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意料的是衛王葉臨風也贊同聯姻,他道公主絕代芳華,梁帝傾慕她也是情理之中,且公主敏慧,嫁到梁國必會使兩國化幹戈為玉帛,創天朝佳話。
正德帝在龍椅上坐觀大臣爭執不休、唇槍舌戰,他以手支額,心煩氣躁。吵至傍晚也未能爭出個結果,便道退朝,明日再議。他也不召瑤華,徑直擺駕紫薇宮。
瑤華正在教陽澤輕功,聽聞皇帝來了忙起身相迎。
正德帝愁眉緊鎖,命所有人退下。他長嘆一口氣,坐下後瞧著她,神色沉鬱,久久未開口。
瑤華尚不知蕭衍的國書已送來,見他神色凝重,料到必是發生了大事,忙奉上清茶道,「父皇為何事如此煩憂?」
正德帝接過茶喝了一口,「你先坐下。」
瑤華隱約也猜到了,坐在椅上,手指絞住了裙擺。
「今日,梁帝派使臣遞交國書。他在國書中說要娶你為後,還允諾會歸還三城,從此與大齊永結秦晉之好。朝臣們爭執了半天,唉!朕……朕真的不知如何是好了!」
瑤華並未露出驚異之色,垂下了頭,沉默不語。
她柔順乖巧,正德帝於心不忍了,嘆道,「瑤華,你是父皇最疼愛的女兒,朕答應了你的母後要讓你一世安穩,也說過不會使你遠嫁。罷了罷了!此事不再議了,明日朕就回絕梁帝之請。」
瑤華抬眼看他,清澈的眼睛未顯露一絲情緒,「父皇要如何拒絕?」
「斷然拒絕恐會令他不滿,拿此事做文章,對大齊不利。但若你已有了婚約,他便不占理了。」
瑤華了悟,微微一笑,「父皇可有了合適人選?」
正德帝來的路上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見瑤華詢問,忙說了出來,「朝中的年輕才俊便屬臨風最好,可你們是葉氏同宗。但天朝大陸皇族同宗也有成親的先例,當年齊煊帝就是娶了堂妹晉城郡主為淑妃,別國皇族也有先例。朕屬意臨風,你們又親近,要是能拒了梁帝,臣民議論就議論吧,你若願意,朕立刻為你們賜婚,昭告天下。」
瑤華淡淡地笑著,看起來她並不牴觸,正德帝不禁鬆口氣。
瑤華沉默片刻,款款起身,後退幾步向正德帝拜下去,鄭重道,「父皇,兒臣願嫁梁帝。」
正德帝呆住了,急忙道,「什麽?瑤華,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嗎?」
「父皇,請聽兒臣細說。一來他以後位相許,天子無戲言,此事若成,我身為大齊公主又是梁國皇後,將登上女子至尊之位。二來聯姻可暫保大齊平安,兒臣身為父皇的長女,理應為父皇分憂,為國效力。三是兒臣嫁去梁國,若梁國有了異動,也可及時將訊息傳給父皇,讓父皇早做準備。再來此次是梁國主動與大齊交好,日後若梁帝變卦再攻大齊,便是他毀約在先,到那時天下皆知梁帝言而無信,他再想征天下可就失了民心了。還有一點,梁帝尚未冊立後宮,兒臣嫁去若能誕下嫡子,必竭盡所能使他登上儲君之位,下一任帝王身上流著一半葉氏皇族的血,對咱們大有裨益。請父皇三思,聯姻對大齊有利無害,兒臣請父皇同意梁帝所請。」
她深明大義,一心隻為大齊考慮,正德帝聽著更加不忍了,上前想要扶她起身,「你自出生便去了天闕,朕從未照拂過你……若使你遠嫁敵國,朕怎對得住你?更對不住柔嘉……罷罷,此事作罷!」
「兒臣無怨無悔,若能保大齊平安,想來母後的在天之靈也會欣慰,請父皇應允!」瑤華再次深深拜下去,伏地不起。
正德帝看著她的身影猶豫著,過了半晌,終是上前扶她起來,「瑤華,你真是父皇的好女兒!先依你所言,今夜你好好想清楚,若改變主意了,明日一早去告訴父皇。」
瑤華答應著,送他出了殿門。
終是等到了這一日!
她取出獨幽,端坐於案前慢慢撥動琴弦,心裏愈發沉靜,靜待明日佳音。
第二日早朝,正德帝頒下詔書,以宣邑、臨湘、漁陽三城為華陽長公主的封邑。天朝大陸數千年來以城池實封的公主,瑤華是第一位,其勢超越親王,榮寵至極。正德帝同時宣布同意元熙帝之請,與梁國聯姻,道此事已決不必再議。
李丞相當即反對,道公主回宮不過數月時間就要和親敵國,怎麽向天下人交代?
正德帝嚴厲斥責李丞相,道誰再議此事便是藐視天子,立即下獄治罪,百官隻好閉口不言。
過了不久,梁帝求娶公主的事傳遍大齊。民間議論紛紛,公主遠嫁敵國,縱以城池為封邑,糾其實質也是和親。此去梁國前路漫漫,不知以後公主的命運會如何,許多人為她擔憂嘆息。
梁帝委派禮部尚書周吉仲負責婚禮納采、問名、納徵、請期等事宜,並親自修書一封向正德帝致謝,信中以小婿自稱。
同為天子,正德帝的輩分突然高了一輩,頓覺暢快許多。齊人最重視禮儀,見梁帝有禮有節,誠意十足,反對聯姻的聲音漸漸消散。
正德帝命禮部、戶部與梁國共議婚禮之事,因他對瑤華又愛又愧,為她準備的嫁妝超越祖製一倍。諫官上書勸諫,正德帝也不聽,又將明德皇後的嫁妝悉數給予瑤華。
齊國密探回報,梁國朝中反對聯姻之人眾多,但梁帝鐵腕禦下,眾臣敢怒不敢言。
禦史大夫梁從誡反對最為激烈,極力勸諫,但梁帝不納。梁從誡回府後竟懸樑自盡。梁帝厚撫其家人,但仍一意孤行。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正德帝在龍椅上坐觀大臣爭執不休、唇槍舌戰,他以手支額,心煩氣躁。吵至傍晚也未能爭出個結果,便道退朝,明日再議。他也不召瑤華,徑直擺駕紫薇宮。
瑤華正在教陽澤輕功,聽聞皇帝來了忙起身相迎。
正德帝愁眉緊鎖,命所有人退下。他長嘆一口氣,坐下後瞧著她,神色沉鬱,久久未開口。
瑤華尚不知蕭衍的國書已送來,見他神色凝重,料到必是發生了大事,忙奉上清茶道,「父皇為何事如此煩憂?」
正德帝接過茶喝了一口,「你先坐下。」
瑤華隱約也猜到了,坐在椅上,手指絞住了裙擺。
「今日,梁帝派使臣遞交國書。他在國書中說要娶你為後,還允諾會歸還三城,從此與大齊永結秦晉之好。朝臣們爭執了半天,唉!朕……朕真的不知如何是好了!」
瑤華並未露出驚異之色,垂下了頭,沉默不語。
她柔順乖巧,正德帝於心不忍了,嘆道,「瑤華,你是父皇最疼愛的女兒,朕答應了你的母後要讓你一世安穩,也說過不會使你遠嫁。罷了罷了!此事不再議了,明日朕就回絕梁帝之請。」
瑤華抬眼看他,清澈的眼睛未顯露一絲情緒,「父皇要如何拒絕?」
「斷然拒絕恐會令他不滿,拿此事做文章,對大齊不利。但若你已有了婚約,他便不占理了。」
瑤華了悟,微微一笑,「父皇可有了合適人選?」
正德帝來的路上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見瑤華詢問,忙說了出來,「朝中的年輕才俊便屬臨風最好,可你們是葉氏同宗。但天朝大陸皇族同宗也有成親的先例,當年齊煊帝就是娶了堂妹晉城郡主為淑妃,別國皇族也有先例。朕屬意臨風,你們又親近,要是能拒了梁帝,臣民議論就議論吧,你若願意,朕立刻為你們賜婚,昭告天下。」
瑤華淡淡地笑著,看起來她並不牴觸,正德帝不禁鬆口氣。
瑤華沉默片刻,款款起身,後退幾步向正德帝拜下去,鄭重道,「父皇,兒臣願嫁梁帝。」
正德帝呆住了,急忙道,「什麽?瑤華,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嗎?」
「父皇,請聽兒臣細說。一來他以後位相許,天子無戲言,此事若成,我身為大齊公主又是梁國皇後,將登上女子至尊之位。二來聯姻可暫保大齊平安,兒臣身為父皇的長女,理應為父皇分憂,為國效力。三是兒臣嫁去梁國,若梁國有了異動,也可及時將訊息傳給父皇,讓父皇早做準備。再來此次是梁國主動與大齊交好,日後若梁帝變卦再攻大齊,便是他毀約在先,到那時天下皆知梁帝言而無信,他再想征天下可就失了民心了。還有一點,梁帝尚未冊立後宮,兒臣嫁去若能誕下嫡子,必竭盡所能使他登上儲君之位,下一任帝王身上流著一半葉氏皇族的血,對咱們大有裨益。請父皇三思,聯姻對大齊有利無害,兒臣請父皇同意梁帝所請。」
她深明大義,一心隻為大齊考慮,正德帝聽著更加不忍了,上前想要扶她起身,「你自出生便去了天闕,朕從未照拂過你……若使你遠嫁敵國,朕怎對得住你?更對不住柔嘉……罷罷,此事作罷!」
「兒臣無怨無悔,若能保大齊平安,想來母後的在天之靈也會欣慰,請父皇應允!」瑤華再次深深拜下去,伏地不起。
正德帝看著她的身影猶豫著,過了半晌,終是上前扶她起來,「瑤華,你真是父皇的好女兒!先依你所言,今夜你好好想清楚,若改變主意了,明日一早去告訴父皇。」
瑤華答應著,送他出了殿門。
終是等到了這一日!
她取出獨幽,端坐於案前慢慢撥動琴弦,心裏愈發沉靜,靜待明日佳音。
第二日早朝,正德帝頒下詔書,以宣邑、臨湘、漁陽三城為華陽長公主的封邑。天朝大陸數千年來以城池實封的公主,瑤華是第一位,其勢超越親王,榮寵至極。正德帝同時宣布同意元熙帝之請,與梁國聯姻,道此事已決不必再議。
李丞相當即反對,道公主回宮不過數月時間就要和親敵國,怎麽向天下人交代?
正德帝嚴厲斥責李丞相,道誰再議此事便是藐視天子,立即下獄治罪,百官隻好閉口不言。
過了不久,梁帝求娶公主的事傳遍大齊。民間議論紛紛,公主遠嫁敵國,縱以城池為封邑,糾其實質也是和親。此去梁國前路漫漫,不知以後公主的命運會如何,許多人為她擔憂嘆息。
梁帝委派禮部尚書周吉仲負責婚禮納采、問名、納徵、請期等事宜,並親自修書一封向正德帝致謝,信中以小婿自稱。
同為天子,正德帝的輩分突然高了一輩,頓覺暢快許多。齊人最重視禮儀,見梁帝有禮有節,誠意十足,反對聯姻的聲音漸漸消散。
正德帝命禮部、戶部與梁國共議婚禮之事,因他對瑤華又愛又愧,為她準備的嫁妝超越祖製一倍。諫官上書勸諫,正德帝也不聽,又將明德皇後的嫁妝悉數給予瑤華。
齊國密探回報,梁國朝中反對聯姻之人眾多,但梁帝鐵腕禦下,眾臣敢怒不敢言。
禦史大夫梁從誡反對最為激烈,極力勸諫,但梁帝不納。梁從誡回府後竟懸樑自盡。梁帝厚撫其家人,但仍一意孤行。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