桑罵槐地絮叨:「譽兒乖,可不要學你爹啊,要像你爹一樣,祖母就不疼你了……」
皇帝聽得心頭一陣發寒,忽想起前兩日綺雯說的一番話:「說句大不敬的話,依我看老三會變成這樣,主責還要由母後來承擔。是她的溝通方式不當,才讓老三誤解母親的關愛都是自己討好得來,而非真心實意,這是他自卑的根源。你看看她把你們兩個兒子養的,一個性子扭曲,一個孤僻自閉……」
皇帝當時忍不住呆呆插口:「我是『孤僻自閉』的那個對吧?」
綺雯沒好氣地叩擊著炕桌:「你不要打岔。咱們就事論事,母後不是個好母親,尤其是頭腦不夠精明,心也不夠細,應付不來你們這兩個天生都精明過頭又敏感過頭的兒子,這事很明顯吧?」
那時還未深想,此刻聽著太後又在向隔輩人念著同一段經文,皇帝忍不住暗暗慶幸:好在譽兒他娘不是這樣的……
……
仲夏時節想要離京南下,自是趁清晨的涼爽時分上路最為適宜。
京師南郊的十裏長亭通常是在朝官員送別致仕同僚的地方,今日來到這裏送行的,卻是當今聖上。
「其實,你沒必要堅持要走的。」不善言辭的今上悶了一路,又站在這悶了半晌,才憋出這麽一句話來,連他自己都覺得沒勁。
他們之間足有八年多時光沒說過什麽真心話,彼此都難免有點陌生了,這次和解,還沒等找回點感覺,又要分開了,而且很可能還要一分就是很多年,難說就是一輩子。心裏真有很多話想對他說,可惜又想不出能如何開口。
潭王倒顯得一派輕鬆,聞言嗤地一笑:「這一回我最大的領悟便是,明知早就該做的事,就千萬不要拖拉,不然……就後果難料。其實,早在你去離京就藩那會兒,我便想走來著。」
皇帝頷首:「我知道。」
他知道,那一回他為銀兒的事傷透了心離京赴陝,源瑢也有意後腳便南下長沙就藩,隻因有了他的前車之鑑,父母親有了準備,及時大力阻攔,才讓其沒能走成。
他知道,源瑢鼓搗出銀兒那件事隻因一時衝動,其實事後大感內疚,也正因如此,後來聽說父母親要將芝凝許配給他,源瑢才沒出一言反對。
若非見到芝凝為他冷落,他們兄弟真不至於會淪落到後來這種地步。
不過,嫌隙不是一天所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日子他也在反覆琢磨,究竟是從何時他們兩人開始離了心,越走越遠,以致誤解已然演變成了仇恨,還不自知。
銀兒之死引他開始忌諱源瑢是一個拐點,源瑢對芝凝生情從而開始嫉恨他也是一個拐點,可在那之前呢?如果他們真的曾是一對毫無芥蒂的好兄弟,還會那麽輕易就對彼此失了信任麽?
潭王一聲陰陽怪氣的嘆息打斷了他的思緒:「本想要臨行前上個表,也跟風請立皇後呢。後來一想,讓她聽說我也上了表,怕是反而更不情願答應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