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重生後又被瘋狗陛下纏上了 作者:君子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似心有所感,她跟著人群跑去看,擠過圍觀的百姓,她看到地上被鮮血染紅的人後,終是沒忍住崩潰大哭。
後來,她幾經周折,終於知道姐姐跳樓的真相,姐姐本在青樓隻做那賣藝不賣身,因得她舞跳得好,管事也由著她。
隻是沒想到南翎世子不管姐姐的意願,威脅管事,又逼迫姐姐將她去拉進房裏強要了她。
為了報仇,她入了姐姐那個青樓日夜等待機會報仇。
而楚雲暮就是在那個時候出現,他告訴清煙,他可以幫她報仇。
清煙問他:「您為什麽願意幫我?」
楚雲暮笑道:「你就當我日行一善吧。」
第164章 恩賜
清煙留給他的絕筆信裏還夾雜著南翎世子府的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君徹是死了,可他的母妃還養育有一子,是如今的九殿下,尚不足十歲,若是陛下還能撐幾年,又有石家的支持,九殿下未必不能爭上一爭。
而清煙留給他的絕筆信裏就提到了有關石家在私下做的勾當。
這些留著等將來君晏即位再行處理,畢竟現在若是貿然打破了皇帝特地留下的製衡,恐怕會生禍端。
楚雲暮低聲吩咐楚三:「找機會將她的屍首偷換出來,安葬到城外山腰的桃花林裏。」
既然清煙給他留了這些秘密,那他索性再幫幫她,將她與她的姐姐安葬在一處,有桃花林做伴,倒也不錯。
君翎死在後宅女人手裏這事並不光彩,因此皇帝下令不許將此事外傳。
外人也隻是知道個大概,隻知道南翎世子在自己的宴席上喝酒被毒死了。
接連死了兩位皇子,又死了一位世子,大臣們都心下暗怕,怕下一個死的人就是自己。
一時間人人惶恐,行事作風都有所收斂,朝堂上又太平了一段時間。
上京是太平了,卻因皇子們死的死,還沒及冠的兩個皇子不足為懼,還有一個在戰場上也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來。
那些擁有封地的親王開始蠢蠢欲動,往年隻派人送年禮過來就算了事,而今年,來了三個封地的世子,他們打著送禮的名義來暗探皇帝的虛實。
皇帝知曉這事自然怒不可斥,可他早就傷了根基的身體根本就不能有過激動的情緒,精力也是日漸消退。
皇帝在怎麽怒也隻能忍下,宮裏的兩位皇子尚小根本就不能為他分擔。
然而在宮宴上,那三位世子出彩的表現還是惹得皇帝的不滿。
於是皇帝將他們留在了上京,明麵上讓他們體驗上京的風土人情,實際上是暗暗將人扣在上京,不讓他們回封地。
如今朝堂上的形勢很嚴峻,若他再不立太子,若再沒有優秀的皇子鎮壓那些蠢蠢欲動的傢夥,就算他扣著那些世子,也無濟於事。
就在皇帝苦惱之際,邊關傳來了捷報。
據傳來的捷報所述,六殿下不僅領著軍隊打退了敵人,現如今在乘勝追擊收腹周邊的小國家和部落。
基本上大局已定。
皇帝一顆心落了地,心底開始審視起那被自己刻意忽視的六子。
老實說,他是很不喜歡那個出生鄉野的皇子,若不是他是自己的血脈,他甚至都不想將他接回宮裏。
他不希望自己將來的繼承人是個卑賤女子所生的皇子。
不等皇帝有多少考慮的時間,入冬後,天氣的寒冷,直接讓皇帝又病了,這次的病不比先前的幾次。
太醫顫抖地道了句,陛下可能有中風癱瘓的前兆。
這樣的話一出,皇帝哪裏能接受,當即喊人把太醫拉出去斬了。
可不管換了多少個太醫都無用,最好的結果就是延緩發病的時間,但最後還是會發病,一旦發病便無藥可治。
延緩的時間也不定,可能是幾個月,也可能是一個月。
皇帝閉朝了幾日,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早晨命德公公宣了楚侍郎進宮。
德公公還記得他幾年前也領過楚侍郎去見陛下,那時候的青年孤傲清冷,對他的主動示好無動於衷。
而在同樣大雪紛飛下,穿著緋紅官服的青年一如往昔那般孤傲清冷,撐著一把油紙傘,身姿玉立,還是那般奪人目光。
「楚侍郎,請吧。」德公公止步於禦書房門前,微微彎了身子。
楚雲暮合起油紙傘,交於一旁的小太監,道一句勞煩了。
一旁的小太監受寵若驚,連忙道不勞煩不勞煩。
拂散身上的雪花,理了理衣襟,他才推門而入,一打開門,裏麵燒著地龍,將他滿身的風雪染了一絲暖意。
他微低頭踏入門框,門在他進去後被人輕聲關上。
步行到殿中,他行了個君臣禮:「臣拜見陛下,陛下萬安。」
皇帝卻好似心情極好似的,擺手讓他平身:「楚侍郎來時一路下著雪,怕是要凍著,正好桌上備了熱茶,你自己去倒一杯喝下暖暖身子吧。」
皇帝語氣溫和甚至帶著笑意,可落在楚雲暮眼前比外邊的風雪還要令人心寒。
君令不能違抗,他隻能低聲謝恩,轉身去旁邊的小桌上倒一杯熱茶。
熱茶一倒出來,飄散在空氣裏的淡淡香甜,令楚雲暮麵色微變。
皇帝看到楚雲暮動作頓住,臉上的笑容慢慢淡了下來:「楚侍郎是看不上朕這裏的茶水嗎?」
後來,她幾經周折,終於知道姐姐跳樓的真相,姐姐本在青樓隻做那賣藝不賣身,因得她舞跳得好,管事也由著她。
隻是沒想到南翎世子不管姐姐的意願,威脅管事,又逼迫姐姐將她去拉進房裏強要了她。
為了報仇,她入了姐姐那個青樓日夜等待機會報仇。
而楚雲暮就是在那個時候出現,他告訴清煙,他可以幫她報仇。
清煙問他:「您為什麽願意幫我?」
楚雲暮笑道:「你就當我日行一善吧。」
第164章 恩賜
清煙留給他的絕筆信裏還夾雜著南翎世子府的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君徹是死了,可他的母妃還養育有一子,是如今的九殿下,尚不足十歲,若是陛下還能撐幾年,又有石家的支持,九殿下未必不能爭上一爭。
而清煙留給他的絕筆信裏就提到了有關石家在私下做的勾當。
這些留著等將來君晏即位再行處理,畢竟現在若是貿然打破了皇帝特地留下的製衡,恐怕會生禍端。
楚雲暮低聲吩咐楚三:「找機會將她的屍首偷換出來,安葬到城外山腰的桃花林裏。」
既然清煙給他留了這些秘密,那他索性再幫幫她,將她與她的姐姐安葬在一處,有桃花林做伴,倒也不錯。
君翎死在後宅女人手裏這事並不光彩,因此皇帝下令不許將此事外傳。
外人也隻是知道個大概,隻知道南翎世子在自己的宴席上喝酒被毒死了。
接連死了兩位皇子,又死了一位世子,大臣們都心下暗怕,怕下一個死的人就是自己。
一時間人人惶恐,行事作風都有所收斂,朝堂上又太平了一段時間。
上京是太平了,卻因皇子們死的死,還沒及冠的兩個皇子不足為懼,還有一個在戰場上也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來。
那些擁有封地的親王開始蠢蠢欲動,往年隻派人送年禮過來就算了事,而今年,來了三個封地的世子,他們打著送禮的名義來暗探皇帝的虛實。
皇帝知曉這事自然怒不可斥,可他早就傷了根基的身體根本就不能有過激動的情緒,精力也是日漸消退。
皇帝在怎麽怒也隻能忍下,宮裏的兩位皇子尚小根本就不能為他分擔。
然而在宮宴上,那三位世子出彩的表現還是惹得皇帝的不滿。
於是皇帝將他們留在了上京,明麵上讓他們體驗上京的風土人情,實際上是暗暗將人扣在上京,不讓他們回封地。
如今朝堂上的形勢很嚴峻,若他再不立太子,若再沒有優秀的皇子鎮壓那些蠢蠢欲動的傢夥,就算他扣著那些世子,也無濟於事。
就在皇帝苦惱之際,邊關傳來了捷報。
據傳來的捷報所述,六殿下不僅領著軍隊打退了敵人,現如今在乘勝追擊收腹周邊的小國家和部落。
基本上大局已定。
皇帝一顆心落了地,心底開始審視起那被自己刻意忽視的六子。
老實說,他是很不喜歡那個出生鄉野的皇子,若不是他是自己的血脈,他甚至都不想將他接回宮裏。
他不希望自己將來的繼承人是個卑賤女子所生的皇子。
不等皇帝有多少考慮的時間,入冬後,天氣的寒冷,直接讓皇帝又病了,這次的病不比先前的幾次。
太醫顫抖地道了句,陛下可能有中風癱瘓的前兆。
這樣的話一出,皇帝哪裏能接受,當即喊人把太醫拉出去斬了。
可不管換了多少個太醫都無用,最好的結果就是延緩發病的時間,但最後還是會發病,一旦發病便無藥可治。
延緩的時間也不定,可能是幾個月,也可能是一個月。
皇帝閉朝了幾日,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早晨命德公公宣了楚侍郎進宮。
德公公還記得他幾年前也領過楚侍郎去見陛下,那時候的青年孤傲清冷,對他的主動示好無動於衷。
而在同樣大雪紛飛下,穿著緋紅官服的青年一如往昔那般孤傲清冷,撐著一把油紙傘,身姿玉立,還是那般奪人目光。
「楚侍郎,請吧。」德公公止步於禦書房門前,微微彎了身子。
楚雲暮合起油紙傘,交於一旁的小太監,道一句勞煩了。
一旁的小太監受寵若驚,連忙道不勞煩不勞煩。
拂散身上的雪花,理了理衣襟,他才推門而入,一打開門,裏麵燒著地龍,將他滿身的風雪染了一絲暖意。
他微低頭踏入門框,門在他進去後被人輕聲關上。
步行到殿中,他行了個君臣禮:「臣拜見陛下,陛下萬安。」
皇帝卻好似心情極好似的,擺手讓他平身:「楚侍郎來時一路下著雪,怕是要凍著,正好桌上備了熱茶,你自己去倒一杯喝下暖暖身子吧。」
皇帝語氣溫和甚至帶著笑意,可落在楚雲暮眼前比外邊的風雪還要令人心寒。
君令不能違抗,他隻能低聲謝恩,轉身去旁邊的小桌上倒一杯熱茶。
熱茶一倒出來,飄散在空氣裏的淡淡香甜,令楚雲暮麵色微變。
皇帝看到楚雲暮動作頓住,臉上的笑容慢慢淡了下來:「楚侍郎是看不上朕這裏的茶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